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食品安全喊了这么多年一点办法都没有,症结在什么地方?

  • n
    ntxdz
    与虎谋皮
  • 伊肯
    人穷志短而已
  • g
    gtoli
    我本科学的食品,在云南最基层的县里干食品安全监管5年了,这事情上算是有点发言权吧。两方面,首先是行业,从农田到餐桌,门槛太低,举个例子,有个文盲经营了10年夜市烧烤听说过吧?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你指望他能看懂食用色素的用量说明?特供,有机都是概念,谁真信谁傻冒。就云南这气候为例,不用农药等着喝西北风吧。所谓有机,不过是把间隔期拉长点罢了。甲胺磷禁了那么多年,韭菜还不是一直靠它灌根。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餐饮四个环节我都有亲眼所见的事例,全说出来能写本书。再说监管,根源在利益,食品面太广,不可能像药品全放给一个部门管,别的不说,农业,卫生都是老部门,树大根深,想拿走他们的权力的迟早被爆菊花,比如郑筱臾。各监管部门从上到下各级的人财物递减,工作量递增(还大量都是表面工作),下面对上级只好欺骗应付,人浮于事。
  • 超越怪的猫肉人
    兄弟既然是做这个能多说点不妨在能说的地方多说点,平常论坛在这方面去深入探讨的帖子也少~食品2个字谁都会写会读,但延伸开的很多东西就不为大众所知了~
    这我真的觉得食品安全不比其他,这是关系到每个人关系到你我身体健康乃至于下一代成长的问题,食品是伴随一个人从出生到老不可或缺的东西,一个国家可以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可以有贫穷,可以有战乱,可以有不公平,可以有百姓的各种不满,但不能没有一个最基本的食品安全,如果连我们平常所吃到的食品都是有毒变质各种垃圾混杂在其中那无疑这个社会严重到了什么地步,食品是底限,如果连食品都做不到这种底限的话从何去谈其他的诉求呢,一个国家的国民对食品安全都能容忍到这种地步甚至麻木看待这一切岂止是悲哀2个字能形容的~你哪怕不是国民是屁民也不应该是这种态度吧~狗急了还会跳墙,难道屁民连狗都不如?
    平常都幻想国外如何如何,难道就没人去想别人的权益也是靠老百姓和有识之士去争取来的,很多东西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如果没人去争取没人去表达这些诉求谁又会给你这些呢~
    别人能生活在那样的一条件和状态,不说经济消费达到别人的程度吧,食品安全这一块不能差到这种程度吧!
    国人真的不要再麻木下去了~
  • 朱爷吉祥
    说赋税重是主要原因我就不太同意

    那些提炼地沟油的小贩需要缴税吗?
  • 金碧辉煌
    没扶持,只知道收税
  • s
    sectionboy
    和韩国一样牛肉100元一两你们干么?
  • m
    makaay22
    工业化处在这个阶段
  • g
    gtoli
    补充一句,现行的法律立法之想当然是我们无法想像的,所以与其说税赋高不如说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
  • x
    xxhunter
    监管不严这是肯定的
    老板想多赚钱 就偷工减料 拿出一部分钱贿赂监管人
    然后伪劣产品就顺理成章的出现在市场上
  • b
    bull
    监管根本还不过来,执法队员只有这点人,人均要管多少?
  • 小糜痘驴
    症结其实就在TG
  • y
    yzh
    TG
  • 油焖
    短视+自私
    国家的相关部门短视,监管不严
    黑心老板和员工自私,黑心老板付绝大多数责任,但是员工至少也是个从犯
  • e
    equaliser
    还是监管和成本的问题
    人对利润的追求是无穷的
  • s
    shuinii
    这么多毒食品问题,tg监管部门又
  • 城雪
    症结在我们这种食品专业毕业的 一个班28个人只有一个人从事本专业工作
  • :D 不就是TG慢毒套养老金么
  • O
    OpEth
    症结是价格,劣品驱除良品。。。。。
  • c
    copper641的马甲
    就只有一个原因
  • 还珠楼主
    这些小贩是卖给谁呢?谁会买这些小贩提炼的地沟油呢?这里面的供需关系是如何的呢?
    小贩提炼和制造这些地沟油已经不是收不收税的问题,而是涉及到触犯法规会不会被执法部门打击的问题了,执法部门会冒这个风险去征收这种税啊~小贩敢交这个税吗~

    [本帖最后由 还珠楼主 于 2011-4-13 11:16 编辑]
  • 不死鸟
    十六亿人,怎能可能有足够的合格的粮食。有的吃就不错了。
  • 不死鸟
    你看人家印度,由于人口多,都饿得像鬼一样
  • c
    contra
  • 镇魂曲
    这里没人跟你讨论有机蔬菜真伪。市场上的有机蔬菜认证花一至两万就能买到,为什么?因为这里是中国。领导的特供食品绝对比奥运特供都精致,为什么?因为这里是中国。屁民的有机蔬菜肯定是炒作,皇亲国戚的特供说是炒作,那是纯属扯淡。
  • t
    tdka
    讨论特供好像没什么意义
  • l
    lonerr
    不太同意这说法 普通人不去管勉强算可以理解,关键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他们的工作就是干这个的
  • 海狸先生
    不用说特供,我爸几年前给本地石化企业干点小工程,他说人家自己的食堂就有专人检验蔬菜的农药和残留啥的不合格的。结果是这些相对合格的蔬菜都让这些有条件的消费了,普通人在菜市场买的菜合不合格也不知道,再说了吃不出来啊,除非是食物中毒。。。。
  • g
    gtoli
    这就牵涉到你说的领导和皇亲国戚是哪个层面了,反正大家都吃过14天出栏的鸡,40天出栏的猪。前几年国办是有自己的商店,里头的茅台没假的,蔬菜也就是没人和我讨论的有机菜。我们草民就算混进去了之前也已经吃了几十年非特供。中央领导到云南也没带菜来,吃的也是当地采购的东西,至于检测,也是常规的有毒物质和致病菌,要说特殊也就这点了,说回特供,真的是形式大于内容的东西,和有机认证本质一样的。这边小学食堂买的蔬菜也是提前先先拿给小兔子吃点,过了几个小时没事才拿去洗了做菜的。
  • 超越怪的猫肉人
    我觉得谈到监管的话只能用利益共同体来解释了~这里面也就是各种利益联结成一条线,无论哪一条线出现问题整个生态链就会发生危机~

    比如说监管部门哪一天做到比欧美的标准都还要严格,并且比少数派报告都还要先知先觉预知到哪个旮旯胡同有人铤而走险做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完全就杜绝了整个有害食品苗头~
    那这里必然就会导致原本已经有的一条活性生物链的断层,生产食品的小商小贩到厂家必然就只能选用货真价实的原材料。
    这样就体现在价格上,消费者只能付出更高的价格来承担这里面给自己所带来的一些负担,还有个情况就是消费者只能选择价格更低廉的物品,价格上涨导致的很多商品必然就只能退出市场,因为买的人越来越少,而税收这玩意从来都是越来越高不可能越来越低,除非像有些税那样收也收不到多少还抱怨声比较大的就干脆点完全取消,比如农民以前交的税~但这种情况太少了。
    民生物品的价格占个人收入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没高到离谱的程度,比如油盐酱醋之类的食品,价格幅度不可能太高~当厂家面临原材料的上涨而价格又被物价局所硬性规定的时候就无以为继,有可能导致赚的钱连每个月交的税都不够,还得承担工人的工资(工人的工资上涨也要考虑到这个因素)还得应付各种检查甚至上面的环保等等检查添置一些价格高昂实际上未必能用上的器材~算起来的话继续做下去除了亏本经营没其他改善的地方,哪怕效益勉强能维持对企业的发展也见不到更长远的可能性,想扩大经营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银行贷给私人企业的资金也非常的困难~于是企业就在这种步履维艰的状态下倒闭破产,倒闭越多对当地的经济所产生的危害无疑是非常的大,也许当地就靠这类企业来发展经济,领导的业绩也是以这个为主,一个地方没有这些企业作为经济的支柱也就没有任何发展,公共开支也陷于停顿状态,税收不上来直接又关系到国家的政府层面上的决策,当每个省份都大量出现这种情况无疑整个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力就缓慢了,甚至倒退也有可能~经济停滞必然带来大量的失业,失业达到一个临界点的话后果如何都能猜到~

    所以个人感觉是现在整个利益都连成了一条线~牵一发动全局~看似小小的一个监管却能延伸出更大的后果~

    不过我上面只是聊着玩,谈的粗浅和简单了点~

    [本帖最后由 超越怪的猫肉人 于 2011-4-13 14:54 编辑]
  • 海腹川背
    还是农民好,相对可以吃到点自种的菜。
  • 大肉猫
    mark
  • y
    yy77
    减税js就不黑了?钱永远是不嫌多的。如果弄点假货毒物并没有什么风险,js们一定会去做的。只要自己和家人不吃就行了,管别人有没有事啊。
  • l
    lindley007
    1.如果减税,贪污不减,则等于弱化政府机能,即食品安全审查能力弱化

    2.与此同时大量媒体也会濒临灭绝,降低了少数良心报道出现的可能性

    3.媒体为了生存,将降低广告门槛,并增加广告量,而这会增加劣质食品出现在广告里的几率,同时食品广告成本增加

    4.另一方面,食品减税将加大价格竞争空间。在一系列的降价与无监管恶性竞争下,利润稳定后,可能并不会比原来多多少
  • g
    gtoli
    现代食品工业,其实本质上是买水卖空气,利润是显而易见的,要做到安全,其实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在我们自己身上,这里解释一下,食品安全是一个大于食品卫生的概念,简单举个例子,食品卫生,就是你吃了之后几小时不拉肚子,就卫生了,而安全,不但是几小时不拉肚子,还要保证你今后几十年不因此造成隐性的累积性的伤害。要安全,就要我们自己长期小心,也就是文件里最爱说的“营造良好食品安全社会氛围”,相比10年前,人们现在大多都注意食品的保质期,qs标志什么的,这就是进步,如果有一天,每个人在买任何食品的时候都愿意了解,也能很方便的了解这件食品的前世今生,食品安全对于我们来说就不再遥不可及了。

    顺便说一句保健食品,我个人认为,一切保健食品都有假药的嫌疑。他宣传的卖点是自己像药一样被生产出来(gmp标准),又像药一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这条还不能明说,说了就要被罚),没有药的副作用,随便吃多久都可以。这几条连起来看就非常可笑,你丫比药好怎么不见你把药店弄死?所以建议大家不要相信保健食品的那些宣传,就是把它当作一个普通的零食来看就可以,喜欢就吃点,但是不要当主食天天吃,白开水喝多了也会中毒,何况这些一般都加了要拼成份甚至兴奋剂成分的东西。最近有趋势表明今后保健食品会一分为二,能达标的就升级为药品,不能的就降为食品,一段时期后,保健食品估计会消失,不过这是我乐观的看法,因为保健食品养活了太多企业和不该靠这个发财的业内人士,利益的冲突非常严重,也不知道在我退休前能不能看到这一天。
  • D
    DOX
    因为消费者不在乎
    你看牛奶风波过去后,不是依然有很多人继续购买蒙牛的产品吗

    中国人缺乏惩恶扬善的精神,所以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