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早点

  • t
    ttsyyh
  • T
    TG春上春
    都吃过。没一种好吃的。
  • j
    justchou
    老虎脚爪没见过卖的
  • 古兰佐
    油凳子大爱啊,同样也不太喜欢吃萝卜但是油凳子就是爱吃,可惜很长时间没看到了。
  • j
    joachim
    还有双档,葱油饼
  • d
    dante888
    居然能看到金银刀切
    棒极了
  • 经过
    都吃过 而且很多现在都还有卖
  • k
    kingjob
    银丝卷都没有还上海传统小吃,而且包脚布9几年才有的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葱油饼何在?上海糖糕不是这个形状的,是一个圆棍对折。糍饭团呢?四大金刚都缺。老虎脚爪很干很难吃,为什么没有梅花糕?

    看这生煎样子就是巴子生煎,上海生煎是酱油生煎大壶春,巴子生煎一泡油汤恶心死了
  • T
    TG春上春
    跟鸡汤面相比,鸡粥更普遍一些。也是没有鸡肉,就放点鸡汤。一般的面馆里都有卖。
  • c
    ciom27
    阳春面,也就是光面更多吧
  • q
    qinxiaoyu3
    竟然没锅贴,神了
  • G
    GAOGAIGARMK2
    油墩子一般早上是不卖的,太油吃不下。
    还有 米饭饼 呢~~~~
  • b
    bezimaru
    一半在瞎说的上海早餐

    本帖最后由 bezimaru 于 2013-12-1 14:00 通过手机版编辑
  • t
    tantan11
    不全,不过已经勾起美好回忆了
  • Z
    Zico2003
    基本消失的羌饼呢

    四大金刚中的大饼油条呢

    还有蒸出来的米饭饼呢

    还有牛肉煎包呢


    油墩子和臭豆腐一起,还有化学桶的烘山芋从来都是下午点心的好不好

    麻油馓子倒是既可以早上泡着豆浆吃,也可以下午点心
  • 黑羽天天
    喜欢年糕团。。昨天还吃了一个
  • y
    yzh
    赛土司嘚嘚滴:D :D
  • k
    kalarrd
    上海也喝咸豆浆?
  • n
    nokia5510
    老虎脚爪好Q,现在真的很少看到了
  • F
    Flatfish
    读小学时候的梦想就是每天放学能吃个油墩子……现在想吃也吃不到了,悲伤啊。
  • j
    joachim
    大壶春那个才是巴子生煎,样子像被猪猡踩过一样,歪瓜裂枣的造型+大得和汤包没区别+皮厚得可以做防弹衣,而且封口朝上。
  • G
    GAOGAIGARMK2
    咸豆浆,虾皮 紫菜 榨菜 油条切碎,放酱油 味精 盐加少许醋让豆浆起花,冲入烧滚的淡浆,最后撒上辣油和葱花。自己家一直这么做的。
  • G
    GAOGAIGARMK2
    还有枪饼现在也不太见到了,以前卖牛肉煎包的店家必定有枪饼和牛肉汤卖。是厚枪饼厚度在3厘米左右的那种没有馅料就是油酥葱和芝麻,做牛肉煎包一个锅子,做枪饼一个锅子,一个锅子就一张饼,切开卖的。
  • 陈惯吸
    现在哪里能吃到正点的豆腐花?想死我了
  • m
    milanello
    玛瑞克
  • H
    HMILY送的注册码

    上海人都当地主了,谁会做早点
  • b
    bezimaru
    康定路上,在胶州路和常德路当中,早上你可以看到。
  • 日尧
    油墩子和萝卜丝饼有啥区别?
  • Z
    Zico2003
    其实最早小时候是没有牛肉煎包的吧,反正我家那片从来没见过这东西

    小时候我家附近的羌饼中间有整整一层的葱花,中间有个洞洞眼,冒烟了就说明可以出锅了

    小时候的鸡蛋饼,上海老奶奶的摊子,那个皮黄黄的都是事先做好放在那里的,不像后来的裹脚布的面皮是现糊的,现糊的裹脚布也是后来才有的
  • G
    GAOGAIGARMK2
    一个是挂上湿面糊油炸的,一个是像做饼一样送烘箱烘焙的。
  • k
    kingjob
    讲大壶春是巴子生煎真是正宗巴子,正宗上海生煎都是干的,后来改良成清汤,侬当巴子一样肚皮里缺油水要混汤。就算现在改良清汤也是开口向上,侬本帮菜吃过乏,要是点心上来额生煎是开口向下,这家饭店好打烊了
  • d
    dyching
    卧槽 上海哪早上买得到油墩子。。。。。。。还当早饭
  • 王二
    虾皮紫菜榨菜油条碎配点酱油和辣,早点的豆腐花太怀念了啊。
    小时候去买油条都带根筷子的,刚炸好的油条大烫脆,筷子插进去带回家。
  • 熊猫
    油墩子现在找不到了,哪里有啊,几年没吃到了
    早点里的糍饭团呢,羌饼,葱油饼,大饼油条呢。还有菜汤面,小馄饨,锅贴,油豆腐细粉汤。少太多了
  • c
    ccccpppp
    第一次看到咸豆浆是白色的.....我们这里都放酱油的
  • d
    ds999
    家乐福里有羌饼
  • d
    ds999
    是啊,我小时候80年代,根本没有大壶春这种样子的生煎。
  • 契卡
    加起来战斗力不如一个煎饼果子,好吧我都没吃过
  • j
    joachim
    戆逼样子,去了解下大壶春的来龙去脉再来喷好伐,还册那本帮菜,哪家本帮菜开口向上真的是好起西了。
  • k
    kingjob
    只江北小赤佬,内有扬帮(开口朝下)做法冒充本帮做法(开口朝上),阿无卵冒充金刚钻
  • g
    giant
    说上海的面条就应该是阳春面,怎么个鸡汤面出来了。
  • X
    X9999
    少了羌餅啊
  • s
    shramm
    早点怎么还有油墩子。。。
  • o
    only、烦烦
    大半夜的看到这个,我不淡定了
  • m
    migiry
    被四川和湖北的早点秒掉
    每次回家几天,早餐只吃糊汤米粉。
  • A
    AndMe
    不同地区叫法不同而已……
  • a
    asdqwe
    上海有家极有名的生煎馒头店——大壶春,它的名字让我琢磨了半天也没参透,于是到处打听,居然没有人说得清楚。后来找到一个机会,向它的CEO沈先生当面请教。沈先生解释说,以前的大壶春开在人家过街楼下面,地方狭小,连烧一锅和生煎馒头堪称绝配的牛肉汤的地方也没有,只能摆出大大一壶大麦茶,用来“过”(助吃)生煎馒头,因此有“大壶”之谓。至于“大壶”何以“春”?恐怕他也说不上来。我以为往“壶中日月长”里边想,基本靠谱。酒壶还是茶壶?不管了;“日月长”和“长春”不就是一个意思嘛。看来,大壶春的创始人,没准是个文化人哦。

    据沈先生说,上海最早的生煎馒头店是创立于上世纪20年代的萝春阁,创始人姓唐,来自江苏丹阳。

    我觉得此说不很确切。

    萝春阁原是一家茶楼的名字,老板即是上海滩闻人黄楚九。从前茶楼不供应茶点,茶客要吃点心,只要差店伙到外面买来即可。萝春阁附近有个做生煎馒头的路边摊,因吃口极好而深得茶客青睐,摊贩和茶楼无意间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一天,做生煎馒头的师傅和老板起了勃谿后出走。黄楚九的门槛多精啊,他千方百计找到那位师傅,把他请到萝春阁专做生煎馒头。这一招,不光夯实了原有的茶客数量,还吸引了一大批冲着生煎馒头而来的新客。于是,萝春阁生煎馒头成了旧上海生煎馒头的头块牌子。以此类推,萝春阁生煎馒头创始人的头衔,应该要算在黄楚九身上。而那个姓唐的,可能只是黄楚九死后,萝春阁易主,成为专营生煎馒头时期的CEO。

    说了半天萝春阁,它和大壶春有何干系?

    大壶春生煎始创于1932年,创始人叫唐妙权,他的叔叔正是萝春阁的创立者。

    另起炉灶的唐妙权明白,倘若完全复制萝春阁生煎做法,是做不大的。萝春阁生煎的特色是皮薄馅大、汤汁浓郁,唐妙权决定把大壶春的生煎定位于无汤生煎。这个定位,成为大壶春的一大特色,一直延续至今。

    生煎馒头虽然只是小点心,制作上的学问却不小。比如,它,有扬帮(开口朝下)和本帮做法(开口朝上)的区别;有肉馅厚实、汤汁偏少的“肉心帮”和馅掺皮冻、肉嫩多汁的“汤心帮”的区别;有全发面、半发面甚至不发面的区别……大壶春属于本帮做法,又是肉心帮,还是全发面,故在上海滩上独树一帜。

    有的人评价大壶春生煎馒头——皮薄、底脆、汁多、肉紧。这是想当然耳。底脆、肉紧不假,但皮薄、汁多则近于胡扯。大壶春采用全发面,绝对不会像有些生煎馒头那样外表只有一层薄薄的面皮。照理说皮薄总是好的,事实上也不一定:皮薄,咬劲不足;汁多,一泡油腻,吃生煎馒头变成了吃蹄髈汤加肉饼子,未免失去点心本意。现在的生煎馒头多取半发面,内馅则是多加肉冻,以中庸之道迎合吃客,自无不可。我只能说,如果品尝过大壶春的生煎馒头,人们也许对于究竟怎样的生煎馒头才是有品质的、好吃的,会有新的认识。

    我们知道,不发面的生煎馒头,因为皮薄,内馅实体要大,否则瘪塌塌的不成形,增加馅心体积以“撑”门面,是不二法门;再者,皮薄,粮食含量难免不足,毕竟,生煎馒头还是属于面食。若是全发面呢,外皮增厚是肯定的,皮厚,必使内部空间缩小,肉馅比重成了关注的焦点;而且,咬劲有了,但面粉的感觉太重,顾客能否接受,也是个问题。怎样平衡皮和馅的比重,使顾客在性价比上得到实惠,这是大壶春必须面对的难题。

    不用担心,大壶春早就有了对策。它的生煎馒头之所以全发面、少汤汁,是因为从一开始,老板唐妙权就认定:生煎馒头既然是馒头,就应该像个馒头的样子,大是自然要的;外皮应当有一定的弹性和质感;肉馅须紧密扎实;馒头的开口怎么能朝下呢……这些元素,其他都没问题,关键在于由外皮厚可能引发的吃口差该如何解决?大壶春就在发面上下功夫,使之蓬松而不失咬劲。发面、揉面是个技术活儿,天寒、地冻、阴雨、重雾等等气候因素,都会影响发面质量,须全凭师傅的经验和感觉。而顾客对于生煎馒头质和量的诉求,几乎均由“做大”来解决——做成一个标准的馒头的体量,一切的担心全部化解。

    人家生煎馒头下锅时,彼此留有空隙,大壶春的则是挤挤挨挨的。因为它要使生煎受热膨胀后产生一种“挤出效果”,令其开口隆起。吃客别以为这是影响吃口的“赘肉”,它可是大壶春的特色,好吃呵。

    这就是大壶春生煎馒头。它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生煎馒头是标准中国快餐,曾经坐落于四川路上的大壶春,因为四周多为政府机构、警署、商场等而卖量旺盛。传说,1949年挤兑黄金风潮时,与中央银行一街之隔的大壶春生意好得出奇,因为轧金子需要花很长的时间,饿着肚子轧不动,人们就近吃点生煎算了。传说店里有个小伙计头脑机灵,乘送外卖的机会居然做成几笔黄金生意,发了小财。现在坐落于云南路美食街上的大壶春,商业环境远不如从前,但顾客还是络绎不绝,看来好吃才是硬道理,正确。

    有一年的《福布斯》杂志评选出全球最为精彩独特的“必吃”美食,四川火锅和上海生煎馒头榜上有名。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大壶春对此的贡献,其权重无疑是不小的。让此“壶”之“日月”长些再长些,对于嗜好生煎馒头的人来说,想必是没有意见的。

    -------------------------------------------------------------------------------------------------------------------------------------------------------------------------------------------------------------------------------------------------------------

    搬运自2011年9月8日新民晚报·······
  • a
    alcard
    油墩子 怎么看上去想我这边的素萝卜丸子,我小时候家里经常炸。现在只要是大超市都有卖素萝卜丸子的
  • s
    shiningfire
    那个傻逼写的?里面大部分不是早餐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