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霸权”的历史到底是怎么样的?

  • e
    epeb
    读大学的时候,我记得这段历史是这样的:
    20世纪40年代,各国在战后重建的过程中遇到了主权货币的信用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四十四个主要国家在华盛顿山的半山腰召开联合国和盟国货币金融会议。讨论了美元作为主要结算货币的议题,美国一开始因为担心各国战后不稳定的经济因素引火上身、金储掣肘货币发行权力等因素并不同意美元作为货币体系的核心,最后经过几天的紧张谈判美国才半推半就的答应。1960年代末,第一次黄金危机之前,美国一直竭力维持着布雷顿森林体系。
    现在我参考了很多国内主流的版本,包括一些金融科普读物小说等,是这样的:
    美国依靠着二战的特殊背景,利诱各国接受美元成为结算货币的提议,并依靠货币优势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更加走强,并于60年代有意无意地制造黄金危机、石油危机,一步步建立了美元霸权并用全球驻军枪炮强权维护霸权的体系。
    wiki上不去,百度百科也是如国内主流版本所述
    但我看了下百度百科的re是这样的:(标题有点“公众号”赶脚)


    那这段历史到底是怎么样的,美国当时的态度到底是“笑纳”,还是“勉为其难”呢?
  • s
    shuhanks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货币体系更是乱成一团。为了解决这种混乱的状况,1943年,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和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分别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计划,即“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怀特计划”主张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设立一个国际稳定基金组织发行一种国际货币,使各国货币与之保持固定比价,也就是基金货币与美元和黄金挂钩。会员国货币都要与“尤尼它”保持固定比价,不经“基金”会员国四分之三的投票权通过,会员国货币不得贬值。而“凯恩斯计划”则从当时英国黄金储备缺乏出发,主张建立一个世界性中央银行,将各国的债权、债务通过它的存款账户转账进行清算。

    wiki上面的
  • x
    xf22cn
    既不是笑纳,也不是勉为其难,是主动争取。
    货币结算的背后是铸币权,有了铸币权,在国家信用不崩溃的情况下,就可以滥发货币,用不值钱的纸让全世界为他供应实体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