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洞】人到中年,其实最大的焦虑来自子女教育

  • r
    recp
    到了这个年纪,基本没有大的追求了,赚的钱也足够维持余生了。之所以还在努力奋斗,主要还是为了下一代。学区房和子女教育是人到中年最主要的经济压力来源。
    然而,经济压力还好办,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尽力而为就好。真正焦虑的是孩子教育怎么搞才是对的。这是一个反馈周期很长且不能读档重来的养成游戏,总是担心哪里做错了耽误了孩子。

    子女教育的观念上,老婆一直说我是很有想法但又很另类的人。她以前一直是非常支持我的想法的,所以孩子教育问题上完全听我的。但是随着我们和朋友圈里绝大部分人路线不同,她也开始焦虑和怀疑我的做法是否正确了。

    那么,我的理念是什么呢? 首先,我并不是那种移民到澳洲然后就想着“孩子散养,哪怕将来去超市当收银员、去当水管工都挺幸福”的那种家长。我还是期待孩子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的,尽管大部分孩子最终都是普通人。我能做的就是给予支持,让孩子能充分发挥潜能,并且找到人生的意义和幸福感。对于孩子的小学阶段的教育,我的理念是:阅读+运动+音乐

    1. 培养热爱阅读的习惯。我本身热爱阅读,并且获益良多,我希望我的孩子都能热爱阅读,涉猎广泛。这一点我觉得是很成功的。我儿子现在8岁,目前每天阅读量都有2小时左右,涉猎也很广泛,一年看几百本书,遇到好书,废寝忘食,非常痴迷,十分像我。我们周末没事就去泡图书馆和书店。

    2. 培养一项终身体育爱好。体育是我的弱项,但我深知体育运动给人一生的好处:锻炼身体、磨练意志力、团队精神、正确处理输赢、很好的解压方式。我儿子从5岁开始接触各种运动项目,但是我儿子属于运动技能发展落后于同龄人的,各种项目都可以明显感觉到进度比别人慢。但是他也有自己非常喜欢的项目:游泳和足球,每次参加训练都很开心。我觉得每周参加1-2次训练,自己每天放学去球场或游泳池锻炼锻炼。我觉得这就够了,因为只是当爱好培养而已。但朋友的孩子,有一些是参加更专业的训练的,请名师1对1,加大强度,成果自然是可以参加*小小比赛并拿些奖杯回来。我们家就默默无闻了。

    3. 培养一项音乐爱好。音乐也是我的弱项,我就特遗憾不会乐器。孩子两年前开始学电吉他,一年前开始学小提琴,我也是以培养兴趣为主。他学乐器倒是挺快的,老师说悟性很高,一点就通。但我们也就每天半小时到一小时练习一下,看孩子心情,我也不逼孩子练琴,保护兴趣为主,因此孩子乐器进展还行,但跟牛蛙肯定差距很大。别人家的孩子,一年过几级,音乐会拿奖那种。

    4. 小学阶段的成绩我不抓,掌握基本概念,不落后就行。在澳洲,常规的学校教育,并没有多少考试排名,你只能从每学期老师的报告上大概知道孩子学习怎么样,我家中上吧。但是华人家庭一向重视学业,因此有很多额外的考试可以考,考完就有排名,经常看学霸家长朋友圈晒各种考试和竞赛成绩的。而且,很多学霸孩子都在超前学习,三年级学到初中的不少。很多家庭都以考私校奖学金和考精英高中为目标。我并不喜欢这个路线。不是我认为学习不重要,而是认为把大量时间花在刷分上浪费时间。而且,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也没那么重要,毕竟澳洲并没有小升初的压力。我是想着到了中学再重点抓成绩,我孩子老师的评价是很聪明,但不努力。我觉得到时候抓一抓应该成绩差不了。

    5. 小学我还是希望孩子多一些玩的时间,所以玩switch我也不反对,不要过量就行。我们家玩的时间应该是比同龄人多的。别人在各种补习班的时间,我们家可能在瞎玩。

    6. 培养一些学习习惯,比如给自己定目标,做计划。我儿子现在跟我一样,有长期目标,有每学期的目标,有每周的计划和每天的计划,执行的好,我会给奖励。

    7. 培养沟通、表达、社交等软技能。这个和性格关系很大,我儿子属于很安静,会害羞,不喜欢交朋友的孩子,很头疼。和我最大的区别就是不善表达,这点遗传自他妈。不过我也在慢慢锻炼他,这个需要细水长流。我女儿就好多,遇到喜欢的人,几分钟就混熟了,非常爱聊天。


    总结起来,我的培养思路是小学为将来漫长的一生打下一些好的基础和习惯,并不着急看到什么成果。我相信阅读、体育、音乐和做计划的习惯会影响他的一生。但是呢,老婆最近开始焦虑了。因为她觉得我们孩子没有一项特别拿的出手的技能,而朋友圈里的孩子,好多都有。很多妈妈的观点是既然学了,花时间了,就要尽量学到最好,只是培养下兴趣没用。而且,孩子需要你去逼一下才能发挥潜能。所以朋友圈鸡娃的妈妈不少。去别人家里,经常可以看到一墙的奖状,我们家什么都没有。她觉得这样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在学校也没那么受欢迎。而且,华人家庭普遍非常重视学习成绩,我们家这成绩就不入流了(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们家成绩怎么样,迄今没有参加过任何考试)。她觉得孩子的教育,应该根据孩子特长重点培养一项王牌技能,这样孩子才能有接受到足够的关注和认可,会觉得自己很牛逼。我家现在阅读量很大,但没有体现到任何地方,兴趣广泛,会的挺多,但没有一项精通的。学习尚可,但跟学霸差距很大,总之缺乏亮点。最近天天在我耳边念叨这个,我也有点焦虑了。

    那么,你们认为小学阶段,要不要在某个领域下功夫去培养特长呢? 其实我觉得就算花功夫也不一定管用吧?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培养出某项出类拔萃的技能的,全面发展也挺好的。而且大部分小学阶段某项技能冒尖的孩子长大后也普普通通,因为他厉害只是因为投入时间多,这个在早期很容易建立优势,但后期拼天赋的时候就没用了。 我其实也不反对在孩子的音乐和体育项目上多投入一些,但是我看过很多资料都说这种投入不需要太早。早期以培养兴趣为主,孩子长大了自己会做出选择,到时再支持不迟。
  • c
    cj520cc
    怎么培养娃的阅读习惯的,我家娃有空就看电视剧iOS fly ~
  • r
    recp
    我从三四岁开始每天给孩子讲绘本,然后一起读了一套阅读入门丛书(大概50本),然后我儿子就可以独立阅读了。
    孩子如果可以选,肯定都是选择玩游戏看电视,我家也一样。但是如果限制在固定的时间才能看电视玩游戏(我家是饭后1小时),那其他时间,我儿子通常会选择看书。到了他这个年纪,已经觉得玩具没啥意思了。一个人最佳的娱乐就是看书。我女儿现在4岁,一个人没事干的时候,1/3会自己去看书,1/3缠着你跟她一起玩娃娃这些玩具,过家家,1/3画画做手工。
  • s
    sunfield
    多少岁算中年,多钱够维持余生,我感觉不够啊
  • b
    bugu138
    楼主思路很不错,点赞
  • k
    kingofkids
    大致理念基本和我差不多,有几个小点我不大一样吧。首先是体育吧,当然也要看个人,如果有天分我觉得还是可以深入培养某项或者几项相关的运动...因为运动比如球类的感觉还是需要从小培养,还有就是动作的矫正,深入我觉得适合。还有就是教育,我也非常赞同不要提前学习,但是基础可以更加扎实。 iOS fly ~
  • p
    piloteer
    说实话,到了逆反期全部推倒重来。

    这个世界上那么多教育家,那么多聪明牛逼执行力强的父母。那么为啥传承还是那么难?养孩子本来就是一个随机事件。或者说人类的发展就是一个随机事件。

    人能做的只是0.0001% iOS fly ~
  • x
    xxhunter
    想太多 人是会变的 不要预测 顺其自然小尾巴~
  • 热心网友
    这个做法的目标就是快乐的普通人
  • y
    yaodao23
    党魁,说的那是你吧,我还在为肚子苦钱。
  • r
    recp
    假定是普通人来培养,如何在这个前提下人生尽量能开心一些,幸福感强一些。
    如果不是普通人,那么不需要我做什么。
  • r
    recp
    无论是体育还是音乐,我都是要系统性地训练的。只是不想抓进度,不投入太多时间,慢慢来,我觉得这两个都是一辈子的事情。但也不能太慢,尤其是体育,水平跟不上主流同龄人,可能连玩的机会都没有。
  • h
    huiger
    为什么你家娃有那么多时间去做这些事情。
  • r
    recp
    我们这把年纪了,不泡妞,只为一日三餐,真不需要多少钱。我物质欲望比较低。
  • r
    recp
    学校3点就放学,私校还提前放假,就是为了给你时间自有安排啊。
  • z
    zfwz
    我觉得兄弟你这样已经是很好了。老实说,人的智商这些东西也是有一个均值回归的。父母是清华北大的,能考上清华北大的,不会超过5%。
    但是阅读,计划我觉得这个对人生非常重要,你已经帮你儿子养成了,这就是最大的成就。
  • c
    coolghost
    马克,回头看 iOS fly ~
  • r
    recp
    现在的问题是竞争*提前了,很多长效的东西在早期是没有什么成果的,于是家长们普遍急功近利。

    其实,我觉得哪怕你孩子从小抓成绩抓成学霸,最终考了高分进名校,so what? 不见得混得更好。但是,成绩也好,各种比赛排名也好,这些都可以给你明确的反馈。教育的其它方面,很难获得明确的反馈。于是,如果将来孩子混不好,你很容易归咎于自己当初教育没抓好。就是这个心态推着很多父母鸡娃。
  • d
    darkshine
    回复2#cj520cc

    这个是大人惯的吧我家就没看电视的习惯,一天最多两集动画片,当然我家电视除了给娃看动画片基本不开,大人就没看电视的习惯,娃到哪去养成看电视的习惯呢
  • x
    xiaotuo
    我和楼主想法基本一致,不过还不至于太焦虑。
  • l
    lingyiyun
    我感觉楼主已经想的很明白了,执行力也很强,就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吧,带娃随机性太多
  • c
    crazymove
    感谢分享 iOS fly ~
  • h
    huiger
    回复17#recp
    回家至少两个小时儿作业
  • d
    darkshine
    回复20#recp

    能进名校确实不一定混的都好,可是要是名校都进不了的话,大多数情况下只会混的更差
  • s
    sun_day365
    回复7#piloteer
    这个我赞同 iOS fly ~
  • c
    cj520cc
    回复21#darkshine
    我妈要看电视的。要向你们学习 iOS fly ~
  • r
    recp
    澳洲名校不难进,爬藤另说。正常一流中学学习下来,家长也不放养,都能进,无非是以什么成绩进而已。
    极个别专业需要的成绩很高,大部分专业,成绩排在前15%就可以了。


    我觉得最轻松的路线就是全面发展,成绩不差,进澳洲一流名校读本科,选一个喜欢的专业,然后孩子真有学习的欲望和基因,研究生交流去欧美名校。
  • w
    wangday
    回复1#recp


    我认同你的观点,人生不只有学习一件事,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不是只看智商,个人的毅力和体力及情商都很重要,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行为。
  • n
    nwpumabian
    国外的娃真幸福,国内都内卷成啥了。
  • s
    sevenz
    国外就不要看了,华人有天然天花板,混吃等死就可以了。
  • 1
    142857
    为孩子出去,最后形成push孩子动能,好累。。。
  • s
    single0411
    mark~
    以后再看~
    挺有逻辑性的~
  • 1
    142857
    如果小孩喜欢体育和音乐给他发展空间。以我的经历。这两个要到准专业拿奖花时间越来越大。一般只能留一个。留一个也会挤压学习时间。
  • n
    noyes1920
    马克 iOS fly ~
  • r
    recp
    我感觉澳洲华人圈也开始内卷化了,只是比国内缓和很多而已。


    我觉得教会孩子投资意识,基本上能解决将来的生存问题吧。剩下的就是鼓励孩子去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我觉得华人比较适合的人生道路是:通过投资赚钱,通过学术研究或某一项特别牛逼的技能获得事业的成就感和社会认同。

    iOS fly ~
  • r
    recp
    我不是为了孩子出国的,我是不想因为我出国耽误孩子。

    我来澳洲是因为这里有我要的生活。 iOS fly ~
  • b
    bluefall
    澳洲上大学很容易吧
  • c
    cybervsq
    从我家的情况来看,天赋占99%,后天培养最多只能弥补个零头,所以还是不要那么焦虑了
  • r
    recp
    同一个孩子,你有很多不同的培养选项:
    A. 完全散养,不安排任何东西给他,不给任何压力,他自己想学什么尽量给予支持
    B. 大量精力花在某项特长的培养上,比如乐器或体育项目,其它基本放弃
    C. 各项均衡用力,但不给孩子太大压力
    D. 各项都很用力,不断push孩子,鸡娃

    我觉得出来的结果是很不一样的,只是不知道哪种是最佳选择而已。
  • r
    recp
    看专业吧。一般学习成绩排全州前15%就没问题。
  • W
    Wade Zhao
    大方向差不多,其实就是“度”的问题吧,阅读、体育、音乐都很重要,只不过对于这些方面的培养到什么程度,你们夫妻有分歧吧。我并不支持你夫人,不是每个人都能培养出一个特别的强项也不是必须培养一个强项,不过你如果对孩子的成绩完全不在意,我也不赞同,哪怕和自己比,每天都要比昨天进步一点。

    昨天回了另一个帖子,我们的教育观念差不多:
    https://www.hi-pda.com/forum/viewthread.php?tid=2822031

    但是和你有一点不同,我基本不怎么让孩子玩,特别是电子游戏,我自己就不玩电子游戏,我也没觉得缺少乐趣,学习也可以有乐趣啊,运动也可以有乐趣,音乐也可以有乐趣啊, 我认为完全不玩游戏,人生什么都不会缺少,想玩可以小时候游乐场,大了露营,或者就是自己想干嘛干嘛,休息一下(我家娃“想干嘛干嘛”不会去玩游戏的,家里就没那个氛围)。

    有的东西真不一定别人有自己就一定有,我娃现在完全不吃糖,虽然牙齿由于遗传的问题,也不是太好,但起码因为糖而导致蛀牙这个途径被我们掐断了,人体需要的糖可以从N种物质获得,人根本不需要单独吃糖。“男人不抽烟白在世上颠,男人不喝酒白在世上走”,又怎样?我不抽烟不喝酒,觉得自己过得非常好,非常健康,别人都有那是别人都不健康,我干嘛要随大流?
  • 1
    142857
    那就差不多了。你学任何东西小孩资质一般。小孩学不了那么多。大脑发育不完全。你学什么和开发大脑部位也有关。

    钢琴小提琴游泳足球国际象棋8岁启蒙不算早了。一般4-5岁开始。赶快定吧。

    大部分孩子资质都一般拿奖考训练
  • 夏雪宜
    羡慕,我儿子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爱看书,其他都还行
  • W
    Wade Zhao
    我选bc结合。

    各方面均衡用力,然后看孩子的反馈,不喜欢没天赋的放弃,喜欢的有天赋的加强。

    压力太大有时候会抹杀孩子成长的动力,我娃有个同学家里特别激,体育开始选的是篮球,经常上课,有时还打比赛,结果孩子最后到了篮球场,直接就哭了,只得放弃,怕再push要出大事……实际上可能孩子不抗拒甚至还有点喜欢篮球,但是压力太大最后反而让孩子彻底告别了这项运动
  • b
    bluefall
    大学入学率这么低? 一直听说国外大学入学容易毕业难
  • 西
    西湖龙井
    焦虑的另一个方向所处的环境变量,人不可能不被周围的影响
  • k
    kenshinwu
    楼主能说已经赚够余生的钱 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们这种还再为工作还能干多久焦虑呢
  • m
    mayazjb
    初中,早6:10分起床---半夜12:30或一点半睡觉的娃飘过,教育这么搞法,太累了。
    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