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说大城市的交通拥堵解决之道

  • 朱爷吉祥
    首先,说规划有问题的,都要反思一下,10年前你来做规划你能预料到这种高速发展态势吗?事后诸葛亮于事无补也不能显得你聪明,只能说明你水平不够。

    其次,收拥堵费看似可行,实际上很难执行。收少了没效果,收多了民怨大又影响购车带来的鸡地屁。怎么收也有问题,难不成进出三环的路口全都设收费站?这是解决拥堵啊还是添堵啊?一刀切全都收,那就更脑残了。

    应该看到拥堵的原因,才能有具体解决办法
    1、人口大规模增长,别拿香港新加坡说事儿,你让他们在10年内涌入1000万人、车辆增加300万试试看,那也就是堵的严重程度问题了。
    2、汽车大量增长。要理出一个原因,为什么大家上下班都愿意开车而不做公交或者骑车?因为公交也堵,在车上难受,还不如坐在自己车里堵。骑车太远,这10多年来北京市城区大了多少倍,过去出2环就算远了,现在5环外人口巨多,骑自行车显然就不现实了。
    3、公交优先了吗?虽然财政补贴很多,但是也能看到公交运力仍然紧张,城铁的规划和建设速度虽然很快但是远水难解近渴。BRT更是矛盾,占用一条车道的资源使用效率却很低,司机们骂的很多 。
    4、路网密度不够那是相对的,现在想要拆迁修路来不及也拆不起了,为什么这么多年了都不能在现有主干道上修高架来提高道路容量?就因为面子吗?
    5、造成拥堵的主要原因来精确打击,用最快的办法先解决一点问题。比如快速处理单的使用范围要加大,对于能快速处理而不处理的要重罚。匝道口是最容易引起拥堵的,应该扩宽 主要干道的匝道口。
    6、还有各条高速的北京段内的收费,应该尽早延伸到远处。比如让杜家坎收费站、清河收费站统统挪到6环外、甚至北京河北交接处,这样比财政补贴公交卡来得更好更、有效。
    7、现在的主要矛盾是大家被高房价逼得不得不住在远处,但是就业基本都在城里。那么城市功能化模块是否能外迁?私企不好迁,因为人家是自由选择的。国企能不能迁?政府部门 能不能迁?把企业外迁到6环外可以缓解上班高峰的压力。

    8、高级公仆们不要动不动就在上下班期间封路出行!艹

    另外,应该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各种先进管理方式和推广先进的交通理念。
    1、比如,ETC的初装和使用费用应该降低,提高收费站的通过速度。
    2、在驾校和各个媒体都推广一个理念,路口起步快速通过,现在北京的司机都被堵的慢性子了,起步要悠起来,路口的通过效率就低,提高一倍速度,通过率也会提高。
    3、还有在主要的周期性拥堵路段,应该设置可以动隔离带,比如早上进城多出城少,那么可把一条道路划归进城方向,晚上再移过来,投资有点大,但是效果能比较立竿见影。
    4、还有前一阵网上热超的立体快巴,是很好的创意,应该快速验证快速立项快速试点,为提高效率各部门都应该开绿灯。

    现在动不动就收费,简单、一刀切,但是既不公平也没效率。油价不是都涨了这么多了,燃油税也收了,不还是更堵了吗?除了让老百姓活的压抑憋屈之外,一点实际效果也没有,受益的只有垄断企业。

    集思广益,办法很多,可行的绝对不少。但是这个可行也仅仅是技术上和道理上可行,是否真正行得通,还要看政府的决心和力度,以及现有各个利益单位(公交、出租、高速、大型国企)的协调和妥协。


    还有一个我认为重要的问题

    政府补贴1.6以下排量的车,环保的效果不明显。
    目前上下班高峰,大多数车里就坐一两个人。但是一辆车还要占用近5米长2米宽的道路。这个时候政府应该鼓励小型车。也就是体积小的车,奔驰smart、双环小贵族这样的小 型车。

    补贴方式应该为,长度低于3米的小车,减免购置税和每年的车船使用税,道路资源就能节约出来,提高效率。有了这样的税费优惠,汽车厂家也会推进小型车的研发。争取做到普通的家庭,大车平时不开,上下班开小车。虽然是一个长远目标,但是应该能预见到这种效果,应该给与支持。

    另外对电动自行车的限制应该放宽,允许速度更快的电动车上路,允许更多厂家进入这个市场。别老拿所谓的安全说事儿!

    ----------------------------------

    下午看爽总发那个帖子后一帮人特别是瓶子来搅和变成了地域贴。我想说的是。。。。。。。。。。。。。。。。。。。。。算了不说了。。。。。。。。。。。。。管不了别人。。。。。。。。。。。。。。。。。。。

    [本帖最后由 朱爷吉祥 于 2010-12-8 23:00 编辑]
  • 朱爷吉祥
    这个贴是我几个月前在某门户网站参与讨论时发的,艹居然没给我通过审核,今天拿出来发。
  • 跳个曲
    最重要的两点没说, 公车滥用和临时限行
  • 朱爷吉祥
    嗯,刚才忘了,补充进去了
  • 朱爷吉祥
    至于限制公车滥用问题,只能是让TG自律自查,我觉得这是另一个问题,等什么时候国足拿世界杯了可以再拿出来讨论。
  • 四百击
    起步开的快很危险,因为有很多行人和非机动车都抢灯,有一次在瓷器口差点撞上一老头,从此再也不敢第一个猛给油了。
  • 朱爷吉祥
    快速起步问题,国际上好像大都执行的很好,只要宣传到位也不是没有可能。

    习惯是可以改变的,主要方法得当就不会太慢
  • s
    sunever
    推广小车身汽车的主意早点推出应该有用,现在晚了,能实行也无法立刻见效,目前保有量太大了
  • 放浪的无责任男
    很认真的帖子,其实现在所谓专业人士也提不出比民间意见高明到哪儿去的解决办法,基本上大家都能想到,但仅有的一些可能有效的措施实施起来都有无数意想不到的阻力,若不是这次大boss 关注,帝都根本不会有现在的力度
  • a
    aweiwei
    还是那句话,环路限行货车(包括面包车)+违章加塞的重罚,基本上可以解决50%左右的拥堵。你看每天早上东西二三环、西四环,晚上二三四环堵的地方,都是因为有加塞强行并线的。
  • h
    hmds
    要是不禁摩多好啊
  • s
    smilemiles
    这事儿没办法,懂点经济学的都明白新加坡模式是唯一的解决城市交通堵塞的办法,不懂又不肯学的怎么讨论也白搭,偏偏兴趣还最大………………
  • L
    LuciferQ
    长安街把你妈各个大院门口全连上围挡 长安街出行省好多时间 取消所有限时限车型的左转线,想左转?对不起 右转绕圈去吧 什么大院不大院的,全滚蛋 老实跟社会车统一走去
    -----------
    环线只能所有辅路出口来车方向红绿灯控制,探头监控 手动调开关
    -----------
    每天电视台随机曝光5个违章+能拍到的司机特写+行驶证名字,不是不怕罚钱么,看要不要脸了就


    说回来 官老爷才不管堵不堵车呢 那天早上9点钟,北四环西四环石景山路全线管制两车道,不就去个追悼会么,早高峰瞎胡闹
  • l
    lobydenk
    睡前马一克,
  • Y
    Yit
    posted by wap

    原来北京十年前全是自行车在街上跑 感情那时全是设计的自行车道?还有 香港新加坡东京纽约伦敦都是今年才建起来的城市么?
  • 麦田麦点
    四个字解决拥堵问题:让公车滚!
  • O
    ORICONF
    北京路网密度太低 机关大院太多

    北京的那堆机关ZF大楼一个比一个占地大

    去看看伦敦和巴黎的道路网
  • n
    nmlb
    那些外国城市不是今年才建起来的,相反,是近50年持续建设的结果

    而中国的一线城市,某种意义上说,是近年才成现在这型的,以前是限制人口流动,再后来是穷
    车都是近几年买的

    别不服,香港开发边境试试?外地精英能涌进1亿人,然后再看谁还敢提什么狗屁纸上谈兵的规划,绝对堵死
  • h
    helllee
    控制性规划师规划的根本
    每个地区的功能使用和密度都将对将来造成影响
    不过这在中国基本扯谈
    国外是对规划进行立法的
    国内是新的人上来就要改一次 小改好 大改也好 没几年 几十年级别的规划改了n多次

    如果按照最理想规划 一环套一环 每个功能组团为一个环 然后用公共交通进行连接是最理想
    不过 已经没啥可能那么搞
    城市的道路面积再大再拓宽 也赶不上区域人口增长以及是不同功能区域每天不同区域间迁徙所占用的道路面积

    解决之道其实为啥不学学波特兰
    降低私车使用 城市主要用公共交通联系 城市外围设置大型停车场 同时跟公共交通站点联系起来

    ps 上个月去了北京 一趟 感觉那个自行车道 相当的形式主义

    [本帖最后由 helllee 于 2010-12-9 01:39 编辑]
  • h
    helllee
    中国现在的城市的规划基本上都是照搬美国
    而美国自己现在是反思自己的规划的问题
  • 杨光
    城市规划像屎一样,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我们这里有两条主要公路改成了步行街本来不太堵结果改了以后堵的要命,现在又把步行街拆了改公路....................

    警力不足,执行力低。该管的没人管 不该管的也没人管
  • s
    sunhydralisk
    除了电单车的那部分
    基本赞同lz的大多数看法
  • 朱爷吉祥
    先说自行车道的问题,早年北京的自行车道绝对是非常优秀的,宽度大,你要是见过南方城市的自行车道绝对会说北京的好!

    现在不是因为私家车停车占用了自行车道,而是骑车的人变少了,这是大家自发的选择。这些年因为城市急速扩大,年轻人买房子都去三环以外了,加上公交优惠政策,老人都不怎么骑车了。

    你还好意思说波特兰,波特兰现在有60万人吗?鸟不拉屎的地方免税州都没人爱去!

    你做过13号线城铁吗?有几站周围就是大片的停车场,依旧满了,门口还巨多的黑车!

    总之,你不了解实际情况,你在yy
  • p
    ppst
    建议是好建议,但执行的时候除了收钱,其他估计都做不好,所以最好的建议还是增加收费项目,提高用车成本。
  • y
    yuzhao1985
    不说别的,就帝都而言,公车上路一定要加以限制
  • 你猜猜看试试
    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及公共交通,同时施行里程收费制,让公交公司和地铁公司在保证公益性的情况下,有钱赚。进而再继续投资进公共交通中。形成良性循环。避免造成为了公益而公益,地铁公交越多,国家补贴越多的尴尬境地。同时鼓励摩托车及电瓶车,并且规范电瓶车市场,施行摩托车和电瓶车的统一管理。

    [本帖最后由 你猜猜看试试 于 2010-12-9 14:59 编辑]
  • h
    helllee
    看来我说啥是没看懂
    没规划逻辑也没办法
    降低载客量低的私有车辆的道路占用面积
    增加公共运输交通的使用量

    同时对公共交通费用进行规划来调整人流

    是特大型城市的最好整治补救方法

    波特兰虽然人口少 但是交通规划方法已经在美国国内开始实行
  • 天天吃白菜
    别的都还靠谱。这条不敢赞同

    在驾校和各个媒体都推广一个理念,路口起步快速通过,现在北京的司机都被堵的慢性子了,起步要悠起来,路口的通过效率就低,提高一倍速度,通过率也会提高。

    路口起步,不是不敢起快。太危险~~~~别说快变灯时候行人抢灯过,还要兼顾其他道抢黄灯抢红灯的。这要一出事,堵上了结果比慢点开造成的时间浪费更严重~~~
  • a
    aweiwei
    绝逼不敢在路口提速。现在的自行车和行人都是无视红绿灯的。
  • 天天吃白菜
    而且你要敢开快点,人还恶狠狠的瞪着你兼带国骂之类的~~~~~~大哥,又不是我闯的红灯~~~~
  • 朱爷吉祥
    要动态的看问题。。。。。。

    30年前计划生育没事行的时候,不都是一家好几个吗
    20年前没有倡导卫生运动的时候,不是街上随地吐痰的很多吗
    10年前你知道快速处理单是什么玩意吗?

    快速通过这个问题,也许1-2年不好改,但是倡导久了,别说习惯,文化都可以改变!
  • z
    zo
    政府补贴1.6以下排量的车


    这个补贴貌似马上取消了。。。
  • z
    zo
    lz没说到的一个问题

    市区大片的各种机构大院怎么办?打通?开放?还是搬迁?

    [本帖最后由 zo 于 2010-12-9 17:08 编辑]
  • 朱爷吉祥
    不知道zo是不是北京的?

    反正我从小的理解就是,所谓的大院,指的是各种机关单位的家属楼所在地,办公有一些也在大院里,也有很多不在。因为这些大院都是老楼,很多单位的办公地点都搬走了,所以大院就变成了普通的居住小区,并不是拥堵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只提到了最好把行政单位和国企外迁,因为这是造成拥堵的重要原因。大院留在城里无所谓了。
  • k
    kelaredbull
    沒在北京騎過多年自行車的人請去找點老資料看看,編輯部的故事就行,你喜歡看洋人的片子就看NHK的紀錄片,你就知道北京的自行車道有多給力了。

    差不多15年前我騎車在西直門橋玩大撒把,差不多10年前我可以晚上在四環路上踢足球,現在呢?窩在西三期坐公交而已。
  • h
    handsomeken
    @handsomeken mark
  • a
    aaafffei
    交通的问题绝不只是交通的问题,这里面有地区经济布局和城市规划的大题目在。头疼医头是没有用的。
  • d
    doomking
    北京市中心政府机构太多,卫星城又发展不起来,整个城市还是向四周辐射发展的,只会越来越堵

    方法倒是有,三环内不准停私家车,居民区和大型企业全部外迁,三环以内只准用地铁、公交通行,私车停在三环周边的大型停车场可惜以北京的现状,再过一百年还是堵
  • 朱爷吉祥
    其实早年间,中关村、亚运村绝逼算是卫星城,现在都算市区内了。过去郊区县的县城,也大有一体化的趋势,通州距离比较近已经基本满了,天通苑回龙观上地也满了,再远就得大兴、良乡、昌平了

    其实这些年大学新校区外迁已经算是比较及时的了,要不然更疯了!至于四惠南边那些化工区、石景山首钢都外迁,主要还是为了环境治理。
  • h
    helllee
    无有序规划和爆炸性发展的结果
    苦果子 自己吃吧
  • n
    nlkbx
    鼓励就近择业,平衡各区域的产业和收入水平
  • c
    clockworkjian
    无解 人不不能不生汽车不能不生产 总趋势就是这样 不解决这两个一切缓解的办法只能是跟在后面慢慢追
  • h
    handsomeken
    要不国家负责分配咋样?
  • f
    fallingcloud
    提高私车使用成本,强化公共交通建设,是两剂猛药,但在中国,公车笑了
  • 朱爷吉祥
    谁种的苦果子?这算不算是苦果子还要另说呢?

    还是那句话,说规划问题的都是马后炮。你要是说你能预见到10年间的爆炸式增长,那你绝对是吹牛逼。你要是也不能,那就说点以后的办法、靠谱的,别跟这儿冷嘲热讽!

    再说回自行车问题。

    自行车的使用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了,原因我上面说过了,是城市急速扩大的结果,不骑车是大家自发的选择。所以纠结于自行车道的规划目前看是细枝末节的问题。
  • n
    nlkbx
    跑到几十公里外的地方去上班绝壁浪费资源浪费时间的生产方式
    平衡各区域的产业和收入水平本来就是城市规划的问题,这个国家当然要管

    [本帖最后由 nlkbx 于 2010-12-10 00:08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