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我们到底是不是义务教育?

  • h
    handsomeken
    钱能让一般的老师变成好老师么
  • 孤殇
    如果教师的薪水都是不如狗系列的话,那指望这个国家的人才会往教育行业大量流动的人不是疯子就是傻子
  • d
    dorn
    就别如果了,现在各地公办教师还是属热门行业,收入在地方混个平均还是能做到。
  • 孤殇
    装机工是不是去年还发某地教师罢课来着?何况平均收入你就想吸引人才?您真把教师当民工了
  • 神秘的陌生人
    靠什么来吸引人才?
    靠八荣八耻、先进性教育吗?
  • 孤殇
    神了,前面讨论的是解决教育资源不平均问题,您那里的代课老师转成公办就解决了?还是您想说您那里的人才都跑去当代课老师了?看懂上下文就那么难吗?
  • l
    lewx
    义务花钱受教育
    [手机3G坛发帖]
  • h
    handsomeken
    老师都师范出来的,谢谢。
  • X
    X魂斗罗X
    我这很多人年轻人想当老师,而且当上老师的人仿佛还特有优越感。。。
  • 装机工
    钱能不能让差老师变成好老师不好说,但是没钱是肯定没好老师的,再说没钱能修好学校?国家定的学校基建标准靠国家拨款就能实现?还有人真当共 党重视教育呢!?我真是喷了…
  • h
    handsomeken
    有好的基础设施不等于就是一个好学校了。

    天朝目前的情况和这个有些类似:

    学校选择制度也可能会加剧教育系统状况的恶化,给教育公平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第一,由于学生的转校而导致社会对那些需要资助的学校减少支持;
    第二,流失那些学习好的学生,留下那些学习差并且不勤奋的学生,加剧了这些学校质量状况的恶化,扩大了学校间质量的差距;
    第三,由于地区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教育资源不足地区的学生的择校权利往往受到限制,如居住在乡村地区的家庭,可能只有一所中学可供选择,择校制度形同虚设。
    第四,择校制度加剧了地区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

    美国卡内基基金会在研究全美各地区实施择校的情况后发现,全州性的、跨学区式的择校政策将扩大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在教育资源上的差距。因为在择校过程中,贫困学区的学生会大量流失到富裕学区,而学生在转学的同时,会把教育资源带到原本就十分富裕的学区,其结果会造成富裕的学区越来越富裕,而贫困的学区却因为财政拮据而被迫大量裁减教师和增加班级学生人数。


    在美国,一个孩子想考大学的话,他需要做的准备一点儿不比中国孩子少。

    美国的高中要上4年,9年级~12年级。从上高中那天起,每个准备上大学的孩子就要好好设计自己4年的高中生活了:

    首先是选课,尤其是想上一、二流大学的学生,选课就更为重要了。美国的大学都非常重视考生高中四年的课程,这些大学以学生高中四年所选课程的难度、挑战性来推测考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将来大学学习的潜力。而且那些难度高的课程学分也高,所以,目标是一、二流大学的学生会尽量多地选择那些难度高的课程。

    除此之外,学生课外和校外的表现也是大学的重要参考指标。从上中学开始,美国的孩子就要经常参加这种活动,这些活动是算学分的,对上大学是很有价值的参考。除了这种专门帮助残障人士的国际组织以外,他还经常到社区的敬老院做志愿者。

    不少美国高中生在暑假里到暑期学校提前修一门课程,也有的参加美国大学组织的各种夏令营,或者课程学习,还有的上SAT补习班(SAT是美国大学录取新生时的一种标准化考试,类似中国的高考)、或者去打工、参加各种志愿活动等等。

    十一年级是最繁忙的一年,很多美国高中生在这一年修完了高中毕业所要求的所有课程,大多数学生在这个年级考完SAT和ACT考试(两个都是美国大学录取考生的标准化考试),同时,还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很多十一年级的孩子,夜里要忙到两三点才能睡觉。”王文说,曾经有一个美国学生这样对王文说:“都说中国学生累,其实他们只忙学习这一件事,不算什么,我们要从课内忙到课外”。

    一、二流大学招生时看重的校外活动需要较高的费用,穷人家庭很难支付。在美国的高中,没有任何一个学校和任何一个老师会给学生提供SAT或ACT的考试辅导”,王文说,要想得到辅导就要上课外的辅导班,“这些班的费用相当高”,富人家的孩子能支付辅导班的费用,SAT的成绩自然会更好。

    高中时的暑期的辩论夏令营,三个星期的费用高达几千美元,这对于穷人家来说无疑是很难支付的。

    [本帖最后由 handsomeken 于 2009-9-17 16:01 编辑]
  • 装机工
    我说LS也别废那么多话了,现在就是说白了TM上头不给钱,学校自个想办法,你说怎么办吧!
  • 草泥马草泥马
    ken这么反美,也不想想你既然决定留在天朝,孩子教育怎么办呢?只靠yy别人做的差是没用的哦
  • h
    handsomeken
    我是在YY别人做的差么
    这……我帮您标出来吧上头给钱了,只是学校经常打白条:D 钱哪儿去了呢
    自力更生不靠择校费的学校也不是没有,谢谢。

    [本帖最后由 handsomeken 于 2009-9-17 16:00 编辑]
  • c
    chovosky
    本来不就是么,大部分是通用问题,而且学校本来就有筛选机制,不过有的强制分流和有的自觉分流。

    sat那点简直太搞笑了,我们以前都是自学,要个什么补习?

    最重要的,自己儿子怎么样是最重要的问题:D
  • h
    handsomeken
    其实跟高考一样,不补习也是一样么:D
    自己儿子什么问题?
  • c
    chovosky
    所以你贴的那贴本来是长期存在的现象,以前现在是这样,以后还会是这样,财富流动,包括钱和人才都会集中

    装机工说的才是重点,政策上学校均贫,钱都没有,看你怎么办

    你肯定有钱让你儿子上好学校:D 我觉得他出国移民几率高达八成
  • 脾气不太好
    某人实在搞笑,一直举的都是美国高等教育

    我们说的是高等教育吗?

    关于教育资源是另外一个问题,这点上日本的做法比较有参考价值,日本的公办基础教育也就是小学中学的老师也好校长也好,每几年就必须轮换学校,促进校际师资均衡发展。

    现在我国的实质就是,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

    没有资金,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义务教育

    别跟我说什么国情,没钱什么的,连印度都不如,亚洲倒数第五的投入,这是中国在亚洲的经济水平表现吗?

    美国?人家对教育的投入比率比中国高得多

    [本帖最后由 脾气不太好 于 2009-9-17 16:42 编辑]
  • h
    handsomeken
    政策上其实国家还是给了钱的,我不是说了,老师涨了几次工资了,只是有几次变成了白条,是怎么回事想必大家都清楚:D
    魔都据我所知就有学校连补课的课时费都替学生出了的,还不是什么特别好的学校,也不收什么择校费。而且这几年家长付完钱读完书举报把钱拿回来的事儿屡见不鲜(包括假期补课):D在下贴的都是高等教育么?您确定您看了
    轮换在下也想过,想不到真有这样做的。日本是几年轮换,然后怎么保证教育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呢?而且轮换是有可能使得差的变好,但是好的学校也会换到差的老师和校长,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愿闻其详。

    [本帖最后由 handsomeken 于 2009-9-17 16:47 编辑]
  • c
    chovosky
    手里拿的白条,gdp比例放在那里,这哪里叫政策上其实国家还是给了钱

    魔都作为首脑当然开明一点,可惜绝大部分落后地方就不是这样了
  • h
    handsomeken
    不光是政策上给,而是国家切实发了钱,只是到哪里去了是一个很好的问题:D

    而且楼主的标题是:是否是义务教育。而义务教育和公屋一样应该是“有”,而不是“好”的问题。只是人人都能“好”自然是应该追求的目标。:D

    [本帖最后由 handsomeken 于 2009-9-17 16:57 编辑]
  • c
    chovosky
    政策上给的-->gdp投入
    到哪里去了-->白条

    一一相对:D
  • 孤殇
    不念书自学成才的人也不是没有,现在已经发展到讨论小概率事件来撑了吗
  • h
    handsomeken
    我的意思是国家给的钱在大多数地区进行基本的义务教育是够的。而且国家也发了教师工资,这几年还涨了几次。应该找出来这些钱到哪里去了。
  • 装机工
    某人真的应该去查查老师的国拨工资是多少,如果我告诉某人重庆一个市属重点中学正处级校长的国拨工资就一千多的话某人会不会马上对亲爱的党妈妈翻脸呢?哈哈哈
  • 装机工
    另外我明确地告诉某人,你口口声声说的老师涨工资,没错是涨了,但是你觉得国拨工资一次涨20元人民币也叫重视教育!?真他妈喷了!这年头居然还有人觉得TG重视教育的,我档的宣传不服不行啊,哈哈哈
  • b
    bbok
    某人对美国地教育比中国教育清楚得多啊,在中国的义务教育,实情却是一部分教育资源好学校拼命收学生被自愿的钱,没钱的学校剥削代课老师,说国家给政策给钱,事实却是投入低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