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考(中考)与人生的看法

  • 海底两万里
    1,高考与中考完全就是分数筛选,考分最高的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其实小升初也差不多),比如一个省高考10万考生,985211录取率8%,本科录取率50%。前200名上清北,200-500上华东五校,500-3000上985,3000-8000上211。

    大家都削尖脑袋往前面钻,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不可否认清北毕业的学生成才比例比普通高校要高很多,我们假设一下:清北成才率80%,华东五校成才率60%,985成才率50%,211成才率40%,一本成才率30%,二本成才率15%,三本成才率5%。

    实际就是未来能不能发展好,学习好很重要,但还有其它的因素的。从数量上来讲,前8000名就算有50%的成才率也就只有4000人,后面4万名本科的就算只有20%的成才率也有8000名。所以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可以看到更多都是普通高校的学生身居重要岗位的,因为基数大。

    2,能不能上排名更靠前的高校,一部分靠努力,一部分靠先天,当然对两者的比例有很多种看法。尤其是排名越靠前的高校,可能先天的因素更为重要。毫无疑问有8成的孩子就是付出10倍的努力也进不了清北的。但从成才(成功)的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人肯付出10倍的努力的话,他的机会比进清北的机会要大很多的。人生路上选择了合适的赛道,机遇,不懈努力,坚毅,会来事(情商)等因素与智商相比,无疑要占更大的比例的。就像大家所说的,很多事情你根本不需要用上你全部的智商的。但要考入清北这样的高校,无疑智商却占了更大的比例。

    如果孩子的智商不够上清北等排名靠前的高校,是不是家长可以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其它方面呢?

    总结一下就是:人生不只是考上著名高校这一条路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高校才有最大的机会的。考上清北成才率80%你要是抓不住也是零,考上三本5%的机会你抓住了也是100%。
  • b
    bartonhong
    这个用来鼓励一下落榜的可以,跟还没参加考试的孩子别说这些

    进名校就是机会多就是成功的可能大,平头百姓尽一切努力上名校没问题的
  • s
    snoopygood
    进985大学对整体来说成才率60%,但是对每个学生个体来说就是100%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b
    blueraymond
    终身学习的能力很重要 iOS fly ~
  • 不思进取之徒
    考试用来通过分数来筛选成功率高的苗子啊,学习能力,智力,毅力,这些都是成功的部分因素 iOS fly ~
  • z
    zhanghe
    华东五校是哪五个学校? 辣疙丝
  • n
    nike449
    回复6#zhanghe


    南航 河海 南理 南师 南邮,讲完了
  • d
    dos4gw
    中考和高考是普通人一生中能经历的极少数纯靠个人努力就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几十年后回头看,会深切的感受到这两次机会的公平性在人生的长河中是多么的罕见。在这两个命运的十字路口,怎么努力都不过分。
  • z
    zhanghe
    河海在这里有点不伦不类的,我建议改成南大 辣疙丝
  • n
    nike449
    没错,后面的考研之流的,都没那么公平,什么狗屁面试,里面门道太多了。所以很多企业招人,必须要看本科出生
  • j
    johnalex
    看看 iOS fly ~
  • z
    zhahe
    擦,华东五校难道不是上海交大,浙大,南京大学,复旦和中国科技大学吗?
  • z
    zhahe
    我们这边说华东五校是华东五校是上海交大,浙大,南京大学,复旦和中国科技大学这五所名校
  • n
    nike449
    回复13#zhahe


    一样的,你说的是大华东五校,我说的是小华东五校,都差不多,伯仲之间。
  • z
    zhahe
    哦,还有这说法,那我还真不知道,我们这边河北一说华东五校都是大华东五校了
  • J
    JavaWarrior
    难道不是考上985就已经成功了吗,以后送快递学历也有用
  • z
    zhanghe
    我想了半天,怎么没包括南艺 辣疙丝
  • g
    googoofox
    拜托,你得考虑有平头百姓生了还债娃,死活上不了墙的。我需要顶楼的鸡汤败败火。
  • b
    bartonhong
    回复18#googoofox
    嗯,你适用我说的第一种情况

    我的意思是这种瞎说八道的东西别给还在学习阶段的小朋友看
  • l
    lakefar
    非常同意,这两次考试基本上是寒门学子最好的机会了。 iOS fly ~
  • 火星来客
    还是觉得应该考试前填写志愿,这样不会学校分化太严重
  • 海底两万里
    2,能不能上排名更靠前的高校,一部分靠努力,一部分靠先天,当然对两者的比例有很多种看法。尤其是排名越靠前的高校,可能先天的因素更为重要。毫无疑问有8成的孩子就是付出10倍的努力也进不了清北的。但从成才(成功)的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人肯付出10倍的努力的话,他的机会比进清北的机会要大很多的。人生路上选择了合适的赛道,机遇,不懈努力,坚毅,会来事(情商)等因素与智商相比,无疑要占更大的比例的。就像大家所说的,很多事情你根本不需要用上你全部的智商的。但要考入清北这样的高校,无疑智商却占了更大的比例。

    如果孩子的智商不够上清北等排名靠前的高校,是不是家长可以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其它方面呢?

    总结一下就是:人生不只是考上著名高校这一条路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高校才有最大的机会的。考上清北成才率80%你要是抓不住也是零,考上三本5%的机会你抓住了也是100%。
  • a
    apolodi


    清北成材率并不高,把这些天才送到其它地方培养,成才率可能更高。
    以前我就写过深圳中学失败率的贴子,清北不能说也类似,但失败率同样不低。

    高考中考的本质是对中低层次学生进行筛选,而不是对精英的。 考分的高一分低一分真把这事当成一回事,反倒是给自己加了枷锁。
    高考中考给出了最宽容的路径告诉你,你还是能过一条重本线,你还是可以继续读读书强化下技能然后从事附加值更高的工作。

    之所以很多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考试,因为大部分人的心性都不够坚毅,都要外界认可,也需要外界给出的标签,外界不给自己加油,自己也就懈了。

    大家以为这是十字路口,实际只是一场问心试。 心态够坚强,不论怎么样分数都不会低就是了。心态不坚的,能力再弱一点,就可能真的十字路口了。
  • 谁解心缘
    成材率,有没有具体的标准?
    例如年收入多少?小孩几个?情人多少个?
    还是什么?

    我瞎说的
  • z
    zhenhunge
    回复23#apolodi
    如果有你这种心态,那确实是个小节点而已,但是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达不到你说的这种心态),打一份高级的工还是低级的工,区别太大了
  • 海底两万里
    就是举个例子,最好的高校和最差的高校之间的成才率并不是断涯式的下降的,无疑好的高校成才率要更高的,但不是说比它差一些的高校成才率就下降为零了。高校的成才率就是产品的质量一样,很提高1%的质量,成本(投入)可能要提高10%,甚至100%。我们能忍受差不多的产品,但很多人却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希望孩子能上一个成才率更高一点点的高校的。

    就说学区房吧,付出数百万元,为上一个好一点的小学,但实际上从小学3、4年级开始,直到中考,有一点天赋的孩子,都慢慢的更好的学校收纳进去了。
  • 海底两万里
    更多的可能就是挣多少钱,拥有多少名声,当多大的官吧。
  • q
    qibing9
    高考对于大部分平民的小孩唯一的爬出底层社会的机会 iOS fly ~
  • a
    apolodi
    好的高校不是成才率更高,而是成才的往往会进入更好的学校。 幸存者偏差。 打个比方,不能因北京现在富人最多,推理出北京创业成功率(成才率)更高,或者生在北京就有更大概率成为富人,而是富人更多的涌入了北京。
    这些富人来北京是为了交流项目更方便,如果这些富人还留守在原先的村子小镇或者小城市,也照样能继续赚钱,比如,巴菲特并不蹲在纽约,继续蹲在他的奥马哈。
  • 海底两万里
    那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上做么高校就完全不重要了。就和巴菲特在哪里开公司一样不重要。但还是有点作用的,高校给了别人选择你的标签。
  • z
    zhenhunge
    回复29#apolodi
    人多、钱多的地方难道机会不多? 十八线小城找的工作难道会比北京好会比北京多?
  • 海底两万里
    考上名牌大学是只留给那些学霸的一条比较好走的路,但对于大部分普通学生来说,考名牌大学太难了,你还有成功率更高的路的。
  • 1
    14783139
    与其把所有寄托都放在学校,不如说自己的基因里有多少长处,资源,以及最重要的家风和一些隐形的教育。
    很多家长都不相信一点就是自己孩子智商一般,妄图靠各种补习教育来提升想哭...
  • r
    rk23
    讲真楼主这个我是赞同的,名校不名校的无所谓,关键还是看家里有没有矿
  • v
    volcano200
    有些人天生不适合读书,而且不在少数。不妨碍他幸福和成功。楼上各位都忽视了这点。所以,我觉得,一个孩子在学习上有天赋,尽量让他学习。如果没有,尽早择别的路。

    我身边亲戚好多个例子。当然算不上什么成功,仅做到衣食无忧而已。我本人也没什么志向,衣食无忧已经满足。 iOS fly ~
  • n
    noshare
    说真的 我接触的人里(当然都是打工仔) 学习能力和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的 还真都是好大学毕业的。。。。
  • i
    ibman
    有人专门跟踪了十年的高考状元,最后都是普通人
  • s
    shamorry
    简单概括,中考成绩全市前几百的,大概率在这个城市能混得不错。
    高考成绩全省前几百的,大概率能在省内混得不错。
    最终进了top几的,全国前几百的,大概率在北上广深混得不错,甚至出去也混得不错。

    天赋加运气,以及扎实的基础吧。
  • j
    jeremygoo
    虽然高考及报志愿是人生一大转折,但不是唯一的一次
  • 胖菜鸟
  • 海底两万里
    学历有加成,但不是全部。除非你提供给hr的只有学历证书。HR在招聘人的时候,难道不看看他既往工作经历中的成绩吗?或者说背景关系?可以看的东西很多的,比如大公司关键岗位的经历,行业或同事的评价。
  • 海底两万里
    你这是一考定终生的说法,实际不只有第一份工作的。甚至许多孩子不只有第一次高考的,新东方老板不考了几次才上北大嘛。人生是长跑,大部分人工作要反复找反复换的。
  • 海底两万里
    谁不想上清华北大呢?这不只有千分之一的考生才能上嘛。与其后悔自己没有多努力一把上名校,还不如后悔自己没有选择一个更好的专业,或者城市来的好,这两者至少是可行的。
  • 男左
    欢迎来我校,本科生就业率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