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是什么?

  • r
    recp
    我一直是这个观点:小学,尤其低年级的时候,玩最重要,然后重点培养阅读和体育、音乐方面的兴趣爱好,学习成绩没那么重要。到了中学再发力还来得及,或者早一点,小学5年级再把重心放到抓成绩上。 而且澳洲没有升学压力,私立送进去就是一路到高三了,最后考大学才会有第一次筛选。

    我也是这么执行的。我给儿子安排的课外班全是兴趣爱好方面的,在家也从来不会安排学习内容,除了练练吉他就是看书。他还有大量时间玩游戏、iPad和看电视。

    然后今天收到儿子的学习评估报告,除了数学是A同时参加了提高班之外,其它都是B。而且老师说在学校不认真,比较应付,尤其是英语,实际水平比较高,但是给的课堂作业很多都不做。他们并没有考试也没有作业,学习报告老师是根据课堂表现来评判的。他们应该有一些课堂练习。然后我心情一下子就沉重了。学习真的不重要吗?以前全A,所以觉得放养就好,应该多玩,现在拿不到A了就开始怀疑自己的教育有没有问题了。下学期要不要抓一下呢?

    澳洲是三年级开始有全国统一考试的,是不是考试成绩优异就无所谓平时课堂表现了?该如何评价孩子的学习效果?看分数?

    不过我觉得学习态度一定要端正,不做家庭作业可以,你起码在学校认真。公立学校老师是不会管学生的,你爱学不学。大部分公校的华人家长都会在课外加餐,要么自己给孩子作业,要么送补习班。希望明年去私立老师能管管,把在校学习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唉,当家长真是操不完的心。 iOS fly ~
  • v
    vxworks
    学习习惯养成很重要,一旦习惯了散漫,很难纠正
  • l
    ljaska
    反正我觉得,填鸭式的教育绝对是最快吸收基础知识最便捷的办法
  • r
    rosee
    不管什么教育理念,不在乎成绩很难做到。我儿子前不久数学还是前几名,我就觉得自己这种半放养的教育方法是对的,以后发力云云。结果这次直接进入倒数十名,心塞啊,又不想骂孩子,差点憋出内伤
  • n
    nieqbh
    没什么特定目标,人口基数大,不需要因材施教,只需要一层层的筛除就行了,高考1000万考生保证了中国有足够多合格的工程师快速建设家园
  • y
    yxmr
    我在高中前都是凭兴趣学习,当然也都是年纪第一的水平

    不过现在都是课外补习军备竞赛了,也真不敢说自己娃绝对不去参与
  • j
    jn13lh
    国外不清楚。
    国内的话。小学中高年纪是第一次分化。学习方面开窍了或没开窍。直接影响初中三年。
  • z
    znm
    应该和美国类似,大部分放养,少部分精英,少部分拼的就是家长,方式不一样,国内各种补课班,国外各种才艺也算。
  • s
    soul1899
    军备竞赛环境下,娃也很被动呀,想找玩伴也得去课外班找吧 iOS fly ~
  • r
    recp
    我也才发现我不是真不在乎成绩,以前是觉得成绩还好,就允许孩子尽情玩。现在成绩下滑了,一下子就郁闷了。 iOS fly ~
  • r
    recp
    嗯,这个要重点抓一下。 iOS fly ~
  • r
    recp
    我肯定想走精英教育。问题是找不到一个评估体系来评估效果。


    国内简单,因为分数是硬指标。升学也主要看分数。澳洲没有升学考试,拿什么来衡量教育成效?澳洲很多华人也是跟国内一样,拼命堆补习班提高成绩。问题是你考90分我考60分,大家上一样的学校,那刷分数的意义? iOS fly ~
  • l
    logic90
    精英教育,目标是产生精英,代价是其他人成为优质劳动力的概率下降,更多只能是普通劳动力

    应试教育,目标是产生大量的优质劳动力,代价是精英的产生概率下降

    精英不能量产,优质的劳动力可以量产HiPDA·NG
  • n
    neonn
    成绩无所谓,态度要认真,老师留的作业要认真用心完成。做父母的这个要督促一下
  • s
    ss301511
    国外不清楚,看你的目标呗。
    要么像美国,素质教育,砸出几个艺术,体育特长,兼顾应试教育。管他成绩怎么样,反正不影响升学。注意美国的素质教育是因为大学的录取标准就是这样。
    要么像中国,抓应试教育,怎么提好分数怎么来。要想得到好分数,鸡娃,提前学,多训练,刷题。
    我觉得在澳洲,没必要,你原来的思路坚持贯彻下去呗,等高年级学习速度和效率比小孩子学的快。
    小孩子除了英语学得快,数学很难像陶哲轩那样,在幼儿园搞定小学数学……当然,国内有的6岁天才娃已经到初中了,8岁学完高中数学也有,这种是天赋秉异加上爱好,不是想培养就能培养的。
  • 丰乳肥臀
    我的结论是。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全民中小学精英教育的国家,谁反对谁就不客观
  • o
    onehoo
    有兴趣,开心,身体好
  • n
    neonn
    全民和精英就矛盾
  • 丰乳肥臀
    回复18#neonn

    抠字眼就没意思了
  • r
    recp
    中国是最有上进心和奋斗精神的国家。体现出来的就是碾压其他国家的效率。 iOS fly ~
  • W
    Wade Zhao
    我的观点是顺其自然,什么都让他接触一点,看他自己的兴趣。

    我也刚拿到报告,所有的A都是attitude不过我也不太着急,没觉得心情沉重,基因决定论者就是这么淡定……

    话说回来我小时候学的很超前,但我也没觉得小时候吃了多大的苦,有多么不快乐,关键是自己不觉得学习是种苦难,这个最重要
  • 海底两万里
    目标就是成为前x%,无论成绩还是综合素质。啥快乐教育,幸福生活都是假的,因为排在后面就不快乐不幸福了。
  • r
    recp
    关键是用什么标准去衡量是不是前x%?

    我觉得先要有个清晰的目标。 iOS fly ~
  • 海底两万里
    其实主要是自己的认识了,如果你坚信学校的打分只代表很小的一部分评价,你就不会心情沉重了。
  • z
    znm
    你说的一样的学校不可能是大学吧,怎么衡量就看最后上哪所大学,中间都是过程,国内补课刷成绩,国外大部分看成绩,也有看特长
  • r
    recp
    对,不是大学。大学是需要考的。但是大部分本地大学普通专业很好考,只有律师医生这些要求分数高。目标藤校的另说。
    而且,以高考为阶段性衡量标准目标的话,这个中间过程太长了。向我儿子小学二年级,就觉得离高考还远,有没有必要把成绩一直维持在前列? 还是小学多玩玩,中学再追? 后者说的容易,执行起来很难。看到孩子成绩不在前列,还是会焦虑的。尤其是朋友的孩子都是全A.
  • M
    Middle-Men
    小学阶段成绩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 z
    znm
    我说后者没问题,估计你还是一直焦虑,说白了还是看家长内心够不够强大,看到自己家娃成绩一般也忍住不去鸡血和娃死磕。

    我往远了扯一点。
    国内一样,我家的一年级,一堆鸡血家长,平时测试满分很多,我看了下题,除了不粗心,有些是要费脑子,有些是要下死功夫的。这帮人课后没大量刷题我是不信的,稍微打听了下,没几个周末不补课的。
    一年级每天学一个小时拿个90多分,该玩玩我是觉得性价比最高。现在是一堆鸡血家长拼个3个小时拿满分。我试着跟着死磕娃一周,周测试成绩立马上去了,但是大人小孩都太累了。

    我娃同班同学家长一个博士一个研究生,娃成绩垫底,刚开始考试不在乎,现在也焦虑了。

    道理都懂,就像长跑比赛,别人上来就冲刺,你咋办,先冲到初中再说吧,你不冲,重点初中都上不了。
  • r
    recp
    澳洲有个不同的地方是没有初考、中考两道关。 iOS fly ~
  • z
    znm
    本质一样,总要拿个东西筛选,成绩或者特长。国内大多比较拼,国外可以不拼,因为下限高些。
    但是下一代可能国际流动壁垒少很多,大家可能面临的是全球人才的竞争,所以我觉得还是要适当鸡血。

    给你转个视频
    #在抖音,记录美好生活#美国精英教育拼父母#蔡子说美国 #dou出新知 #科普 #教育 @DOU知计划https://v.douyin.com/XKWDBs/复制此链接,打开【抖音短视频】,直接观看视频!
  • t
    tauercky
    回复27#Middle-Men


    不多学习,怎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想象一下,不多练习用筷子,怎么培养良好的握筷子习惯?多学习的一个副产品,当然就是学习成绩提高
  • M
    Middle-Men
    举个例子 回家后自己主动进书屋 发自内心的去喜欢看书 而不是一回家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视然后被家长赶去完任务一样的看书 效果是差很多的 你说的多学习 也是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后自然而然的就多学习了
  • l
    lockfong
    目前看来在英语圈根本不用愁啊。再不济可以回中国做外教。
  • 宇宙级
    一线城市现在的情况是,小学高年级你再不拼,以后拼的机会都没了。竞争前置。
  • s
    swf
    目标就是掌握基本的生活能力吧
  • v
    vxworks
    确实,小升初如果进不了好学校,中考想翻身太难了。裸考录取越来越少。而且初中学习非常关键,很多人会掉队
  • 海底两万里
    对,我觉得目标就是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不自残,不自己找死,好好活着。再高一点的目标就是能活得好一点。至于幸福生活什么的,那个主要是个人感受与体验,教不会也给不了的,需要自己去找的。
  • W
    Wade Zhao
    怎么可能,在中国当外教,外貌比英语水平重要。
  • l
    lockfong
    也是。
  • 懒散的牛
    外国也有英语课啊。。 ios fly~
  • r
    ratherfool
    回复29#recp


    娃比你家的小,个人感觉是国外没有更早的分流考试,其实是给孩子更大的选择空间,同时意味着某些成绩和分数并没有国内那么严重。个人观点具有长期意义的能力,从小就可以培养的是:对一件事情长期的——长达数年的——坚持学习/练习,以及在遇到困难时的不放弃,并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如果能有这样的习惯和能力,那在他需要学习或者说需要分数的时候,就能派上用场。
  • x
    xxhunter
    我们的娃处在历史转折点
    国家对教育孩子的目标也变了
    顺其自然吧
  • 天地遥昭
    羡慕p总娃跳出国内的大熔炉
  • p
    pcdos
    身心健康第一,生活自理能力第二,学习习惯第三。
  • g
    googoofox
    欢天喜地的看的书也不一样啊。漫画网文小说欢天喜地看。你看国外书榜上也是主妇看的小说多。美国中学生也是看非小说的少。不是说一定要看高数等教程,而是严肃点需要思考的书读的人都少。不能看爱看书就够了,至少看国外学霸看的书还是不同于学渣。

    很少见主动走出舒适区的小孩。有的话多是大学了。
  • M
    Middle-Men
    你这就有点抬杠了兄弟 喜欢看书学习是一回事 学的内容是什么又是另外一回事 就像努力使一回事 努力的方向是另一回事一样 要不你说 我那句话怎么改你觉得没问题吧
  • g
    googoofox
    我只是在说实际现象啊。。。摊手。人的时间就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