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不上院士?

  • 我是民工
    面皮还是要的啊 不能打脸太狠
  • s
    songco
    饶毅已经正式实名举报


    发件人: Transmissome <yrao@pku.edu.cn>
    日期: Friday, January 22, 2021 at 1:14 PM
    至: Gang Pei <gpei@sibs.ac.cn>
    抄送: <oy@itp.ac.cn>, <mgzhai@mail.iggcas.ac.cn>
    主题: 补充:不反对用/咨询诺贝尔奖得主 Re: 正式举报林-裴 (1999)论文涉嫌学术不端
    中国科学院第六届道德建设委员会

    裴钢主任
    欧阳钟灿、翟明国副主任
    丁汉等委员
    为方便贵道德委员会工作,补充几点:
    1)第一作者应该姓凌,不姓“林”,更正。据传其中文名为凌坤。如果这样,那么涉及的文章应该简称为“凌-裴(1999)”;
    2)需要重复的核心是要按“凌-裴(1999)”的文章,用同样变异的基因,也就是编码的CCR5受体缺乏同样72个氨基酸(从第36位的亮氨酸到107位的甘氨酸),CXCR4缺乏从第43位的异亮氨酸到114位的缬氨酸(见原文的图1)。用其他的GPCR不能算,用CCR5和CXCR4基因的其他突变种也不是重复原文结果,必须严格用按原文描述的基因;
    3)重复的实验是原文图3、图4、图5。“凌-裴(1999)”一文号称五重跨膜的突变蛋白功能与正常的蛋白质几乎一模一样。需要重复的是两个突变基因的三个实验,一共六个实验;
    4)按国际惯例,如此重要的突破性结果,不能掉以轻心。如果不能重复,裴钢应该致信《美国科学院院刊》提出撤稿。
    5)如果不能重复,是有人造假,还是有无意的失误,需要有专门调查。
    一般来说,无意可以失误一个、两个实验。如果用失误解释六个实验(两个基因三个功能检测实验)出错,非常难以被接受。应该专门调查第一作者和其他知情作者。应该查笔记本。二十年前的笔记,确实不容易查,可能没有了。但在裴钢实验室有第二篇相关的、但没有发表的情况下,应该好查:问裴钢为什么不发表第二篇三重、一次跨膜GPCR的文章,问第二篇文章的第一作者为什么不发表这第二篇文章。其中蹊跷,有可能被揭示。当然,出现撒谎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特别是有人在法庭都敢于被录像记录在案地当庭撒谎。
    6)裴钢的博士后导师Robert Leftkowitz当年把“凌-裴(1999)”论文投稿给刊物,他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贵道德建设委员会请他主持调查,或者咨询他国际惯例和程序,虽然他们有师生关系,我不反对。同理,我也不反对2012年诺贝尔化学家得主Brian Kobilka主持、参与或咨询贵道德建设委员会的调查。
    为什么要认真调查?因为今天中国科学院第六届道德建设委员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挑战:中国科学院内有人试图通过歪曲的过程和程序,放走学术不端,这种调查有严重后果,它起的作用等于是定义“中国科学界永无造假”。中国科学院在上次调查过程中,从来没有找过我,据说还有很多正常的国际惯例的程序也缺乏。放跑一个人两个人看起来小事,当“小事”是范例的时候,就是很大的事情。
    饶毅
    2021年1月22日中午1:10补充
  • i
    i读书
    好尴尬 iOS fly ~
  • t
    tonie
    图片误用。。。学习了
  • j
    jiandanbill
    饶毅还真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啊
  • a
    abcess
    支持较真的饶毅先生HiPDA·NG
  • o
    openwrt
    饶毅不是盛赞国内体制吗,希望他这次能够矫枉
  • s
    sunnei
  • s
    songco
    怎么盛赞的。。。 只记得他批判过科研经费分配制度, 应该是涉及到了很多人的利益
    不过好像他说过只对有可能改进的问题进行公开批判, 大概是这样说的, 有些东西应该不会喷的, 哈哈。
  • f
    fan112
    饶教授理论上也应该有美国护照 可以喷这点起码是下资源各种文章明示暗示 iOS fly ~
  • 西
    西门串
    饶毅怎么也被举报成造假人了
  • c
    cn忘记
    本来是想拿个棍子的,误用了刀具。 iOS fly ~
  • h
    hnhqw
    国内学术造假积重难返啊,国内大学想做到世界最顶级看来有点困难。院士里面各种单位领导太多了。
  • l
    logic90
    这不就是之前黑猫白猫一套嘛。。。只要能达到目的,造假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 r
    raxray
    有了“图片误用”这个专用名词防身,
    国内学术造假必将掀起一波热潮。
  • 蓝田玉暖
    这个说得一点都不对 见工程院院士李宁
  • u
    usdfb
    误用简直是侮辱中文
  • z
    zzsstt
    李宁院士刚获刑
  • r
    rainstoneuk
    我承认里面可能存在误用。但这个口子一开,以后估计相当部分的图片都可以说成误用了
  • l
    leeguoleeguo
    关注,看看后续,这个矛盾到明面上真少见 iOS fly ~
  • s
    songco
    误用, review没发现,还能证明自己的结论, 概率太小了。
    只有那种非常相似的图特别多的论文才会有一点概率出现放错图还没被发现的情况。
  • 水龙头
    如果真是误用,该有个正确的图片没被使用吧,换上不就行了。。。。。
  • y
    yangkghjh
    较多论文存在图片误用
  • b
    bigocean
    数据是不是也可以误用啊
  • a
    amoour1999
    来个后续,饶教授也未必就是对的。不过支持这样举报才能让学术气氛更好。

  • z
    zhtx
    院士剽窃不算剽!
  • j
    jdwell
    曹雪涛不是二军医大的吗
  • 烂人村村民
    图片误用牛逼!把人当成傻子呀。普通大学生都极少犯这种错误
  • 烂人村村民
    回复29#amoour1999

    斐钢和饶毅都有文章被质疑,不过两人都经得起查
  • a
    amoour1999
    确实,应该都对得起院士的头衔。
  • c
    cattery
    一般人误用试试 马上被打的永不翻身 iOS fly ~
  • s
    songco
    前三个说是误用

    就这个误用,逃不掉了
  • s
    singsingchow
    这事翻不过来,中国科研要臭,尤其生医这俩哥们,太tm能灌水了,即便不造假也是废文连篇,结果也不好检验,整个圈子比着抱团骗经费,化环材都已经跟不上节奏了
  • l
    lavn
    真丅M牛逼
  • 湘南和也
    饶毅不是院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