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阶级跌落的恐惧还在,放开二孩的意义就不大

  • s
    skycn111
    帝国阶级分化加速之势已经不可避免
  • h
    handsomeken
    这么长想说明什么?占领华尔街的必然性?
  • 围观群众0523
    从性价比来说,只生一个是成本最高的,之后生的都存在边际效应递增,至于什么时候开始边际效应递减看你个人实力而定。所以要么不生要么放开生才是最好的决策。
  • w
    wesger
    鹅生的在多,还是鹅。
  • z
    zo
    估计楼主都没看完就转过来了
  • 冷风之悠
    这些问题都指向同一个结论——中国公立学校提供的基本服务已经远不能满足普通家庭的需要,家庭只能私人购买额外培训和活动机会,以个体劳动(接送)的方式来填补这个空间。而个体购买,价格波动大、交易成本高,还必然会在家长中引发攀比,激发阶级跌落的恐慌,最终大大增加全社会的教育成本。要压低成本,给孩子正常的发展空间,政府必须主动担起这个责任,提供更全面的教育“套餐”。

    具体而言,公立学校应该延长学生在校时间,提供多样化的体育、音乐、美术、劳动课教育,最起码要延长到朝九晚五工作的城市父母下班之后。同时由学校提供午餐晚餐,以校车配合带队老师,分批接送儿童上下学。假期尽量多组织一些可自选的集体活动、集体旅游,在超出学校能力的时候不妨采取招标方式购买服务,但也尽可能地安排在学校场地,以班级、学校社团为单位进行活动。这和集中购买校服的效果比较类似——拉平学生差异,避免阶级竞争过度影响未成年人群体,同时也减轻家庭攀比消费负担。

    中小学之外,公立学校还应该扩展教育年龄段,把幼儿园纳入公立教育体系,同样尽可能增加在校时间,提供更多的教育周边,从而压低家庭的育儿成本。这样做,一方面明显减轻了家庭的育儿负担,另一方面可以“延后”阶级赛跑开始的时间,避免家庭在私人教育上投入太多的攀比经费,从而达到提高生育率的目的。如果大多数家庭都不必分出一个劳动力来保障儿童的日常活动,自然就有精力和愿望再生一两个孩子。当然,基于个人经验,我认为最大的好处还不是保障人口稳定发展,应该是儿童重新得到了集体活动的机会。
  • 4
    405307516
    是的,现在人过年出去旅游,在往日这是不可想象的,那是过年可是个神圣的日子
  • c
    coolwind
    我认识的90后,起码一半以上可以接受婚姻与生育脱钩,坦然未婚生子的也并不罕见。我觉得这是很好的进步,说明在家庭生活方面,年轻人已经学会了使用超出父辈的自由权利。

    说的真好,未婚先孕都成好事了,现在的年经人没有了婚姻的束缚,你能保证他们能承担起抚养后代的重任?管生不管养怎么办?我想肯定没人考虑这些,关我屁事,到时侯再说,倒霉的又不是我。
  • 达尼.阿尔维斯
    穷人使劲生,中产不生,跌落更快,你不跌落别人怎么上来
  • 洗地
    生的挺多的吧?
  • 达尼.阿尔维斯
    全民医疗全包的超高福利更加不生,你看北欧德国。
  • 腚眼冒热气
    不敢多生,还是养一个吧。让他过得好点。 小时候穷怕了
  • c
    cloudian
    此文甚好。
  • l
    lanlan052
    80版未婚先孕的也不少 而且我们这一代还不是被老一辈称为自私的一代 但是当这些80版的当妈当爹了 绝大部分都非常称职优秀 所以你用80版的眼光看90版和老一辈看我们这一代没有区别
  • 靜川
    别做梦了。你觉得别人会尽心尽力地帮你养孩子?晚上2小时醒一次给孩子喂奶?社会化扶养并不是不存在,有各种日托,孤儿机构。现在的统计数据早有了,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各方面都比不上有父母照料的孩子。社会化扶养在古代就有一个实行了几百年的例子,苏丹禁卫军,最后堕落成什么样了你可以搜搜。
  • 喜欢它likeit
    私立学校全面加速,我家旁边明年开一家企业投资名校合办的私立,3万学费一年,还挺适合中产阶级的
  • 蓝色的鱼
    人太多了,国家管不过来了,于是计划生育,现在未来的被剥削人口太少了,于是提倡二孩,至于中产的生活质量什么的,who care?
  • 梅影横窗瘦
    周围朋友想生的意愿还是很强烈的,但是大多确实都在生或者生活质量下降之间摇摆。
  • n
    norush
    这文确实不错 值得一看
  • 及格斯
    挺好的一篇温和讨论文,就你迫不及待出来胡搅蛮缠。
  • i
    inmay
    我觉得是现在社会诱惑太多,都喜欢享乐,养孩子多累, 到叛逆期那会儿,想想都可怕!
  • c
    caine1992
    喷了,你养不过来,给老师养。以后都给老师做儿子女儿算了。生了不养嫌麻烦,有本事别生。
  • g
    gglvforever
    好文章 很多东西看了觉得很有道理 先加3祭扫 晚上如果没有其他好帖子 剩下2祭扫也给楼主了
  • j
    jinyibo
    教育投入其实被夸大了,没那么不堪重负,我就能给孩子补语数外化学物理,能节省不少补课开支,即使没时间,我也知道怎么挑选教辅让孩子自己学,不懂再问我
  • e
    elia
    开放互联网和生孩子有什么关系?
  • 模拟器高手
    神经病!30多岁奔四的老光棍和老败犬今后的养老问题咋就没人关心了?就你尼玛逼的整天矫情的吵吵!什么破逼孩子!人家未富先老的一大群人都还在拼命挣扎在孤独终老和翻身无望的绝望之中!谁还理你生几个娃的烂事儿?
    不说别处,你坛的此类群体就不在少数!
  • 雄狮亨利
    我一直好奇一个有钱人为什么如此迫切的需要从穷人身上刷满足感要么是脱贫不久心有余悸要么是脱贫不彻底如履薄冰。
  • 金碧辉煌
    国家给补贴吗?
  • f
    fokker1027
    不对啊,我看美剧里那种典型中产阶级,生孩子都是2个3个的,难道是美剧误导?
  • j
    jiamiao
    谢红片!!!
  • y
    ydyy
    同样是不生,跟欧美情况正好反一反
  • s
    slr
    政治正确,跟一定要有黑人跟同性恋元素一样。
  • t
    tobewind
    只要歪掉话题,变成骂战,h版目的就达到了
  • W
    Wbird
    政治正确,舆论导向
    很快中国电视剧也都2个了 XD
  • 达尼.阿尔维斯
    其实鼓励多生,结婚的舆论信号很明显了,从爸爸去哪儿开始一系列亲子节目,到各路明星争相曝光自己有朋友了,结婚了,晒娃。原来的男女明星都死活说自己单身的
  • 神秘的陌生人
    一句话就把问题所在说清楚了。
  • s
    slr
    拿自己代表所有人?那些文科艺术类的家长怎么办?
  • s
    slr
    问题这是个悖论,就跟很多企业各种削经费削工资还要员工做更多的事一样,迟早玩脱。
  • s
    slr
    为什么几十年前敢生,就是因为大家都是国企吃大锅饭,谁也玩不出花样来,现在变成丛林法则,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别人扒皮抽筋吃得骨头都不剩。

    [本帖最后由 slr 于 2015-12-22 15:15 编辑]
  • 腚眼冒热气
    喷了,爸爸去哪儿看的好多人都不敢多生了。 育儿条件对比十分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