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知识恐慌症,加重了吗?

  • s
    sun79

    原创 忠定公


    如果说疯癫是知识的真理,那么其原因在于知识是荒谬的,知识不去致力于经验这本大书,而是陷于旧纸堆和无益争论的迷津中。正是由于虚假的学问太多了,学问才变成了疯癫。

    ——福柯《疯癫与文明》


    所有人都慌了,是的,所有人。

    这就是我们当下的社会环境,每个行业都在涌动着无数暗潮,新的概念,新的观点,时刻都在刷新着人们的认知。


    从互联网思维,到公众号和微商,再到直播平台的和短视频,在一篇篇10万+文章的鼓动下,所有人都紧盯时代脉搏,希望搭上属于自己的一趟列车。

    抓紧时间,抓住机会,包括任何可能有用的知识和信息,成了更好地生存下去的不二法宝。在这种环境下,自然就冒出了许多人,声称自己可以教你如何掌握所谓的“核心技能”:“不会编程的职场人五年内将被彻底淘汰” “短视频已经成为下一个不能错过的行业风口”“比特币会彻底取代现有金融体系,你能赶上这班车吗”……


    “多知道一点总没错,万一有用呢?”他们都这样说。

    这些以焦虑激发更多焦虑为目的的词句,让本就对未来充满担忧的年轻人,每每从内心深处升起一丝恐惧:我要被这个时代抛弃了吗?


    于是,无数的知识恐慌青年们,看完一篇宣传就赶紧花钱,这周买了三本编程入门,下周预约了五节 AI 大师课,在这紧锣密鼓的安排中,谋求一丝心灵上的安慰。那种指哪儿打哪儿的劲头,跟在保健品宣讲会上抢购的自家爸妈,其实也没多大区别。


    患上“知识成瘾”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总会有一些声音,在耳边告诉我们,某个行业变化是多么夸张,我们的同龄人已经甩开我们多远了。字里行间暗示的都是同一个问题:看看他们,再看看你自己,你什么时候才能跟那些人一样?以至于我们每次看到“第一批80后/90后/00 后已经……”之类的标题,都会不由自主心里咯噔一下。


    这没有答案的发问,就像是鞋里的一颗石子,时刻膈应着已经被推着一步一步往前走的我们,让我们充满焦虑:

    闲下来总想获得点什么知识,哪怕只是拿起手机刷点新闻;

    如果一段文字没给出明确的知识点,甚至都没有什么耐心把它们读完;

    好不容易读完一篇文章,就会想总结出几条结论或者所谓的“干货”,一旦发觉好像没东西可以总结了,久会马上陷入“这东西好像没用啊”的无聊和失落中;

    开始有选择地抓紧时间:刷牙学一会、睡前学一会、等公交也学一会,给自己一种“我真的很拼”的错觉——但是每次有大块时间了,又提不起精神继续学下去;

    化身知识囤囤鼠,各种囤攻略、囤文档、囤资料(虽然都是马了不看),一旦 get 到了什么今日新知,哪怕根本用不上,也会有莫大的成就感;


    不光如此,还不知不觉患上了结果依赖症,任何信息,基本上都要归纳到“所以呢”“划重点”“啥结论”上面去,除此之外皆是无效信息,都入不了自己挑剔的双眼。

    有用没用,先买再说

    在被营造出焦虑感之后,一个人自然而然就开始寻找所谓灵丹妙药。

    无数的知识付费课程遍地开花,每个都说自家有最大的大V、最红的网红、最权威的专家坐镇,保证药到病除,让人觉得不给他们送钱简直是一种罪过。


    然而不得不说,知识付费的乱象,其实从它出现的时候就已注定:网上节选一些资料,包装几位老师,简陋的知识付费团队就搭建完成了;拍几张工装特写,再编一些无法证实的耀眼经历,就成了能力出众的行业新贵。至于课程到底有没有效果,谁也不知道——毕竟大部分人也撑不到发现有问题的时候。


    2016 年曾经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多家付费平台先后出现,各自的用户量也像坐上了快车道。然而到了去年,哪怕是哪些原来在这个圈子鼎鼎大名的几个名字,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商业化的受阻,或许已经预示了知识付费行业的未来。


    花钱买知识还是花钱买心安

    来自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8 年,国内在线知识付费产品平均复购率仅为30%。美国教育垂直媒体 Edsurge 给出的MOOC完课率,则在 5-15%之间。也就是说,其实大部分人都陷在“疯狂心动-买了课程-听了几节课就放弃了-再一次心动”的无限循环中。原因无非是听了几节课后,感觉“自己一觉醒来好像也没什么变化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有没有觉得这个场景有点谜之眼熟?没错,跟我们“买了课却坚持不下去”的行为最相似的流程,并不是传统教育,而是——健身房。因为,它们其实都是在某个特定场景下,唤醒人内心深层的社会性焦虑,然后让我们在一时冲动之下,一掷千金购买长期服务。换句话说,重点并不是之后要学什么,而是如何激发你的担忧,进而愿意为此消费。


    于是你只能安慰自己,好吧,姑且认为自己真的有学到点什么好了。毕竟,如果承认自己的一时兴起又一次打了水漂的话,实在很难过自己心里那一关。在花钱买知识(未遂)这件事情上,我们遇到的那种屡败屡战又屡战屡败的微妙挫败感,实在是太多了。


    “知识”到底是什么?

    关于我们想得到的那种“知识”,以及我们现在日常中随手刷到(或买到)的那种“知识”的最大区别,法国当代哲学家吉勒·利波维茨基有过这样一段话:

    “学校的教育方式基于努力和守纪的价值观、缓慢的周期、受控的学习进度、重复的训练和为系统化知识结构而制定的教学方案。屏幕的交互文化恰恰与之相反,它的特点是娱乐性、快速性、随机性、片段化、约束和线性进度的缺席。”

    这段话讲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我们一直明明知道却总也避不开的“碎片化学习”的核心差异:前者可以被称作结构性知识,而后者只是开袋即食的速食信息胶囊。


    无独有偶,英国历史学家在《知识社会史》中也曾如此定义:“信息”是相对原始、特殊的和实际的事物,“知识”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处理过的或系统化的事物。

    换句话说,不论你用零碎时间听了多少行业知识、生活技能、“xxx是什么样的体验/如何五分钟学完xxx”式的小tips,你的认知功能都不会有太大进步。因为知识需要的是线性化的学习、系统化的构架(当然也包括重复枯燥的背诵),而这些,并不是对着电脑/手机边看边摸鱼几天,获得一堆信息就可以换来的。


    虽然恐慌和渴望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此刻对知识的入迷和孜孜追求就是铁定正确的。

    实际上,现在漂浮上网上的大多数“知识”,本身或许就是一个有效性需要存疑的泡沫。碎片化的信息、结论式的答案,在若干问答、推送或课程的传递之下,剩下的只有金句和几段二手知识,感觉自己好像已经明白,实际上只是一种“云掌握”。


    这样,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总是能在生活中遇到那种看起来什么都知道,唯独缺乏共情能力的、让人不太喜欢的所谓“理中客”——因为知识于 ta 们而言只是工具,ta 们并没有将知识内化成真正的自我,顶多只能算是优秀的复读机。


    到底该拿“知识”怎么办?

    我们谈论知识焦虑或者知识成瘾,并不是为了嘲笑这样的心态,毕竟逼着一大批年轻人明明刚走进社会没多久就开始忧心自己会被淘汰的,并不是他们自己,而是当下社会不耐烦的脚步。但也不代表这样的心态,就是完全正确的。


    知识恐慌的重点从来不是知识,而是对身份的恐慌,乃至“成为人生赢家”的渴望。恐慌和渴望一直存在,也并没有什么错。从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到美国的西进运动,乃至现在商业社会的发展,都源自这种本能。

    但如果每个人都被碎片知识、二手知识甚至是被误导/污染之后的知识包围,在这种情况下,“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恐怕就不是一件多让人开心的事情了。


    知识的山峰一直都在那里,看上去美好又虚幻,仿佛人人皆可攀登。但问题是,我们需要的,真的是现在活跃在我们眼前的那些知识吗?我们缺少的,又真的仅仅只是知识吗?

    撰文 / 忠定公

  • a
    azb1262006
    前几天版上有人说得好。

    某国机会少,收入低。
    还应该加上某国镰刀多。

    自然就这样。 iOS f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