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道小学六年级数学题

  • b
    bobykid
    星期天辅导外甥数学,有一道填空题,大概是这样的
    年级会议集合,老师通知了两名同学,然后让同学们继续通知其他同学,已知每人每分钟能通知两人,问从老师准备通知同学算起,第6分钟能通知多少人
    我不知道用数学式怎么表达出来,当时正在做EXCEL表格,于是就用VBA算了一下,这题我算出来是486个,但是老是给出来的126。请问126是怎么算出来的
    刚好那个XLSM文档保存了,翻出来VBA的程序,结果自己都看懵了,不知道当时的思路是什么
    Sub 通知()
    Dim x As Integer, y(5) As Integer, z As Integer
    y(0) = 2
    z = y(0)
    For x = 2 To 6
    y(x - 1) = z * 2
    z = y(0) + y(1) + y(2) + y(3) + y(4) + y(5)
    Next
    Debug.Print z
    End Sub
    算出来是486,现在我也不好意思问外甥老师是怎么说的。求各位数学大拿指导一下
    ================正确答案在30楼===============================================
    丢人丢大了,又是乘方又是编程把外甥唬得一愣一愣的,当时他看我眼睛都是闪着星星的,没想到最后竟然算错了

    [本帖最后由 bobykid 于 2020-1-8 18:24 编辑]
  • j
    johentai
    126大概凑凑就是2的七次方减去了最初两位。
  • 李隆基
    被通知的同学只要干一次活就行了
  • d
    djkiller
    不就是2的n次幂么 n是经过的分钟数 然后减去最开始两个
  • p
    ppigadvance
    第6分钟能通知多少人

    不是6分钟能通知多少人。
  • O
    OpEth
    还得再加一个128,第一次通知并不消耗时间。。。。。
  • h
    hsd
    如果是问第六分钟这个时刻,能通知128个人。以2为首项的等比数列,经过6次,128人。
  • p
    ppigadvance
    初始2个人是0分钟,第一分钟是2^2,以此类推,第六分钟是2^7,减掉最初的2个人,第六分钟总共通知了126人。
  • w
    wukui
    2*3=6
    6*3=18
    18*3=54
    54*3=162
    162*3=486
    486*3=1458

    就是2乘以3的六次方,是不是这么算?
  • b
    bobykid
    我想明白了,就是每个人都通知一次就好,这明显是题目出得有问题吧
  • r
    rwolf63
    老师通知的2人不算,所以从第一分钟2人算起?
  • w
    wukui
    看题和回复,还得看题问是第六分钟内增加的,还是第六分钟总共

    是个语文题……
  • w
    wukui
    主楼没说每人只通知一次就不干了
  • k
    kevinlwj
    主要是题目没说清楚,楼主的想法是每位同学只要时间没到就会一直通知其他同学,老师的想法是每位只要通知了2个人任务就完成了,所以导致结果不一。
  • z
    zsj1zsj
    就是求二叉树节点 自己画个图就知道了
  • p
    ppigadvance
    编辑下,我再想想。
  • b
    bobykid
    题目是我表达错了,问的是一共能通知多少人
  • p
    ppigadvance
    第六分钟一共能通知多少人,还是6分钟内一共能通知多少人?
  • O
    OpEth
    同学语文不行啊,看那个“从”字。。。。。
  • 穆里尼奥
    太偏了
  • p
    ppigadvance
    如果题意是老师通知两人,然后之后每人都以每分钟两人的速度通知其他人,那这个算法是对的。
  • 穆里尼奥
  • a
    aso
    条件不足没法做。前一分钟的种子选手到了下一分钟是否继续干活?但不管怎么算都不会是126。。。

    本帖最后由 aso 于 2020-1-8 17:05 通过手机版编辑
  • 穆里尼奥

    关键LZ复述的题目里还有大概两个字。。。。
  • v
    vccde
    =2*x^n+2*x^(n-1)……+2*x^1+2
    x表示每个人能通知的人数
    2就是初始知道的人数
    n代表分钟

    计算出来是254的

    [本帖最后由 vccde 于 2020-1-8 17:22 编辑]
  • p
    ppigadvance
    如果是每人只通知一次,那第六分钟是128也不是126,因为最初的两人从第二分钟起就不再干活了。

    如果是每人每分钟通知一次、一次2人,那第六分钟就是1458。
  • p
    ppigadvance
    254是每个人只参与一次工作计算出来的6分钟内得到通知的总人口,这个需要减掉最初的2个。
  • O
    OpEth
    本想问问儿子,结果这小子说是课本原题,喷了,还真是原题,不过略有区别。。。。。
  • c
    cloudian
    语文题
  • O
    OpEth
    lz请见30楼俺贴出的六年级课本原题,老师给出的126这个莫名其妙的答案看来应该是从课本第二小题照搬的。。。。。
  • 大手
    3的6次方减3的5次方?

    还是3的7次方减3的6次方?
  • b
    bobykid
    丢人丢大了,又是乘方又是编程把外甥唬得一愣一愣的,当时他看我眼睛都是闪着星星的,没想到最后竟然算错了
  • 为看帖而生
    等比数列求和的问题被你们搞得这么复杂。


    就这还整天指点江山,也是服气。
  • A
    Al.
    就是这样吧。。
  • 喜剧之王
    这题目就是有问题的。课本上是默认每个人只能通知下线一次。但是题目里根本没说明。
  • a
    aso
    按楼主对题目的描述,这题还有个大陷阱,那就是“第一分钟究竟发生了什么”。
    “已知每人每分钟能通知两人”,且“从老师准备通知学生开始”,那是不是该理解为:在第一分钟里,老师通知了最初的两个学生,然后第二分钟开始,老师退出,由这两个学生开始发展下线。。。
  • S
    SONIC3D
    = 2*(1+2*(1+2*(1+2*(1+2*(1+2*(1+0)))))
    = 126

    每个括号里,加号前面的1是老师数,而加号后面的多项式是当前周期的学生数量(第一个周期时是0人),老师加这些学生数然后乘以2,就是本周期可以通知的人数。

    至于怎么拆解成非嵌套多项式然后用Sigma符号表达,就是lz自己的事了。
  • 如果要考虑通知过别人的同学在下一分钟还要继续通知别人的话,是不是要考虑通知的对象还有可能包括已经通知过的同学?

    不可能有这么复杂的问题的,6分钟就是简单的列个1、2、3、4、5、6分钟的算式就行了。
  • h
    heven2004
    题目就没说清楚,按小学生的水平就是126啊
  • v
    vccde
    拓展下

    a为有理数
    b为不等于0和1的有理数
    n为自然数

    s1=a*b^0+a*b^1+a*b^2+……+a*b^(n-1)+a*b^n

    s2=(s1-a)/b
    s3=(a*b^n-a)/(b-1)

    求证s2=s3

    求高人。
  • y
    youko_bak
    30楼这个小学课本的笔记太牛批了,又是指数又是对数的
  • 少先队员
    按照这个题目的描述,难度完全取决于出现在哪里。。
    如果不是小学而是更高年级的,做出这种答案又得被喷。

  • g
    gps-chn
    这题目不严谨,是不是每人只能通知一次
  • 隆子的三少爷
    小学6年级用对数?
  • p
    ppigadvance
    瓶子那题的题意是“一旦有事,先由老师通知两位同学,再以此类推”,第一分钟内就是1个老师通知两个同学。楼主原题是说“老师通知了2同学,然后从老师准备通知同学起算”,那也应该是和瓶子那题一个意思,但两题都没明确是否只通知一次,题目是有点问题的。
  • O
    OpEth
    的确,这一点有些表述不清,但课本上因为有配图,所以并不会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