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文—— 中国的超大规模性与结构

  • J
    Jackson[RR]
    确实不错,一般人很少真正从体制上去思考问题,也不懂我国的体制以太花园
  • t
    tantalus.lee
    真的好文章啊,收藏了 iOS fly ~
  • 凌未风
    好文共赏
  • 神奇飞侠
    作为个人如何选择
  • l
    longwayhome
    厉害 iOS fly ~
  • q
    qinghe1987
    有点意思
  • m
    mountaintop
    文章角度不错,收藏了
  • t
    tianyu601314
    好文。。。 iOS fly ~
  • p
    peekid
    回复5#神奇飞侠

    年轻选西方,老了回来

    估计以后海外党要这么干了
  • z
    zlion
    第一次看到这个说法的文章,说的非常有道理。 iOS fly ~
  • 2
    2了吧唧的
    真看不下去,长且晦涩HiPDA·NG
  • p
    petersine
    看不懂,看完一脸懵逼。。。
  • y
    yu_fu
    对社会设定的基础理论进行探讨,好文章 小尾巴~
  • 又是春天
    这123什么意思?HiPDA怪兽版
  • l
    linux57
    好文。 iOS fly ~
  • l
    ljhxj
    看看学习一下
  • n
    nokia2778
    好文,支持探讨
  • d
    davie
    解释现状
  • x
    xRAIN
    能喊出依法治国是很有魄力的。
  • x
    xiaotianhu
    好文 很深刻,很多东西你知道却不去加以思考,就很难看到本质。 iOS fly ~
  • g
    gainaxeva
    我看作者又是个理想主义,看似完美的结构有个巨大的隐藏问题,人性,人和人的差距
    如果上面都能统一,为啥武汉F4会有各种诡异动作,为啥后期江苏十三太保和上海救援队都要全部自给自足。
    东南沿海和内地的政治逻辑管理逻辑包括民众思维完全不一样,硬是要拿个大框架去统一,除非这个大框架够灵活,能变通。
    就目前从上到下这种水平,变通我觉得完全不存在。光是个长三角合一,从基层到底层,三个地方,有喜有忧。
    无奈的是内地的眼馋沿海许久,到把“发展不平衡”这五个字定义为主要矛盾时,基本就确定是要拉住还在奔跑者的裤管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清朝的东南互保,就是在北京走钢丝,死不让步下,两大重臣决定东南互保,不响应义和团,当然里面有他们的个人利益掺杂,但中国历史无论古代到近代,重要人物的重要决定势必有自己立场和利益,不然也谈不到什么人的主观能动性了。
    而还有个江浙的例子,就是辛亥后,江苏也没发生什么战乱,江苏的一把手也看出趋势,直接向民国走去了。
  • p
    prenewbie
    人的基本参数和地理环境是确定的情况下,我觉得关于一个国家应该多大是有最优解的


    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相比最大的变量就是科技,比如有了ai和大数据,可能有些行政功能就可以消失或精简了,相应的也可以管理更多的人口了 iOS fly ~
  • 黑白胖
    说得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实其中大部分的内容看他引用的周雪光书已经讲得很清楚,多读一些这类书,根本不需要看类似这些公众号嚼烂后又吐出来喂人的内容。
    哦,那本书就是文后提到的周雪光:《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 u
    uklh
    。。。。。
  • 3
    3dlong
    学习一下
  • e
    emilchan2k
    行文太晦涩了,差评
  • n
    ngok
    回复20#rdzn

    我倒是觉得政府责任很大,但不是对人民负责,而是对美帝负责。这个责任没付好,结果可不只是下台,而是会被彻底清算,参考苏联和东欧领导人的下场。
  • j
    jjss521
    撤。地区发展分不平衡要靠公司化?
    东部省份凭什么管曾经几十年几十年输入天然气煤炭石油的山西和东北。
  • w
    wang3756
    非常好的文章,对中央、地方的关系分析思路一致,很多不理解的,将政府换成大企业就好理解了。
  • w
    webber_webber
    作者说“中央信息链过长”。事实上,重要信息(包括舆论热点,基层困难,重要项目进度等等)中央是第一时间知道的。因为有专门的制度和人员保障。事实上,在我看来,中央对地方和基层的控制现在是史上最强的。
  • r
    rasyn
    国家治理是个很大的议题,回头找这本书来看看。省得老听地板里某些键政局委员聒噪,烦。
  • w
    weiyangge
    每次看凌未风转帖这样的文章,底下一群批判不屑的,以前我总以为地板多能人多高手,然后羞愧于自己才疏学浅。
  • 我们胜利了
    回复33#usbi

    你走过信访的流程就知道,这只是个踢皮球的过程,到什么天听简直胡说八道,对事情解决基本没有作用。 我认为最好还是确立法律的权威,提高公信力,喊了那么多年法制,还是停留在人治上。

    补充一个名词 越级信访,会被限制的
  • h
    hujianetants
    挺好玩的,看一下
  • 飞虫
    归根结底,怎么把GLZY控制在10%以内。回避这个根本问题,都是在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