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闲云作品全集,品评四大才子书很是过瘾,新加全本新说金瓶梅及全本三国博弈

  • 绯雨流
    一、煮酒探西游
    二、漫品西游-吴闲云再探西游记
    三、吴闲云品水浒(1-67)
    四、吴闲云新说金瓶梅(1-60)

    只少了博弈三国:D

    吴闲云的很多观点确实独辟蹊径,发前人所未闻,而又有理有据,不是空论。比如这一段说林冲


    12.水浒传中卖友求荣的小人是谁?

    大家都知道,鲁智深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人。鲁智深对林冲绝对够兄弟。
    但,你不能用这个来证明,林冲也会对鲁智深讲义气够兄弟。A喜欢B,B却不一定会喜欢A,这是逻辑常识。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林冲究竟是怎样对待鲁智深的。
    林冲和鲁智深一见面就结为兄弟,所以鲁智深不可能知道林冲的为人。在这之前,和林冲多年的兄弟,是陆谦这个小人!为了自己利益而出卖兄弟的小人!
    多年来,林冲只和这个小人相交最好。近墨者黑,林冲该不会?
    林冲的老婆被高衙内第一次调戏后,鲁智深带了二三十人赶来,什么都不问,开口第一句话:“我来帮你厮打!”为什么?因为他当林冲是兄弟。
    林冲怕他,怕他把自己教头的饭碗砸了。慌忙劝住。
    鲁智深说,有事,你只管喊我。走的时候:“阿哥,明日再会。”但林冲再也不找他了。怕了他了。
    林冲第二天没和鲁兄弟再会,却去和陆谦兄弟喝酒,并且还向陆谦这个兄弟苦诉衷肠,心里话,都跟这个小人说了。
    林冲老婆被高衙内第二次调戏后,鲁智深来找林冲喝酒,一连好几天,林冲一直对他瞒的紧紧的,守口如瓶。发生这么大的事,鲁智深不知道。
    那天买宝刀的时候,林冲叫鲁智深等他,鲁智深说,我走的,明日再见。林冲买了宝刀,“当晚不落手看了一晚。夜间挂在壁上,未等天明,又去看那刀。”
    仅仅只隔了一个夜晚,次日上午九点多中,有两个人来叫林冲把宝刀拿太尉府去。林冲说道:“又是什么多口的报知了。”
    又是什么多口的?就是鲁智深!因为他买宝刀的事,也只有鲁智深一个人知道啊。肯定是鲁智深回去对那些泼皮们说了,传出去的。(林冲此时还不知道太尉要陷害他。)
    那么,林冲被抓起来后,会不会抱怨鲁智深多嘴呢?
    林冲被发配沧州。董超、薛霸两个公人压着,走到了野猪林。在这里,要结果了林冲。
    薛霸将林冲紧紧的绑在树上。
    两个跳将起来,转过身来,拿起水火棍,看着林冲说道:“不是俺要结果你……休得要怨我弟兄两个。只是上司差遣,不由自己。你须精细着。明年今日,是你周年。”
    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
    可以说,在这生死关头,无论是谁救了林冲,他都会生死不忘。这应该是他的心里话。
    董超道:“说什么闲话!救你不得。”薛霸便提起水火棍来,望着林冲脑袋上劈将来。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
    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鲁智深是一个追踪能力极强的野战军人。
    现在,鲁智深救了林冲,林冲应该生死不忘了。
    鲁智深押着董薛二人前行,二人直叫苦,便想方设法的打探,这个大和尚究竟是什么人?把他的底细打听出来,回去也好交差。
    两个公人试探着问道:“不敢拜问师父在那个寺里住持?”
    鲁智深当然明白他们的用意,想打听老子的下落?
    智深笑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什么?莫不去教高俅做什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着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
    两个公人哪里敢再开口。林冲一句话也没说。
    分别的时候,鲁智深看着两个公人道:“你两个撮鸟的头,硬似这松树么?”轮起禅杖,把松树只一下,打的树有二寸深痕,齐齐折了。喝一声道:“你两个撮鸟,但有歹心,教你头也与这树一般!”
    然后,鲁智深潇洒的走了。走的时候,还说“兄弟保重!”始终把林冲当兄弟。
    那么,林冲又是怎么对待鲁智深的呢?
    他等鲁智深走了,就对两个公人说道:“这个直得什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出来。”
    相国寺的,相国寺里的胖大和尚。就是他,倒拔杨垂柳的那个人。
    在相国寺,连根拔起柳树的人,除了鲁智深,不会有第二个吧。
    那两个公人,不是一直在想办法打探鲁智深的底细吗?你看这个林冲,转眼之间,就把鲁智深给卖了!
    但人们却都说,林冲不杀那两个公人,是因为林冲善良。
    许多读者不明白,鲁智深为什么会失去在相国寺悠哉乐哉的菜头生活,要去落草当强盗?原因就在这里。
    林冲第一次死里逃生后,卖的是老婆。第二次死里逃生后,卖的是兄弟。目的都是一样的,他要带罪立功,他还要回去当教头。
    鲁智深,这么仗义的人,偏偏遇到了林冲这种负义的人!
    后来,鲁智深上梁山的时候,众英雄大宴席吃酒,见到林冲,也没搭理他的。没意思。
    林冲走了过来,相谢鲁智深,毕竟曾经救过他的命嘛。鲁智深呢,不叫他兄弟了,改叫他“教头”。(以前是不叫教头,只叫兄弟的。)
    林教头,可知道你老婆的事否?你老婆上吊自杀了,你知道不?我不挂念你,我只挂念着你的老婆,林冲,你这个滥人!


    吴闲云作品全集.txt(926.99 KB)

    吴闲云新说金瓶梅全集.doc(578.5 KB)

    吴闲云三国中的博弈.pdf(1.13 MB)

    txt版
    吴闲云三国中的博弈.txt(497.86 KB)

    [本帖最后由 绯雨流 于 2011-9-26 19:09 编辑]
  • 绯雨流
    后面还有一段,晁盖是林冲下毒药死的,后台是宋江。林冲这25仔,火拼了王伦,又害死晁盖,真会见风使舵。
  • l
    lijgame
    吗比,看水浒传的时候是初中,看林冲这个鸟人看得撮气啊,号称80w禁军教头,一身武艺多么多么牛逼,结果这性格怂成这样
    现在大了才明白这水浒毕竟不是武侠小说233
  • 燕山隐士
    @燕山隐士 mark
  • r
    reinhaidvon
    都看完了,吴老师最近在写春秋,也不错
  • 谁知道呢
    posted by wap

    回家下
  • 皮埃罗幻想
    马克,有意思
  • d
    ddqfans
    @ddqfans mark
  • t
    ttsyyh
    posted by wap

    @ttsyyh mark
  • w
    window_7
    在那里可以看得到啊!
  • 果冻鸟
    有点意思
  • 绯雨流
    还有一段,好汉就是好人吗?吴闲云剥茧抽丝,却把好汉的面目扒了个干干净净。


    39.水浒传里“好汉”二字究竟指什么?
    三国讲“英雄”,水浒讲“好汉”。
    大家都知道《水浒传》里有许多好汉,先是单个单个的好汉陆续登场,最后规模化的汇总了108条好汉,聚哮山林,打家劫舍。
    那么,“好汉”这两个字,究竟又是什么意思呢?
    从字面上来看,汉,是汉子、男子、男人的意思,好汉就是好男子、好男人的意思。按字典上的解释,指勇敢、坚强、有胆识、有作为的男子。
    人们在习惯上往往喜欢把“好汉”这个词与“英雄”相提并论。其实不然,“好汉”与“英雄”之间的距离,实在是相差的太远!
    在《水浒传》里,“好汉”——其实是一个贬义词。
    读者先不要惊讶。因为水浒传的作者在第二十八回,为“好汉” 这个词下有明确的定义。
    当时,武松和张青两个人边喝酒边聊天,都说些什么呢?说的是江湖上好汉的所作所为。“两个又说些江湖上好汉的勾当”。究竟是什么呢?
    书上原文:“两个又说些江湖上好汉的勾当,却是杀人放火的事。”
    现在,我们就不难明白了,在《水浒传》里,好汉这个词,并不是我们大家凭感觉理解的那个含糊形象,而是有特殊专指的:敢杀人放火的人,才配称得上“好汉”, 好汉的勾当,就是杀人放火的事。
    武松遇到的这个张青,就是一条好汉。我们可以看一下这条“好汉”的来历:
    张青曾经和鲁智深一样,在某座寺院里种菜园子。不同的是,他比鲁智深更没人性,只为争些小事,就把寺里的和尚们全部都杀光了,又放把火,把寺院烧做白地。后来就跑到十字坡当了强盗。
    一天,有个老头儿挑着担子经过时,张青见他老,就冲上去抢,却被那老头一匾担打翻。原来那老头做了一辈子的强盗,比他厉害。那老头儿见张青是块当强盗的料,就把他带回去,又教了他许多本事,又把女儿孙二娘嫁给了他。
    这张青和孙二娘便在此开店卖酒为生。过往客商,用蒙汗药麻翻了,将大块好肉,切做黄牛肉卖,零碎小肉,做馅子包馒头卖,如此度日。“小人因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人都叫小人做菜园子张青。”
    张青的武艺肯定不如武松、鲁智深,张青也没做过什么行侠仗义锄暴安良的事,张青的日常生活与目标,非常简单,就是药死那些过路的普通客商,割他们的肉卖钱。
    有些朋友在读水浒时,往往会困惑:为什么有的人武艺不高也是好汉?为什么有的人无恶不做也是好汉?就因为你用的标准不同。
    所以这好汉,与是否武艺高强、是否品性高尚、是否为民锄害、是否见义勇为等等,关系都不大。而认定“好汉”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敢不敢杀人,是否杀过人。
    敢杀人的,就是好汉。没杀过人的,就不是好汉。就是这个标准。
    按这个标准,我们还可以看后来108好汉中排第一名的宋江。
    宋江是排第一的好汉,但是他在刚开始出场的时候,作者用了很长一段话来介绍他,什么孝义黑三郎、山东呼保义、豪杰宋公明,等等,溢美之词都用完了,就是不称他为“好汉”。
    为什么?因为他还没杀过人,所以就够不上“好汉”的级别。
    而杀了阎婆惜,哪怕杀的个娘们,也是杀了人的,这才能叫好汉。所以从这之后,“江湖上久闻他是个及时雨宋公明……是个天下闻名的好汉。”
    我们再看武松,一出场就打死老虎,够厉害吧!这“打虎事件”至少可以证明武艺绝伦、为民除害两点。按一般人的理解,绝对是条好汉了。
    但是,那些猎户们并不称呼武松为好汉。而是“壮士高姓大名?”称呼打虎的武松为“壮士”。
    大家坐一起喝酒的时候,众猎户把盏说道:“今日幸得壮士来到,除了这个大害。”对武松的称呼依然是“壮士”。
    知县来赏钱的时候问他:“你那打虎的壮士….”还是称呼他壮士。
    所以,这打虎的武松,是个壮士,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汉。
    一直到后来武松杀了西门庆、潘金莲,在杀了人以后,才真正成为江湖上的一条好汉。
    在水浒传里,凡是被称为好汉的,就绝非善类。而凡是直接当面称呼对方为“好汉”的语句,则多是“好汉息怒”、“好汉饶命”、“好汉饶我”、“好汉放我去吧”之类。这不是尊称,而是一种畏称。乃是一种恐惧心理所致,毕竟,好汉的兽性十足,是会随时取人性命的。
    “好汉”这个词,在《水浒传》里是一个贬义词。作者在内心深处对这些好汉是鄙夷的,所以,作者巧思妙想,精准的为他们设计了一个新的计量单位:“条”。
    “条”这个字,是计量动物的,就像江湖里的鱼一样。不说他们是一名好汉、一位好汉,一个好汉,而是“一条好汉”。只有好汉才用“条”这个字。相信各位没听说过有什么“一条英雄”吧。
  • 阿毛
    @一刀倾城 mark
  • 啊扑
    @啊扑 mark
  • 小飞侠彼德胖
    谢谢分享,读的真细致。
  • y
    youo118
    @youo118 mark
  • r
    rr19
    @rr19 mark
  • 1
    11508721
    mark
  • 苏怡
    很奇怪这家伙的探西游为什么会受tg众的追捧。。。此人对中国神话人物背景关系根本一无所知,估计对神话人物的认知也就靠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两部作品,那什么探西游内容完全就是靠脑补,而且专门往下流龌龊的地方补
  • D
    Doing
    @Doing mark
  • p
    ppkzyl
    所谓神话人物和背景关系不也是人编的?各种传说矛盾之处也不少吧。

    再说吴承恩写书时是何用意无法定论,随后人解读总是可以的。
  • l
    lexusw1
    @lexusw1 mark
  • a
    airbox
    还请逐一反驳
  • s
    sunner
    @sunner mark
  • 绯雨流
    因为吴闲云是考证派,不是索隐派
  • s
    sonic4747
    马了个克。
  • 阿毛
    嘴炮最高。

    反驳的一句不写,就完成了贬对手捧自己的任务,高。
  • 苏怡
    考证个P...我记得以前我早TG某个帖子里反驳过他几段的,懒得去找了
  • 苏怡
    好吧,找来一段当时反驳他说唐僧出身的那一段,那段吴闲云多方脑补说唐僧是他妈和水贼私生子
  • 苏怡
    仅从剧情来看,唐僧如果是他妈和水贼所生,为何他妈要把他丢江里飘走?还有如果是水贼的儿子为何唐僧长大后跟陈光蕊长的一模一样?

    另外如果你们去看看正规的西游记研究就会发现

    江流僧这段是后人加上的,原来百回本西游记没有这一回,有的版本直接就是101回,还有版本和后面一回合并了,里面一大堆错误,比如年号,贞观年间根本就没那个年号。。。好像是有人觉得没有特别的一章写唐僧的出世有点说不过去。。。其实西游记十一回和结尾的时候都有一段诗文是专门写唐僧出身的,和这一回也有很多地方对不上

    [本帖最后由 苏怡 于 2011-9-5 08:46 编辑]
  • 一直都在胖
    @一直都在胖 mark
  • 苏怡
    当然,这些正规的考证,估计TG这些吹捧吴闲云的人也不会去看,你们只对他挖的那些八卦感兴趣...我一段现人考证的那一回是后人伪作的文章.愿意看的人看吧

    首先,发现知道最早的世德堂本《西游记》里根本没有这一段剧情.

    然后我再来详细说下江流那集和后面第十一回唐僧的出身介绍的矛盾之处
    先看那一回这两段:
    太宗问道:“新科状元陈光蕊应授何官?”魏征丞相奏道:“臣查所属州郡,有江州缺官。乞我主授他此职。”太宗就命为江州州主,即令收拾起身,勿误限期。光蕊谢恩出朝,回到相府,与妻商议,拜辞岳丈、岳母,同妻前赴江州之任。离了长安登途。

    唐王见奏大怒,就发御林军六万,着殷丞相督兵前去。丞相领旨出朝,即往教场内点了兵,径往江州进发。晓行夜宿,星落鸟飞,不觉已到江州。殷丞相兵马,俱在北岸下了营寨。星夜令金牌下户唤到江州同知、州判二人,丞相对他说知此事,叫他提兵相助,一同过江而去。天尚未明,就把刘洪衙门围了。刘洪正在梦中,听得火炮一响,金鼓齐鸣,众兵杀进私衙,刘洪措手不及,早被擒住。丞相传下军令,将刘洪一干人犯,绑赴法场,令众军俱在城外安营去了。古

    再看十一回的介绍唐僧诗文:"年方十八认亲娘,特赴京都求外长。总管开山调大军,洪州剿寇诛凶党"

    陈光蕊当官还有水贼被剿之处那一回说是江洲,但十一回诗文却说是在洪洲

    江流僧那一回:

    却说此子在木板上,顺水流去,一直流到金山寺脚下停住。那金山寺长老叫做法明和尚,修真悟道,已得无生妙诀。正当打坐参禅,忽闻得小儿啼哭之声,一时心动,急到江边观看,只见涯边一片木板上,睡着一个婴儿,长老慌忙救起。见了怀中血书,方知来历。取个乳名,叫做江流,托人抚养。血书紧紧收藏。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江流年长一十八岁。长老就叫他削发修行,取法名为玄奘,摩顶受戒,坚心修道。

    十一回:
    出身命犯落江星,顺水随波逐浪泱。海岛金山有大缘,迁安和尚将他养。

    收养唐僧的一个说是法明和尚,一个说是迁安和尚...


    现在新版的西游记都把江流僧这一段放在附录而不是原著回目中间也是大多人都已经承认这段根本就不是吴承恩原著了...
  • 绯雨流
    若要考证就应以原书的记载为基础,经过综合、分析、推论,得出符合实际的、新的结论。而不是脱离原文找结论
  • 苏怡
    上边是最新版本西游记中那段的矛盾,其实这一版本已经是后人觉得矛盾太多修改过的版本了.再来看看原来版本的矛盾更多:


    李金泉先生就曾撰文认为,朱本卷四所敷演的唐僧身世故事,和其它章节所提到的唐僧出身故事在内容上是矛盾的。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

    其一,朱本卷四中,并无满月抛江的情节。朱本卷四写玄奘降生之时,殷小姐“晕闷在地”,于是太白金星出现,对殷小姐说:“吾奉玉帝金旨,特送此子来。你异日声名远大,非比等闲。刘贼若回,必害此子。汝夫已得龙王相救,见为水藏判官,日后夫妻相会,子母团圆,取冤报售(仇),定有日也。速将此子远避。吾神已退,汝可谨记。快苏醒,快苏醒!”殷小姐醒来后,将儿子抱起,紧接着又有南极星君变成金山寺和尚出现。作品写道:

    那和尚答曰:“小姐但可放心,此子贫僧领去,待汝(他)抚养长大之时,教他来寻汝。”小姐就写下血书一纸,书内父母姓氏、跟脚缘由,备细载在书上。小姐勉强就将此子付与和尚,珠泪双涶(垂),大哭于地。那和尚得了此子,领了血书,出了私衙,化一道清风而去。原来这和尚是谁?乃是上界南极星君,观音娘娘的法旨教来辅佐,不可损害。仍着南极星君变做和尚,将子往金山寺与那长老抚养,好生教育。

    从这段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殷小姐生下儿子之后,是由南极星君抱去,交给了金山寺和尚抚养,而没有抛江之说。但是,到了朱本卷六,也用和世德堂本一模一样的一首诗,再次叙述唐僧的身世,其中有“出身命犯落红(江)星,顺水顺波逐浪泱”的诗句。前面既然说唐僧是被南极星君抱去,又怎么会“顺水顺波逐浪泱”呢?既然没有抛江之说,唐僧怎么又会小名江流儿呢?

    其二,朱本卷四多次写到,陈光蕊考中状元之后,被授予的官职是江州州主。文中也多次写到,陈光蕊前往江州赴任。后来唐僧知道自己的身世之后,也是到江州寻找母亲。殷丞相捉拿刘洪,也是兵发江州。可是,在卷六的那首录自世德堂本的诗中,却写“总管开山调大军,洪州剿寇诛凶党”。一个江州,一个洪州,地名竟然也自相矛盾。

    其三,朱本卷四末尾讲到,陈光蕊一家团圆后,殷开山丞相回到京城,“次日临朝,唐王登殿,殷相出班叩首称谢。殷相就启上一本:‘臣因年迈,不能摄政,乞归田里,告省养亲。女婿陈光蕊有文武全材,堪称此职。’唐王准奏,就宣陈光蕊为丞相之职,随朝治事。殷丞相致仕归。”这里明明白白说明殷丞相已经告老“归田里”,但在卷五、卷六上朝的文武官员名单中,仍然两次出现“殷开山”之名。陈光蕊已经作了丞相,但在后文叙述到陈光蕊的时候,仍然只说陈光蕊“中状元,官拜文渊阁大学士”,并未说到陈光蕊是丞相。

    其四,朱本卷四最后写道:“江流和尚分付在龙兴寺内修行去讫。”这说明在前往西天取经之前,玄奘是在龙兴寺内修行。可是,在卷六的那首录自世德堂本的诗中,却写“恩官不受拜为僧,洪福沙门将道访”。朱本的最后一节“唐三藏取经团圆”中也写道:“宴罢,唐僧带三徒回转洪福寺,参谢旧时师父诸佛。”这里的龙兴寺和洪福寺又形成矛盾。

    朱本本身的这些矛盾,说明朱本不可能是创作本。一个作家进行创作,不可能前后矛盾如此之大。特别是朱本卷六用来描述唐僧身世的那首诗,竟然和世德堂本一模一样,连世德堂本“出身命犯落红(江)星”中“江”字误为“红”字,朱本也一并继承下来。这充分说明,朱本除卷四中有关唐僧身世的故事外,就是按照世德堂本删节的,或是根据世德堂本同系统的早期版本删节的。

    因此,朱本有关唐僧身世的前后矛盾,就其实质来说,是朱本和百回本的矛盾。说到朱本和百回本的矛盾,还可以再举出一些例子来。

    其五,朱本卷四写南极星君抱走了殷小姐生下的儿子后,就将这个婴儿送往“金山寺与那长老抚养”,“那金山寺长老,叫做法明和尚”。但是,在世德堂本有关唐僧身世的那首诗中,却说“海岛金山有大缘,迁安和尚将他养”,这里收养唐僧的成了迁安和尚。

    其六,朱本卷四明确交待陈光蕊的籍贯是“海州弘浓(农)县,离城十里聚贤馆”。但是世德堂本第十四回,唐僧却自我介绍“乃是唐朝海州弘农郡聚贤庄人氏”。二者虽大致相同,但也存在着细小的差异。

    以上种种矛盾现象表明,世德堂本中有关唐僧身世的故事,和朱本卷四的相关故事,是两个并不兼容的故事系统。这似乎说明,朱本中完整的唐僧身世故事,并不是来自于百回本《西游记》,而是朱鼎臣根据有关材料创作的。因此,学者们得出结论:百回本《西游记》中,很可能本来就没有完整的唐僧身世故事。
  • 苏怡
    不是我嘴跑,是以前就在TG说过,难道每见一次吴闲云我都要把以前的回复抄过来一次?偏偏TG最近一些帖子吴闲云的出镜率还挺高的...
  • c
    casiosushi
    林冲这么坏啊
  • l
    leelearx
    @leelearx mark
  • 破裂人偶
    吴大师说西游的我还是觉得很精彩,但说水浒这个感觉有点极端啊,比如刚开始林冲与鲁智深买刀,我记得卖刀的就是陆谦与高太尉合谋的,高俅当然知道,所以林冲一买刀就被高俅请去了,怎么会是鲁智深说出去的呢
  • 破裂人偶
    贴上原著这段,明显是事先定下的害林冲的计谋,卖刀这事不可能只有鲁智深一人知道啊。

    高俅问道:“我这小衙内的事,你两个有甚计较,救得我孩儿好了时,我自抬举你二人。”陆虞候向前禀道:“恩相在上,只除如此如此使得。”高俅见说了,喝采道:“好计!你两个明日便与我行。”不在话下。
    再说林冲每日和智深吃酒,把这件事不记心了。那一日,两个同行到阅武坊巷口,见一条大汉,头戴一顶抓角儿头巾,穿一领旧战袍,手里拿着一口宝刀,插着个草标儿,立在街上,口里自言语说道:“好不遇识者,屈沉了我这口宝刀。”林冲也不理会,只顾和智深说着话走。那汉又跟在背后道:“好口宝刀,可惜不遇识者。”林冲只顾和智深走着,说得入港。那汉又在背后说道:“偌大一个东京,没一个识的军器的。”林冲听的说,回过头来。那汉飕的把那口刀掣将出来,明晃晃的夺人眼目。林冲合当有事,猛可地道:“将来看。”
  • J
    Justinian
    林冲以为只有鲁智深一个人知道。。如果林冲知道是高俅和陆谦害他的计的话,还会去白虎节堂么
  • 阿毛
    那伪的这段江流僧是出于什么目的被加上去的?
  • 白岩松
    有他的新浪博客 已经关注很久了
  • K
    Kirkchang
    有点意思,空了看看。
  • M
    MKIII
    武松有仇速报,林冲有仇搁心里,有机会再报,这个就是差别。
    这禁军教头做得,也是因为能忍。
  • 雷霆践踏
    破人难道没看明白,是林冲以小人心,去度鲁达君子之腹了。
  • l
    lvcha
    水浒没写完就开新坑了。
    是不是留着出实体书呢
  • l
    lvcha
    老大,您的理解了也太那个了吧, 吴闲云是说林冲认为鲁达说去出的,不是吴闲云认为鲁达说出去的。 否则括弧里的字是干什么的?
  • 绯雨流
    当时林冲还不知道有人陷害他,买刀时就三个人,卖刀的已不见踪影,当然要怀疑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