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为何现代白话文倾向于以两个近义字表示一个意思?

  • 燕市游徒
    现代白话文,倾向于以两个近义字表示一个意思,实际上,双字中每个字的意思相近,但是不同义

    例子太多了,汗牛充栋。我随便举几个:

    规矩
    模样
    方法
    解释
    倾向
    周边
    居住
    智慧
    表示
    意思
    交易
    观察
    。。。


    规、矩:两字近义
    模、样:近义
    方、法:近义
    。。。

    这么做要占用两个字的位置来表示一个意思,而汉语本来是以一个字一个意思著称的。单字单义,才是正道。

    两个近义字代表一个意思,不但冗余,而且浪费双倍空间,我不知道这个习俗是如何传开的?
  • 钟欣潼
    因为普通话同音字太多。
  • 燕市游徒
    粤语吹不要来搅我的正经帖子好么?
  • 钟欣潼
    我回答得很正经好么?
    比如老虎为什么要加个老字?因为虎的回音字太多,但说老虎,辩识度就高了。
  • s
    solnkiht
    还有更无聊的,两个相反的意思的字放一起,只表示其中一个意思。比如,舍得,其实就是舍的意思,没得啥事。动静,就是动。还有很多地方说这是我兄弟,就是弟,绝对不是兄。
  • 钟欣潼
    这问题,以前中学就解释过。
  • s
    sigmaxion
    一可以减少混淆度,二可以增加词汇总量,类似电话号码由7位增至8位,三重复更具排比表现力度,四都是二字词易于排版对仗工整,五可能就是山寨日本

    本帖最后由 sigmaxion 于 2017-2-11 07:43 通过手机版编辑
  • 燕市游徒
    我跟你读的是同样的中学么?我们那时候怎么没解释
  • 燕市游徒
    感觉除了一,都是蛋疼的理由
  • s
    solnkiht
    我估计也就是汉语书音节字的问题,书面语可以一个字表示一个意思,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写出来很好区分,但口语说的时候去如果用一个音节表示一个意思,就很容易混淆,必须使用双音节或者多音节去说一个词,然后又因为汉语一个字只有一个音节,所以口语又反过来影响到了书面语的构词,于是就出现了上面说的同义复指和偏意复指的现象。
    还有楼上说的前面家老,后面加子,这些无意义的字的也应该是同一种情况。

    [本帖最后由 solnkiht 于 2017-2-11 07:51 编辑]
  • s
    sigmaxion
    还有个原因,感觉现代中文主要以二字词为意义划分单元
  • V
    VODKA
    俺也觉得口语可能一直是这样用的,单音节词在口语中太少见,尤其是名词,比如傻瓜,两个字是一个意思,连读朗朗上口,但分开用的时候也要加上几个字,比如傻X和瓜娃子,没有单独用的。。。。。

    桌、椅这些词虽然在书面语中一个字表意足够,但口语中不会单独用,必然是桌子和椅子,多说一个子字也是为了补全音节。。。。。

    本帖最后由 VODKA 于 2017-2-11 07:55 通过手机版编辑
  • 钟欣潼
    你看,这楼的人都懂,就你不懂。
  • 燕市游徒
    你什么都懂,我屁都不懂,你满意了???

    我只是起个头,让大家讨论
  • 钟欣潼
    很满意!
  • 燕市游徒
    那就圆润离开我的帖子,千万别再来了
  • 马里奥爵爷
    粤语就是越南人学汉语官话
  • 白色胖次
    没有一种现代方言能完美对应中古汉语,但粤语(以及南方方言)分数高一点,北方官话是最烂的
  • h
    hpl071dk
    不是说华夏正音在嘉戎嘛
  • 万物
    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在语音上是有优势的,在文字却处于劣势。书写材料逐渐优化,劣势就不明显了。
    联合国宪章还是文言的。
  • G
    GamerYiqi
    好像以前看过一篇文章专门讲这个的,我理解是语音传递比书面更容易出现错误,尤其汉语同音字很多,所以把几个表示相同意思的字组成一个词传递,增加冗余,相当于纠错了么
  • s
    sfexpress
    这不是初中语文么内容么?
    反意词来组合的一样很多啊,如果某个事物,只有a和b两种相反的状态类似二进制的1和0,那就会倾向于这种组合方式。开关,装卸,进出,左右,前后
  • a
    ages7mark
    难道没有用过拼音输入法吗,一个音有这么多重复字,光说一个字,会产生多少歧义
  • 燕市游徒
    本人不学无术,才疏学浅,没有语言天赋,让各位键盘博士见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