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掷骰子吗》

  • s
    sum31
    花了3天把《上帝掷骰子吗》看完,哭了。
    并不是因为感慨人类在宇宙终极理论前的无力,也不是被科学家们的伟大探索而感动。而是因为曹天元这样一个非科学家却能用如此浅显的语言解释了我们的课本里从未清楚阐明的东西——所有这些公式和理论如何运用到现实世界。
    如果我在20年前读到这本书,就会明白在为通过考试这一目的之外,为什么要学傅里叶级数的展开,矩阵的乘法到底有什么意义,甚至为什么在简单的开方运算都要依赖计算器的前提下我们还要继续学习那些凭笔算根本无法解出精确答案的数学?
    我想其实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样,一直没有完全搞明白自己所学的那些理科知识到底有什么用。从初中开始我们的数理化学习内容就和现实世界越来越割裂,大脑被动的接受一个又一个理论和公式,还没来得及思考它们揭示的真正意义就被无穷无尽的习题和考试淹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因为我们受到的教育似乎从来没有把重点放在确切的告诉我们这些知识的真正用途,我们只知道学好了它们就能考出好成绩,能进好学校,找到好工作,出人头地……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曾在日复一日没有尽头的解题中偶然窥见过科学那超脱和终极的美,我们其实曾经离那样的美如此之近,却终究因为目的性的缺失和功利主义的教育而被蒙蔽了双眼,成了一个为满足社会最低需要而存在的工具人。
    想到这一切,我觉得恶心。
  • j
    jfjfjfjf
    所有的科学都是部分的描述宇宙,永远不可能完全理解宇宙。因为我们跳不出宇宙之外。
  • 鬼迷心窍
    从小自己随便随便看几本科普书呗

    其实也没人拦着你,让你只看教材

    回头过来说,要真的学点东西,还是得教材。
  • 2
    282699590
    说来,高次元能向低次元发数据信息么。
  • z
    ziglr
    这书写的的确好,很不错的一个科普书,由浅至深。
  • s
    sxyzero
    欧洲很多科学家并不是为了应用他的理论才研究科学,事实上很多科学都要这些大佬死后很多年才被认可或者才实用化。纯粹的为了探究宇宙的秘密,这种动力,是东方相对最缺失的。
  • f
    ft1959541
    噗呲。楼猪说的几个数学计算我估计坛子里好多人听都没听说过。
    胡吹烂侃√
    高数公式×
  • s
    sunchen987
    很久以前看过,写得很好的科普书
    再推荐一个《地球演义》by 攀缘的井蛙
  • f
    ft1959541
    楼猪说到的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学数学呢?因为只要学理工科那就得学啊。生物我不了解,你计算机物理化学那么多计算公式,比如说物理学里刚体力学、流体力学什么的,你不学数学能学个蛋蛋?啥?你说物理化学学公式有啥真正用途?你说呢?比如你要搞流体,伯努利方程你都不会搞个瘠薄啊。我学光学的,波导、光栅、角分辨调谐什么的不都得算,但凡经过正规理工科本科培训的我很纳闷为什么你会问出学公式有啥真正用途这种话,合着这是毕业转行做了其他文职行业了?
  • s
    sum31
    理工科大学都要学的啊,怎么可能没听说过
    傅里叶变换,泰勒级数,都是高数的重要内容,矩阵乘法在线性代数前几节课就教
  • s
    sum31
    是转行了啊,关键是大部分人直到工作了从事相关行业才发现以前学的东西有什么用
    为什么不是一上来就清楚的告诉你这些东西怎么用呢?看了上帝掷骰子吗这本书我发现要解释清楚这些概念一点都不难,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就不愿意把精力放在这上面呢?说到底我们的教育根本没有培养一个人学习和求知的兴趣
  • r
    rock8246
    文笔确实好
  • D
    DKNYZK
    跟初中高中生说你们好好学习这些基础将来研究宇宙

    不是学生疯了就是老师疯了
  • z
    zdjnight
    说大学里学的没用的,大概率是转专业了。大一大二的理科到大三大四的工科全是线性相关的,大一大二的基础课没学好,大概率大三大四也是混的
  • f
    ft1959541
    所以呢我觉得你这个就有些无病呻吟了,高中数理化,明显都是给大学高等教育准备的。那么我们现在再回去翻翻我们的高中数理化课本。语文我不知道哈,有人说我们的课文都不行,我当年也对一本书有半本在学文言文有诟病。你自己翻翻理科目录,条理性渐进性还是很清楚的。高中理科就是给上大学做准备的,有一个传承在里头。高中数理化门槛也是相当高了,难度很高了。你要是说我就上个高中没打算上大学,那高中学这点门槛相当高的知识确实是百无一用了。那么你心中的疑问其实是完全解答了。我怕你不明白再多说一句,就是,高中数理化,是为了给高等教育打基础,不打算接受高等教育的,光学高中知识那肯定是百无一用。因为高中数理化难度已经极高了,不从事理工行业完全没有必要。至于为什么要学这个,你进校就告诉你了,你上高中就是为了考大学。
  • s
    sum31
    不是说大学里学的没用,而是说我们经历的教育方式从来没有把重点放在激发一个人求知的欲望。不管是大学还是初中,都是扔给你一个公式让后让你反复套公式解题,解着解着就变成为了解题而学,为了考试而学,不告诉你为什么而学,大部分人也没有门路或者没有精力去追究这个问题
  • 黑暗骑士巫妖王
    我们小时候其实还算好,有很多科普书籍和节目,虽然我们小时候都有个荒谬的理想——成为科学家。

    但最近几十年感觉这些内容越来越少。
  • j
    jfjfjfjf
    次元只是人类对宇宙的一种描述方式,其实次元根本不存在,宇宙就是宇宙。
  • 画楼花千树
    说老实话,毕业几十年,高数都忘记得差不多了,看看高考数学题,基本上不会做。
  • f
    ft1959541
    你看,我说什么了,说到底还是你转行了。你说一个高中生发出疑问我学这个有什么用呢?这么难。那我还能理解,毕竟小朋友。那大学生过来的,你能有这个疑问,那不就是我说的转行了?只有转行了不接触了,才会发出这种疑问。你上大学学的每一门学科的学科名称,就告诉你你学这个有什么用。比如我学光学我要学波导我就要计算光束在各种导体中传播的数据,进而推算出我在这个光波导上加一个光栅会有一个分辨特性,然后把这个应用在一个某液体浓度发生变化后光谱信号发生的变化以测定你身体某样治标是不是超标了。那么你日常用的一个很不起眼的东西其实都是这么来的。没有我们去计算你是不是还是懵逼状态一个小破盒子我按一下亮再按一下灭?没有大量的计算口腔拭子核酸检测怎么测出来的?你是不是以为测核酸拿拭子捅捅搁设备里按个按钮等一会儿呱唧一声就出结果了?啊没错你转行了。可能你转的行业就是按一下就行。于是就说学这个有什么用呢?
  • 中山公园见!
    你自己从小一直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多看书
    长大了怪别人没告诉你有一本这么好的书。。。。

    你这逻辑怎么这么奇怪,你自己看不看书跟别人有一毛钱的关系啊?非要怪,恐怕只能怪你爹妈,别人怪不着
  • s
    sum31
    你自己也说了,其实就是整个教育体系学完了才会明白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大部分人在学习之前只知道上高中是为了考大学而已。
    但其实所有的这些知识系统的最终用途实际上是可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一开始就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曹天元的这本书就是很好的例子
  • 鬼迷心窍
    其实是这么回事 教科书有教科书要完成的任务 科普书有科普书的功能

    你看了一本好的科普书,回头要求教科书承担科普书的功能,我估计曹天元本人都不同意

    ============
    编教科书要考虑大纲要求,课时量,难度水平,学生认知水平

    学校和教师教学要考虑升学率,应试教育
  • f
    ft1959541
    所以你这个逻辑,展现出完整逻辑之后就被发现出一个巨大漏洞了。学习知识还带给你科普这个东西有什么用,那我问你你学习的每一章数学物理公式,都有固定的用途,每学一个都需要告诉你这个东西将来有什么用?老师每讲一个知识点都夸夸其谈一下这个公式有可能用在某某生物工程上?你是不是对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有什么错误的理解?
  • s
    sum31
    那你觉得现在的学生除了上课就是做作业补习班,007的生活能给他们多少时间去探索这个问题?这不是错过一本书的问题,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事实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或者说我们被引导的学习目标是为了取得社会的地位和个人的成功,而非对科学本身的探索
  • d
    djkiller
    这实体书我还是当年在上海书展上买的
  • 鬼迷心窍
    我是电子书看了两遍 再买了实体书
  • z
    zdjnight
    核心问题无非是精英教育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只要你会就行了,至于前因后果,你之后自己有兴趣自己去理解。教材问题、教育方法全都按这个思路来。教同济版的高数多简单,你会算就行了。换成类似菲赫金哥尔茨的那套微积分,还给你花力气讲前因后果?抱歉,你们工科生之后只要会套公式就行了,甚至matlab就够了
  • B
    Barzanova
    我个人是觉得中国大学教材有问题的,与其说是教材,更像参考手册。简明扼要,用语也很精确,工作之后还可以当参考手册翻开查查知识点。但作为学习读物,第一你读了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个,第二你不知道这个知识点是怎么来的,很多就是干巴巴的定义、公式、习题,死记硬背做习题,考试完了不用看,下个学期就忘了。

    美国教材在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这块明显比中国教材好,读原版的都觉得很顺畅。
  • f
    ft1959541
    又扯上教育的目的了。中国的教育没啥大问题,尤其公立教育。很多人说标准答案只有一个扼杀了孩子创造性和想象力balabala。其实我说你孩子那不叫创造性。之前有个帖子有孩子写作文下棋你一步我一步重复了一篇,老师给0分。底下就有人说我孩子这样我就给满分,老师啥博弈。我寻思你们管这种投机取巧也叫创造性的话是不是对创造性有什么误解。国外的公立教育啥也不教那不叫创造性,那是公立的没钱你有钱人去私立。你孩子天马行空啥也不学胡乱涂鸦那也不叫创造性,你题海战术并不影响你日后工作中申请专利,做题并不会影响你在工作中利用你学到的科学的力量去尝试解决问题。什么是创造性,我不说文艺创作,那些我不懂。我只知道科学创造是经过严谨条理的系统学习之后,在工作或者科研中,在工作平台和其他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日复一日的技术积累中,提出一个又一个解决技术难题的方法,用来申请专利或者撰写论文。跟人们所谓的题海战术扼杀创造性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
    哦对了我说文艺创作我不懂,可能所谓刚才说的下棋写满一篇你一步我一步这种扼杀了文艺创作思想吧。大概吧我不懂。
  • o
    omron
    因为现在的教育就是功利导向
    只教你怎么做题,而没有教这些题目背后的含义
    我上学的时候,上数理化的课,经常问老师一个问题,这个公式是怎么得出来的。老师劈头就是一句,你别问这个公式怎么来的,你记住这个公式就可以了。
    后来,我自己看了一些科普书,深深体会到,我们的教育就是本末倒置,其实人类理解世界运行规律,推导出这些公式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公式本身反而是其次
  • V
    VODKA
    抱歉,真不是要打击你,但科学探索这种事业是只有极少数的人类天才才有资格去从事的,普通人就别想太多了,想也想不明白的。。。。。
  • j
    jfjfjfjf
    现在逻辑推理最高效的工具就是数学,不理解数学公式根本没法理解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前沿科学。
  • V
    VODKA
    你们什么老师啊?或者说你有没有认真听讲呢?物理化学某些公式的证明过程可能确实超纲,但数学课有哪个公式是在课本上没给出证明过程的?

    本帖最后由 VODKA 于 2020-7-13 11:00 通过手机版编辑
  • B
    BestM
    怎么说呢,这真的跟环境有关。
    认识一个自己出来创业的小老板,他儿子,明珠小学三年级,跟我探讨的问题包括:火星表层的宜居性和殖民势力范围划分,生化武器在极端对抗势态下的伦理问题,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与水系、气候的关系…所有的话题都是他自己看书之后琢磨出来的。
    学校教育是不能完全指望的,人生中遇到一个开明的校长或者睿智的老师,都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 f
    ft1959541
    那可能会是你的问题多一些。比如高中物理学的经典力学那一套,起源其实就是牛顿的运动定律。基本都是从那个起步一步一步过来的。你要问这公式怎么得来的,可能老师心情不太好吧,他应该告诉你这是我们从上节课、上上节课、上上上节课、上上上上节课推导过来的。至少物理经典力学那一套都是系统的,不会呱唧一下突然有一天给你个陌生的公式让你学。有时候指责别人本末倒置的时候,先回想一下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 z
    zdjnight
    老师×
    父母√
  • s
    sigmaxion
    所以你要努力赚钱,然后你的后代就可以啃老家里蹲不用工作一心汲取人类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了,当然,首先得天下太平
  • f
    ft1959541
    所以我7楼说的对,你深聊聊就知道,很多人真的就是,
    胡逼乱砍√
    科学素养×
    一叶障目√
    严谨思维×
    以偏概全√
    逻辑正确×
  • 玻璃人
    楼主一惊一乍的样子已经具备一个民科的基本素养了 加油我支持你
  • f
    ft1959541
    是了。按照你的说法老师在讲牛顿三大定律的时候(其实当时的课本还是有点科普的,还告诉你苹果掉脑袋这个逸闻。正经学术课本是不需要有这个的),老师应该先跟你讲讲牛顿多么牛逼多么屌,他这个经典力学理论所谓站在巨人肩膀上总结出来的,然后再BALABALA给你讲讲这个牛顿的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体系的基础,他可以用在建筑、汽车、石油等等各行各业里。不用多二十个课时够了吧,满足了吗?那么求知欲很强的小朋友们就问了怎么用到的呢?老师这会儿劈头说别问了先记住再说就是本末倒置,嗯嗯这个逻辑好顶赞。
    另我寻思当年的高中物理,还是会有些科普内容,比如有名的摩擦力实验、比萨斜塔实验什么的,物理化学还会有频繁的实验课让你了解到硫酸的厉害。这硬是当不存在是么。
  • o
    omron
    那么厚一本教科书谁会全看。
    老师都是直接说,同学们翻到第几页第几行,看哪个公式,好了,你们记住这个公式,考试要考。然后,直接就是开始讲习题解答方法
    一切都是考试导向,就教怎么解题目,到底为什么人们会研究这个问题,公式所反映出来的,人们对这个问题理解的变化,上课是从来不讲的
    这种情况能培养出兴趣就有鬼了,真有兴趣的也得自己课外花大精力去了解,还要被老师家长说你看这有啥用,还不如多做两道题
    我敢说我这情况绝对不是个例
  • 玻璃人
    2333
  • V
    VODKA
    喷了,你上的职高吗?还有这样教学的?甚至教科书都不全看?

    从小学到大学,俺从未见识过这种教学方式的数学老师。。。。。

    本帖最后由 VODKA 于 2020-7-13 11:24 通过手机版编辑
  • f
    ft1959541
    必修一
    第一章 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zhi2.集合的基本dao关系3.集合的基本运算3.1交集与并集3.2全集与补集第二章 函数1.生活中的变量关系2.对函数的进一步认识2.1函数的概念2.2函数的表示方法2.3映射3.函数的单调性4.二次函数性质的再研究4.1二次函数的图像4.2二次函数的性质5.简单的幂函数第二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正指数函数2.指数扩充及其运算性质2.1指数概念的扩充2.2指数运算是性质3.指数函数3.1指数函数的概念3.2指数函数 的图像和性质3.3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4.对数4.1对数及其运算4.2换底公式5.对数函数5.1对数函数的概念5.2 的图像和性质5.3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6.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增长的比较

    我随便复制了下高中数学课本目录哈。这位omron明显睁着眼睛说瞎话。我们来看看这个目录,数学逻辑条理极其清晰,循序渐进,让你掌握这些数学知识都是很讲究的。跳着学?卧槽张口就来啊。
  • f
    ft1959541
    那么厚的教科书谁会看全喷了。合着基础教育的书都看不全,然后指责老师跳着讲。是不是你上课睡觉的时候没听全然后就认为老师是跳着讲了?
  • o
    omron
    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我所在的还是重点学校的重点班级
    一切围绕做题来,是否理解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拿分数,老师天天教的就是出题规律,解题步骤,把题目归类套公式,目标就是冲名牌升学率
    重点学校都这样,一般学校恐怕只会更差
  • f
    ft1959541
    真几把吓人啊,老师跳着讲的神人都出来了。这接受的到底是什么教育。教科书目录不会骗人,就这么干巴巴的数学教科书“函数1.生活中的变量关系”也是有科普内容的,包括后面概率也有告诉你生活中概率的用处。哦对了概率那个我没贴,概率那章还有婚姻统计啥的好像,你说教你这玩意儿干嘛?为什么要闭着眼睛“我不听”“我不听”的说瞎话呢?说白了不就是学不会么然后叫嚣科普不够,给你科普多少算是够?上帝掷骰子直接当做教材行不行?
  • a
    alann
    这书前半段写的不错,后半段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