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这博主说根本不是东北特有现象,我感觉父母都一个样子

  • z
    znm
    我有个哥们从小生活在长江流域,娶了吉林梅河口的媳妇,总说跟我是半个老乡,有次聊到东北沟通文化和效率问题,跟我说了个事,感觉挺有意思也挺有代表性。

    这哥们听说同事给父母报了欧洲旅游团,价格比较实在时间安排也挺好。于是回家就跟媳妇说,你父母在老家没啥事,这辈子也没出过国,给安排下去国外转转呗,也不像想象中那么贵。

    媳妇说挺好的啊,不过这事得你说,我说父母会多心认为是我给你开方子,还得顾忌你怎么想,你直接说还有面子还解决问题,哥们想想也有道理。于是乎,哥们操起电话就把这事说了,没想到电话里对方老两口表示了激烈的反对,理由摆了很多有理有据的明确拒绝了这个提议。

    核心理由有几点,大概就是你们赚钱也不容易,又要还房贷和车贷,小孩子又要补课,目前还有筹备生二胎,虽然条件不错,但是钱也要用到正地方。另外,我们老两口现在衣食无忧,已经很满足了,跑欧洲得瑟花着钱不值当,有这钱还不如买点米面粮油实在,要是去你们年轻人去,我们没必要。

    哥们听了老丈爷和老丈母的话,加上对方言辞激烈甚至有点要发火的态度,感觉恭敬不如从命,既然父母不想去那也就不勉强了,于是就把这事放到一边了,该干嘛干嘛。过了段时间,媳妇提起这事,问你不是要安排父母去国外玩了么,这事咋没有下文了啊。哥们说跟父母说,他们不愿意去,我想既然不太愿意去那就算了,孝顺孝顺,应该以顺为孝。

    媳妇乐了,说拉倒吧别听他们说,最近我妈给我每次打电话都问,姑爷上次说安排国外玩,后来咋不提了,是不是有啥变化啊,我就跟您说说你可别传话啊,感觉好像咱老两口念秧儿似的,不太好。媳妇说,父母是感觉让咱们破费不好意思,其实心里还是挺想去的,这辈子没出国过,主要是想有这个机会跟邻居亲戚得瑟下,你可到实在,人家推辞下你就借坡下驴了。

    哥们感觉也有道理,于是再次操起电话,上次相同的话说了一遍,对方也相当配合,相同的理由又摆出了一遍,总之就是俩字“不去”,理由也俩字“浪费”。我这哥们就有点懵圈了,他说那时候没有对区域文化带来的沟通问题有太深理解,所以确实有点不知所措,也不知道岳父岳母到底啥意思。去不去简单明了直接点多好,谁有这时间来回来去腿驴拉磨的,爱去不去不扯这事了。

    媳妇不干了,说你这姑爷提起来说要安排旅游,结果还不高兴撂挑子了,这事不能这么收场啊,否则让父母怎么想,说你本来就没想安排,就拿大甜棒子出溜人。哥们说那咋办啊,媳妇说这样,采用生米做成熟饭的策略,你先给报个团然后就告诉老人钱都交了,不去也不退了,这样估计可以。

    于是哥们就照办了,给岳父岳母打电话,说团都给你们报好了不去钱也不退了,你们看着办吧。对方父母埋怨了几句年轻人办事太出马一条枪,但是还没答应去,给出了个建议,既然钱不能退了,建议安排孩子爷爷奶奶即自己亲家去,下次再安排这边。哥们说报名是实名制的改不了,另外欧洲自己父母都去过了,下次安排美国的时候再说。在这种情况下,老两口叹了口气,骂骂咧咧的口气中,无奈算是答应了。

    老两口在老家为出国做了挺多准备,办护照和签证啥的就不用说了,还有各种洗澡理发烫头买衣服。除此之外呢,跟认识的所有邻居和亲戚都逐一致电,大概就是表达两点,第一呢最近两个星期别找我们,我们要出国去欧洲了,而且有时差也不方便(其实呢,亲戚们几年都没联系,确实不差这两个星期)。另外,我们去国外你们有啥想买的东西,提前告诉我们要是方便我们可以帮你捎下,国外没有啥假货……

    于是乎,欧洲之行就落实了,每天微信视频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每天都在朋友圈发各种照片,老太太戴着墨镜系着五色纱巾举着自拍杆,频频出现在各种教堂和广场上。确实幸福感还是挺强的。行程圆满结束后回到老家,把照片洗出来给邻居和亲戚看。能想象到那种场景,展示者幸福加兴奋,围观者表情略带羡慕但总体保持着平静与克制……

    哥们也感觉挺高兴的,于是电话回访下看看效果如何。老丈爷说,有这个机会确实挺难得的,这辈子也没出国,姑爷你破费了。另外呢,国外就是风景好,吃得确实不太习惯了,涨涨见识就行了,两个星期俩人造出好几万,这钱确实有点不值得,以后可别扯这事。

    哥们略感觉失望,似乎没听出对方的高兴来,而且还因为花钱多略表示不满,回家跟媳妇学话。媳妇说这已经是很高评价了,昨天我打电话还问嗯,下次安排亲家去美国到底啥时候,有没有人数限制……

    我听了笑出了声,我说别说你了,我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有时候也搞不定。我记得,刚参加工作那时候,回东北老家过年给亲戚过年红包钱,遭遇过特别猛烈各种推让和撕扯,搞得我体力不支不说,还有点茫然不知所措,最后无奈地又把钱都拿回来了。第二年再给钱甚至都有心理阴影了,还好大家也与时俱进,不怎么太撕巴了。

    哈哈哈!
  • 麓谷
    东北人好样的。 iOS fly ~
  • d
    djbw
    写的好温馨,我哥们的东北娘们也听话!说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懒,现在这世道懒还是个事吗??
  • 张镝
    还真这样
  • 白梦留
    挺真实的,父辈那一代人都那样。
  • n
    nieqbh
    东北银真豪爽!
  • y
    yxmr
    这算啥地域差异啊,纯属这哥们不懂人情世故
  • s
    stlendor
    古时候劝进要三次
  • a
    arron
    估计安徽的,我们老家那块的中老年人喜欢玩这个!所以如果去他家,要是送你一些贵重的东西,千万不能收。两个字,特假!
  • s
    songco
    都一样

    另一个帖子说起给老人买手机的事,也差不多


    ........
  • 摘掉眼镜
    这文字看着得不由自主读出来!
  • l
    longwayhome
    哇! iOS fly ~
  • 又是春天
    我不信这是地域差异HiPDA怪兽版
  • l
    lanwater
    都是这样的,扬州徐州也都这样啊。 iOS fly ~
  • 君子剑
    是啊,瞅银东北银,多传统~~~
  • n
    nick_ni
    这点我们家太平。各自父母的问题自己沟通,真真假假谁搞得清楚。
  • w
    wayne_fang
    长辈回来要像文中那两老一样,做晚辈的真的可以笑醒了....

    最怕去了各种挑剔各种省钱,回来跟你说没意思…… iOS fly ~
  • w
    wn007
    我想起来我媳妇她姨,我给我丈母娘买了两袋米,她姨也来了,我就说也给你一袋,她姨说唉家里多的是呢,不缺这个,反正这种语气脑补吧,我他妈花钱买戏看吗,还要给我上一课吗,后来他们都走了,我看人家也拎走了,无语了,从此以后少跟她姨来往。
  • 1
    14783139
    客套话,别当真,当真就sb。 iOS fly ~
  • b
    beautydevil
    这跟东北没啥关系,说的好像别的地儿不这样似的,中国式虚伪。
  • h
    hferyong
    父母亲跟孩子搞这些虚头八脑的不累吗?~~~
  • y
    yzhkpli
    受不了,自己家人面前玩这个
  • 马二甲
    太长了不看了
  • t
    tuzky
    回复21#wn007

    也是东北的吗,。
  • c
    chim
    都一样 中国人这个文化受不了
  • 芥末西粉
    区别还是有的,南方不少父母替小辈省钱会真的不去的。当然不是全部,但是比例因该比东北高。

    南方节俭东北豪气
  • 颜心童
    写得太形象了,全篇念着读完的,还真就是这样。
  • 曾经沧海
    哈哈哈
  • s
    surefly
    我大山东好像也这样呀 iOS fly ~
  • h
    haihai000
    虚伪,不只是哪个地域
  • s
    skeeter
    写的真好,声情并茂,力透纸背
  • w
    wn007
    河北的
  • q
    quantek
    我碰到这种情况,绝不妥协,要就说、否则决不买。
  • x
    xcode
    全国都这样,不过东北确实比较极致,总体来说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区别。
  • q
    qingorz
    这俩老人估计不是公务员也是国企退下来的
  • w
    wujinhu
    mark

    一下 iOS fly ~
  • m
    manuer
    我岳父岳母就这个吊样的,烦不胜烦
  • 我要闹绯闻
    马克一下
  • 9
    99maya
    其实吧,看你们骂的那么欢,我倒是觉得挺温馨的,甚至有点心酸

    现在绝大部分老人都是这样的,别说出国,给他们买点东西他们都会磨叨别浪费钱给我们买了,你们自己用就可以了,其实给他们买点小东西都能开心很久,有点像我们自己小的时候,爸妈给自己买颗糖都能开心半天。老人们为了少给子女添麻烦,尽可能的委屈自己,说句不好听的,哪天老人走了或者动不了了,再回想这些事情心里会更不舒服
  • b
    btyufe
    封建糟粕,现在快节奏,谁还来琢磨你的小心思啊
  • 马二甲
    你们说东北人虚伪,等美国人说你们虚伪的时候别伤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