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x才以房养老

  • s
    sonic4747
    都是煞笔才算不过来。
  • e
    et

  • f
    freda
    如果是孤寡老人,又不想去养老院,不想离开自己的住的房子,那可以用这个以房养老

    多一个选择而已,有什么问题?
  • s
    shadowfay
    孟晓苏当年在中房集团的时候就在搞什么养老地产,以房养老。

    搞了有10年左右了吧,屁也没搞出来一个。

    号称自己是小强的同学,天天拿着一本联合署名的书走南闯北,孟总辛苦您了呀。
  • s
    sam66
    成都以房养老第一人后悔:自己的钱都难支取
    2014年02月23日10:11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我有话说(4人参与)
    成都以房养老第一人后悔:自己的钱都难支取
    钟海泉居住在社区为他安顿的简陋房里,每天吃饭、遛弯、面朝屋顶。人民网照片

    钟海泉在成都被媒体称为“以房养老第一人”。2012年10月,时年79岁的他和新村河边街社区签署《遗赠扶养协议》,协议规定:由社区人员照顾他的衣食住行,帮其看病就医。百年之后他将房产过户给社区。然而,记者近日回访钟大爷,钟大爷却说自己后悔了。

    成都一环路北一小院只有2个单元,设施陈旧,钟大爷就租住在1单元1楼的楼梯背后。2012年,同社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不久,钟大爷就搬到了这里。每个月900元的租金,一直由社区代管的“钟大爷专账”支出。

    据报道,钟大爷原有一套2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一直未婚的他没有子女。2012年,钟大爷的老房子被划入“北改”范围,他也由此获得一套“公改私”的新番超过60平方米。2012年10月,钟大爷与所在社区(新村河边街社区)管理机构签署协议,协议规定由社区安排人员照顾钟大爷。钟大爷百年之后,将房产过户给社区,公证人员在现场做了公证。

    近日,记者回访时钟大爷说,签订协议后他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他实际上没有用到社区的钱,自己的钱都很难支取。

    钟大爷介绍,目前他每月可领到1000元出头的“退休工资”,是去年7月在社区帮助下,一次性购买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购买费用由民政报销一部分,“钟大爷专账”支付1万多元,钟大爷说,“专账”里的钱都是他的拆迁补偿款和奖金,并非社区给的钱。钟大爷右脚行动不便,出门手推车,“就这个车子,我想换成轮椅,找他们要钱,他们不给我买……”

    钟大爷的租住屋只有30多平方米,卧室只摆放着一张1米宽的床、一张小桌和一台书柜。堂屋里的灯泡坏了,还没人来修,“每周一和周五有人来帮忙打扫卫生,想等他们来了再换。”钟大爷说。对于社区的工作,钟大爷虽有牢骚,但是他并未打算撕毁与社区的协议,“我现在是过一天算一天,本来就过惯了(苦日子)。”

    在社区管理者概念中,还没把照顾钟大爷当做“以房养老”的尝试。社区服务中心主任马波说,钟大爷是一个特殊的案例,“他是孤老,很多政策也不清楚,2012年开始拆迁的时候,先是委托我们帮忙办理相关事宜,后头才说把房子交给我们,我们来给他养老。”

    在马波看来,签订协议之后,钟大爷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马波说,社区之前为其争取到廉租番但钟大爷没有接受;后又动员其在新房建成后入住新番钟大爷同样表示“不喜欢电梯公寓”。社区为钟大爷做了专账,记者看到,2013年钟大爷有两笔收入,一笔是6万余元的拆迁补偿安置费,一笔是2万元的奖励。支出主要有三项,分别是1.5万元的搬家及添置生活用品费、1万多元购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费用、7000元房屋租金。

    “现在新房子还没有建成,建成之后我们也计划租出去,每个月可能有1000多元收入,我们会给他贴补费用。”马波说,“虽然现在还有结余,但是如果遇见生病住院,虽然有医爆自费还是要一部分;还有他去世后,还涉及部分安葬费,这点钱肯定不够。”马波表示,如果钱不够,社区将垫付,“将来收取的房租,可能会贴补这一块。”至于老人去世后房子怎么办,马波表示,这要到时候再看。

    据《天府早报》

    (原标题:成都以房养老第一人后悔:自己的钱都难支取)
  • V
    VODKA
    又不是强制性政策,别说以房养老,就算别人把钱扔河里也不关你事,又没有影响到你,有什么资格骂街?
  • m
    meidle
    这项政策如果不是强制性政策也没啥,总会有人需要的,只是多一个选择而已
  • m
    mamania
    给骗子洗地的姿势。。。“又没骗到你头上”
  • w
    wenhan1026
    讲真,你那几张图片好几张一看就是ps的,当然我相信你也能看出来
  • 自干五
    这个东西放在一线城市就是扯蛋 直接卖了拿全款或者放租都很划算, 二三线城市往下 二手房换手率很低 老房子很难卖的 租金也低 不过我觉得银行也没傻到干着亏本生意 肯定往死里克扣
  • 戈尔巴乔夫
    说这话的时候你到该问问你自己,你有啥资格不让我骂街,这政策是你家的?论坛是你开的?还是哪条街是你的?
    老大不小了,酒喝多了脑袋就不好使了?
  • 戈尔巴乔夫
    说多个选择的喷了,骗子跑过去伺候两年最后连房带钱一大包也是个选择。
    真要说选择,政府就应该牵头监督,由企业中介银行组成一条龙的服务,对于养老困难有房的,愿意卖房的可以选择政府筛选过的中介卖房,然后由银行保证投资收益,自建养老基金,保证每月的租房费用、医疗保险费用、生活费用,管理好了定期参加旅游、老年大学都没问题,租房环节也是由政府监督;
    不愿意租房的可以以大换小、以近换远,差价作为养老费用;
    只要这些环节政府能监督好,开放竞争,挤破头的中介银行企业多了去了,服务绝对不会差;
    对于那些不愿卖房又不愿挪窝还没钱的老人,无解,只能由这些卖了房的生活上做对比带动起来。
  • l
    lvcha
    ls的头像真可爱
  • 神奇
    我爹好像是搞这个研究的。。貌似还是国内比较早的时候。。
  • f
    freda
    无解喷了,以房养老不就是解决这部分孤寡老人么
  • 戈尔巴乔夫
    以房养老就是卖房养老,你有优先租赁权,你再趴地上好好想想
  • f
    freda
    自己的房子能住到死,不用搬家,很多老人在乎这个吧

    卖房的话,你还得再租房,搞不好一年搬次家,老人折腾不起
  • 喜欢它likeit
    为啥你那么相信政府?

    政府监督的事少吗?真正能监督好的事多吗?

    市场开放,自然会竞争出可靠的服务提供商

    开放过程中当然少不了骗子和傻逼,他们的数量不会因为政府的监督而减少
  • 喜欢它likeit
    可信在公共领域是一个特别不可信的词,首先一个人或组织是否可信本来就难以量化和定义,也许可以有评级机制,但怎么保证评级机制本身是可信的?

    其次可信的另一面就是欺骗(装可信)

    防止骗子介入和老人犯傻根本不是政府的责任。有法律,超越法律的情况就执法。骗子没超越法律底线,被骗了白骗,谁让你傻,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决定负责

    其次开放竞争,人趋利避害的特性,自然会筛选
  • F
    FURA
    有那么复杂吗?不就是把房子抵押给银行拿一笔十年逐年给付的贷款?
    对无后的只有一套房的老人是个选择吧。说卖房租房的估计自己就没卖过租过房。
    卖房整个手续办下要3个月,银行,房管所要跑好几次,中间万一出了漏子,房子过户了买家办不下贷款,卖家就完全傻逼了。
    租房,你能碰到跟你一年一签的就算不错了,你想签三年,你看别人跟不跟你签。重新租房,搬家,就是年轻人都跑掉层皮,何况老年人?
  • S
    SebastianBach
    总之喉舌们怎么说,屁民们反着来就行了
  • 小裙子
    老大爷有6万拆迁安置款,买个医保,社保,然后,和社区说,我死了房子给你们,平时我有个三病两痛的,给我送个医院,社区照顾孤寡这点总还做的到吧。把房子抵押给银行,按月拿点钱,这和这个老大爷的以房养老不一样吧。话说回来银行也好,公证也好,他们总能赚钱就是了。还有个问题啊,这以房养老,房子抵押给银行了 这老人还能住这房子吗?是不是得搬家租房子,想想要是没有居住权了,不就是卖房养老,要是卖房养老,就是骗子!TGBXS!

    本帖最后由 小裙子 于 2014-6-24 16:41 通过手机版编辑
  • c
    csdhg
    小区那么多年轻人骗老头老太太买什么保健品治疗仪的,是不是自己双亲不购买也就没理由去说别人了
  • 北平孤儿
    也分情况,要是无儿无女的独居老人,也不错。主要是返多少钱。房子卖300万,你60~80返100万,人家还不如买了房子去养老院呢。是不是这个道理。
  • p
    pppkkk
    孟晓苏自己有一个保险公司,专门做这个,房地产还是有水平的。
  • h
    handsomeken
    政府做中介来租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