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成导师廉价劳动力

  • G
    Geo

    博士生成导师廉价劳动力


    研究人士指出,我国目前博导制“不伦不类”,需进行再设计



    北京消息 据今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周光礼教授团队的新书《中国博士质量调查》在武汉出炉。这是国内迄今首份有关中国博士培养质量的调查报告。在为期一年的调查中,周光礼教授听到了博士生们无数的抱怨,师生关系在畸变中暗火重重。专家由此呼吁:“需要对博士的培养制度进行再设计。”
    据悉,这份调查回收到有效问卷1392份,调查对象涉及全国多所高校在读博士生、博士生导师、博士培养单位负责人和已毕业博士生。
    赵普博士今年刚从武汉一所理工科高校毕业。由于当初在本校读博,博士班还没开学赵普就已经给“老板”帮忙了,博三开始,他甚至要带着导师门下的学弟学妹一起开工。几年来,赵普留心观察,发现不少导师都会经常在外边接项目,如果接到一个大的研发项目,就把项目分解给门下的博士,每个博士带领老板门下的一些研究生形成一个小团队,最后导师会根据项目的情况给学生分钱。
    赵普的感觉在《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中得到印证。据该书披露,“60%的学生认为,他们承担了导师课题一半以上的任务。有些导师的横向课题100%由学生完成。”
    该书披露的一组数据显示,全国指导博士研究生在20人以上的导师不在少数,指导博士生最多的一位导师手头有110多位博士生,“很多博导连学生的论文看都不看,纯粹就是老板,喊老板就是一个极其贬义的词。”
    周光礼在对国内博士的调查中,发现一些荒诞个案,“因为害怕导师杂七杂八的任务,有博士在自己的手机设置中,甚至把导师的电话号码列进黑名单,老师找他时打电话始终打不通。”
    调查团队还惊奇地发现,作为博士生培养的主要形式,导师和学生的交流严重不足:近13%的博士生每月与导师交流不到1次,每月交流5次以上的不到5%,还有3%的博士生反映从未与导师交流过,有人甚至从入学到毕业没有见过导师一面。
    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博士学位授予数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我国在读博士生人数也由1999年的5.4万人增加至2009年的24.63万人,10年间增加了3.56倍。
    周光礼分析,越来越凸显的博士培养质量争议的背后,是现在我国的“博导制”既不同于欧洲的“导师制”,也不同于北美的“老板制”,是一个“不伦不类”的模式。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混合,一方面导师在博士招生、培养中权力很大,另一方面他不承担责任,产权不明晰,责权不统一。”周光礼教授发出呼吁,“这是两种体制转换之间出现的问题,需要对博士的培养制度进行再设计。”


    (来源“羊城晚报”)
  • Y
    YP260
    楼主怎么了?
  • G
    Geo
    睡不着
  • s
    shigeru
    当年我老板就没问过我的事,当然,我毕业论文的题目他也不懂。

    所以说什么事还得靠自已啊。
  • m
    masterfish
    得了吧,现在的博士都不想踏踏实实的研究,就想混过去,就这德性,会有人愿意倾心教你?
  • d
    dantedevil
    说实话现在高校教授不靠剥削硕士博士完成课题和项目,还指望什么能来点钱?
    特别很多一本,待遇低,工作量大,很多老师完全是疲于奔命还穷死
  • s
    skidrow
    那是男博士生吧,女的呢?
  • y
    ycwzq
    别的学科不知道,像分子生物这种烧钱专业,基本就是导师负责要钱,学生负责干活,不然谁都活不了
  • c
    casiosushi
    导师都是商人了
  • p
    ppst
    学徒工,工资低点不是很正常。
    能找到活多的导师一般前途很好的
  • z
    zo
    我觉得能有对口的项目就不错,就怕尽是些和自己专业不符合的琐事。
  • 朱爷吉祥
    女博士有几个能看得过去的啊
  • c
    chovosky
    奇怪了,怎么我见到的博士刻苦牛逼的大把,虽然人家不在天朝做研究
  • m
    masterfish
    你也说了不在天朝。
    天朝这种制度下,如果导师逼着你做事,其实好处是很多的。我见过最极端的,有个华南理工的博导把他的博士当牲口用,一年到头出差给各个厂做事,连出差费也不报销。但是这几位老兄熬过来最后都混得很好,有一位甚至自己开了公司,把导师的生意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