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的这一套,是不是和美国次贷危机那个公司很像?

  • 电冰箱
    第一步就是借给没有还款能力的人钱,让他们去消费。第二步还没开始做,但是总归是要想办法,把这个债条打包卖给别人吧?
  • g
    gchuyun
    说反了,第二步已经做了,第一步还没做,不过不加监管的话,未来优质客户开发完,可能就会开始了
  • 般若波罗蜜
    消费金融层面,做的最好的招行,信用卡坏账率1.35%。

    其他银行,大致在1.5%-2%之间。

    支付宝花呗的坏账率是1%。

    那么谁才是真正的不良贷款呢?

    另外,但凡去银行办过贷款的都知道,核心要求就是“不得用于房产/股票投资”

    但实际是不是“房产/股票投资”,大家心知肚明

    蚂蚁金服可大部分都是真实消费

    如果类别次贷危机,我们的各大银行,可比蚂蚁金服像的多了。
  • z
    z3833
    多了一个放贷的,其实没什么大不了 iOS fly ~
  • 卡卡西莫多
    3楼这个有道理。话说现在有多少消费贷和房屋抵押贷款在楼市呢
  • k
    k_u_u_k
    重点是这些消费贷款无抵押,经由蚂蚁集团这种“有信用”的公司打包为“优质”债券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

    这模式与美国次级债券一样的方式。毒债券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金融机构里,且资产表上是健康的

    按正常的消费贷违约比例为1-1.5%,但假设蚂蚁的资贷杠杆是1:100,正常违约比例都能导致蚂蚁资不抵债,引发金融风险了。

    而且蚂蚁这种盈利模式不被监管,且蚂蚁若上市成功,蚂蚁的盈利模式就会有其他“有信用”的企业复制,这就是2008年前的华尔街了。
  • l
    lyk175551
    蚂蚁金服根据大数据,给现在年轻人在其安全边际内放贷,所以坏账率比银行低。
    传统高利贷坏账率高,为了平抑坏账,所以利率必然高才行。
    这就是蚂蚁金服估值高的原因,即维持不低利息的情况下,降低坏账率。

    如果经济平稳时期,高杠杆看起来也没什么大问题。
    可就像新冠一样,面对突发情况,就危险了。如果中国新冠如美国一样,持续时间这么久。那坏账率必然大幅提升。暴雷了,怎么办?
  • l
    lidongbest
    花呗抵押了20轮,1%的风险已经变成20%,如果经济不好,上升到2%坏账率,20轮后坏账率就是33%。
  • m
    metalkj
    不用洗,花呗借呗弄钱可比银行门槛低的多
  • t
    tuzky
    回复7#k_u_u_k

    我觉得你可以看一看李永乐老师的视频
  • s
    sunrainx
    次贷美国玩了那么久,2008危机爆发之前各大金融机构也是赚的盆满钵满,没人能抵御赚钱的诱惑,尤其是跟钱打交道的公司
  • l
    logic90
    第二步,发行股票

    股市里买的股票,就是蚂蚁用来出借的资金。。。相当于打包卖给了市场

    要是像传统银行那样,按照银行估值。。。问题不大,毕竟市场是合理评估了风险的

    但是,不知道怎么搞的,现在要按照互联网企业估值来上市。。。这个钱就有问题了。。。
  • k
    k_u_u_k
    目前是没有监管制度去管控蚂蚁的放贷杠杆比例,蚂蚁的放贷比例1:1000?你这样的问法,是完全不考虑蚂蚁把钱转移,蚂蚁的钱投资失败等等。消费贷也涉及到付款给卖家,一旦系统崩塌简直就是金融核弹。蚂蚁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蚂蚁可以以此盈利模式赚钱,微信可不可以?京东可不可以?中移动可不可以?

    监管者可以依赖资本家自己管控风险吗?显然不能!
  • g
    greed89
    蚂蚁还没房地美房丽美这么恶劣
  • o
    ovo60
    P2P金融概念也挺好的,是怎么玩坏的?是人都想赚快钱,自己能监管自己?
  • z
    zlion
    不要忘了我国还有6亿人月入1000,这些人如果用了花呗,才是悲剧
    iOS fly ~
  • l
    liangch02
    现在经济不好呀。所以要防止蚂蚁扩散。
  • u
    u1170
    经济危机时候,家里大件也不值钱啊
  • k
    k_u_u_k
    而且不仅仅是花呗、还有白条、微贷.....
  • z
    zzh214101
    回复17#jn13lh


    单个看肯定没问题,,但是如果大面积违约就不一样了,,,就像索罗斯来泰国洗钱,,当时肯定也有泰国人知道,市场上有很多优质资产的价格很低啊,,但是没钱买啊,,最后都被西方金融家低价买走了,,,,如果一个市里60%的年轻人都要靠家里卖大件去还花呗,,谁来买?谁敢买?谁能消化掉这么多的大件?
  • Y
    YuanDi
    不止,花呗几万,借呗十几二十万的很多,而且大量是银行办不下来的年轻人,甚至学生.小尾巴~
  • 迪安
    京东金融也在做的,里面有个白条理财,30万还是100万起投,标的就是无数用户的一条条白条贷款。
  • x
    xiaomao88
    你第一步的论点有没有数据支撑呢?HiPDA·NG
  • I
    IT民工
    回复2#gchuyun


    优质客户从银行可以拿到更低的贷款,比如前几天说的农行的3.85,5点几的简直随便哪家银行都可以拿到

    蚂蚁的肯定是银行拿不到贷款的,应该不算什么优质客户了吧
  • s
    sdfflair
    回复10#lidongbest


    马云想的可不止20轮,他想的是200轮甚至2000轮,他出1分钱就能撬动1e杠杆这才是最好的,而国家就是要限制他的轮数
  • o
    ovo60
    d版中老年不要停留在中国人喜欢储蓄的刻板印象上。
    现在九零后,零零后储蓄率其实不高,很会消费的。当然,暂时可能还有父母可以兜底。
  • I
    IT民工
    回复3#般若波罗蜜


    了解一下ABS。。。。蚂蚁的问题根源不是在放贷,而是循环ABS

    银行放消费贷能把银行放倒闭吗?为什么国家能够给银行兜底呢?根源在于杠杆
  • p
    prenewbie
    高利贷50步骂高利贷100步而已
  • 般若波罗蜜
    抵押物,现实点说,就是房子和土地呗,如果是政府,就是税收。

    银行有抵押物的前提,是“房子+土地”不会崩盘。

    房子+土地真的不会崩盘?

    算了,就是真的崩盘了,那也是全民买单。

    所以逻辑就变成,只要能够让全民买单,风险就不成为风险。

    我不说蚂蚁的估值和多重抵押的问题。

    马云有一个意思其实很正确:对全民来说,信用同样是抵押物,并且是很有效的抵押物。
  • u
    u1170
    叫停的是杠杆,没叫停放贷啊。。。监管也是限制杠杆。限制杠杆有什么问题?
  • I
    IT民工
    回复5#卡卡西莫多


    有个P道理,连蚂蚁的问题是杠杆过高都清楚
  • o
    ovo60
    叫停上市,又没有叫停蚂蚁。
    问题蚂蚁现在的估价是贷款按照自己出5%的实际准备金来的。现在政府监管要求不低于30%的准备金。蚂蚁估值就不值这个价钱了。
  • 十二国
    没有调查就不要乱叫次贷危机,完全不是同类东西
  • o
    ovo60
    蚂蚁怎么认定信用?如何避免蚂蚁不滥用这些“信用”?
  • 许较瘦
    蚂蚁是高杠杆,不停地包装循环放大,
  • 般若波罗蜜
    蚂蚁在玩循环ABS的时候,“符合当时政策情况下的循环ABS”。

    是国家在他上市前一秒改规则了嘛

    你不能说他违规吧

    另外,本质不在这里,我也没洗蚂蚁这点。

    金融的本质是“风险控制”以及对“风险定价”

    国内这些银行在这方面,拍马也赶不上腾讯和阿里。
  • 橡筋
    回复3#般若波罗蜜
    所以说银行也难啊,又让帮助小微企业,又要防止坏账。我之前看过一个统计,对公业务里面,某大行93%都来自私企,国企贷款坏账率极低。 iOS fly ~
  • u
    u1170
    信用从哪来呢?万一全民兜不住呢,马老板拍屁股跑国外了,zf呢,像冰岛一样破产么
  • 般若波罗蜜
    信用来自于数据。

    另外,什么叫“马老板拍屁股跑国外”?您看看蚂蚁的股东结构?
  • Y
    YuanDi
    谁说银行风险控制比不上阿里?你太小看银行了. 蚂蚁那些搞风控的还不都是来自银行.小尾巴~
  • 般若波罗蜜
    3楼我就说了,什么时候银行的坏账率能达到微信和支付宝的水平,银行再来说风控吧
  • o
    ovo60
    如何防止蚂蚁为了自身利益不去滥用这些数据呢?
  • z
    zlion
    回复34#般若波罗蜜
    在经济情况好的时候,信用值钱,如果经济变差,信用算什么,银行信用卡没加杠杆可能挡的住,蚂蚁30亿能放贷到3000亿,上市后体量更大,如果出现普遍违约,会动摇国本的 iOS fly ~
  • z
    zyhgl
    应该是为了杜绝这种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风气。

    我也觉得应该杀一杀这股风
  • 般若波罗蜜
    经济变差的时候,你银行那些抵押物不一样是一堆钢筋水泥?

    政府拿一亩地抵押1000万,企业拿厂房抵押2个亿。

    武汉刚出的那个事情,拿着一台光刻机抵押十几个亿然后跑路的,那不是风险?

    对银行来说确实不是风险,风险给政府了,政府又全面摊派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