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姐请进,认真求教一下怎么给学习不好的子女准备出国买房

  • g
    googoofox
    就告诉你们一句:粘液性性格的人,懒癌复发是肯定的。
    不管你用什么威胁论招数,苦能让娃好1周最多,然后你们还送回去?娃自己都知道你们舍不得老玩这套。

    能吃苦的进了大都市的,都是已经筛选过的性格。真以为这招那么管用就不会有军事化管理中学进去学3年的。衡水那是本来就愿意吃苦的学霸,我是指实际上毛坦厂中学的那些学渣都有混的。
    学霸爸x学霸妈=/=学霸娃,coz均值回归。--多念几遍
  • R
    R.R
    看了你的帖子 我舒服多了
  • v
    vivakira
    坏人
  • g
    googoofox
    看了。但他那个5岁的小儿子明显是理工男体质,scratch编程,自己做小机器人,关心人工智能。大娃能做到北大本硕博连读,也是说明资质本来就不一样。能上清华北大本来靠的就不可能只是努力。
    家里对于习惯养成很严格。这两个孩子都能接受,比如罚抄字,顺便学会认字写作文。换成粘液体质的小孩,估计就会很折腾了。

    1)孩子资质特例没法通用。
    2)爸爸那套细心观察陪伴严格,多数爸爸也做不到。
  • 1
    142857
    不一样。。
    我爸的大单位是研究机构。。。

    他那个二级单位组建好了都没盈利,先建博士后工作站。。我长大环境都是那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解放前大学生。。

    虽然我学习到现在都挺差的。但是我可没种敢随便上个垃圾高中。
  • j
    jjss521
    我不认同的原因,也是他的偏执。
    他基本一辈子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除此之外可以想象的到。
  • 肖大侠
    是不是小学就上住校私立会好点?
  • g
    guoqz
    有锤子用,我表姐的娃,常春藤名校的数学系,当然就是我娃的小姐姐了,从小两娃就玩在一起,现在还不是照样周末铁打不动叫不起床,必须睡足了才起来,也不学习。我们本来就是在三线城市,孩子小时候周边的乡下去了多次了,学习不好,活例子多得很。
  • b
    bluefall
    嫁给外国人
  • l
    linlance2000
    问问为啥吧。。。交流交流。。。小丫头不是老爸的棉袄嘛?
  • v
    vivakira
    有这能力我还说啥。
  • w
    wnxyer
    她就一直拖着不写,吃零食、玩、看故事书等,一直拖到七八点开始写,也是九点写完。
    ——可以试试要求先完成作业,没完成不能吃不能玩。

    PS:两个小时不到完成所有作业,有点厉害啊。
  • t
    toususu1984
    虽然应该尊重孩子选择,但有时候也得用点强制措施
  • v
    vivakira
    问呀,交流过很多次了。问她就是不想学。再问烦了就是不学了,上不了高中大学无所谓,做清洁工就清洁工。
  • g
    googoofox
    你换个角度想。他发现娃小时候就特殊,不管是喜欢文学的大娃,还是喜欢理工的二娃。他的陪伴有回馈,自然就会持续投入。
    对于普通众渣娃,家长难得有耐心和时间陪娃,然后发现学习过程中娃遇到困难三分钟热度后开始分神,甚至还有干脆让家长自己解迷自己当观众了的。这家长的沮丧能有后面的投入么?自然断断续续的陪伴投入,换回来的就是娃愈来愈渣。

    这个就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事。牛蛙也会遇到学习时烦躁的时候,只是耐受度好,自然对家长精力损耗小(意志力是有限资源),加上这个偏执性的爸爸,一拍即合。绩优股当然往里面扔钱是开心的。


    我只是觉得不管二娃是不是理科天才,他不应该上来就定性一定要清华,能力到了的话自然清华。过早定目标不好,不然考个复旦是不是会觉得失败了?
  • v
    vivakira
    公立学校嘛,本来也没有太多作业。有两次在学校都做完了。作业主要以各种订正为主,当然了那些什么预习背诵之类不用写的作业她是肯定不会做的。有时候搞到很晚还做不完,或者不想做了就定个闹铃早上起来做。早上有作业还算好,起床起的快。没作业的话就磨蹭,穿个衣服半个多小时,不能说,说了能穿一个小时。天天如此
  • g
    guoqz
    我友,本来就比我有钱太多了,人家娃和我娃在一个班,别人当爹的天南海北出差赚钱,当娃的心心念念北大清华。我娃成天抱各种通俗小说,爷爷奶奶专门过来陪读解惑,没有问题问。算了,开心就好吧,又不是过不下去了。
  • v
    vivakira
    是呀,体育锻炼挺好的,学了至少强身健体,比大部分兴趣班有用。只是最近也是发现她越发懒惰,一个坚持读了第三年的课外班,现在越来越不像话,上课基本不听,课后前两年基本还每天朗读的作业现在更是一次都不愿意做了。
  • w
    wnxyer
    那就从洗碗开始吧
  • p
    peng123456
    我儿子4年级之前也是这个得性, 到了 6年级就变了。 现在疫情 出国就呵呵了。
  • g
    gongfulong
    才四年级…真是醉了


    出国吧出国吧, 来自西部世界
  • 西
    西门串
    数字姐,在哪里可以看到你的全本帝都生存攻略,或者实用中产阶层阶层捍卫攻略指南。
    实在是很喜欢你的文字和风格。谈的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有点像那个水库的欧神,能自成体系,有独特的逻辑风格。可惜在D版上都是零星的文字。

    真的是有点崇拜你了。
  • j
    jesse_yu
    再生一个吧,这样有人争夺父母的爱,孩子才会有争强好胜的心理~
  • v
    vivakira
    对了,如果按你之前说的让她先写作业才能做别的事情,那就是我说的第一种情况了。就算你啥都不让她玩,她就一直磨,趁你不注意就拿个纸画画或者找个故事书看两眼,你看着她她就一直干坐着,时不时再给你说两句话,问个问题,上个厕所,喝杯水啥的。反正最后一定是耗到九点还没完成。
  • 1
    142857
    你们三线城市物质差异不大啊。
    我一线城市,亲戚五环里地铁口住200平米房子,孩子欧洲穷国上美制私立一年20-30万,二三年级会说两门外语。这没事就天天见啊。从小国外传统私立和国内公立,长相和气质都不一样啊。

    大学出去应该差距不大。从小出去拿钱垫起来的。我国内也同学娃差不多大,家庭也算衣食无忧。俩个孩子照片放在一起。气质上还是相差还是比较大。国外人家回国跟我们回乡下爷爷奶奶那一样。人家放小假要么去法国乡下要么去意大利乡下。。。
  • 西
    西门串
    怎么评价赵部长让孩子去泰国私立英语学校“曲线救国”,是不是小中产的好选择?
  • g
    gxsgxs
    上学4年的话,估计要百万人民币吧。
  • g
    gxsgxs
    没几个学霸爱听讲的。
    预习一下,上课休息休息,遇到问题处听一听就行,或者课下追问下老师。

    其实这样不好,会养成白天犯困晚上精神的习惯。
  • 1
    142857
    以前不觉得。现在觉得女孩学习先不说,钱垫起来气质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如果当地一直在富人区。确实比花上千万在北京宏庙老破小学区房跟一堆小镇做题家鸡娃踩独木桥强。

    国外艺术熏陶比较好。钢琴芭蕾那些很普及,不是为了考级。富人学校见识肯定广,沉迷低级电子游戏肯定就少。他们欧洲很流行周末找个农场和美国那种乡村俱乐部感觉一样的。骑马肯定也骑了。。但是对人家那边娃就跟玩碰碰车一样。。

    一线如果几千万肯定有了,或者半亿以上,女孩子家长也没高要求,不乱结婚,找个差不多就一个小目标了。确实还适度套现送出去比较好。当然顺便还是要办个身份。

    美帝小地方和欧洲,阶层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出去上那种学校,当地人家长上班也少,不然就是律师医生什么的。。

    以后国内应该也一样。

    北方好些。南方宗族意识强地区。80后你不是人家的人。上清北也没啥用。

    再说。我爸最富裕那几个他小时候认识叔叔。都是加拿大或者美国回来的。公派黑了,先混几年混出点钱,身份,回来认识人多,才开始创业的。

    现在家里已经几个亿,能跟美团创始人一样考上清华当然更好。但是人脉需要特别广的行业,从小出去对家里生意更有效。因为你想认识人的孩子大概率都在外面。。。
  • 1
    142857
    美国可能不止。所以父母最好也努把力。
  • 西
    西门串
    美中交恶以后,估计有钱也不定能出去了吧。据说D元身份就可以阻挡亲属出国。当然白灯可能改变。
  • 西
    西门串
    你都没回答我的问题,泰国攻略。
  • 1
    142857
    想多了。该走的,暂时回来也会走。
  • g
    guoqz
    三线城市有常春藤校吗?明显是在美国读书,成绩非常好的那种。三线城市也有上市企业投资人,富起来非常吓人那种。我朋友的娃,高中就去加拿大读了,现在博士毕业了,还想着哈佛的啥项目学者,每年全球只招几个那种,30多岁了,吃得胖胖的也不收拾打扮,叫醉心学术吧。她爹和我讲,小时候是我们的骄傲,现在感觉挺大的姑娘不结婚不在我们身边,心理是有压力的,一人一命,也没办法。
  • 1
    142857
    那你问赵部长。我家只有欧洲西班牙意大利和美帝含加拿大。身边人也有去澳洲的。加拿大我觉得现在比较一般我看到都回流。本人真有本事,娃很牛,务必美帝。美帝上限非常高。

    生活肯定欧洲和澳洲好点。西班牙意大利的老龄化很高。你也不纯吃救济。过去自己做小生意纳税。带一俩娃,人家挺欢迎的。日常生活月入裸入一万两万欧,当地就比较惬意。听起来多。对真自己做soho外贸上手的不算特别困难。

    去日本的我认识同龄人有去的只是赚钱,还是想着什么时候回来。

    南亚我觉得没什么好选。马来,然后去新加坡算条路子。泰国不了解。
  • g
    guoqz
    我姐的娃遗传了姐夫家族数学好的基因,从小就喜欢数学。传说我姐夫的姐姐,从美国移民十几年回来,还能记住当初出国前做保险代理人时的客户家里人全部的电话和生日,路上遇见个从前的客户,和人家聊天问长问短,把人家吓到爆炸。
  • 1
    142857
    不是。如果你参政美国肯定律师最多。赚钱独立性高医生最多。剩下就是投行了。这都是普通人范畴。old money 越穷的州越有,那些肯定艺术了。

    那边三观和国内不一样。那边从小长大abc华裔孩子。我感觉可能从小体会固有歧视吧。就算数学特别好,也少选数学这样纯理科。我后面那个表弟中学代表他们州参加过全美那种数学竞赛。可只是为私立高中奖学金。本科非常好的文理学院,研究生前十mba。老美的理解和国内不一样。我觉得他们很重商科
  • P
    Pirouette
    给数字姐姐的回复点赞! iOS fly ~
  • g
    guoqz
    肯定是打算回国的,我感觉除非孩子强烈反对,不然就一个孩子,留着国外也没意思。
  • g
    guoqz
    你太焦虑了,又不是我娃,我自己还三线城市混日子呢,哪有资格替人做主啊!别人有自己的人生规划,爱啥啥吧!
  • 1
    142857
    我没焦虑啊。我给你解释
    毕竟我长在研究机构家属区

    说实在的。我这么大的,那些别人家的孩子。 留在国内不多。我说过的,我那年北京市理科状元,父母和我爹妈以前是同事。

    你真统计北京理科状元。别说状元。北京理科前十名。过去二十年。你看看现在有多少在国内。
    今年有美国签证问题暂时回国的。不过只要疫情结束,他们要出去还是会出去

    美帝不扎堆纽约现在的旧金山。 澳洲不扎堆悉尼墨尔本。 一代可能稍微苦点。你看澳洲党魁也就是熬了5-6年吧。


    国内现在矛盾很多, 房子也涨上来。 沈总出去这么久也是临时签证,也是出去了。欧洲本版稍微有点底子,想移动那更别说了。。。门槛没有那么高。


    身份问题对有些不看重国籍的人并不是问题。 我姥姥姥爷解放前都不是用中文上大学的。也不是北方人。他们当年亲属大部分都走了。


    所以我们小时候接受的教育也是 丰裕教育,每个人都是个种子,一定找到自己最合适的土壤。每个人发展好了。世界上才没有那么多不好的事。国籍教育没有血缘教育那么强烈。



    而且要懂人各有志。 国内是发展不错,但是整体的软环境。有些问题解决起来比较费劲。 还是需要发展一段时间。

    以后有可能发展的不错,也有可能社会倒流。现在就是最好的。

    所以一线二线一堆家长砸重金送孩子出去。 并不是指望能怎么样。很多送走就知道赚不回。

    而是有做世界公民的能力。
  • 无风而动
    老虫师傅和数字姐绝对稳坐地板偶像位置了 。
    一个是模范父母,孩子一个学医一个科技大厂。
    一个是北平一姐,熟谙北平各种房市和各种子女教育理论实践。 iOS fly ~
  • 胖菜鸟
    能出去读名牌大学然后找到工作的,本身在国内混也不会差
    我高中同桌就是保送清华,然后去美国读研究生,现在绿卡,高中同学在美国的好几个,有核物理的,有生物工程的,大学就不用说了,好多,有在加州理工洛杉矶分校当老师的,也有在纽约上班的,也有国内读书,做外贸生意,然后老婆跑过去生二胎,直接美国籍,现在老婆带两个儿子在美国读书,自己在国内继续做生意的,在洛杉矶,一年生活费要100万人民币,负担得起就无所谓。
    更多的是在国内读书读不好,家里有条件,花1-2百万出去读个克莱登大学,国外当然混不下去,回国连个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最后要是要托人找个3-5000月薪的所谓稳定工作。。。。
    有这钱当时买了房子,现在也翻好几倍了,我觉得不值得
  • 1
    142857
    没有啊。我这确实无语。今年我爸朋友的娃竟然三月去美帝生孩子的,他老婆也去了。儿媳妇应该六月底生出。现在老婆回不来了。这么骚的操作 。咱也不知道这些自由职业者看到啥了。
  • 无风而动
    回复98#142857
    我看到几个小红书分享的。基本6月生的 ,9.10月都能回来了,那会检测啊机票啊都还算方便,好像这周还是下周起更麻烦了。 很多人也只是想给孩子给自己留条后路。 iOS fly ~
  • 胖菜鸟
    最骚的是她根本没结婚也没有小孩,那些教育理念全是我亲戚我朋友那边听说的..... iOS f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