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是人类科技爆发元年么? 不可测可测了.

  • 我不懂
    薛定谔的猫不用死了...
  • E
    EVA1
    求详细,量子物理有大突破?
  • W
    WUPENG801015
    研究出啥外星科技了?铜球详细
  • 阿修罗…月…
    干细胞?
  • e
    eastwoodwest
    人类已经完全驾驭量子理论,人为干预因果律,时间跳跃成为可能
  • k
    kamuiyay
    量子加密通信成为现实么
    要是观察后可以让状态不变化那么世界真的改变了。。
  • 我不懂
    本年度诺氏物理学奖.

    弱观测...

    可以在不影响量子的前提下,观测量子...

    这他妈的快100年了吧..
  • 变色龙
    量子加密不可破的理论基础完蛋了
  • s
    seek
    不明觉厉
  • k
    kara
    貌似最直观的是可以造出比现在的铯原子钟还准千倍的量子钟
  • H
    HarryDean
    我目前还买不起一个非“街表”,要那么准的钟有什么用处?

    [本帖最后由 HarryDean 于 2012-10-10 10:31 编辑]
  • 混乱状态
    不懂,这对日常生活有啥影响
  • 我不懂
    未来....朋友们....光看眼前是不够的...要看未来...
  • 糖滕蛋
    快年底了,你们懂的
  • H
    HKE
    报名做looper的请来我这取排队号,然后去楼下左边第二会议室等候
  • X
    XBOX720来临
    同问啊,

    很想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到核聚变,时空跳跃等等
  • 夹心饼干
    这个发现影响深远

    目前的量子理论下面,可能还有更为底层的理论
  • s
    smilemiles
    三年还是两年前,我说哥本哈根学派根本是一堆物理学的技术高手,哲学和逻辑的白痴的时候,被大骂“民科”,“高数都不懂还敢喷量子物理”等等,不知道现在他们是否也准备这样喷炸药奖评委会。


    所谓不可测原理根本就是物理学上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薛定谔都应经把丫讽刺出黄来了,还是架不住一堆拥趸护驾,真是神奇啊……
  • m
    mushroommg
    高中毕业表示不懂,是海森堡不确定性被推翻了吗?
  • W
    WUPENG801015
    那个是不是原来那个额定额的猫是原来不可测。结果现在证实可以测了?
  • E
    EVA1
    我个人理解是可以观察到叠加态,而不是死/活两种受干扰后的宏观结果
  • O
    OpEth
    不确定原理又没有被推翻,你激动个啥。。。。。
  • W
    WUPENG801015
    想了下。就是斜眼嘛。。你瞪个大眼睛看人自然有变化。偷偷摸摸斜眼偷看就没变化了。是这意思不?所谓的弱观测...orz..
  • t
    tit
    爱因斯坦和波尔的大战,现在爱因斯坦要赢了?
  • f
    ffcactus
    我认为这是翻译的问题。
    一般炸药奖是奖给几年前的研究成果(如今被广泛认可)。这个测不准能测了似乎还没听到过。
  • 无梦
    VEDA被研发出来了?00成现实了??
  • c
    csdhg
    我第一反应想到的是,今年年底进行实验,于是失败,导致2012正式开演
    说好的表情的
  • s
    smilemiles
    爱因斯坦压根也就没输过,波尔那一套东东,过程正确,公式正确,演算正确,唯独在由实验演算到推出结论的时候脑抽了开始讲单口相声。

    不可测根本就不是一种“原理”,而是限于现有观测手段的一种结果,但波尔门夹了脑壳居然弄出个量子本身就是不可测的,本身就是随机的于是sbl。

    事实上没学过量子物理的都可以轻易推论出不可测现象的成因,即对量子的观测与对宏观世界的观测不同,对宏观世界的观测行为本身对对象的影响极其微小可以忽略,所以观测本身可以做到客观而不会成为观测结果的原因之一,但在微观领域观测行为本身的影响就不再可忽略,观测本身成为了早就观测结果的原因之一,而剔除该观测影响又在技术上难以实现,因而对量子的观测会陷入一种互涉的反身性的困境,导致准确的推算预测量子的位置会和实际观测结果不符,这个不符猪都知道不是因为微观世界是随机的,而是影响微观世界的因素在单纯进行验算的时候无法穷尽分析。这个道理并不复杂,别说我一个不修高等物理的也能明白,连你妈索罗斯都分析的头头是道,到了哥本哈根学派就开始讲相声,真是不可思议…………被薛定谔大鞋底子抽脸了居然还硬接硬架用脸皮顶过去了…………

    这届物理学奖基本上就是完善了对微观世界的观测技术和手段,做到了“使测量和操控单个量子系统成为可能”,这根本就不是对测不准“原理”的颠覆,那狗屎“原理”根本就没成立过,只不过是对测不准的现状进行了技术的升华而已。
  • s
    smilemiles
    不确定“原理”无法推翻,因为它根本就不成立……
  • l
    literry1
    看到个文科生在这里大言不惭地做科普就觉得很滑稽……
  • 燕山隐士
    细胞逆向变成干细胞这个真是高端
  • 打击者
    @打击者 mark
  • 焚岚
    据说直接的实际应用是给量子计算机的制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 笑红尘
    确实想当然得太厉害了,佩服佩服。世界上总有人觉得拍脑子得出的结论比实验的结论靠谱,他每天提出100个理论,几年后有一个对了或者可能对了,他就异常激动了。“我早就说过了吧!”有这大预言术的能耐,做股票或者去赌博多好,闲着浪费的我都心疼。
  • v
    veryend
    我觉得讨论这问题还真和文科理科生没多大关系,关键还是看逻辑和智商
  • t
    tank817
    不明觉厉
  • z
    zo
    物理学奖评审委员会认定,两名获奖者“独立发明并发展测量和控制粒子个体、同时保持它们量子力学特性的方法”。 评委会认定,两人“开启量子物理学实验新时代的大门,显示不必损毁量子粒子个体,就可以直接观测它们”


    太神了
  • D
    DarthVadar
    塞尔日•阿罗什的主要研究活动集中于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科学。他在腔量子电动力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该领域隶属于量子光学,研究与高Q值腔体中的场发生强烈相互作用的原子的行为。
    用高反射率的金属墙壁将一个原子-光子系统与外界隔绝起来,就形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模型。塞尔日•阿罗什用这个模型检验了量子物理学的诸多基本性质,如态的叠加、纠缠、互补性和退相干。其中一些实验将量子力学奠基者设想的“思维实验”真正搬进了实验室中。
    塞尔日•阿罗什在腔电动力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在一个腔体中观察到单原子自发辐射有所增强(1983),直接监控介观的量子态叠加(即薛定谔猫态)的退相干现象(1996),单个光子的量子非破坏测量(1999)。通过操纵高Q值腔体中的原子和光子,他还完成了量子信息过程的许多步骤,如产生原子-原子、原子-光子的纠缠态(1997),并实现了光子存储(1996),以及将光子和原子作为“量子比特”的量子逻辑门操作(1999)。
    2006年,塞尔日•阿罗什和他的ENS团队发展了一种超高Q值的腔体,能够将光子存储在镜子之间,时间超过0.1秒。将光量子储存在腔体之后,ENS团队就可以无破坏地对相同的场进行重复测量,将场投影到具有确定光子数数目的状态上(即Fock态),同时可以观察腔体获得或丢失单个光子时引发的光量子跃迁。
    这是一种全新的看待光现象的方法。鉴于测量光的过程通常会消灭光子,科学家现在可以像数盒子中的弹珠一样,一遍又一遍地数腔体中的光子了。利用这种非破坏性的测量方法,塞尔日•阿罗什和他的团队发展出了新颖的方法,能够产生和重构腔体中辐射的非经典状态,并能够仔细研究这些辐射的退相干现象,这一现象是解释量子物理如何过渡到经典物理的核心内容(2008)。最近,ENS团队进一步发展了这些实验,他们实现了一个量子反馈过程,为预先设定腔体中的场的非经典状态,以及为抵消这些态的退相干效应做好了准备(2011)。
    阿罗什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微波腔电动力学实验中的许多想法在其它问题上也已经得到了应用,由此造出的装置在光电子及光学通信科学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嵌入固态微波腔体的量子点的发光特性进行操纵,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由此能够建造固态光源,还能产生各式各样的非经典状态的光。为了进行一些对量子通信和量子信息处理有用的运算操作,人们还实现了发光装置和微波腔体结构之间的强烈耦合。利用超导量子结制成的人造原子与带状微波腔体的耦合,如今世界上许多研究小组正在发展一个新的物理学领域,叫做“电路量子电动力学”,这个领域从微波腔体电动力学实验中借用了许多概念。这些例子体现了腔电动力学的基础工作在可能具有技术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的影响。
  • 3
    321stop
    坐等ibm量子计算机2.0版面世!
  • D
    DarthVadar
    逻辑和智商正常的人对不明白的东西要么就去学习了解,要么就闭口不谈。又不去学习,知道点皮毛就高谈阔论的不管文科理科都是傻逼

    [本帖最后由 DarthVadar 于 2012-10-10 13:06 编辑]
  • z
    zo
    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都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然而,格登和山中伸弥教授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并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



    返老还童的理论依据?
  • f
    fujin
    这里面某楼好像过于激动了吧,我看了几篇文章都没说这回的物理奖颠覆了测不准原理

    还是让懂行的人来说
  • O
    Oldman
    这次炸药奖和不确定原理没什么关系啊,不确定原理说的是不能同时确定某些物理量。而这次得奖的是说在确定一些物理量可以不对被测物体造成影响,并没有说可以同时确定那些不能同时确定的物理量啊
  • 睡睡平安
    变革的序曲
  • s
    smilemiles
    不能同时确定某些物理量正是因为不能做到对微观观测对象的无涉观测导致的吧。
  • f
    flashback
    如果测量过程不干扰测量目标,不会让目标消灭或变化,那么就可以多次的进行测量,一个测量系统测量速度,另一个测量系统测量位置,也就可以得到同时得到“速度”和“位置”。

    纯逻辑推理~
  • 忠肝义胆卡普空
    感觉这贴里起码两位数的物理学博士

    这是真的还是我的错觉?
  • 碎南瓜
    物理盲路过,谁能翻译成中文?
  • v
    veryend
    科学家造了个非常NB的盒子,用来数数
  • T
    TG春上春
    测不准原理是物质本身的性质,而不是观测仪器不精确或者测量方法有问题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