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真没感觉出家里双下岗的阴霾,现在回想起来不寒而栗

  • 梦中流星
    80初的,小时候就没摸过阿迪耐克,每周零花钱2块还是5块来着 反正没见过10块

    家里在2000年左右还是没有电话,热水器,空调,天热睡地上

    家里基本没有任何生日,年夜饭都是凑合,家里做小买卖,没有一起吃饭的习惯,我十几年年夜饭都是家里随便吃点

    地处浙江,听说算不错的? 反正没有去任何地方旅游过,就基本待在出生的那片区域直到去上大学,上的还是师范,有补贴一年学费才3500,同期一般学费在6千左右

    考上重点高中,但是只有一百个名额,剩下300个考上的每人要交一万块,家里东拼西凑到处借钱

    现在想想游戏机能拥有一个md 真的是要感恩

    [本帖最后由 梦中流星 于 2018-1-2 09:24 编辑]
  • z
    zuccbtpig
    浙江人表示对下岗这个词完全没有感觉。。。
  • 金正日
    我小时候的印象就是,老家一堆合资企业,中美,中日,中韩。

    老爸厂子是中韩的,结果被韩国人骗钱跑了,下岗工资168
  • x
    xixisiyue
    小时候没零花钱,去爷爷奶奶那儿偶尔会给我点,特别羡慕别人家小孩能去小店买零食,导致我到现在有钱了还特别嘴馋
  • 估计噶估计噶
    小时候就记得我父母是同一个单位,然后厂里的规定就是同一个单位的不能同时下岗,后来我妈下岗了。下岗的头几年其实还好,我爷爷托关系给我妈找了一份工作,工资也不低就是累,在一个巧克力长,那时候我天天吃巧克力。后来上高中的时候,就不行了,我爸那边开不出工资,我妈身体也不好了换了轻松地工作,工资也就下来了。想想那几年家里都不怎么吃顿肉,就是天天紫菜头、胡萝卜、这些,里面放点肉丝也是给我吃。当时其实自己也没觉得苦,也没觉得自己跟别人比没钱,肯定是当时父母都把钱紧着我花,现在想想那个时候他们肯定是挺苦的
  • e
    elitex
    紫菜头、胡萝卜,这比你天天吃肉有营养多了
  • 契卡
    咋不吃观音土?
  • 神秘的陌生人
    那个时候家家都有亲戚下岗,现在自己当家了才能感觉到下岗的可怕。
    我一个婶婶下岗,自己找事做,卖早餐,洗车,洗车还赚了点钱,但是很辛苦。那代人能吃苦,我们这代人还真干不了这个。
    我爸下海的早,当年生意比现在好作,大把大把的机会,所以我还没有缺过零用钱。只是当年怎么不囤点房子?

    本帖最后由 神秘的陌生人 于 2018-1-2 09:43 通过手机版编辑
  • g
    gaojitudou
    当初下岗潮,父母离婚,父亲一个人咬牙借一万块钱开饭店做生意,硬是一个人撑起一个家,一边照顾好爷爷奶奶,一边把我拉扯大。
  • 枫的旋律
    瞎了
    晋惠帝转生
  • z
    zhangchiz
    2000年没有 电话。。。那确实是有点困难了。。
    我家96年起码就有第一台空调了,当时家里所有主流电气都有,全是日货。
    2000年新家装修好,当年时髦的滚筒洗衣机,40多寸的大电视。。。反正小时候我感觉自己家还算可以。。
    可惜后来就不行了。
  • S
    SRADISH
    下岗家庭小孩学习还能这么好,很了不起了。
    我就不行了,当时就觉得天天冷,做什么都提不上劲
  • e
    elitex
    你在说你自己吗?
  • 残忍小红帽
    工人牛逼的时候,我们家父母大学的老师,穷得吃苹果都只买得起烂的,你别说游戏机,连个像样的玩具都不多,参加幼儿园讲故事比赛录音机都得骑自行车出去借。全社会都知道老师穷,去路边摊买磁带一看是戴眼镜的都爱理不理。1998年之后,老师的待遇才逐渐起来,到2007年,才算是进入较高收入阶层。
  • y
    yufe
    好歹工人阶级曾经也阔过。哪像农民白白吃土吃了几千年
  • 钓鱼岛
    父母都下岗了,老一辈会吃苦,现在老爸还在上班。
  • 瞎狗
    95年父母下岗,从小感觉没穿过好点的鞋,于是工作之后有钱了就买鞋,尤其阿迪耐克新百伦买了不穿的接近10双了,媳妇说再买就给我扔掉。。。
  • w
    walker00
    96年父母双双下岗,父亲7几年在海南参军,退伍后回乡当个小干部,对越战争爆发,父亲响应国家号召二次入伍参加对越反击战。
    2000年后,因为二次入伍的下岗很多(很多情况),当地给了一份低保一个月300元吧



    [本帖最后由 walker00 于 2018-1-2 11:38 编辑]
  • g
    giant
    这个叫报复性消费吧
  • j
    jinye2001
    当年还能过的原因是没房贷
  • B
    BloodSin
    忆苦思甜贴?那好,那我说一个,90年初家里就有电话,每月零花1千多。
    MD,SFC样样有,出门就打车。上课坐后排吃零食,下课去游戏厅打街机。
    同学们苦逼上晚自习准备考大学时候我移民了。
    和大家一比,我可能算是幸福的。
  • 睡睡平安
    家里应该没有下岗的了
  • 腚眼冒热气
    你这当年是万分之一了

    从80年代到2000年,我都没见过一千元的钱。 是真没见过十张在一起啥样, 直到大学交学费才用手帕包了几千元去交学费住宿费,大学才有200元生活费。

    [本帖最后由 腚眼冒热气 于 2018-1-2 13:15 编辑]
  • 哎呀密
    那个年代不要买房,存银行,当时通货膨胀,但利息也高,所以大家即使收入减少停发工资也能挺过来,没储蓄的可能要惨很多,但如果四十多下岗,儿女差不多也大了,熬几年也轻松多了
  • p
    pjcddt
    对,我依稀记得老爸老妈先是工资6折头,后来变下岗,再后来变买断工龄,我上大学的钱都是老妈借来的,参加工作后自己赚钱,家里父母又开始拿退休工资,整个家庭才慢慢缓过来,不过那个年代周围脑子活络的人下海后也混的风生水起,讲良心父母是属于老实本分但真没什么本事的人。
  • w
    wood
    夫妻双下岗,过不下去了,包了顿饺子,一家三口都去了。发生在家乡的事。这是我对那个年代的一点点记忆。
  • e
    elt
    造成这种悲剧的是整个社会,包括政府,每个公民,当官的,不当官的,都有责任
  • f
    flytutu
  • 四裤全输
    我到现在都记得91年的某天晚上,老爸抱着FC给我的情景
  • j
    johentai
    家里农村的,好像没受到下岗潮影响,都在村办企业里工作外加种田。每天大概有一两块钱买零食吃。
    直到后来
    拆迁了
    又拆迁了
  • 少先队员
    那时候的苦可能真的只有父母能感受到。
    但是现在如果也像以前那么苦,估计自己的感受会强烈大的多,甚至根本受不了~
  • y
    yunzhidao
    97年 东北 爹死妈下岗
  • j
    jidatui
    我79年砍省土著,到南方上大学以后经常有同学问我,我一概统一回答: 我记得报纸上写过这么一件事,某煤矿工人喜欢摄影,效益好的时候买了很多相机和镜头,后来只好卖了,但是买不上价钱。
  • b
    b0207191
    我这听到的说法是买了一块肉,下毒,全家一起走了

    另外有条路原来都是工厂,后来变成下岗一条街
  • 风不行
    我家父母双职工,但是单位效益都不咋的,印象中最好的也就是90年代前后那几年。

    90年代中后期,我妈先下岗,我那时还是读高中,想申请学费减免,当年还跑过民政局申请低保,但是民政局的拿出一份文件说是我妈还有单位帮她买社保(包括个人支出部分),算上那部分我家达不到低保线,还好学校看我成绩好,免了我的补课费。然后我妈就上街卖咸菜,也卖了好几年,每个月也能赚个2、300元,还当过一段时间家政帮人做饭搞卫生。她单位支付的买断工龄的钱后来就给我读大学交学费用了,我自己读大学每个月也就要求400元生活费,也是能省则省。就是这样子还能省下钱加上奖学金加上问同学借钱在大二买上了电脑。

    我爸单位也是半死不活的,长期拿着三位数的工资,到了04年,刚好在我大学毕业前一个月也下岗了,当时我就业还没着落,感觉自己压力还是挺大的。幸好我毕业后回家没多久就找到工作了,他们也算松了一口气。我爸也享受了2年的失业保险,然后一直闲赋了几年,中途还做过保安看单车,11年才正式退休。我爸也算是穷怕了,所以退休那时高兴极了,说退休金比工作时候的工资多得多。

    当时其实也没感觉多苦,大家都差不多,也没觉得比别人差多少,也许日子一向就紧巴巴,父母总是把最好的省给我吃,我也很懂事的不会要求乱花钱。转折点应该是我毕业工作之后吧,父母供养我的压力没了,我还能支持一下家里。

    [本帖最后由 风不行 于 2018-1-2 14:41 编辑]
  • a
    alfredo
    下岗这一波最惨的就是东北,本来发展机遇大把,愣是被当地的官僚作风搞残了
  • 暖冰
    94年一个人在外面读书,一个月生活费150,几千的学费是老妈去舅舅家借的。。
  • 模拟器高手
    下岗已经是针对国企了,80年代引入外资和私营制度的时候,已经死了第一波人,又有多少人记得呢?
  • 江西恐狼
    我妈那边5姊妹,除了我大姨,都在一个厂里,90年代中期全部下岗了。

    那时候我还下,爸妈一个月都吃不到一回肉,都是节约下来给我买牛奶和肉

    我妈现在下颚上都有一道疤(营养不良晕倒摔地上留下的)

    我爸白天给别人打工(装防盗门)晚上跑出租,累死累活

    我妈家里的老大就是我大姨,当时条件非常好,她是采购,她老公是车队的队长

    两人喜欢赌钱,在90年代末期输了不少的钱,在他们那个小县城输钱是出了名气的(打不垮)

    后面败落了,现在靠领低保过日子,其余几个姊妹都恨她,非常扣,最有钱的时候没有帮过任何人
  • p
    percy
    惊了,2000年40寸的电视
  • s
    shen2980
    29寸吧 记得那时候
  • T
    TJ-NNY
    那时候不觉得苦的, 因为人人都那样, 就像现在朝鲜人民也不觉得自己苦

    苦不苦, 来自于比较, 横向的比较/纵向的比较, 有了比较有了差异才知道
  • z
    zhaolinjia
    背投影吧,我一直很好奇这种效果的显示设备为什么会存在
  • w
    wod008
    家里电话好像92年就装了.后来还买了几万的大哥大.
  • b
    byt
    这是这个楼里我见过最可惜的,银行下岗。。。如果能撑过那个时间后来岂不是爽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