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男看《穹顶之下》

  • l
    liuwei973
    写的很不错,有不少共鸣点~
  • j
    jameslxy
    我操,神逻辑的人越来越多了,照这个逻辑的话,为了留给子孙后代有空气呼吸,现在活着的人别呼吸了!
  • j
    jameslxy
    按照这个作者的意思是不是摇到号的就没有没摇到号的环保?
  • f
    feimagine
    这么多英文单词一看就没诚意。
  • h
    handsomeken
    文科生一般都是只看一个点,一条筋,要表达观点也必须吸引眼球。
    理工科必须考虑平衡,考虑此消彼长,但是不会抓人心。
  • 雾桑
    这是黑理工男的吧?

    都这破环境了你tmd还不移民,你这不还是贪图北京的环境么?!
    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 r
    redpill
    码字辛苦。
  • 为谁涅槃
    理工男满满的优越感,但不知自己满嘴这理论那平衡的根本没人看。
  • f
    feimagine
    这文章一看就是受过西式教育写的,人回没回国都不知道呢。
    拉上去看了一下,有些没错。
    作为科普文这么写一大半人都不愿意看的。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不用单词也能表达啊。
    水平还是不够高嘛。
  • 雾桑
    我忍不住又要说你了。
    你根本就没看过视频,就来指点这种质疑文了...

    "将治理雾霾描述成了一个“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人间”的道德选择,变成了质问我们想不想、有没有勇气去做的判断题,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其中盘根错节的利益取舍,回避了为什么治理雾霾这么难这一根本性的问题。"

    怀着平常心看完这个视频,你会发现整个片子都在谈这事儿,哪里在回避。如果你稍有思考和归纳能力的话,你甚至可以总结出这片子里想说又不敢说的话。

    好了,这贴里不理你了。
  • j
    jun4rui
    但是,我认为你更应该反省,为什么之前电视新闻里那么连篇累牍的报道,那么多专家的分析解读,那么多人的抱怨吐槽,都没让你意识到雾霾的危害,为什么铺天盖地那么多“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宣传,都没让你意识到环保的重要。
    ===================================
    为什么?你自己不知道就是装傻了,专家分析解读谁看?(大家都不看电视,这个就是网络时代的悲剧之一,电视其实是很多基础知识的重要来源地,不看电视很多相关知识你就无法被动获取)而且“专家”群体本身就是这个时代的闹剧之一,谁会当真?

    宣传有什么用?宣传其实太虚伪,远比这个片子虚伪,而且这个宣传语只告诉你要这么做,至于为什么?有柴静的片子说的透彻?没有!说一些朦朦胧胧的东西就要人类改变?门都没有。

    所以,大家都不傻,大部分人知道真有害还是会立刻行动起来的,但是也不排除有明知抽烟有害还要抽烟,槟榔伤口每天几包的也是大有人在,人类就是如此。

    你要让人类达到一个理智的理想境界,恐怕还早得很,看看宗教迷信(非信仰式的,纯傻逼化的宗教迷信)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落后国家依然普遍存在,就知道,人类这种生物,本身就是如此的愚昧和脆弱无力……

    你就会郁闷了。


    最后,真的能达成目标的,还是需要国家强制力,否则和大气法一样,虽然制定出来了,但是使用次数为0,又有何用?

    这片子最大的意义在于,用目前为止远远超过其它同类节目的冲击力,指出问题、唤醒大众。其实我觉得力度还有那么点点稍显不够,但是和什么路上帖口号之类毫无存在感一样的玩意比,还是强出几个数量级,主楼文章还指望那种东西有用?那玩意和香烟盒上写的有害健康一样

    本帖最后由 jun4rui 于 2015-3-4 14:50 通过手机版编辑
  • 风不行
    这文字又多又枯燥,看不下去……理科生写的东西就是没有文科生弄的好看。
  • r
    redpill
    柴静的片子优点是有浓浓的文青情怀,缺点也是。但是在中国呢,有个说些实话的纪录片都不容易。而且能采访到很多高层,柴静的名气不是盖的。还是希望多出作品吧。
  • f
    feimagine
    除了我不看就没有其他好反击我的嘛?
    我不都是对这文章说的嘛。没提片子。
    难道你要立个标准,这帖子里没看过柴静视频的人不准回帖。
    你不用理我,
    你问问ls回过帖的人都看过了不?
  • 猪肉白菜
    不像理工男写的东西啊,比起数据好读多了。

    1、IC工程师们总是希望设计出来的芯片能够具有更高的速度、更小的面积和更低的功耗。
    tradeoff是处理当下事情的思路,如果从一段时间来看,你们是趋近自己当时的美好梦想,而不是与之背离。换句话说,你们在一次次tradeoff中做出更好的芯片,而不是把理想变成要做出既大又蠢的芯片。

    2、白领精英们不仅仅满足衣食无忧,车房齐全,更希望能呼吸到清洁的空气。
    很遗憾,确实是这样,出于利己原则。如果我不这么想,那就超越了人性,只有发生在键盘上的事才不用考虑利己。如果连这一点都不能正视,确实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其他问题。

    3、不管处于哪个阶层,最后都要回归到这个问题上来,因为大家都要呼吸。好吧,他们现在不需要,那就等经济发展上来了再说。

    4、政府那一段无法接受,谈不上洗地,只能说:如果政府都不作为,不在各种利益之间做tradeoff,那该由谁来。原视频里也没有提到这个观点,明天就改变这一切,但总得做点什么。

    5、如果你所处的行业正好是被清理被调整的范围,如果你正好属于不被北上广欢迎的人群、工作机会越来越少只能无奈迁徙,如果你所在的城也开始限购限行你再也没法任性地随意开车和出行,如果……
    如果,我现在就能回答上来,那一定是在说谎。
  • n
    nninni
    这不是整片废话么,远不如柴静带剧情的好看。谁不知道关工厂要有人失业,问题是每个人的平衡点不一样,中产要蓝天低产要钱,听谁的?我是觉得柴静有几点没错,该淘汰的就是要淘汰
  • n
    newtype129
    也不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贫富差距?不作为的环境后果变成了借口,这作者的眼界也一般
  • s
    shramm
    我印象里网上所谓理工男就跟那个吹灭zippo防风打火机的那位差不多
  • h
    handsomeken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富士康只给操作工这么点钱,也不知道环保设施开着怎么就费钱了,一定是因为不作为,只要作为了,这些都不是问题了,是不是这个理儿?
  • s
    sosolala
    tradeoff是什么啊,标叔又是谁啊,首发是在上海交大论坛的话,麻烦修改下再发第二版好吗?
    就我看完的部分也来有感而发一下。柴的纪录片刚出的时候,先是铺天盖地的“质疑动机”说,又是铺天盖地的“数据造假”说,到主楼的文章这又绕回去开始说动机了。
  • a
    alexsupertramp
    Tradeoff这种单词难道就没有一个好的中文表达么?
  • 春熙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