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是不是越来越接近证实”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

  • 武松
    类似于抛开物理的身体,把大脑移植到一台计算机上,计算机负责输出,甚至用计算机模拟大脑结构,然后输入记忆存储,然后这样的技术看起来离我们越来越接近,也不止一次出现在电影或游戏中。

    一旦真正实现,是不是笛卡尔在【沉思】中描述的我思故我在的基本命题,就可以算被证实了呢?

    想到这点是因为这两天恰巧在读商务印书馆1963年初版的伽狄森著的【对笛卡尔沉思的诘难】,虽然其中充满了缺乏科学知识支持的唯物主义哲学的野蛮粗暴,但其逻辑能力和方法还是值得赞誉的。

    伽狄森对笛卡尔是逐段驳斥的,其中有些桥段让我哑然失笑,能让我清晰地感受到在论坛和瓶子争论时瓶子的论述方法和逻辑可见从四百多年前欧洲最初的唯物论者和今天中国的纯唯物论者的思维没什么大区别,也许最大的不同是,伽狄森信上帝而瓶子彻底唯物。
    另外17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界的氛围其实和TGFC没差多少,两人互起绰号,伽狄森嘲讽地用“心灵”称呼笛卡尔,而笛卡尔则给伽狄森起了个绰号“一块极好的肉”233...
  • d
    death5343
    有意识的观察能影响实际的结果,这个时候就觉得世界是不真实的,只能说我思故我在了。
  • 达尼.阿尔维斯
    每个人的死亡对于死亡者自己而言都是宇宙毁灭,肯定我思故我在啊
  • 莫言
    这还是问威廉·吉布森吧。
  • O
    OrochiZ
    观察指的是物理影响,关意识屁事,以讹传讹
  • 7
    79859899
    除了 你能够确定你想的时候你是在想
    其他你都无法确定是真实存在的 这在现在也是无法验证的
  • G
    Gillian_Chung
    这些什么公式都是掩人耳目……
    核心问题是,你如何证明你的本体不是一个在缸中的大脑。
  • s
    springer
    我思故我在这种近乎于逻辑起点的命题居然也能有人恬着脸批判我也是醉了
  • 武松
    这是唯物主义者永恒的批判命题
  • s
    springer
    我就奇了怪了,但凡能够尊重一点点逻辑,那么休谟出来喷上两句唯物主义者还怎么好意思否认自己是傻逼
  • s
    springer
    我个人理解,迪卡尔我思故我在提出的意义并非在于主张思考或精神意志是世界的原点和本源,而是比这要悲观得多,事实上也并不和唯物主义相声演员的观点直接矛盾。
    我认为我思故我在是使用了几乎同意反复的论证方式在讲述一个反身性思考的令人悲哀的结论:那就是这个世界一切为人所感知的所谓“客观实在”其实都无法实证,包括人所感受到自身存在的方式也如此,唯一能够合乎逻辑得以证实实在的只有我这个抽象的存在,他不局限于物质载体和形式,只是感受和主观本身,而这个证实的过程或论据,就是对自身思考的感知。
  • p
    pradafx
    我湿故我在
  • S
    Smilebit:)
    如果你学过社会学的话就会知道100多年以前的社会学家库利和米德就已经开始着手批判笛卡尔了,主流的精神分析理论也是一样,更不用提后现代的哲学了

    社会学对“我思故我在”的否定主要在于强调自我意识“必须”建立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而不可能独立自在,而来自后现代哲学的批判则是更致命的,你怎么敢说“思的那个我”等同于“在的那个我”呢?诚然,笛卡尔式的理性主要建立在反思之上,这个过程必然包含一个时间差,也就导致了前后两个我产生了“差延”,拉冈的名言“我思故我不在且我在故我不思”基本上也是基于同一个道理
  • s
    springer
    社会学批判哲学世界观命题也就忍了,精神分析学派都扑上来了笑喷,再等一会儿配种学道路交通安全法也要来批判迪卡尔了。
  • S
    Smilebit:)
    呵呵,真是笑喷了

    社会学本身就是从哲学分家出来的学科,每一个社会学理论的大家都是在对当时的哲学了如指掌的前提之下进行研究的,拉冈派的精神分析理论也是抛弃了弗洛伊德的思想改为以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的哲学为最根本的理论基础,当时法国有名的哲学家很多都去旁听他的讲座或参加他的研讨会,倒是不知道您对哲学有多高深的造诣可以让您有如此的自信
  • s
    springer
    用应用学科批判世界观的气势我也是败了,相当于用现代航空餐饮服务标准批判空气动力学,您可能是对哲学具体知识有一些了解,但恕我直言这知识体系很后现代啊。。。呵呵
  • s
    springer
    顺道说一下,医学数学也是从哲学分出去的,再往大一点说任何人类学科莫不由哲学出发,既然精神分析理论都可以批判世界观,那请问配种学凭什么不能?道路交通安全法上级目录是法学,法学上级目录是政治学、社会学,你告诉我按您这逻辑交警凭什么不能批判迪卡尔??村口兽医站王大爷凭什么不能??
    喷了
  • 武松
    哲学本就是科学和神学中的灰色部分
    无论从实用主义学科出发或不加著逻辑的神学角度出发来批评哲学,似乎都有不妥。

    只有从逻辑体系来探讨哲学才是恰当的,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和笛卡尔的沉思,用逻辑公式来演论才是最适当的,这点上面某楼已经表达过了。

    本帖最后由 武松 于 2015-6-22 16:45 通过手机版编辑
  • S
    Smilebit:)
    呵呵,为什么精神分析理论不可以批判哲学?哲学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它本身就是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精神分析不研究它研究什么,难道研究配种和交通安全法规不成

    你要说社会学比哲学低一个层次的话,那精神分析在这个意义上可是比哲学高一个层次的
  • s
    springer
    喷了精神分析超越哲学了我天,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各种具体学科从哲学中不断分离单列出去,但至少世界观和逻辑两项仍然专属哲学,当然,逻辑也同时以独立学科存在,精神分析超越哲学意味着精神分析超于逻辑高于世界观或与世界观问题无涉,你超越逻辑没问题,傻么,你与世界观无涉我就喷了,这连傻都不如了,脑仁儿虚无化啊,喷了
  • s
    springer
    顺道说一句,精神分析研究的是人类在哲学思考中的精神活动,不是具体哲学内容本身,就好比一个人失恋大悲痛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是帮助他度过创伤期,不是帮他找回女朋友,您这都能混一块儿。。。。
  • S
    Smilebit:)
    您是装傻还是真傻呢,Meta Level这个概念听过没,比如说我们可以从艺术学的角度评论作为一部电影的《The Matrix》而不涉及它的世界观,这是因为我们站在比它高一级的Meta Level上,你有没有弄懂精神分析在哪个意义上比哲学高一个层次?你是不是觉得哲学可以提着自己的头发飞上天?

    你们要逻辑的话,英美的分析哲学不就是么,要不去看看代表人物之一罗素是怎么说的?罗素的基本观点是“我思故思在”,也就是说“我思”这个行为里所包含的唯一不可否定不可怀疑的要素是“思”而不是“我”,“我”这个概念根本是多余的
  • x
    xuziyu2006
    没看明白这扣分是怎么回事
  • s
    springer
    我倒觉得科学是哲学在纵深方向的发展,神学是哲学横向上的特定流派和解释,哲学包罗科学和神学而不与后两者并列
  • 武松
    我也不明白为啥扣分,
    还批着马甲,精神分析挺有意思,值得研究
  • s
    springer
    影评家批评马吹克思拍得烂叙事结构差演员没演技没问题,影评家批评马吹克思的世界观有问题那就是贵党附体或者中东呼吸综合症了,呵呵,您能明白我的逻辑么?
  • h
    holden
    应该说只是把“这一切只是一场逻辑自恰的语言游戏”这个提法强调了一遍而已。悲观还是乐观,要看读者心境了。
  • S
    Smilebit:)
    本人刚才已经强调过了,现代的精神分析理论是建立在现代哲学的基础之上的,笛卡尔时代的主体是理性且思辨的,但叔本华和尼采早已强调主体是欲望且非理性的,笛卡尔建立的体系在哲学内部实际上就早已被颠覆了,精神分析理论只不过是站在了这些巨人的肩膀之上重复了他们的批判并分析了笛卡尔之所以创造这么一种理论体系的欲望所在而已
  • n
    nick`
    字都看得懂,就是不明白啥意思。。。我这个俗人啊~~~
  • b
    banditcat
    嗯。。。。。
  • S
    Smilebit:)
    你就慢慢喷吧,罗素的The Analysis Of Mind好歹也是1921年出的了,本人之前提过的德希达的“差延”大概你也没听过,你不过就是想来秀一下优越感而已,不过结果只是暴露了你对哲学的理解远远比不上任何一个社会学家或者精神分析家这个事实而已
  • V
    VODKA
    不错,这个观点俺很同意,不能在逻辑上自洽的哲学理论都可以算是失败的。。。。。
  • s
    seek
    迪卡尔的我是从哪来的?应该是思故在
  • s
    seek
    理性也是欲望,理性是对自由的欲望
  • 老魔
    无常无我究竟涅槃。越看现代物理量子论之类的东西,感觉世界越不真实。

    [本帖最后由 老魔 于 2015-6-22 20:31 编辑]
  • s
    seek
    不对,这只能说明事物在相互影响而已。这是很符合常识的。如果事物之间彼此孤立存在,那真是太虚幻、太可怕了。

    还有,人在比赛或考试的时候不也会超常或者失常发挥么…

    本帖最后由 seek 于 2015-6-22 20:37 通过手机版编辑
  • s
    springer
    嘻嘻,您所谓对哲学的理解就是指列人名书名理论名和年代但没有任何能力讨论问题本身对么?其实我觉得我已经把问题提炼得很明细而且口语化了,可惜您还是只能通过罗列人名书名的方法来抵挡,吼吼吼
  • s
    seek
    那只是你的形而上的假想,没有人经历过死亡,我们对死亡一无所知。这种形而上的超验的假想,是宗教范畴而不是哲学范畴。

    本帖最后由 seek 于 2015-6-22 20:44 通过手机版编辑
  • s
    seek
    迪卡尔最不老实的就是引入了“我”。

    因为在他怀疑一切的时候,他发现唯有怀疑、思考是不能怀疑的,于是这个思考是唯一确定的。但是,他又被思维定式所束缚,认为思考必须得有一个发出动作的主体,于是又引入了“我”…但是我仅仅是一个逻辑主语,并不存在独立于其他事物的实体“我”,

    本帖最后由 seek 于 2015-6-22 20:58 通过手机版编辑
  • S
    Smilebit:)
    其实一句话就说完了,就是36楼的那个,本人之前也提过了罗素就是这个立场,奈何某些人非要咬住不放社会学和精神分析怎么怎么样
  • s
    springer
    “我”并不是迪卡尔引进的概念,而是逻辑的必然。
    一切思维活动的成果,甚至人类以外的主体进行的思维活动的成果,皆表现为判断,判断依内容不同,区分为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语义上的第一人称以外的价值判断其逻辑实质仍为事实判断,不解释)。价值判断必以价值主体为逻辑起点和前提,没有价值主体无所谓价值判断,所以价值判断的做出以“我”的自觉为前提;而事实判断本质是观测的结果,观测同样必以观测主体为逻辑起点和前提,没有观测主体(哪怕是虚假的观测)也无所谓观测结果,即便是对自身的观测和思索,因此很明显,“我”的存在及自觉是一切判断的前提,没有“我”的立场和自觉为前提思维不可能,这是逻辑的必然,而不是某人的牵强。
  • D
    DKNYZK
    我们的世界像是个虚拟世界,但精神层面像是从另一维投影过来的全息影相,能够意识到精神跟肉体不在一个纬度上也是人类独有的,但脱离了肉体精神并不能独立存在。

    人类现在有能力去复制另一个虚拟世界,类似VR
    游戏,情景都是在游戏世界里,但游戏主人公的意识是游戏操作者的另一层纬度的投射
  • s
    springer
    价值判断的本义即对对象符合价值主体价值观程度的判断;事实判断的本义即观测主体对观测对象之判断;ok怀疑也可定义为观测和思维主体对对象特定特质无法判断的状态。这几种人类基本思维的定义本身就必然包含了主体即我,当然你也可以不同意我的定义,但我倒真想见识见识没有主体的思维形式,您能举个例子么?
  • s
    seek
    思维本身就是思维的主体。

    本帖最后由 seek 于 2015-6-22 22:02 通过手机版编辑
  • s
    springer
    这个笑话并不好笑啊
  • s
    seek
    如果一定要说成我思,那这个我也不是那种与外界对立的孤立的我。
    总之我思故我在里面的“我”这个字显得很多余,说思故在就足够了。
  • s
    seek
    其实每个概念都是能动性的主体。
    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实现自身。

    思维这个概念借助各种力量,经过了种种历程,最终借助人类的大脑实现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