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真实含义,该观点来自秦晖

  • 普通法
    时下的法制史教材、参考资料,几乎都将“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解释为: “刑不上大夫”即大夫以上犯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某些宽宥,如他们一般不被处以残损肤体的肉刑,必须处死者在郊外执行等等;所以因为如此,主要是因贵族内部,不同程度上总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为了在广大被统治者面前保持贵族作为一个整体的尊严,也不宜让他们终生带着曾受刑辱的标记。“礼不下庶人”,即庶人忙于生产劳动,又不具备贵族的身份和礼所要求的物质条件,因而不可能按贵族的各种礼仪行事,这些礼也不是为他们而设立的。
    然而,上述解释之后,又自相矛盾的加上:史籍上关于官贵被杀、被刑的记载,是不胜枚举的;“礼不下庶人”绝不意味着庶人可以不受礼的约束。

    当初,对此流行的不能自圆其说的荒唐解释表示怀疑,但对真正的含义又不得而知。个人认为:关键在于上下一词的理解。

    上和下,不能望文生义,否则就象有的人对“七月流火”所作的解释那样,或者如某报为“刑不上大夫”正名而做的解释“出现误读的原因是错解了这个“刑”字,古人用字是极为精审的,“刑”,肉刑之谓也,它具有特定的内涵,其外延比“法”要小得多,只不过是主张即使士大夫犯法,也不要轻易对他们用肉刑而已。”

    其实,上下就是加减。“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意思为:刑法不加重于大夫,礼制不减轻于庶人。实际上,大夫是懂得刑法的,而庶人不一定懂得礼制。所以,这一句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大夫不因懂得刑法而加重罪责,庶人不因不懂得礼制而减轻罪责。”对刑法和礼制知道与否,并不能影响罪刑的轻重,不因此而增一分或减一分。

    [本帖最后由 普通法 于 2012-4-15 07:30 编辑]
  • O
    Oldman
    古人都注释过多少次,这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 普通法
    人民日报引用的是什么意思?

    那意思是贵族们可以不适用刑法
  • h
    hudihutian
    古时候的句子,传到现在意义改变甚至意思完全相反的,海了去了
  • O
    Oldman
    商周时,贵族确实不适用刑法。如果犯事,通过八议来解决。

    这句话只是说,刑法的适用范围不包括贵族,而不是说贵族犯事不受惩罚。刑也好,礼也好,都有其适用的主体范围,而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
  • p
    ppppppp
    tg有文化还叫tg吗
  • 普通法
    八议真正实行的又有多少呢?
    杀头的贵族不少吧
  • g
    gamefoxer
    还以为楼主要谈范仲淹那事
  • O
    Oldman
    犯重罪当然可能杀头。但是这个重罪,和商周刑法无关,而是通过八议来定的。说到底就是,商周刑法只适用于普通人犯罪,贵族犯罪通过八议来处理。你理解成是一种双规制就行了。

    所谓的礼,也是同样的道理。也都是等级森严的体现,也就是说不同身份的人自有不同的规则来规范。
  • O
    Oldman
    如果按照楼主的理解,这句话反而成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思。这得要从现代法治社会里穿越过去才能说的出来吧
  • 牡丹
    古语被后世歪曲的太多了
    礼之用,和为贵------本意是指礼法的运用,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现在大力宣传中“和“成了和谐的意思了。
    以德抱怨------这个不解释了,大家现在都知道了,应该是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本意是指诗书礼乐、道德规范这些东西,老百姓能够掌握的,任由他们,老百姓不能掌握的,使他们知道。后世却成了所谓“愚民“的证据。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本意是我现在连老婆和孩子也养不起了,后世成了歧视妇女的证据。
  • f
    fatehe
    免死金牌有没有
  • N
    NoLife
    现在仍然是刑不上大夫,但礼也下庶人了。对于嫖娼,古代是只禁大夫不禁庶人,现在情况反了过来。
  • 牡丹
    先秦时代,刑和礼与现在的含义不同
    刑,秦之前专指法律。夏的法律叫禹刑,商的法律叫汤刑,周的法律叫九刑吕刑。秦之后,法律被称为律,秦律、汉律、隋代的开皇律,唐的唐律等等。清末和民国之后才称为法。
    礼,当然就是礼仪规范,道德体系。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句话按照春秋时代的文法,这句话的本意应该是:无论是官员还是平民,谁都不能超出法律和礼仪道德体系之外。
  • 恶魔的微笑
    所以,这一句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大夫不因懂得刑法而加重罪责,庶人不因不懂得礼制而减轻罪责。”对刑法和礼制知道与否,并不能影响罪刑的轻重,不因此而增一分或减一分。

    古人的注释也是这么说的? 求详细出处。
  • O
    Oldman
    古人注释根本不是这意思,我说的已经很清楚了啊……
  • 恶魔的微笑
    对于“刑不上大夫”,《中华大词典》的解释是:“我国古代大夫以上的贵族享受的特权之一”。具体地说,对大夫以上的贵族罪犯,“不执缚系引,不使人颈盩,不捽抑”,处死刑不“於市”,而“於朝”。大意是说,对大夫以上的贵族罪犯,不予以捆绑牵系,不带枷锁,不加以拳脚、扭打按压;对其死刑犯的处决,不公诸于市,而在朝廷内进行。其目的是让有贵族身份的犯人免受人格的污辱,保留适当的尊严、体面。

    对于“礼不下庶人”,游桂注:“不下者谓不下及也”;清人龚自珍《春秋决事比答问第二》说,“礼不下庶人者,礼至庶人而极”。游、龚的解释,其意皆谓“礼”到“庶人”这一阶层就到了底线了,“庶人”以下的各种“民”人,皆不适用,与礼无缘。

    具体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 ... =blog&id=254357

    [本帖最后由 恶魔的微笑 于 2012-4-14 22:51 编辑]
  • 恶魔的微笑
    你在第一帖里还真没说清楚你的观点...
  • O
    Oldman
    请点只看该作者,仔细看……
  • O
    Oldman
    礼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 刑人不在君侧

    如果说前两句还有异议,第三句也不该有争议了。刑人不在君侧,君主身边的人不受刑,这里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连带着,前两句的意思也出来了。



















































































    以上是曲解,勿信:D

    [本帖最后由 Oldman 于 2012-4-14 23:16 编辑]
  • s
    shramm
    刑人不在君侧,君主身边的人不受刑

  • 达尼.阿尔维斯
    宋朝时文官集团搞得恶劣特权
    因为觉得士大夫知礼 可自省 所以功名在身不可死刑 不可下跪。。。。。。。。
  • 达尼.阿尔维斯
    [
    也就是我们士大夫阶层讲儒家 屁民讲法家。。。。。。。
    古文要完整的看
    比如国虽大好战必亡 你得连起来看
    比如相濡以沫你得看后面一句
    以德报怨 你得把整个故事看完了

    [本帖最后由 达尼.阿尔维斯 于 2012-4-14 23:09 编辑]
  • m
    moyanljx
    古人如此讲阶级属性,怎么把这句话解释的众生平等?于丹看多了?
  • z
    zero3rd
    前三个正确,怎么到了最后一个,就有奇怪的东西冒出来了,
    原话是“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很明显就是说女人和小人(也有说女人孩子和百姓的),太亲近了就会不恭敬,保持距离的话又会怨恨你的冷落。
  • O
    Oldman
    :D

    “刑人不在君侧”者,彼刑残者,不得令近君,为其怨恨也。《白虎通》云:“古者刑残之人,公家不畜,大夫不养,士遇之路不与语,放诸墝埆不毛之地,与禽兽为伍。”○注《春秋传》曰:近刑人则轻死之道”。○正义曰:此引《公羊传》证刑人在君侧之失者也。《春秋》鲁襄公二十九年,“阍弑吴子馀祭。”《公羊》云:“阍者何?刑人也。○君子不近刑人,近刑人则轻死之道也。”又《左传》云:“吴伐越,获俘焉,以为阍,使守舟。吴子馀祭观舟,阍以刀弑之。”
  • z
    zero3rd
    刑不上大夫是礼记上就有的,和宋朝有啥关系?
  • 达尼.阿尔维斯
    我觉得这句话讲出了真理
    不过应该加一句 君子也难对付。。。。。。。。。
  • 两把半和两千万
    现在还有士的精神么?用士是什么意思?
  • 达尼.阿尔维斯
    宋以前政治斗争 或犯了重罪还是会杀人的
    宋最多把你流放到雷州半岛去
  • D
    Doing
    牡丹前三个说的对
  • z
    zoah
    你这个解释是自己想出来的吗,还是来自于咬文嚼字之类的刊物?
  • a
    atongmu2
    你们啊,明显应该是这样的。
    用过大刑之后的犯人不会上大夫给丫看病治病,送礼这种事儿是不会往下送给庶人的。
  • z
    zoah
    看来看去,还是33楼的解释最贴切。
  • 熊猫大肉包
    楼主的看法很颠覆,求该观点相关论文以求开阔吾等法学学生之眼界。
  • f
    fat508
    不要给医生用刑,不要给吊丝送礼
  • e
    eastspider
    我靠,oldman兄的法制史学的太扎实了,自愧不如
  • k
    kenxzs
    @kenxzs mark
  • 普通法
    补充下,我是听了秦晖的课后查资料得出主楼观点的
  • O
    Oldman
    同意,天朝的习惯就是喜欢给古人脸上贴金。当然这更多的是儒家的习惯。
  • 恶魔的微笑
    那这观点到底是你的还是秦晖的? 怎么标题补的是“该观点来自秦晖”?
  • 棒棒棒!
    越看越乱,,,到底是 啥意思??????????????????????????
  • l
    leiqilong
    楼主会因为私自解释官方程序而车裂吗
  • 1
    11508721
    不管怎么解释,都tm什么时代了,还引用古时候的做法来影响现代的法律

    果然中国还是半封建半官僚资本主义社会
  • 熊猫大肉包
    楼主的观点太现代化,不符合当时的封建阶级历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