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以前的历史只能当传说听听

  • 橡皮擦
    回复47#cocacola_co2

    几个部落而已
  • m
    marswu
    别把外国历史那套用在中国头上
  • 老兵-猫族
    回复8#漓江夜话

    不只是记载,主要文物也少
  • c
    cocacola_co2
    可能就是河南商丘附近的几个县? iOS fly ~
  • 老兵-猫族
    回复48#rjxsxsd

    历史学 不完全等于 考古学,商以前的考古实物实证太少
  • m
    monkeyfunc
    夏商周断代工程。2+2≠4
  • 橡皮擦
    差不多吧,不是很记得 。另外好像说起源是几个地点的文化,不单单黄河流域的
  • r
    rjxsxsd
    是“真文物”少
    只要有需求有收购方,“文物”要多少有多少。
  • 老兵-猫族
    回复59#rjxsxsd

    我原文说的就是考古文物
  • r
    rjxsxsd
    任何一门人文类学科。“评价与判定标准”远远高于“实证”,这是一个基本逻辑问题。

    比如我说夏朝存在,因为史记有记载。你说夏朝不存在,因为。。。。。

    所以我们对于历史的讨论,是建立在一个“学术判定基础”上的。那这个认定基础又是谁制订的呢?

    因此,辩论夏朝存不存在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谁制订的什么标准”。
  • r
    rjxsxsd
    请问,我给你一张“据说”是“真”夏朝古物的照片。你根本看不到实物,我再单向给你一个“碳十四年代”报告。你又怎么确定它“不是真实的文物”呢?

    这不是故意抬杠,这是客观事实,考古是有巨大的门槛的。就像鲁迅先生说的:研究古代的,资料太少,研究现代的,资料又太多。
  • l
    lidongbest
    没有文字
  • r
    rjxsxsd
    “谁掌握了他们的过去,谁就能掌握他们的未来”。

    历史学,古今中外,都是一门“政治学科”。正如我们初中学历史,“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作为初中生我们有能力分辨“夏朝不是公认存在”么?不能。

    通识的门槛,肯定比专业的门槛低。大众有几个能够满足讨论“夏朝存不存在”这个话题的知识阈值?更何况这是一个“标准并不明晰”的学科。
  • m
    mijuu
    这个世界都是政治学科,你如何证明世界是真的呢
  • c
    chchxv
    同意,历史断代也是项羽火烧阿房宫造成的
  • r
    rjxsxsd
    扯远了,请就事论事。

    你要辩驳,只需要简单论证“历史不是一个政治学科”或者简单论证“历史是一门标准严谨一致的科学”就行了。
  • 见风
    对普通人来说没卵关系,但是你这么说戳中了某些人的G点。
  • l
    listtoyou
    蘑菇开口笑那是虫蛀了HiPDA·NG
  • 马克
    袁老师说了,认真你就输了
  • c
    cewang
    你牛逼,短短几行字把几千年前历史搞明白了
  • n
    nieqbh
    西方所谓历史就有文字了?就算现在话语权在西方,但是很多方面也是自相矛盾
  • l
    lystc
    回复30#

    你这就不对了,洪水哪年不来几次,你咋知道考古那次是哪次?
  • c
    caritas
    读书太少,思考太多。对先商上古史有兴趣的话,去看看许宏的书或者文章不比在这里听人扯淡强多了。
  • w
    wangday
    回复71#cewang

    尽信书不如无书。
  • 摩崖岭老怪
    苏美尔前几个王都活上万年,也没人怀疑。每年好像都要来这么几个帖子要么否定尚未有定论的上古史,要么三星堆来自西亚。你们这么牛逼咋没去考古啊? 世界属于三体
  • i
    i86
    说到点子上了,古希腊神话都能包装成信史,荷马史诗也是历史的组成HiPDA·NG
  • w
    wangday
    回复77#摩崖岭老怪

    读书如果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只是读书遇到问题,提出来和大家探讨一下,没必要这么说话吧。
  • w
    wangday
    回复79#songyear

    哈哈,对佛教的教义虽然不认同,但它大多能自圆其说。道教在这一点上差佛教不少。
  • g
    guaiguai
    回复14#zj21cn

    太史公好歹是专门搞历史的学术专家,你的意思是你现在觉得亚里士多德说的都是错的?
  • g
    guaiguai
    回复80#wangday

    要质疑什么,提前学点东西,不要张嘴我认为我觉得,不是侮辱d版而是侮辱自己的智商。太史公写历史前都是有考证的和实地走访的,人家是做学术的,不是脑补历史的,节操比d版99.99%要高。
  • w
    wangday
    回复83#guaiguai

    对着你自己的本心,回答我一个问题:你读过史记吗?为喷而喷,这样不好。
  • r
    rjxsxsd
    我个人认为:
    历史在实操上,属于“偶然学”,其基础实证(如:考古学实物,考证文献等)随着时间的流逝,都属于“偶然成果”的再加工。(这是一个我个人的认知前提)

    基于上述认识,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推论:
    1、越小,越集中、文化越落后的时代,其“历史实物”更可靠。(比如疆域很小,埋藏遗址越集中的时期,其实物是较为可信的)。
    2、但是历史研究则严重依赖于文化传播,文化传播依赖于生产力和社会稳定性,因此,在满足1设定的前提时,往往偏差上百年,实物包含的“真相和事实传递”就会急剧发散。(这形成了一个矛盾:远古实物可信度高,但是流传解读误差大。近代考古实物可信低,但流传解读的误差小)。
    3、因此,考古和历史研究就会形成矛盾。年代越久,归纳,研究产生的记载性的东西就越不可靠。年代越新,则实物本身越不可靠。(此处的意思是:即便有考古的偶然成果,其解读的发散性就越大)。
    4、综上所述,针对历史这个学科。书籍这种成果,是基于“历史偶然性”强行收敛的,只能向我们后人提供一些“猜测的线索”。而猜测,则必然受当代政治和文化信仰的影响。

    结论:历史,的确是“尽信书不如无书”,解读历史,与其看书,不如先确定一下自己的信仰。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因为我们往往潜意识会根据自己的文化信仰来选择书。而不是因为遍览群书,而选择自己的文化信仰。
  • w
    wangday
    回复82#guaiguai

    前辈说的不一定都是对的,要不你因循旧法即可,何必学习新的科学技术呢。
  • 被放任的枸杞
    按照黄帝内经的
    那个年代人的寿命要比现在长很多吧。
  • w
    wangday
    回复87#被放任的枸杞

    其实这个问题在现在来说,不是问题,前面说的众多遗址应该有遗骸出土,运用现代科技如通过牙齿之类很好确定死亡年龄,但目前没有这方面的报道,我觉得,那只是传闻。
  • r
    rjxsxsd
    这个问题,我建议你也搜索一下。
    近代西方的“重大考古成果”。有几个是可以“对实物进行自由研究”和“公布了严谨的科技断代数据”的。真的,你搜索一下。可能对于“传闻”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 d
    dong
    同意48楼看法
  • q
    qiuike
    不是说挖到了真版的《古文尚书》? iOS fly ~
  • 因为洪水跟洪水不一样啊手机发的
  • 老兵-猫族
    回复61#rjxsxsd



    我跟你说的是考古,你扯半天历史标准。这叫偷换概念。

    其实你扯那么多,总结一句话就是”证据是可以伪造的”………这不是废话吗……
    我和你说考古实物,你说实物是可以伪造的,这叫又一次偷换概念,小学生也知道证据都可以伪造,咱都成年人了 别用这种学生掰理的逻辑好不好?

    那你就回答一下 我什么时候和你讨论历史的评判标准了?我什么时候又说证据不能伪造了。

    以上2点我根本就没和你讨论。

    说到底你都不明白别人说的是什么 ,自己自我陶醉的说一大套。

    然后我和你说的很明白:我说的跟你说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
  • t
    tiret
    还有人说 是古埃及人的一支 长途跋涉来到东土,我们一同学 天天就喜欢 在群里 转发这些东西。
  • 因为考古发现的那次洪水,规模特别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波及的范围,与大禹治水的大部分地区吻合,时间也吻合,所以能对上号。
  • b
    bluefall
    后羿好像就有两个
  • 大禹治水时期,帝都在冀州,也就是山西省中南部,不在河南省。大禹治水之后,继承舜的地位,在阳城建都,阳城在河南郑州一代。当时不是中央集权国家。首都以外,有天量的诸侯国。夏朝畿内应该很小,肯定不如现在的河南省大。
    大禹治水之前,各诸侯国的独立性很强。天子对诸侯的管理方式也仅仅是:“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只是要求诸侯名义上顺从天子的统治,不早饭即可。
    大禹以治水的名义,插手到诸侯的内政,“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食少,调有馀相给,以均诸侯”。
    治水之后,把天下的诸侯梳理一遍,折腾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等不同的亲疏等级,指定了不同等级的贡奉要求。从禹贡原文来看,至少甸服、侯服、是夏朝实际控制范围,绥服是夏朝间接控制地区,要服、荒服是夏朝联系地区。
    一个搞工程的,通过发动大规模基建,用和平的方式把全国统一了。还按照工科生的思维方式建立了更高效更先进行政体系。大禹不简单!
  • 大部头书
    回复8#漓江夜话

    竹书纪年大概率是为了掩饰司马家族篡权而伪造的历史
  • z
    zzwfly
    商超迁都好几次呢
  • k
    kreyax
    古代这样很正常吧?老了生的儿子肯定是小妾庶子,辈分高说明庶子幼子多,而辈分低的却是大宗嫡长子。你想想古人嫡长子十七八就出生了很正常,庶幼子五十几才出生也很正常,一代人就能叔叔比侄子都小十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