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宁愿赔钱,也不愿招工。”

  • t
    tripx
    “宁愿赔钱,也不愿招工。”

    来自温州的李老板这样讲,让人一时间有点费解。毕竟企业若不接订单,肯定撑不下去,而要按时完成订单,需要大量工人。在李老板的算盘中,招工的成本比一些订单的利润还要多,因为不能对未来的经济形势作出准确判断,他不敢冒险。不招工,一些新的订单自然没办法接,李老板现下能做的就是尽量维持住一些大的老客户。

    与从事制鞋业的李老板不同,以服装出口为主的王老板在大幅裁员的同时把订单转向孟加拉,他几年前买下的办公大厦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出租,“比养员工合算”。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企业老板们的账本中,员工都是重要“账目”。“根本就不是什么民工荒,你看吧,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大家就会发现,农民工将再次面临找不到工作,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王先生作出这样的判断。

    变异的订单

    李老板的制鞋工厂目前有工人1000人左右,去年裁掉了一部分,大概200人。

    “现在一个最普通工人的工资也要3000元左右了。”他说,“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欧洲的订单就开始变差,欧洲市场对温州的影响又尤其严重。”

    “最近稍微好一些,但新增的订单多为季节性订单,衣服鞋子这些商品补库存的因素很大。”李老板分析。

    突然增加的订单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欧美市场的季节性订单,另外是海外市场的补单,“这些订单数量跟过去比量都不大,但要求交货的货期都比较急。”

    眼下,经济不景气,客户订单减少,小额化趋势日益明显。在李老板的工厂,以前接到一个几十万、上百万元的大订单,企业可以安安心心做上一年才交货,只要招工旺季时开足马力,淡季招不到工也不必发愁,可现在不一样,客户把一个大订单“分解”成几个小订单派给工厂,有时一两个月就必须交货,周期短、要求高。“要知道,按时交货比成本消耗更重要,万一招不到工,这对企业将是致命的。”李老板说。

    与之矛盾的是,接到大订单人手不够又不敢招工。因为目前订单只是季节性回暖,欧美消费力并没有大幅回升趋势。

    如果现时招工,赶工之后势必再次人员过剩,而新劳动法规定裁员赔偿金额甚高,大部分工厂都支付不起。

    生产物料、周转资金可以储存,可人力资源是很难储存的,人招满了,万一接不到订单,空养一个月工人,不少企业很快会垮掉。

    “订单变化如此之快,对人力资源链弹性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可实际情况是,现有的劳动力供应模式还不够灵活,跟不上订单需求的变化。”李老板说。

    不愿招工

    招工这件事也让李老板头疼不已。

    前不久,工厂接了一个300万美元的订单。“整个订单的利润在100万元,要想按时交货,我要再开几条生产线,几十个工人。但我算了一下,30个工人,每个人每年的平均薪水是5万~6万,因为有各种保险等等,一年就是150万~180万。劳动合同法规定,签订的合同至少是2年,这样这些工人的成本两年就要300万~400万。”李老板说,“能接到这样单子几率并不大,我宁愿放弃也不想为此而去招工。”

    在他看来,培训一名工人至少3个月,包括薪酬、培训费用、不良品损耗等在内,成本相当于1名员工5个月的工资,大约1.2万元。“但测算下来,1名受训的新员工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在其受训的第1、2、3个月,分别相当于1名老员工的50%~60%、80%和100%。”他承认从长远来看,这是有益之举,“但是现在的形势实在看不清楚,不可能一直养着这么多人。”

    最近,一位大学教师出身的民营老板一篇文章《当下千万别再招人》引起了很多民营企业家的共鸣。

    李老板也看过这篇文章,他说:“保护工人的利益并没有错,但自从《劳动合同法》出台后,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一部《劳动合同法》把两者彻底对立了起来。”

    “我现在经常对我工厂的职业经理人和中层管理者讲,千万不要隐藏和试图掩盖任何的情绪和矛盾,1000多人的工厂其实挺难管理的,有时候职业经理人又试图掩盖工人的情绪,这样积累下来会酿成更大的矛盾。我们现在真是有点被告怕了。”他说,“只要是工人去告你,一告一个准儿,不仅会赔偿损失,还要惹来更大的麻烦。”

    除去成本因素,李老板的工厂一再压缩员工人数,不再招工的另一个原因是人越多工厂越难管理。“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现在的工人和10年、20年前差别很大,想法多,而且动不动就会告你。”李老板说。

    企业对策

    “我现在就是尽量留住一些大客户,大订单,即使干不出来,赔钱也先留住。”李老板说,“我在深圳那边也设立了办事处,专门接单用的。培养一些大客户,将来转到内地或者越南、孟加拉这些工厂。”

    不过,现在制鞋类的企业还不太好转移,因为工序比服装要复杂很多,其他地方的配套也还跟不上,如果加上物流等成本,转移与在温州做成本差不太多。但李老板判断,从长远看企业肯定要转移出去的。

    “我们现在几乎变成贸易公司,工厂会一再压缩的。”他说。大多数公司都选择不开工或少开工,宁愿将订单转包给内地其他工厂。

    以服装出口为主的王老板则已经把订单全部转向孟加拉,“服装这个产业没有那么复杂,转移起来更容易些。我们在江苏的公司以接单为主,慢慢地我会砍掉工厂。”他去年裁掉了三分之一的员工,“这个大厦是我几年前买下来的,砍掉员工,空出来的几层出租了,现在租金高得很,比我养那么多员工划算多了。”他说。

    另一方面,就是在现有员工的管理上做文章。

    “员工是财富,分配机制必须‘个性化’,”李老板说,“1个人能完成3道工序,能同时开3台机车,就不能用传统的计时制、计件制来算薪,他的收入就应该与普通员工拉开,从今年开始,公司提出‘拿多少工资,员工自个说了算’,让员工综合自己掌握的技能和所在岗位给出一个价位。我们有些多面手的员工月收入就能达到6000多元,比一般员工高30%~40%。”
  • 南方仁
    产业转移啦
  • n
    nosmoking
    赶快卖了移民,还等个毛啊
  • 大手
    拉开技术工人的工资是趋势。

    而且可以鼓励员工提高技术。
  • D
    DDP
    你们海淘回来那些破玩意儿会不会就是温州做的啊233
  • d
    duryu
    新劳动法一出,老板就变成弱势群体了。
  • 荒鹰
    马克戴维
  • y
    yangjuniori
    有没有的合法短工呢
  • d
    duryu
    一旦遇上职业工伤人员你就等着赔钱吧
    刚招进来一个礼拜里面应该是没这么快就能上好保险的,然后进来第一天就“骨折”了,老板请准备好几万块赔偿金吧
  • T
    Tanabi
    沿海的地方就是正规,我们这里大部分都没合同的,发工资都现金,还经常拖欠。说裁员就裁,谁管啊。
  • h
    handsomeken
    难道不是应该的么?
  • 脾气不太好
    一个正常的社会,两者应当是平等的

    这其实就跟消费者与店家的关系一样
  • 傲笑乾坤
    为何老板就必须弱势群体?
  • d
    duryu
    工人不干活也能拿钱的多了去了,很多时候明明是自己违规操作,但是受了伤不管大小,一切费用就找厂里来,自己是连挂号费都不肯先垫出来的,一定要等厂里送钱过来。
    至于老板能不能炒工人这个问题,我只能呵呵厚了,反正按照新劳动法的规定,员工炒老板没有任何代价,而且大部分工人今天说不干,第二天就不来了,招呼都不打一个的,但是反过来老板要炒员工,对不起,起码要赔一个月工资,这叫公平?
    最起码合同双方在离职这件事情上应该地位平等吧?
  • N
    Nigel
    这是好事,都不愿做,价格就得上去,欧美人多少年来享受这么低价格的东西实在不像话。出口退税这种SB政策是没办法,但至少要把价格提上去,向全球乱印钞的发源地欧美输出通胀
  • h
    handsomeken
    不干活也能拿钱的,那没办法了,如果这样的员工老板都能忍,那的确不用开厂了

    你买的设备好点,安全系统都加上,你让他试试违规操作,违反的了么?所谓违规操作一般不就两种情况:
    设备本身没有太多安全装置
    安全防护装置全部被短接了
    这两个是谁的责任呢?

    至于离职:

    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
    1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2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3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4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我觉得您也是可以去仲裁一下的么

    [本帖最后由 handsomeken 于 2012-9-9 10:39 编辑]
  • d
    duryu
    我觉得你太适合去演汉献帝了,这么天真的想法,就算给你个工厂,估计按照你这些理论,不用多久也该关门了。

    居然指望工人跟你照章办事,严格按照合同执行。。。
    只有对他们有利的条款,他们才会要求企业严格执行,至于条文里对他们约束的部分,完全不care。
    随便举个例子:一工人说不干就不干了,辞职报告也不写,也不跟主管说一声,第二天你发现他没来上班,HR打电话过去要么不接,要么直接说我已经回乡下了,难道你还能发律师函给他让他回来?
    还劳动仲裁。。。
    实在是无语了,劳动仲裁部门少收点保护费就谢天谢地了,指望他们去找农民工麻烦?人家好好的公务员日子不过,跟农民工较真?

    你到底是真傻还是装傻啊?

    [本帖最后由 duryu 于 2012-9-9 10:55 编辑]
  • i
    iamzelda
    人力成本,近3年来暴涨是事实。都看到手收入,人力成本大头其实给社保之类占据。
  • l
    lanlan052
    反正我们这里是老板不让你干了 都是把你当月的工资发给你 太少太少的补发两个月的工资 而且有很多公司就不给员工交三金这类的
  • 无蟹可击
    这也没问题啊。一般厂里会延后十天或者十五天结算工资,你不来上班OK,那这些日子的工资就都没了,白干活不给钱,老板哪里亏了?
  • 无蟹可击
    没有人或者极少极少的人会拿自己的身体去换钱。故意违规操作是极端情况,一般的违规操作,那属于管理问题,这种情况下工厂自然应该负责。
    我认为之所以会有人认为新劳动法让老板变得弱势,原因就是之前这些老板都是光有权利不负义务,已经习惯了,觉得我发你工资我就可以随意处置你,现在规范了义务立刻感觉麻烦多了,殊不知这些本来就是资方的职责所在。
  • 2
    2207232
    的确明确了老板的义务,现在问题是通涨导致工资升得比订单快太多了,除了一手订单,其他的一个小失误就陪了,伤不起
  • 5
    54092131
    他是何不食肉糜,没出过大门死读书的。
  • x
    xiexin12348
    其实现在最大困境是大的经济环境部景气,你自己再怎么折腾还是没用。
    拿我一朋友的公司来说事:
    1、近两年工人工资涨了将近50%。
    2、采购成本提高了将近20%。
    3、税费比以前更重。
    4、为了改变局面还必须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
    5、现有产品的销售价格在这种环境下却在下滑。
    当老板不再赚钱的时候那么他们也只能是选择一个赔钱更少的办法。
    另外说两句,有仁兄说当和工人有纠纷时可以申请仲裁,但是这种情况下来基本90%都是企业主判负。
    公务人员害怕担当恶名所以不乐意做出利于企业判断。我想这也就是有人所说的企业是弱势群体的原因
  • 高城紫门
    我們這裡的國有企業現在招人全部都是走派遣的……據說目的就是規避新勞動法的一些用工風險……
    而那個派遣公司也是他們自己出資註冊的皮包公司,兩年一簽的派遣合同,到期又給你換“另一家”派遣公司,讓你的合同年數無法延續下來……
  • l
    lexusw1
    劳动法马上也要改了,就好针对派遣这块。辅助工作才能派遣。
  • 王心凌可爱美丽
    产业转型必须的,都以为像当初那样招点廉价劳动力就能赚钱,这种观念的老板早点回家卖红薯去吧。。
  • d
    duryu
    想少给一分钱?一个电话12333,劳动监察大队立马就来了,即便了解下来是工人的问题,也会劝你:“和谐社会,老板你出点血吧,别让我们难做,balabala。。。”
    总之中国的法律就是让守法的人吃亏,违法的人得利。
  • h
    handsomeken
    去仲裁和去追究当然有成本啊,难道你要人乖乖等你么?
    米帝砍人都有专门公司,上午进驻,下午让你走,那这算公平不公平?喷了。
    这事儿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那人家劳动者去仲裁的时候公务员就有空来管了?
  • h
    handsomeken
    派遣早就有规定了,视如己出
  • R
    Raven
    233,别张嘴就来okay?

    一,TG大部分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不是造火箭造航天飞机,没这么先进的设备 233333

    就是跑到美帝德国,也不见得所有工厂都有这么牛逼的设备,至少澳洲农民国新西兰土鳖岛肯定没这么先进,妈妈咪呀,你这次是穿越到23世纪了嘛

    二,我不知道你这是什么“设备”,再高端的设备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到最后还是需要实际操作的人有安全意识,这点在所有的中国企业中几乎都是老大难问题

    新手安全意识差,熟练工又仗着熟字自把自为,这是中国人做事风格,向来能省就省

    高空作业规定1234,偏就有人喜欢少做2步,规定取高处货架的东西必须使用起重机,有人偏就嫌麻烦喜欢用手搬,规定都是为工人安全考虑,但到实际操作就是违反,伤了怪谁

    靠自觉肯定不行,也只能无时无刻不叫人盯着
  • x
    xiexin12348
    其实最可怕的是新入职工人的培训成本。
    最基本的操作、安全、规章制度等等就需要1个月的时间。
    hr、车间辛苦培训出来结果嫌累、嫌脏、嫌弃加班时间长等等原因干上1-2月离职的大有人在。
    结果企业出了钱、费了工、耗了时就管用1个月或2个月实在是很无奈。
  • j
    jazzgao
    讲点道理的这样可以,不讲道理的就会找几个老乡来厂门口堵门闹事。
  • R
    Raven
    同志你实在太嘲了,你人在德意志,一没在TG打工,二没在TG开厂,有啥可争的

    我来告诉你现在TG劳动法实行的实际情况,完全不是依照“法治”,是各个地区各个领域的自把自为,而且各自走向极端 233333

    1. 很多地区完全没有劳动法概念,从没合同,想咋咋,比如最近几年一直跑的内蒙,没人管

    2. 很多行当有各自的行规,比如美容业,也没合同不谈社保,哪怕是在上海也一样,偏偏在这些行当打工的,都认可行规,也没人说啥,都知道闹也闹不太起来,索性就认了

    3. 在部分发达地区做实业开工厂的,又从一个极端跑到另一个极端,别管法里怎么写的,到实际操作的时候,就变成老板该吃亏,维稳大局为重,满意嘛

    你大可在那里轻描淡写的丫丫没绝对的公平,我们这些在国内的面对的是实际情况,没你这么轻松 233

    去年辞退工人,老员工都按法给的钱,有打零工2个月的也挤在里面非要拿钱,你做何感想跟人解释法,不听,开始狮子大开口,后来变成你多少给点,神了

    办企业的现在各个焦头烂额,人家那个闲啊,有的是时间闹到“有关部门”,人来了不是依法办事,估计也是给整烦了,打发几句,你们给点算了吧,233

    现在魔都开厂的,想炒工人,那都是当大爷拜啊,反过来工人想不干,说走就走,不用打招呼........简单的说,这合同是公司遵守的,工人可以无视

    明明按法给的钱,跟谁谁比比觉得亏了,不用法理不用依据,拉个七大姑八大姨往你厂门口办公室门口一坐,要钱,能抢一分是一分,能捞多少捞多少

    咋们不客气点说,这就叫法盲,靠说理是说不通的,你没见过,我请你来见识,08年那会工业区里一大把,今年也不少

    仲裁?呵呵厚,这边仲裁就是来抽烟劝你们开厂的吃点亏的,反正多少办企业的嫌烦,勒勒裤腰带,能省事就省事算了


    现在哪2种人最好混知道不:D 超级大头的,比如富士康,老子上面有人,想怎么就怎么,没人管的着,要么就是山寨土坑,老子本来就是胡来的,你想抓辫子也抓不到

    这想好好做人的中小型企业,真是挤在当中两头不是人啊

    大势不好是其因,但就是因为如此大势,ZF更应该有适当手段保护企业,事实呢,现在是税越来越重,各种“学费”越交越多,劳动法头顶青天

    雇佣关系越来越规范健全,这是大势所趋必然的,不过好好一个劳动法,至少在大量中小企业中可以执行的如此扭曲头重脚轻,让人情何以堪,工人要保护,雇主就被无视了:D

    也难怪现在长三角这么多老板都不干了,一年365天累死累活摸到头屁都赚不来还要倒贴,当然不干了

    随便哪个国家,中小型企业都是主体,现在这态势逼得人人都洗手不干,那就多比诺骨牌,等着喝西北风
  • R
    Raven
    玩山寨的当然无所谓

    现在魔都想好好把企业办下去的,有多少敢胡来

    闹上门来谁吃的消

    工人反正有恃无恐,爱怎么就怎么,你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 R
    Raven
    喷了,别丫丫了可以伐
  • 脾气不太好
    我就感觉那货就一学生,压根没在大陆工作过,知道个毛

    说下我们公司去年遇到的一个事例,我们发的一个空调工程,做完了,进度款每月按时给。结果最后几个月,有个月额度大,300多万。钱发到每个工人手里(地方规定,劳务的费用必须每个工人签字领钱,其它任何人不能代领),ok 完事了吧?

    没两天,50多工人就来堵门口,要钱。 搞他妈半天,原因是工头拿了钱跑了,好吧,我们当初发钱明明是发到每个工人手里,可人家的规则是到手后还要交给工头抽管理费之类...

    可这关我们公司屁事啊。

    工头人跑了,农民工来闹事。区管委会的直接来公司总部,要求公司必须再将工人的人工费,重发给工人.....理由?要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叫公司再去报警找工头。

    我们老总气得开会时一提这事都吐血。
  • f
    fuckmic
    相对于工人,老板才是强势的吧。老板可以要你,也可以不要你。而工人只能在老板手下干活。
  • d
    duryu
    愿意赔钱才能强势地双手叉腰对工人说你被炒鱿鱼了,这样的强势不要也罢,开厂是来赚钱的,不是来赔钱的.
    反过来工人随时随地都能炒老板鱿鱼,不用考虑订单来不来的及供货,是不是按照合同写的要提前一个月,老板还不敢克扣他一分钱,这就是新劳动法.
    而且现在工业区里家家厂门口都贴着常年招聘的广告,这样的形势下,你还想随便炒人,真是太天真了.
  • 夜未央
    难道现行法律不是写的辅助、临时岗位么?

    只是央企们纷纷视为无物而已。
  • p
    ppigadvance
    劳动法连球都顶不上,就别谈约束力了,特别是很多官僚作派很浓的国企。
  • 夜未央
    资方有资方的立场,劳方有劳方的立场。立场不同观点自然不同,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

    本来是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大环境不好就变成了既然我不好,你也别想好的事情。
  • f
    fuckmic
    老板不想要工人给钱就可以了.但是工人想要工作呢?给钱老板行不行?
  • d
    duryu
    现在是工人找不到工作的多还是老板招不到工人的多?
    还是你也是海外党汉献帝MKII?
  • R
    Raven
    233,你这给钱就可以了,口气也太轻松了吧

    用这口气说话的,不是国企就是大头,富士康 万达,王健林有钱,死10几个人都能用钱打发了,屁事没有,现在哪个中小企业的老板敢用这口气说话的,脑子肯定烧的不轻

    劳动法保护工人,让雇主不敢随意“炒”人,合情合理,这是欧美大部分国家劳动法的宗旨

    但这跷跷板,已经跷到另一头去了,现在的态势是,很多老板宁可不大规模开工,牺牲订单,也不敢随便“要”工人的地步,你觉得这是正常现象嘛?对经济发展有益嘛?


    有人可能觉得不要一个工人,能花多少钱,233,实际操作一下就知道,随便答应一个人,接下来马上有一串大闸蟹

    去年缩小流水线不就是这回事,本来准备回10个人,结果有人听到有现钱拿,立马涌来30几个,233

    自己违约离职,居然要求公司和辞退一样赔偿,妈妈咪呀,不给:D 不给就闹,闹到多少是多少,现在中小企业,各个资金链紧张,谁折腾得起

    你可以说我是站在雇主立场说话,那当然,我也要过日子混饭吃,体谅工人立场没错,那谁来体谅中小企业主,政府嘛 233333

    尊重是互相的,雇佣关系本来也就是互相的,搞成这样,那人人都不敢雇人,多米诺骨牌,一起喝西北风
  • r
    refo
    对于老板来说,什么不是辅助的?

    除了王牌销售,核心技术工程师,知道第二套帐的亲戚财会,其他都是辅助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