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星球上再也没有等离子电视机了

  • 嵩山左冷禅
    四川长虹最近说:我再也不生产等离子了。它成了这个星球上最后一家目送等离子电视消失的公司。

    在这件事情上,松下在2013年宣布放弃等离子技术可能更具有象征意义,因为在此之前,松下一直是等离子技术最坚定的支持者,并且还成功忽悠了长虹这样的中国公司的加入。

    在松下发展等离子电视的十多年时间里,一直被这种产品弄得伤痕累累。松下社长津贺一宏曾表示:“等离子显示器面板业务的亏损一度扩大到了超过1000亿日元的规模。”根据公开资料统计,截止到2013年3月底,松下等离子电视生产工厂累计亏损达431亿日元。

    等离子电视的中国盟友长虹的日子也不好过。在2014年半年报中,长虹披露等离子项目共占四川长虹总亏损的72%。如果回顾等离子电视的一生,会发现它正是那类公司盲目相信新技术的市场前景的典型例子。

    等离子和液晶最初都可以算是彩电行业里程碑式的产物,它们的关系也很像孪生姐妹。它们都在20世纪末诞生于日本。最初的液晶显示器在黑色、对比度的表现等方面表现很差,且亮度较高,刺眼,在色彩、寿命上,也不如等离子。最致命的是,液晶显示器会在显示动态图像的时候拖尾严重。

    因为早期的这些种种不足,日系家电公司决定把这种“落后”的技术转让给韩国和台湾的企业。它们不仅对技术发展的前景做出了错误判断,也在客观上加速了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

    因为正是日本公司“转让”,让加入液晶技术阵营的公司越来越多,它大大促进了液晶显示技术的完善。

    最大的转折点出现在2004年。这一年,三星与索尼的成立了合资企业S-LCD。由于国际化程度较高,索尼一直被日本国内视为日本企业的“异类”,与众多过度封闭的日本公司形成了鲜明对比。S-LCD的出现直接催生了液晶显示市场的整体需求以及技术进步。

    到了2006年,液晶技术开始进入成熟的阶段。它的面板尺寸最大可以达到42英寸,这是一个可以直接抗衡等离子屏幕的尺寸;另外面板商可以从一块基板上切割出至少六块屏幕,这意味着单位产能更高、成本更低。

    此后液晶面板行业开始进入激烈的价格战阶段,它的显示性能变得更强、响应速度变得更快,更重要的,是产品价格直线下降,很快被市场接受。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液晶产业链的上下游,源源不断地保证资金、技术、人才的持续供应,让液晶面板的产业也越来越来大。

    公开数据显示,到2006年第三季度,液晶电视的销量开始第一次超过等离子电视,达到232万台,等离子电视则只卖出了196万台。

    此时坚持发展等离子技术的松下,犯下了一个现在看来更严重的错误,那就是做出了“技术独享”的决策。松下一直希望借等离子优势一举甩掉跟随者,不愿意其他企业“染指”等离子市场,生怕被同行抄袭和模仿,不愿与任何一家其它企业结成战略联盟。

    那个阶段的松下确实有这样的资本。在2004年到2009年的6年时间里,松下在日本本土的4个新等离子工厂相继投产,到2007年,松下公司成为全球第一大等离子面板制造商,该公司每年制造等离子面板的能力达到了1800万块。

    然而因为技术封闭等原因,松下一直没能解决等离子技术的一些致命缺点。

    比如面板尺寸,由于等离子面板材质的特殊性,它只能做40英寸以上的大面板,不能做得更小一点,这大大限制了它的用途——此时液晶显示器已经在大到彩电、小到游戏机甚至手表上获得广泛使用,当然也限制了它的商业前景,并且造成了面板和产品价格的居高不下。

    另一个致命的技术问题是,在2005和2006年这两年时间里,经过最初几年的使用,比相同尺寸的液晶电视最高要贵上一倍的等离子电视广泛出现了“烧屏”现象,影像在屏幕上留下了不可恢复的损伤。这一烧,不仅暴露了等离子的技术缺陷,还彻底烧走了很多消费者,而那时正是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争抢市场的关键阶段。

    四川长虹是在2007年斥资40亿投资等离子产业的,现在看来它在技术上站错了队。

    一直到2010年,在其它日本公司纷纷宣布放弃的时候,松下仍然选择继续在等离子业务上投入资金。那年松下预计全年售出1000万台等离子电视的计划,但实际上只售出了752万台,仅达到了计划的四分之三。

    液晶显示技术此时不仅在产业上更成熟,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最近两年更是冒出了视网膜屏幕、4K显示、弧形屏幕等等新概念。与之相比,等离子的优点已经显得有些乏善可陈,除非你只打算用电视观看那些传统的模拟信号电视节目。

    很难直接批评最初松下在等离子技术上的错误判断或者“短视”,作为一家公司而言,它只是在技术上押错了宝,并且过高估计了自身解决后续技术难题的能力。如果松下当时能够设法组建至少与液晶阵营相当的产业联盟,等离子技术的结局或许也可以有所不同。
  • 嵩山左冷禅
    等离子和液晶最初都可以算是彩电行业里程碑式的产物,它们的关系也很像孪生姐妹。它们都在20世纪末诞生于日本。最初的液晶显示器在黑色、对比度的表现等方面表现很差,且亮度较高,刺眼,在色彩、寿命上,也不如等离子。最致命的是,液晶显示器会在显示动态图像的时候拖尾严重。

    因为早期的这些种种不足,日系家电公司决定把这种“落后”的技术转让给韩国和台湾的企业。它们不仅对技术发展的前景做出了错误判断,也在客观上加速了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
    ---------------------------------------------------------------------

    [本帖最后由 嵩山左冷禅 于 2014-11-9 14:56 编辑]
  • r
    raptor111
    松下等离子蛮好的,可惜不做了,,,
    等离子和一般的LCD电视有什么区别阿
  • 神交兔
    傻逼文
  • 万物
    OLED才是方向.
  • A
    AYUMIMMMM
    等离子烧屏,重,攻浩大 成本高 为了那么点黑色和响应效果 不值得购入
  • s
    somesun
    LG不是还有吗, 我还准备明年入个60的
  • u
    umi360
    4K液晶秒1080P OLED
  • u
    u571
    OLED很难说会不会步等离子后尘,对于民用产品来说性价比才是第一位的,效果再好成本价格降不下来等于零。

    而且现在液晶也在不停的进化改良,使用量子点LED背光的液晶能轻松达到100% NTSC色域(ipad air是75%),相比OLED的120%来说差距已经大大缩小了。但成本只有OLED的几分之一。
  • z
    zichuanle
    等离子太耗电了,不符合时代要求
  • z
    zmqzmqzmq
    耗电喷了…买了台65VT50C压惊。
  • s
    silentkill
    07年买了两台50寸的日立等离子,工作至今,色彩和观看体验上媲美液晶新产品,除了厚重这致命的缺点
  • I
    I_m_PK
    归根结底就是狭隘的小日本儿傻逼
  • 华莱士
    说到底还是技术封闭造成的
    日厂如果当年开放等离子技术给台湾 韩国厂商 基本上现在就是等离子的天下

    以后认准了 只要是日厂搞的封闭技术标准 必死
  • A
    Apocalypse
    等离子有噪音是个大问题
    是不是要买高端型号才没有?
  • s
    silentkill
    电源出问题了吧,和高端低端没直接关系
  • p
    piposaru
    此文YY的成分太多。。。
  • 鬼冢英吉
    还好我家有台pz800c,最超值的电器产品
  • u
    u571
    值得讽刺的是,目前oled产业链也有这种封闭倾向,大家都想拿自己家的东西挣大钱,不愿跟其他人合作。
  • z
    zhaolinjia
    这贴一部分人的回帖真是醉了
  • z
    zhyue0015
    反正自己用46ut30,效果好不好,眼睛收货
    等我结婚的时候,还有等离子卖的话,必须再买一台50-55寸的
  • 曾经的乌兹王
    同楼上 自己眼睛收货 我家两台等离子 我爹家也有一台 都是我做主买的 效果都很好
  • A
    Apocalypse
    挺普遍的,等离子噪音问题百度一搜一大把
  • n
    nikito
    这两天要搬台日立的老等离子,尼玛两个人搬也重得要命
  • C
    CNPPNCcnp
    现在还能分辨的出等离子画面明显比液晶强的人,应该都有一幅苍蝇眼吧.

    要么就是买一台最老的液晶摆在等离子边上,然后每天自我陶醉下,等离子画面就是好

    [本帖最后由 CNPPNCcnp 于 2014-11-9 17:32 编辑]
  • d
    diamondtear
    家里一台08年的日立怎么还不坏
  • n
    nagasawa
    等离子爱好者是唯一能抗衡果青的群体。
  • 矛盾江湖
    我怎么现在在大卖场里连松下的牌子都看不见了?
  • F
    FoxfoO
    抗衡个P
    果青有销量在打底,等离子马上就是历史名词了
  • 勇哥
    刚买了台60寸三星等离子,感觉很不错,4600,看不出液晶等离子差异的还是买液晶吧,等离子不适合你
  • C
    CNPPNCcnp
    那是肯定的,就算是等离子里面,一些人也一眼就看的出画面好坏.最好的当然是松下日立,次一等的也要是棒子货,至于长虹么就算是松下的技术.那也是比液晶还 不如的. :D
  • L
    LTFYH
    其实,个人觉得等离子和液晶最大的差别是眼睛的舒适度,看惯了等离子,再看液晶电视真的觉得很刺眼。
  • 古兰佐
    等离子的最大缺点就是太贵,8万一台,实在玩儿不起。
  • d
    death5343
    当年不都是这么过来的么。

    刺眼不刺眼的,借你个较色器就得了。
  • 大豪寺凯
    本身的硬伤太严重,根本就不是一款合格的产品
  • 蓝蓝的天
    这个是P排的吧。
  • V
    VODKA
    松下电浆色彩好,但反光严重。。。。。
  • o
    orz2009
    别说欧洲杯

    看篮球赛都要醉了
  • D
    DDP
    还好家里有一台42寸松下等离子,不然被TG骗成傻逼
  • t
    tank817
    打算抓住尾巴最后再买一个大的PDP
    现在2万以内PDP可以买到75寸吗
  • 勇哥
    没错,远看无问题,还是那句话,为的就是它的动态清晰度
  • 不是他
    说到底还是便宜最重要,大部分消费者更注重价格。
  • L
    LoftyBoy
    现在谁还在用CD walkman听歌
    谁都无法否定mp3 player的音质能跟CD walkman比,但是后者已经死了很久了
    等离子也一样,楼主这篇转文说对了一点,日本部分公司企业的SB保守思想根深蒂固,不开放的结局只有死翘翘
  • d
    dachuizi
    无所谓,小日本一贯都很傻逼,什么都要玩自己独立的标准
    等离子也是,新干线也是,都傻逼得可笑,还夜郎自大想进军欧美高铁市场
    欧洲五大高铁商随便一个都干死新干线了,中国这边南车北车单挑新干线也不落下风,真要以后合并成功了....啧啧
  • h
    himura
    在tgfc说过等离子的“坏话”, 结果被等离子爱好者喷成屎了。

    以后再也不敢说等离子的坏话了,。。。现在算是真正寿终正寝了吧
    活该
    活该
    活该
    活该:D
  • k
    koakon
    好东西不一定有市场,这是真理。
    等离子没落的时候收了台60寸三星等离子。绝种了啊。看哪家还有存货买台来收藏吧。
  • 万物
    目前只用过CRT和OLED的监视器,CRT是十几年前四千块钱的18寸的JVC,OLED是三万块钱的9寸的SONY。
    都挺好。价格确实都不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