【器材党】宅家里没事干,折腾一版新的摄影器材配置

  • r
    recp
    宅家里好多天了,现在每天的生活就是看书带孩子,然后天天看市场消息脑壳疼,何况我现在是完全清仓了,更无聊了。
    突然澳洲最大的相机店全场8折,折腾的心又被挑逗起来了。于是做了一下新的器材配置规划。

    回顾十几年折腾史,留下来最有价值的还是家人照片,所以配置以此为核心,按照我拍摄场景配置器材。我希望每一个典型的场景里,我都有一套最合适的一机一镜来拍摄,最多再带一个小巧的补充镜头以备不时之需。




    上面的器材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徕卡M机身+奥林巴斯EM1机身,机身定期升级,镜头应该保持稳定,配置如下:




    这个配置是基于我现有的系统的。但是我也在考虑清零重建。现在器材打折那么划算,正是重构的好时候。 徕卡我想一直当主力玩下去,这个配置基本不会变。M43的部分我一直在纠结换不换全幅。EM1机身尺寸和NIKON Z6/7,SONY A7RIII差不多,我主要考虑镜头。 感觉上述M43镜头也没太好的全画幅替代品。
  • 鱼猫网
    进来看图,看到一个表
  • i
    ifconfig
    平时出去玩,拍了手机上看或者发发朋友圈,真的手机能顶大半用处了

    专业机身镜头可以考虑和手机互补,专攻长焦和大光圈 师姐不要这样
  • r
    recp
    是两个,一个大表传不上来。 iOS fly ~
  • r
    recp
    手机拍照没有仪式感,没有玩器材的快感,然后就不想拍了。 iOS fly ~
  • r
    recp
    闲的。我配置器材花的精力不比配置资产少iOS fly ~
  • c
    caicolor911
    全幅上有几款镜头也还是真香的,毕竟是各家的主力战场。 iOS fly ~
  • l
    liuels
    八折的店有发货吗? iOS fly ~
  • r
    recp
    我订的镜头本来就没货。有货的店里就可以拿了。我的要等一周。 iOS fly ~
  • r
    recp
    目前全幅吸引我的:

    Z 35/1.8,50/1.8,14-30/4 ,都是小巧又好用的。我很想入手Z6+1430/4 +50/1.8,基本满足大部分拍摄需求了,我也试过了,很毒。

    Sony的24GM一直很喜欢。

    但是我不想维持太多不同的系统。 iOS fly ~
  • a
    andy1900
    最后还是要发展为 玩胶片 iOS
  • r
    recp
    徕卡M熟练了之后肯定会入手胶片相机的 iOS fly ~
  • l
    liuels
    回复11#recp
    尼康用索尼头有转接环的,别的头不知道,24gm我用过一个礼拜,很好用 iOS fly ~
  • c
    caicolor911
    回复11#recp
    嗯,这几只也是我一直关注的。但也期待Z的2.8超广,不过现在20 1.8也是真香,20焦段一直很喜欢也是我能控制的最大广角了。 iOS fly ~
  • r
    recp
    所以说口水24GM完全没必要为了这个入Sony?

    转接的对焦、追焦速度如何? iOS fly ~
  • l
    liuels
    回复16#recp
    拍照对焦、追焦基本Z口原生头的水平,外观也很和谐。Z口转EF也很成熟。

    反正拍照买那个24S是不如买24GM的

    iOS fly ~
  • l
    linqicheng
    不在乎光圈大两档,F2.8下原厂Z 24 70 2.8S就不比24 gm差
  • r
    recp
    我主要在意个头重量。全幅的2.8 变焦都超过了我愿意随身携带的尺寸。
  • r
    recp
    NIKON的1.8系列定焦一直很不错。 我之前也有单反的20/1.8, 也是挺好的。
    2.8的超广就太大了。
  • r
    recp
    难道只有三修才是终极方案?


    表上几个M43镜头,Z卡口好像没有替代品。除非我不需要这些头了,不然还是得保留M43.

    其实我比较纠结 EM13+8-18/2.8-4 和 Z6+14-30/4 哪个好用。前者防抖好几档,有数码ND,有手持超解,更小。后者光圈大一档,全幅画面更干净。
  • l
    linqicheng
    我用尼康所以推荐尼康,比较主观。尼康Z卡口镜头铺设太慢是个最大问题。

    把50 0.95卖掉,4-5万人民币左右。这套M43不知道能卖多少,算他2万吧,一共7万。

    2万拿出买m口50 1.4a。M21不要买,广角配置到微单上。实在要买,就买福伦达VM21 F3.5a,去年发布那款,很锐很小,新头6000块。

    剩下5万,

    机身和旅游镜头,z7 24-70 F4+FTZ转接环 套机 国内 21600 左右

    Z7和Z6的差价5000。没有视频需求的话,静态拍摄为主,z7各方面超过z6,传感器素质基本等同D850。24-70真心建议2.8s,这已经是微单中个头比较小的,没比残副的富士XF1655 2.8大多少。实在追求极致体积,那只能买小光圈,放弃虚化,放低成像素质,放飞感光度。或者转接各种m口手动头。如果这样干,那还不如保持现有配置不变。光学都发展到这水平了,既要镜头机身小,又要成像素质高,这违反常理。别提徕卡m,成像质量大概也是全副中垫底的水平。现在主流相机厂家进入微单时代后,都不玩小巧轻便了。

    超广变,14-30 F4 7500

    人像镜头,85 1.8s 5350

    中长焦现阶段必须要有的话,二手F卡口AF-S 80-400 二代,极新成色9000左右。虽然是F卡口,素质有口皆碑。

    还剩下七八千可以买台leica M3,如果以上八折到手,那你可以搞台M6或者M7

    尼康今明两年的几只镜头你可能比较感兴趣,今年会出20 1.8s、135 1.8s、24-120 F4s,明年有28-280mm f2.8-5.6s和100-300 F4S,可以取代你表格中的几只镜头。24-200和200-600听说会有。

    尽量不要转接,要转接就转接原厂F卡口和佳能EF卡口,基本上能达到原生卡口单反上的体验。SONY FE卡口的转接没达到可用程度,想看效果可以去bilibili和youtube搜索。
  • l
    linqicheng
    我自己目前是14-30 F4/24-70 2.8S/50 1.8S/70-200 F2.8(大概率会购入),长远打算的话,后续比较关注20 1.8s、50 1.2、200-600

    m卡口有LM35 1.4A、LM50 1.4A、LM50 F2、VM35 F2、VM75 F1.5,VM75 1.5经常转接Z7。
    准备只保留VM35 F2、LM35 1.4、LM50 1.4,VM75 1.5不错,但旁轴不需要50以上焦段,人像拍摄,微单能做的更好。
  • r
    recp
    回复22#linqicheng

    多谢回复,你的这些方案都在我考虑范围内,而且纠结了好几天了。 但是仔细一想,又觉得器材太多了,花钱倒还好,关键是太费精力了。我现在其实不喜欢太多器材,想要尽量精简。出门更是想只带一个镜头。因为器材太多,每次出门都把心思放在拍照上,本末倒置了。拍照应是陪伴家人的副产品,轻松而惬意。
    我其实对画质一点不敏感,拍的好的照片也多半和器材本身没有关系。我就是喜欢玩点器材,理工男的机械情怀吧,这也是我特别喜欢徕卡和奥林巴斯的原因,都是抚摸起来比较容易高潮的。 我其实一直是更看重器材给我的感觉而不是绝对素质,不然我也不会一直玩M43了。

    所以,最终我可能还是保持现状为主并进一步简化。

    首先我是想取消掉超广的配置。超广无非就是拍风光建筑,不是我的核心需求,这类照片我就发发朋友圈,做做旅行记录,我觉得手机够了。打算换个带21mm的iPhone.

    核心的拍摄需求,我想就用M10+35/1.4来满足了,不一定是最好用的,但是拍摄过程是最愉悦的,这对于保持拍摄热情很重要。而且,我不是职业摄影师,没什么非拍不可的内容,没必要去负担傻大黑粗的全幅系统。MF搞不定的场合怎么办? 还有手机嘛,也能凑合。所以我打赏以M10+35/1.4+手机来解决生活记录和旅行摄影的需求。如果实在不想MF了,我觉得EM13+25/1.4 可以比较好替代M10+35/1.4. Z6+50/1.8我也是非常心动的,但是总体上还是太大了。比我现在的EM12+25/1.2还大,而25/1.2我最大的不满就是太大。

    但是有一类拍摄我还算比较常拍,但是徕卡M+手机都搞不定的,就是需要使用长焦的场合。比如拍孩子运动以徒步中的风光拍摄。我打算简化成12100+75/1.8。 75/1.8可以拍摄孩子大部分运动场景。而户外徒步摄影则是12100这种镜头最擅长的。我最近几年都在拍孩子,可以适当恢复一下风景小品的拍摄了。

    所以,纠结了一番,我觉得我的核心配置就是M10+35/1.4, EM13+12100+75/1.8, 三个镜头足够了。 然后我希望接下去的时间努力练习好35mm, 这才是提升照片品质最重要的。

    我现在的其它器材也不一定卖,比如50.95,就当理财产品传家,偶尔家里拍拍人像也很爽。M43那一堆镜头摆一柜子当摆设也行,反正卖不了几个钱。
  • s
    shooirn
    dg 25 1.4 真的很强?犹豫是二手一代还是直接二代。

    肖像75 1.8对我来说还是太长,s56 1.4比较适合我的习惯。

    不过75 1.8的手感真好,以后娃要是演出多的话再入一次。
  • l
    liuels
    回复22#linqicheng
    Z口24-200已经发布了。因为疫情,上市推迟了 iOS fly ~
  • r
    recp
    M43 25mm最强的肯定是25/1.2, 但是25/1.4小那么多,更能体现M43的轻便,所以我才想换。一代二代应该没啥差别,但是二代多个三防,据说对焦有改善。我是EM1这种三防机身,还是二代好。


    M43真正值得买的还是那些精致小巧的镜头:12/2, 15/1.7, 25/1.4, 45/1.8,75/1.8. 我有打算收齐了再配个PENF,非常精致耐玩的一套,我打算收藏,在M43消失之前。说到PENF,要是出一个PENF II,EM53的性能就好了。
  • s
    shooirn
    回复27#recp

    嗯,我手上都是老爷机,似乎一代体验一下就行,一直想转去玩视频,但是似乎还是照片兴趣更大一些。
  • r
    recp
    家庭记录视频更有意思,视频就是交流分享不方便,后期剪辑也比较费精力。
    M43如果不着急入手,收收二手很划算的。
  • l
    linqicheng
    回复26#liuels


    谢谢提醒,一直把注意力放70200上面了,隔三差五刷JD的商品页面。

    z24-200 F4-6.3作为大变焦旅游头,MTF好得有点过分啊。楼主的你的12-100替代品有着落了
  • s
    shooirn
    回复29#recp

    同感,特意买了gx85录了不少视频,两三年了绝大部分依然在硬盘里睡觉,只有娃演出的才剪个片子,总感觉腾不出时间后期。

    12/2和75/1.8玩了都出了,留下45/1.8,今年考虑折腾一下25/1.4和15/1.7。
  • r
    recp
    把所有m43 大镜头挂出去卖了,除了12100。



    iOS fly ~
  • 唐猫
    24gm据说是最强24,另外2.8光圈别和它比,1.4和2.8差距太大不具备任何可比性。各家都花很大力气推24/1.4系列说明,这是个经典焦段和光圈。
    还不贵
  • b
    bingzhimuxue
    看提到了福伦达21 4,其实福伦达前年有一只新镜21 3.5,只有180g,感觉很适合旅行携带,光圈大半档,也可以考虑考虑 iOS f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