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政府部门文字水平堪忧

  • 2
    2so007
    回复1#a6585998
    你看湖北卫视天天在路上喷洒消毒液是干嘛?仔细想想 iOS fly ~
  • 猫知道
    回复2#2so007

    二楼说的没错,一个是传染源(虽然很微弱的可能),二来主要是个人交通工具成为了突破排查的隐患拒绝一切患病人通过交通工具为过程完成不确定扩散(参考这两天私家车后备箱藏的)
  • a
    a6585998
    回复3#猫知道
    这是全国啊,不是所有地方都是120接送,就算是有咳嗽、发烧,也得自己驾车去检查。
  • 猫知道
    回复4#a6585998

    “发烧咳嗽人员”,也就是疑似都要自我隔离或者暂时观察,你管他是不是湖北的?

    现在摆明特就是全国除了湖北,层层预防宁可错杀也不放漏网之鱼,慢慢绞杀传染源。因为复工了,如果有患者进入密集地区那就是灾难性的后果。

    这种措施有很大的社会成本,如果开始湖北就这样,肯定不至于这么严重,不过上面也不会轻易这样,现在这是吓怕了,如果出现第二个湖北,那将会是沉重的打击。
  • a
    a6585998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一方面停卖退烧药、要求发烧要去医院检查,另一方面禁止乘坐交通工具,这样的一个政策,是不是不合理?明显是落下”公共“两个字啊
  • 猫知道
    回复6#a6585998

    你这个属于重心不对然后在无关紧要的地方咬文嚼字。。。这个通告主要是禁止疑似患者(通过交通工具)去旅行 去工作

    很显然,这是要人报备,隔离然后上门运送。。。。。每个地方执行力度不一而已。我这里已经人人上报身份证和报备了,社区挨家挨户进入摸排阶段。

    你不要抠字眼,这个公共与否并不重要,因为疑似的人,按理说专人来接最安全,就是不让他们不可控地去散步(哪怕是去医院)。

    不信,那我问你,就算最后安排专人来隔离工具接你,不还是交通工具也就是车或者直升机嘛,难道接你的东西不属于交通工具?

    所以说这通告的重心哪怕是轻微疑似患者是不要(通过交通工具)去旅行 去工作,重心是不要和别人接触,而不是乘坐什么工具,哪怕你步行去接触也是不行的。

    你说交通工具加了公共,那我问你,一个发烧咳嗽的人通过自己的小摩托或者私家车,从湖北跑去上海玩,那不就不在你说的“公共交通”范畴以内?很明显通告就是要禁止这种。至于确诊以后的接送方式,不在细微讨论以内,因为确定了以后,就不是“通过交通工具去旅行 去工作”而是“通过特定预约的交通工具去诊断”。。。。。
  • a
    a6585998
    嗨,你看一下内容吧,因为这件事讨论的明显是针对公共交通工具怎么预防。
  • 猫知道
    回复8#a6585998

    我觉得两者皆有,你就是太钻牛角尖。个人交通工具也不一定就一个人,公共交通后面强调了是因为好管控(政府控制)。
  • z
    zj21cn
    发烧咳嗽人员就不能出门,在住所隔离,看病情发展,好了就出来,不好,就120。

    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 a
    a6585998
    政府说一件事,不应该说清楚吗?
  • 猫知道
    回复11#a6585998

    任何事情都是有一定精确度的,难道你没看2楼?

    通过交通工具传播疫情,非公共交通工具也存在传播,朋友 同事顺带在一个空间且不说。私家车本身形成的气溶胶和吐痰等行为也是会存在极小概率的停留处沾染。参考2楼说的湖北在严重地区进行道路消毒。

    我的意思是按照你的咬文嚼字程度,你本身的话就有一样的漏洞,绕了一大圈你居然还津津有味。

    你无非就是有一种对政府精细度不够继而油然而生的优越感嘛,然而2楼的话击碎了你的这种优越感。站在同样的尺度上,你显然或许自作聪明而且沾沾自喜了,我给你打太极旁敲侧击(说这么多就是为了证明,政府的相对不严谨,同样尺度对你本身的言语和推敲,你也存在一样的漏洞)你居然还往坑里跳,不说也罢。
  • a
    a6585998
    呵呵
    武汉=全国?
  • 猫知道
    回复13#a6585998

    说了宁可错杀也不枉留,现在都是宁可紧一点也不会懈怠参考严打(你就像咬文嚼字说严打不符合依法治国)全国包括武汉吗?难道武汉不在中国?

    总之,交通工具都存在这个风险,那不是你说的这种情况并不是可以完全忽视的?

    武汉以外也有不少地方100人以上,都是高压态势。你这个挑剔的精神干嘛不对你自己的话一样推敲一下呢?
  • a
    a6585998
    因为卫健委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的就是公共交通的事,但是文字发出来变成了交通工具,我说的是政府发稿不严谨。
  • 猫知道
    回复15#a6585998

    发言稿可以调整,而且发言人说话很可能会变动,不能保证百分百毫无破绽。但是我去看了视频,这是你的理解问题。原话第一条就是交通工具,后面第二条才是强调公共交通工具,因为公共交通工具是的消毒和隔离是政府可以把控的,所以着重强调民航 铁路 等公共交通工具运输。而第一条的要求有患病隐患的人不去工作这个只能劝导。

    前面说的就是交通工具。第一条说了“等康复以后,在健康情况下再去完成你的工作任务,这是第一方面的要求”,第一方面兼顾了交通工具,主要是指出患者不仅不能乘坐交通工具,而且要病好了排除隐患以后才能去工作,言下之意,就算不乘坐交通工具,有患病隐患的人,步行走路也不能去工作,也就是不准患病人外出 工作(他这个说话其实有别的漏洞,就是禁止旅行 工作 ,但是没说不准去超市等地方,所以应该说外出活动和工作等一切与人接触的活动比较严谨)。

    第二条只是顺承了刚才提到了“民航 交通 铁道”的责任,作为公共交通运输承运方,相关机构具有严格的责任和任务,而不是仅限于这些。马上又说了“包括对道路交通也提出要求”,这个道路交通很显然是联防联控不仅限于公共交通的。



    https://m.youku.com/video/id_XND ... %253A%2522div-div29(ac%253A2-26)-div-div-a-div-div2-p-em2%2522%252C%2522atn%2522%253A%2522index%2522%252C%2522t%2522%253A1581784754782%257D%26hwj%3D1636825297978304%26module%3Dsf%26pd%3Dvideo%26tn%3Dvsearch%26q%3D%25E5%258D%25AB%25E5%2581%25A5%25E5%25A7%2594%2B%25E4%25BA%25A4%25E9%2580%259A%25E5%25B7%25A5%25E5%2585%25B7%26lid%3D11154465845209507943%26pu%3Dusm%25400%252Csz%25401320_1001%252Cta%2540qbase_2_9.0_24_57.0%26extra%3D%257B%257D%26ref%3Dwww_iphone%26isAtom%3D1%26is_baidu%3

    这是视频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负责人贺青华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春运返程疫情防控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第一,作为乘车人,交通工具是一个载体,使用这个载体的乘客首先要把控好。我们严格禁止发烧、咳嗽、有疾病的人员在这个时候乘坐交通工具去旅行、去工作,这是不允许的,等康复以后,在健康情况下再去完成你的工作任务,这是第一方面的要求。
    第二,对于所有的交通承运人,刚才铁道、交通、民航几个方面都讲了,提了很多要求,国家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对道路交通也提出要求,严格按这些要求做好做细,控制通过交通工具传播应该是能够做到的。
  • a
    a6585998
    你很认真,然而他指的是春运返程前提下的旅行、工作,指的是异地往返,是影响公众安全的公共交通,而不是标题红字内容。

    请你再读一下红字。HiPDA·NG
  • f
    fanconi
    有良心的都不想写字
  • 猫知道
    回复17#a6585998

    我当然全部看了,你不要老顾着挑刺,注意你自己原本的论点!

    他指的是春节返程前提下的旅行 工作,然而他这个语境下的确是包含“道路交通”的,包含公共交通并不仅限于他提到的,比如水运等(如果还开通的话)。谈话的外延和内涵并不是你说的这么局限。他强调的只是前面有人提到了和回答过的公共交通部分内容,承前启后,在这个公共交通部分,政府相关部分不可推卸的责任和重视程度。

    然而“道路交通”就包含了除了交通承运人以外的所有道路交通,并且第一条的解释已经包含了,乘坐交通工具去(异地)旅行 工作 是不可以的,很显然不仅限于你所执意画地为牢脑补的“公共交通”。原话“作为乘车人,交通工具是一个载体”,很显然不仅限于承运实体和公共交通等有限的方式,包含一切多人共存下的交通方式。而且隐含了不准跨异地移动的前提。

    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任何人说话都有外延 内涵和具体语境,很明显,你所挑剔的部分并不是受到他的具体语境那么严格的制约的。更何况你的逻辑漏洞和语言理解的疏忽大于你所指责的漏洞程度。

    我全篇说的主要是你用这个本身不严谨的逻辑去指责一个有限严谨逻辑的问题(而且你的逻辑漏洞更大,还带有个人的主观强加的实际上并不那么存在的限定)
  • a
    a6585998
    请看我发的原贴一楼,我针对的是红字,后面几贴只是我回应你所举的例子,所举的例子确实不妥,但是我原意就是针对红字所说。HiPDA·NG
  • 猫知道
    回复20#a6585998

    即便是异地,红字也是一种可以解释的省略。恰好就是你说的这个春运过程,他可以这么说。

    这个春运的移动过程并不仅限于公共交通,而是整个交通工具。因为“严禁发烧咳嗽人员乘坐交通工具(完成异地移动比如工作 旅行)”。恰好你说的这个特殊场景它是成立的,反而是完全个人的通过自己开私家车一人去医院指定地点,或者乘坐医院收治的交通工具(比如救护车)完成收治这些小概率的特定的乘坐交通工具是可以的(否则神经病啊,难道收治用瞬间移动过去吗!!!)。正式你说的这个春运和异地移动的场景,这个红字标题是成立的。

    实际上我懂你,你是不满所谓的特殊场景,比如完全隔离一个人开车去医院收治这种,不允许那不是见鬼了,恰恰这种情况不在你说的春运异地移动的范畴。所以你的不满意实际上是你把特定语境和一定场景的限定想要放之四海而皆准。
  • s
    szg0633
    这个没什么问题 iOS fly ~
  • l
    lm520
    怎么定义咳嗽,一天偶尔咳嗽几声算么?
  • j
    jay_chiu
    这不算啥,国家发的新冠指南里“临床表现”涵盖“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是专业名词,改成临床特点就可以了,里面有的地方就注意到了。




    临床表现常指医学中患者得了某种疾病后身体发生的一系列异常变化。临床表现常常用着对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例如:包括咳嗽,发烧,头痛,无力等各类症状都可称为感冒发烧的临床表现,咳嗽,咯血等症状也属于结核的临床表现。单一疾病可能有多种临床表现,而又有许多疾病都有着同样的临床表现(即,同样的临床表现可以表现在多种疾病上。比如咳嗽可以是咽炎,感冒发烧,肺结核,肺炎,气管炎等等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由此也可看出临床表现在临床医学和检验上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