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三国演义,曹孟德行刺董卓出于什么心理?

  • S
    Spikeout
    曹操在王司徒面前下海口,欲孤身一人行刺董卓,酒后说说也就罢了,没想到居然还真的上门行刺了,按理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完全不符合曹操的性格,再说即使行刺成功也一定难以身免,曹操的人生格言从来就是宁可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那么是什么心理驱使曹操促成行刺这件事的?

    感觉三国里面第一说客就是王允,前有诱使曹操舍命行刺董卓,后有引诱吕布背叛董卓。

    而且这两件事无论哪一件都可能导致被鼓动者身死的可能。
  • 李元霸
    想操貂蝉。。
  • b
    bigwizard
    年少时干的荒唐事
  • 双面胶
    或者说正是年轻时冲动了,往后就怂了?
  • k
    klites
    我觉得曹操是因为后来成功了,所以之前做的所有不合理的事情大家都绞尽脑汁的去想合理性
  • t
    tooomy
    没错,成功也有偶然性,人又不是神,类似马云,现在可以任性鸡汤胡扯。
  • 第三人称单数
    感觉楼上一众都是二元思考,觉得人一开始就这样
    人性很复杂的,老曹一开始也有忠君思想,最后看着世道破烂,皇室衰败,自己又把握了权力和军事实力,才慢慢膨胀开始取而代之,有这个心,有这个机会,最后才成功

    让你们去想着做皇帝你去做吗?不是一步步登上高位,怕不是被派出所两三民警灭国噢
    老人家说的好,不但要....也要考虑历史进程
  • s
    samipeterpan
    老猫啊,年轻时候想着解救中国于水火之中,年纪大了只想着怎么保持权利
  • 娇生冠养
    王司徒,诸葛村夫都被他怼成了骂街网红
    曹操还不几句就上钩
  • n
    nightmare8424
    人不傻逼枉少年。。。。
  • 大胖胖
    这个是罗贯中编出来的,为了体现前期曹操还有点良心。
  • 上海knight
    年轻人的满腔热血呀 就好比当年的引刀成一快 不负少年头的汪兆铭
  • j
    joker23
    你对照下汪精卫看
  • 雷霆践踏
    建党伟业里面常凯申不也行刺了个姓陶的.
    其实曹某人在行刺的时候就已经想到退路了
    所以才说坐骑瘦弱,不管成功与否,他拿了马就会开溜.
  • s
    sfexpress
    这个事情,如果行刺是真的,基本上,曹操是跑不掉的,曹操也是精明认人,自己应该有数。
    首先,董卓武力不低,一对一单挑,曹操没有必胜的把握。
    其次,就算偷袭加有宝刀,刺死了董卓,吕布就不远,曹操更差得远。
    再次,就算侥幸宝刀又立功了,杀死了吕布,董太师家里家丁保卫肯定很多,要像三国无双一样杀出去,恐怕不太可e能。
    最后,就算杀出去了,王允有可能会以谋杀大臣的罪名把曹操抓捕归案,以安抚董卓部下。
    所以,曹操干这事,肯定是个死。
  • 雷霆践踏
    曹操根本没打算杀或者对抗吕布,背刺杀了董卓.然后出去对吕布说,董卓休息了,暂时不要打扰.我先试试马,开溜
    凭曹操的口才和吕布智商,只要李儒不出现,吕布一时半会被忽悠的可能性有,等到吕布识破的时候,曹操早已经出了洛阳.
    凭曹操做过洛阳北部尉,基本上时间都在他的掌握上.
  • m
    mai84619
    所以他在最后时刻缩了,说明智商还是挺高的。而且出门立马逃跑出城,这处理事情非常果断
  • C
    CLJ
    一个是王允,一个是王朗,两个王司徒
  • r
    reinhaidvon
    这个是王朗
  • 达尼.阿尔维斯
    许多人忽略了一个事实,曹阿瞒一生,只是当丞相没有当皇帝,也没有谋杀毒死皇帝的意思
  • 烟蒂末梢
    曹操行刺这个事儿历史上好像有点儿影,说曹操又一次陷入重围,一边挥舞一个戟一边慢慢后退,最后成功开溜。
  • 毛皮摩擦橡胶棒
    献刀成一快
    不负少年头
  • 小悟空
    曹操是假行刺,从开始放出风声到最后逃跑都是有计划的,为的就是在乱世中最有效率的积攒人气获取声望。东汉那时候想要向上爬,在社会上立足成大事,人气声望很重要,何况还是曹操这种出身不怎样的人,他可不像家世显赫的袁家兄弟,人气声望与生俱来,一呼百应。刘备和曹操一样,他要是不姓刘,不使劲给自己脸上贴金,没人跟他干大事。

    本帖最后由 小悟空 于 2017-11-16 20:54 通过手机版编辑
  • a
    amaterasu_gz
    然而曹瞒逼死了带孕董后。
  • 神秘的陌生人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是董后她爸爸先动的手。
  • 忠肝义胆卡普空
    曹阿瞒英雄盖世,岂是你们这群宵小可以揣度?

    但凡历史上成大事的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有种,自我感觉特别屌,简而言之就是觉得自己有主角光环,当然历史上绝大部分有这种感觉的人最后都嗝屁了,但极少数又极少数能活下来的就是真有主角光环的。
  • 野生的任豚
    曹操生性是非常理想化的,甚至是浪漫主义的,

    我觉得历来豪杰,曹操是最不可思议的,骨子里浪漫,做事又那么务实。
  • 神秘的陌生人
    观沧海不是一般人写的出来的,肯定有一段中二期
  • d
    dragong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 绯雨流
    曹阿瞒小时候也是任侠仗义的性格
  • a
    amaterasu_gz
    那又怎样?犯上即是篡逆。董后犹自可,胎儿可是正儿八经汉家血脉。犯了这一桩,再怎么自称汉臣,都逃不脱汉贼这顶帽子。

    [本帖最后由 amaterasu_gz 于 2017-11-16 22:20 编辑]
  • 九月雪花
    这个王司徒是王允,另一个王司徒是王朗。233
  • 浮华盲流
    不如说说为什么曹操捉刀被发现后就要追杀匈奴使者,明明是在夸他
  • b
    bushsq001
    他不仅行刺而且孤军追击董卓失败导致世界观大变

    更重要的是看清其他诸侯真面目才决心取而代之

    没有这两件事情估计也跟袁绍一个结局了

    虎牢关之前袁绍才是反董先锋
  • z
    zerlier
    曹操青年时是个正直的理想主义角色,而这种性格中的浪漫气质一直存在

    四处征战的时候出发点也是为了天下太平,并不是想当权臣

    其实看荀彧,啊不,狗货就懂了,曹操要是一开始就是权臣,狗货估计就跑刘表手下了
  • r
    rauphan
    年轻冲动,和汪精卫刺摄政王一个德性
  • l
    lhj1881
    故事原型是袁绍,“天下健者,不唯董公,请立观之”,出门单骑跑路,牛逼
  • k
    kforce
    阿瞒年轻的时候一直都很熊的,成年后热血点很正常
  • 稻子虾
    汪精卫年轻时还有句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但是你看看后来
  • 白马银枪
    曹操刺杀董卓都34了,如果这是冲动那曹老板也太晚熟了
  • 奋斗男
    草 还真是编辑出的= =

    [本帖最后由 奋斗男 于 2017-11-16 23:53 编辑]
  • 上海knight
    袁绍年轻时确实也热血 怒怼董卓 汝剑利 吾剑未尝不利 …后来年纪大了 开始缩保平
  • 弟弟等等
    到陈宫那里就崩坏了,当时感觉好可惜 ,,,
  • 神秘的陌生人
    留此逆子替母报仇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