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生而清静圆满,佛家修的又是什么呢

  • 小哥FANS
    清静即是圆满,婴儿刚出生本来具足,不会说话,不会撒谎,不会欺骗,不会嫉妒,一切都是希望和美好,有点奶喝有口饭吃有人哄就心满意足。人长大就不一样了,各自造化,会衍生出各种各样需求:古奇LV,奔驰宝马,琼楼玉宇,长腿美女多金老公....学会攀比学会吹牛学会在别人眼里演戏,一切都是因袭而来,本来无一物。有什么好修的呢?
  • l
    lilith13
    ........

    [本帖最后由 lilith13 于 2016-8-12 22:11 编辑]
  • 钟欣潼
    要看什么法门。
    净土法门是求生西方净土,在净土中远离诸苦,修行成佛。
    好比一个人初中在一间很多坏学生的学校学习,然后考上了一所重点高中,没坏学生干扰,可以专心学习。
  • l
    lilith13
    佛心本来圆满,要怎么修?
  • c
    clockworkjian
    婴儿本来具足 佛心本来圆满 你说怎么修
  • l
    lilith13
    想看看你见解。
  • 小哥FANS
    平静讨论,兄弟勿要激动!
  • 达尼.阿尔维斯
    佛家修超脱啊
  • z
    zero3rd
    追求超脱本身就是不超脱啊。
  • f
    footbo
    其实世界原本混沌,后来才生一生二,直至万物,那么小时无邪,大而各异,岂非自然之理?既然生在凡间,何不顺应自然,有志则修齐治平,逐趣则养性乐道,天下之大,何必人人都是一个心性?

    再说了,幼儿三年才能免于父母之怀,哪儿有什么清净圆满,还不是成年人用当时的价值观判断的。无智所以不会撒谎,不会欺骗,不会嫉妒。无能所以有点奶喝有口饭吃有人哄就心满意足。

    人生而哭多笑少,及至年长而笑多哭少,难道是因为人生而背负苦难,由于为善才逐渐消解的吗?
  • s
    shiningplus
    的确本来圆满,可是你觉察的到你本来圆满的本性吗?
    手中有宝,但是却不知道宝物在哪儿
  • 达尼.阿尔维斯
    你这么说又道家了。
  • O
    OpEth
    所以说汉语文字不精确经常会造成一些文字游戏。。。。。

    所谓追求超脱,这就是个假命题。。。。。

    超脱和追求本身是反义词,揉到一块说,无非是混淆视听的文字游戏罢了。。。。。

    相当于“向后前进”或者“严肃活泼”之类的文字游戏。。。。。
  • v
    viperking
    佛家追求的那些圆满啦,涅槃啦,修来世啦不也是执念吗? 不如该吃吃,该睡睡,想打游戏就打,想结婚就结婚乐的一生自在
  • z
    zero3rd
    对立的概念就有如硬币的正反面,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有就没有无,没有拿起就不会有放下,没有追求就没有超脱,没有严肃就没有活泼。
  • 枫的旋律
    说的都是轱辘话,废话
  • O
    OpEth
    辩证法作为一种辩论技巧确实是很有效的,用一堆正确无比的废话把对手辩得哑口无言,不过再正确的废话也是废话,对辩证法俺就是这个观点。。。。。
  • s
    shiningplus
    没有矛盾,没有超脱是状态a,超脱是状态b,追求超脱是手段c,
    状态a加上手段c可以达到状态b,状态b就不再需要手段c
    就好像你过河需要船,但是你都过了河你还要船干嘛?
  • z
    zero3rd
    所以说你不适合讨论哲学,因为你认为有用更重要。
  • f
    fisher_sj
    顺心意~
  • 海腹川背
    基本正确,尽量客观。
  • 肤浅的人渣
    其实很简单,就是你本来很有欲望想要这个想要哪个,突然有一天你什么想要的都有了,或者你彻底失败丧失斗志,心里想要的只有静静,这种状态就是佛家所说的超脱南无阿弥陀佛
  • 潦才
    如来藏佛性本有理论。同时不否定世间万物为如来藏化现的假有幻有,心的觉知行动的主观能动性。
  • 钟欣潼
    种种问题可以读一下圣严法师的学佛三书
  • 偷白开水
    禅宗有的公案就是这样说的。

    本帖最后由 偷白开水 于 2016-8-12 18:49 通过手机版编辑
  • 我爱屁挨死屁
    追求超脱本身就是不超脱啊-我觉得这句话很荒谬,打个比方说,有人被关在地牢里,门口有重兵把守,他只有打洞才能逃脱牢狱之灾,有追求逃脱的行为才能有超脱于牢房的结果,你却说,追求逃脱本身就是不逃脱,这不是很搞笑的话吗?从佛教的角度上说,超就是殊胜智慧,脱就是解脱诸苦,追求用殊胜智慧去解脱众苦,就好像追求用打洞来逃狱一样,有什么不能自恰的地方呢?

    这话逻辑有很大问题。
  • 我爱屁挨死屁
    就因为不超脱才要追求超脱,就好像婴儿不会走路才要学走路,如果对婴儿父母说,小孩学追求走路就是不会走路,所以不要学走路……这也太荒谬了。
  • 死天
    你刚明白吗?但是能放下吗?道理都懂,可是有几个能做到了?抓紧容易,人死都难松开啊
  • 小哥FANS
    两手空空来世,什么都没拿, 放下什么呢?你以为的你就是你?
  • b
    bigwizard
    讲点干货
    就是通过锻炼,将最底层精神里的一些东西释放并摒弃


    这是小乘的根本目的,也是佛学最纯粹的东西

    我不认为有任何一个人真正体悟到了

    未来脑科学的发展,不知能解开否,如果可以进行底层读写,那可以速成成佛


    古代高僧大德,就像是明教历代高手,不断的补足乾坤大挪移心法,但最高的几层,是未加验证的理论推想,都修不到大圆满境界。

    所以真实的情况是,有罗汉,有菩萨,但严格标准的佛,无有一人

    本帖最后由 bigwizard 于 2016-8-13 06:23 通过手机版编辑
  • 钟欣潼
    不是口里说超脱就超脱。
    中奖1000万能马上送人吗?能拿工资九成去助学吗?单位不让开空调能没怨言吗?家人去世能不伤心吗?晚上睡觉能不做梦吗?
  • b
    bigwizard
    因果颠倒
    1000万送人,工资九成助学,空调无所谓,平静送走家人。。。这些是精神强大、内心充分自信的表现,境界到了,对这些外在的东西都无所谓。而不是你捐了1000万就内心强大了。

    就好像说释迦牟尼不爱女色不恋钱财才成佛一样的可笑。释加牟尼是因为年轻时该享受的都享受了,无所谓了,转而追求更高的精神探索,才被尊为佛。
  • 钟欣潼
    并没因果颠倒,因为本帖是说既然已经超脱,还何必学佛。
    所以我才反问,真的超脱了吗?
  • l
    lilith13
    虚云和尚
    讲修行,讲不修行,都是一句空话,你我透彻了自己这一段心光,当下了无其事,还说什么修与不修。试看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表显,出家访道,苦行六年证道,夜睹明星,叹曰:“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清净智,自然智,无师智,自然现前。”以后说法四十九年,而曰“未说着一字”。自后历代祖师,一脉相承,皆认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横说竖说,或棒或喝,都是断除学者的妄想分别,要他直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假一点方便葛藤说修说证,佛祖的意旨,我们也就皎然明白了。
    你我现前这一念心,本来清净,本自具足,周遍圆满,妙用恒沙,与三世诸佛无异。但不思量善恶,与么去,就可立地成佛,坐致天下太平。如此有什么行可修,讲修行岂不是句空话吗?但你我现前这一念心,向外驰求,妄想执着,不能脱离,自无始以来,轮转生死,无明烦恼,愈染愈厚,初不知自心是佛。即知了,亦不肯承当,作不得主,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长在妄想执着中过日子。上焉者,终日作模作样,求禅求道,不能离于有心;下焉者,贪嗔痴爱,牢不可破,背道而驰。这两种人,生死轮转,没有已时,讲不修行,岂不又是空话!
    所以大丈夫,直截了当,深知古往今来,事事物物,都是梦幻泡影,无有自性,人法顿空,万缘俱息,一念万年,直至无生。旁人看他穿衣吃饭,行住坐卧,一如常人,殊不知他安坐自己清净太平家里,享受无尽藏宝,无心无为,自由自在,动静如如,冷暖只他自己知道。不惟三界六道的人天神鬼窥他不破,就是诸佛菩萨也奈他不何,这样还说个什么修行与不修行呢?其次的人,就要发起志向,痛念生死,发惭愧心,起精进行,访道力参,常求善知识,指示途径,勘辨邪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曝之”。渐臻于精纯皎洁,这就不能说不修行了。
    上来说的不免迁上就下,仍属一些葛藤,明眼人看来,要认为“拖泥带水”。然祖庭秋晚,去圣日遥,为应群机,不得已如此啰嗦。究实论之,讲修行,讲不修行,确是空话,直下无事,本无一物,哪容开口。菩萨呀!会吗?
  • b
    bigwizard
    明白了

    楼主的问题中的概念有误,生而清静圆满的观点本身就是错的。
    1、小孩在羊水中泡着,通过温度声音等刺激,本身种子已经受到了污染。所以压根不可能圆满。
    2、不会说话,不会撒谎,不会欺骗,不会嫉妒,这不是圆满,否则成佛太容易了。一个小孩,意识都不健全,何谈转智发慧。

    按唯识宗的方法,遵守戒律锻炼心境体会藏识转识成智才能达到圆满的无漏状态
  • 枫的旋律
    佛教在印度

    被Sankara 理论技术性击倒

    又被高层跟底层抛弃

    不知道伱国人为啥喜欢这种没人要的玩意,还如获至宝
  • l
    lilith13
    别乱说为好,你实际上有多了解?
  • a
    ace_blood
    佛家修的就是:你喜欢就好。
    你不喜欢,你当然不会近佛家。
    你近了佛家,想怎么修就怎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