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解农产品行业的吗?最近看了郎咸平说,有些疑问。

  • A
    Advancedadvance
    最近看了郎咸平说,讲的是从大豆到玉米,再到棉花,美国公司(主要是孟山都、杜邦等)及美国怎样一步步控制中国农产品市场,进而控制宏观经济的。郎的这些逻辑推断正确与否暂且不提,有个技术层面的问题。似乎在节目中郎提到,由于初期外国公司以免费种子及对盗版种子放任自流的态度,迅速扩张市场占有率,然后再以收费、打击盗版辅以种子自身的退化周期及高额的农药费用等手段牟利,甚至控制种植业,令农民苦不堪言,而且说南美的巴西、阿根廷,中美的墨西哥等国早已深受其害。此处有一点不明白,既然开始农民买国外的种子是因为便宜、好用,那么当外国公司原形毕露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回头采用原有的国内种子呢?还有,国内的种子公司、农科院在整个过程中难道就没有办法发挥作用?请内行解惑,谢谢!

    [本帖最后由 Advancedadvance 于 2010-2-8 15:32 编辑]
  • R
    Rock狼
    得了甜头,不愿意回头,还有很多产业结构因为利润调整了结构,现金流短了直接破产,想回头也回不了
    政府的精力都去做GDP了,谁管你J8事
    农科院也得愁自己没法贡献GDP啊
  • A
    Advancedadvance
    谢谢楼上两位,但是我还是不太明白。整个事情无疑是很错综复杂的,但是具体到农民这个点,国外大公司是如何“绑架”他们的呢?农民难道不能像大公司到来之前那样,从传统的渠道购买种子种植吗?而且跨国大公司的到来,无疑抢了以前种子公司等国内体系内参与者的市场,难道他们没有动力做些什么吗?

    [本帖最后由 Advancedadvance 于 2010-2-8 16:29 编辑]
  • W
    Wbird
    传统渠道不死,就不会打击盗版,也不会收专利费
  • E
    EVAMRX
    LZ去看《食品公司》,里面有答案
  • s
    sobeit
    对于这个我有不同的看法据我所知,在中国的有外国公司参股的合资种子企业(我国不允许外资独资或者控股中国种子公司进行经营活动,但是独资建立研究所一类的事可以的。)不存在所谓的免费种子和对盗版种子放任自流来扩张市场占有率,与其相反的是,种业技术先进的国家却一直在要求我国签署1991版的《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我国只签署了1978版的,具体区别可以google),新版公约对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的保护更加完全,限制更多。关于盗版种子非法牟利,不仅使有外资参与的合资公司苦不堪言,同样也伤害了中国种子公司,而且相对资金技术雄厚的外资,国内相对贫弱的公司受害更大。期待保护知识产权是种子企业的共同诉求。

    所谓的垄断市场,绑架农民。我认为也不存在这种情况,首先外资公司不仅与国内公司是竞争者,而且他们之间也互为竞争者,确实某段时期某公司品种市场占有率很高,但这是由于市场竞争的结果,和中国电信,中石油等依靠行政手段达到的垄断不同的,而且这种市场占有率也是暂时的,即使是目前的杜邦先锋公司,全球市场占有率也才20%,中国市场占有率不到7%,说垄断确实过头了。

    至于农民,其实农民基本相当于用脚投票的,谁的种子好就买谁的,由于我国种子行业集中程度低(仅玉米就2000多家公司),科研实力不高,大部分提供不了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被淘汰也是自然的。另外也提一句,外国公司的好种子不便宜,杜邦先锋的先玉335能卖到40多块一袋,远高于国内品种,可惜还是供不应求。

    至于农科院起的作用,我认为农科院,特别是国家级的,应该致力于公益性研发和扶植有竞争力的企业,而不是拿国家的钱参与竞争性研发为小团体谋利益。
  • L
    Lcat
    为什么不能回头?因为回头路已经没了——国产种子因为没有市场就被淘汰了,不生产了,这道理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