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ca】M240+35/1.4 抓拍孩子,对焦方面的一点感受

  • r
    recp
    随身携带m240p和35/1.4 有阵子了,慢慢地可以适应黄斑对焦抓拍孩子了。

    我基本不拍别的,就是每天带孩子玩的时候抓拍下生活日常。MF的效率确实差现代高速AF机器几条街的,但是徕卡用久了,就放弃对对焦精度的执念了。其实翻看我小时候的照片,对焦按现在的标准都是不准的,但是仍然是非常好的记录。而且虽然对焦没那么精准,出来的片子老婆却很喜欢,这就好了。

    我现在抓拍孩子,一般三种方式:

    1、构想好画面,预对焦,然后等孩子跑到画面里来。这是最徕卡的拍摄方式,因为徕卡的取景器看到的是比拍摄画面范围更大的,你可以已足够的准备让目标跑到线框里。

    2、超焦距无脑抓拍,根本不需要对焦了。光线好可以这么拍。

    3、 快速估焦对焦,充分利用景深范围。这在大光圈下是不容易对准的,但是练久了也能拍到可以用的照片,而且形成肌肉记忆后也是挺快的。 f1.4 失败率高,但是f2.8-4还是可以拍拍的,虚化也有一些。我一般f1.4 抓拍目标距离不怎么改变的场景。


    总而言之,抓拍对焦是徕卡最短的板,但是稍加练习可以的对付大部分场景。
  • r
    recp
    这张是预对焦在一米多,第一张没对上,后退一点就对上了。


    iOS fly ~
  • s
    summerdays66
    抓的不错,但是构图不行,太剧中了。学会估焦比较好 iOS fly ~
  • r
    recp
    这种运动距离不大的场景基本随便拍了。其实抓拍孩子大部分这种场景。光圈缩一点就容易多了。





  • 费小弟
    这需求傻瓜机,手机就行啊 [url=http:// 走过山腰走过那海边走过小西天眼前尽是绿色草原 ]几个字符[/url]
  • r
    recp
    澳洲发图太慢了

  • r
    recp
    虚化能力差很多。我用徕卡主要是虚化好看,一般用来全开光圈相对拍静态画面。有时需要抓拍就要想一些技巧。 但是就算缩光圈也是比手机效果好多了。 现在我基本上携带徕卡就能搞定绝大部分需求。



  • r
    recp

    iOS fly ~
  • r
    recp
    这张没对上,但是老婆却不让我删掉。这种情况挺常见的。其实不玩器材的人对对焦精度没有器材党要求那么高。



    iOS fly ~
  • c
    clouday
    楼主正在朝老法师的目标大步迈进 一看就知道焦距多少

    感谢科技进步 咱这种小白也可以不看屏幕 无脑对焦 不然多半拍的都是糊的
  • r
    recp





    iOS fly ~
  • r
    recp




  • r
    recp
    嗯。现在好多都是中心对焦然后再后期剪裁。黄斑只有中心对焦点。
    我也在练习估焦,但是大光圈下技术还是不行,F4以后估焦基本可以了,半月板很好用,要拨到1米、2米、3米左右练习久了就很快。
  • s
    summerdays66
    中心黄斑合焦了,在移开构图啊,尽量不要养成后期裁图的习惯。熟能生巧,也挺有乐趣的。 iOS fly ~
  • L
    Lacertae
    所以优点是直出的感觉?
    小时候不少片子糊得远的很影响效果 那时候洗出来才知道
  • R
    Ricepig
    手动对焦可以让你充分熟悉一个镜头,特别充分的那种。
  • r
    recp
    我觉得徕卡的主要优点:
    1. 轻便。这是我使用徕卡的最主要理由。虽然也不小,还挺沉,但是是唯一我愿意随身带的全幅35/1.4系统。徕卡的镜头都很小巧。
    2. 好玩。相机对我来说就是玩具,把玩的乐趣、拍摄过程的乐趣,徕卡几乎是各家最好的。
    3. 好看。比起CNS的机器好看多了。
    4. 省心。我买徕卡器材,基本上就是少而精(多了也买不起),买了就不用考虑换了,据说很耐用,一套设备可以用很多年。徕卡更新换代也比其它数码相机慢很多。所以,买了徕卡,基本就不要整天关注新品发布了,也不会动不动就想更新器材了。买完就安安心心一直拍下去。

    成像上没啥特别的,中规中矩的全幅表现,现代CNS生产的高端机身、镜头成像都很好,徕卡是没有优势的。我现在都是拍RAW导入手机直接解RAW,应该和徕卡的直出色彩没啥关系(我后面考虑再回到直出,确实有明显的徕卡风格)。但是全幅本身无论是曝光还是色彩调节余地都比我的M43大很多。不过成像是我最不care的,我M43都用得很happy.
  • L
    Lacertae
    回复得好详细
    徕卡只在店里摸了摸 除了贵 没别的感受
  • g
    guangjian
    真的是相机好吗?
  • r
    recp
    因为贵,所以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感受

    现在相机同质化太厉害了。 iOS fly ~
  • t
    tonytang
    回复18#recp
    你这些需求应该买q的
  • r
    recp
    Q我有用了一年多,挺好的。不过我更喜欢35mm和50mm。 iOS fly ~
  • t
    tonytang
    回复23#recp
    1机1镜我更喜欢28 啥都能拍
  • j
    johnny.hull
    黑卡差这个有多少 iOS fly ~
  • r
    recp
    如果不是指rx1的话,不是一类机器啊,很多黑卡能做到的这个做不到,比如变焦、追焦、高速连拍、视频等。但是这个的虚化黑卡也做不到。

    其实我买徕卡的主要目的还是摆拍人像,因为孩子大了,不会总是跑来跑去了,需要配合也能配合了,所以徕卡的MF不是什么问题。拍运动我还是用m43。我练习徕卡抓拍是想说偶尔需要抓拍也能对付,不需要带两台相机。


    我现在拿徕卡拍最多的其实是这种比较静态的环境人像。这方面还是比黑卡好不少的。











    iOS fly ~
  • l
    linqicheng
    楼主在m240+35 1.4a上能正常使用超焦距吗?我尝试了很多次,超焦距根本没法用.... iOS fly ~
  • c
    cateranyang
    回复4#recp
    这张色彩有点像蔡司35加A73 就是这么骄傲
  • a
    air_escape
    m43能不能推荐一下,我还有几个镜头
  • c
    cj520cc
    刚买了个415,继续投资m43
  • n
    nopaina
    点击大图发现新世界
  • r
    recp
    我客户端上传一般是200k那一档压缩,就压缩很厉害了,然后论坛显示还进一步压缩。需要点击大图才能看到200k的画质。 iOS fly ~
  • r
    recp
    m43的机器定位很清晰啊,看你需求。我只喜欢em1 系列和pen系列。 iOS fly ~
  • r
    recp
    我觉得没问题啊,但一时找不到哪些是超焦距拍的。下一次我拍超焦距传上来你看看。 iOS fly ~
  • l
    linqicheng
    你的35 1.4a超焦距表现都很正常吗?

    我不管是用50 1.4a还是35 1.4a,用超焦距的时候,景深范围以内都是失焦的。用福伦达35 2a反而表现更好(景深范围以内的清晰度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虚),我一直以为是浮动镜组的问题。
  • l
    lights
    lz用的是11663那一只苏米拉克丝么?

    m240和240p就是有点大,别的都还不错。

    等m11出了,考虑个m10和m10p。

    说实话,我也觉得Q和Q2比较适合日常。前提是只用28mm。 不过一只现行版的28苏米拉克丝都够一个Q了。


    从玩和抚摸的角度,胶片更有趣,目前M6TTL+rigid。
    也想搞个数码M,m8不考虑了。 m9的ccd复古,重点考虑。 m240 m240p都大了一圈。 m10和m10p香但是不德味儿了。既然德味儿都没了,为啥不花3w买个Q2。。。 在一琢磨Q2没比Q1好多少,Q1二手才1w6,一下少一半。但是终究Q不是M。。。。
    痛苦的纠结ing lz你把你的思路跟我说说。



    iOS fly ~
  • 狡兔
    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直觉认为,超焦距理论在数码相机年代失效了。超焦距理论是在胶片年代,或者说是胶片还很劣质的年代发展起来的,因为数码相机的分辨率远高于胶片相机,在胶片相机上可以接受的“清晰”,在数码相机上却是无法接受的模糊。

    找了一下似乎没有人讨论数码相机的超焦距,就去找了超焦距理论中最为关键的“弥散圆”概念。

    『模糊圈,摄影术用语,又叫弥散圆(circle of confusion)。

    模糊圈的概念首先由1866年英国摄影杂志署名T.H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来的,他通过实验发现人眼在25厘米明视距离看图,可以分辨图中相距为1/4毫米的两条线。一张35毫米照相机底片放大成20x30厘米相片(即放大8倍),相片上直径=1/4毫米的圆圈,在底片上应是一个直径为1/32毫米的圆圈,这就是后来徕卡等照相机厂取模糊圈为1/30毫米的由来。』

    20x30厘米照片中的1/4毫米的圆圈,也就是短边20厘米中可以分辨20x10x4,800个圆圈,30x10x4,1200个圆圈,这张照片的分辨率仅有800x1200像素。

    同样的,135胶片中的1/30毫米,也就是短边720分辨率,长边1080分辨率。

    这么低的超焦距分辨率,在胶片时代可以糊弄一下人眼,在动辙100%放大的数码时代,这怎么够?

    除非你的显示器仅20cmx30cm(对角线36cm),正好是14寸显示器,保持25cm的观看距离,并且一直显示全图,永远不要放大局部。
  • 狡兔
    数码时代出的新镜头都不约而同地取消了景深标尺,原来这样。

    对焦就要对在实处,超焦距可以休矣。
  • l
    linqicheng
    多看了几遍,基本上明白了。我说怎么同样的镜头在胶片机下能用超焦距达到很满意的效果。到了数码机身下就不行了。 iOS fly ~
  • l
    linqicheng
    感谢解惑,但是如果这样的话,某些数码相机,比如gr的快拍模式和某些固定焦点的电脑摄像头难道用的不是超焦距原理?莫非他们仅仅是用了小光圈和小底的大景深,实现近距离内不用对焦? iOS fly ~
  • 狡兔
    理光的SNAP SHOT要稍复杂一些,我看了一下,除了超焦距,它用了一个叫区域对焦的做法,但本质上还是根据景深范围预设焦点以避免精确对焦。

    就看用户的容忍度了,是容忍老牛一般的对焦速度,还是容忍弥散圆的一塌糊涂。

    这个是无忌上找到的讨论:
    『是的,看过很多朋友的PP都是这个问题,其实G要拍摄清晰就要漫漫地精确地对焦才行,快拍基本都不能用。』
    http://forum.xitek.com/thread-1308840-4-1-2.html
  • r
    recp
    如果是追求十分清晰的焦平面成像,那只能用精确对焦。而且徕卡的黄斑对焦也是靠肉眼观察有没有对上的,误差远大于现代无反的对比对焦。所以,追求对焦精度的基本不要考虑这些传统器材了。

    超焦距基本就是整个画面都没有一处清晰的,但是不放大看又都是清晰的。 其实关键看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摄影是一种记录一种表达,其实画面是否十分清晰并不是关键,这个永远是锦上添花的因素而不是决定性因素。但是器材党们在分辨率、锐度等技术指标上陷入太深,已经从心理上无法接受一张模糊的照片了。

    翻到一张超焦距拍的照片,我觉得是可用的。


  • r
    recp
    M和Q的选择确实很难,Q是买镜头送机身,而且还是非常快的AF,拍摄比M容易得多,感觉更实用吧。 我出掉Q的理由:
    1. 28mm 我有手机了。
    2. 我玩全幅主要是玩虚化,28mm/1.7的虚化我觉得差点意思。
    3. 我一向不喜欢一体机,机身会老化,到时连镜头一起废掉,太可惜了。如果买M系统,镜头可以一直留着,这部分投资不会浪费。
    4. 我想要一套非常简约的M系统,Q虽好,在我手上闲置得厉害。

    但如果我需要一个28mm镜头,我大概率会买Q,毕竟划算多了。 Q2比Q1进步的地方我觉得不太必要,只有三防是我需要的。我觉得买Q就很好了。Q也不是用来玩户外使劲操的,这个需求我交给M43。

    至于M机身,我觉得M10是首选吧,轻薄一些,才能充分体现徕卡的轻便,和你的M6手感更接近。M240是明显大一圈的。 但是M240也挺好用的,而且能拍视频又便宜那么多,性价比最好。M9 我没用过,我不是太迷信CCD的色彩这些。 我自己等二手M10便宜点,就打算换个m10. 机身我打算一直玩过气二手机就好了,M数码机身其实没有太大进步空间,无非就是像素高一点。

    我M口的镜头都是买现行版,而且不打算买很多,买了就一直收着不打算卖了。这个35/1.4就是店里全新的11663,澳洲二手交易比较麻烦。
  • l
    lights
    回复43#recp
    思路清晰。 Q价格实在太有吸引力,哪怕是Q2。(相对于M)

    M机身加镜头,能买3个Q或者2个Q2了。。。

    价格劝退。

    对240和M10的大小对比没有概念,回头网上找找图。 iOS fly ~
  • 南方小陈
    回复18#recp

    莱卡只把玩过,但是轻便真不同意。特别是莱卡m镜头虽然不大,但是全金属的,特别沉。
  • y
    yxdxy
    长期使用gr3的用户说一下:理光gr使用预先设定对焦范围的snapshot和自动对焦基本上是看不出明显区别,前提是预设的对焦距离也要准确。
    a.例如我预设好拍光圈2.8,对焦距离为2.5米,那么景深大概在2-5米之间,在这范围内拍出的景物100%放大看和自动对焦基本是一样的,这个在拍人文中作用很明显。
    b.光圈还是2.8,对焦距离设定为5米,相机上显示景深大概是2米到无限远,snapshot拍出来,2-10米左右100%看没问题,但无限远的地方100%放大看比直接自动对焦还是差一点点,所以,用sonpshot拍远处风景时,对焦距离也要设定为无限远才行。
    c.缩小光圈会有一定的作用,但100%时还是可以看出有区别。
  • l
    linqicheng
    回复42#recp
    回复44#lights

    手感上M10比M6ttl重很多,看参数又只差了100克。m6+summicron50感觉是挺小巧轻便的,数码m就完全没觉得轻便了。
  • s
    stillness
    还真是个花入个眼,我反而认为这张照片的构图让人无比舒服
    尤其是右侧倾斜的立柱、铁链和孩子前倾的身体姿态都给人一种不稳定的动感,居中的主体平衡了整个画面
  • t
    tonytang
    Q的28mm F1.7 全身虚化差一点,不过拍娃的环境人像和糖水片足够用了。
    还能顺便扫扫街,现在基本出门只带这个了
  • t
    tonytang








    随便聚会时候拿出来拍拍妹子,也没那么刻意。
    mf我没精力财力去玩了,对焦精准偏执狂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