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汉语对于外国人是很难学的语言吗?

  • s
    sank2000
    什么叫中文 汉语。。。。
  • z
    zerlier
    日常语言中大量固定用法是由语境确定下来的,这种东西不能纳入语法的范畴。语法这个概念只是语言学家理想化的结果

    至于把语法和逻辑混淆就非常可笑了,中文完全可以把话说清楚,LZ所举的例子,都可以改写成可以能轻松翻译成英语的版本,只不过听起来会非常书面,不那么地道而已

    问题的关键在于,语言不断变迁,其使用和规则都是在社群的活动中不停动态发展的,正因为这样,“词的意义在于它的用法”才会被许多人称道——然而这句话本身也在被不停误解之中
  • l
    laobhai123
    “今天要不是你提醒,我差点没被车撞死” —— 这是没被撞。

    这种口语好像南方比较少用到。
  • m
    mephistofele
    “了”当然不是过去式,而是“肯定表完成”,(注意这里所谓的完成不是英语时态的完成概念,而是完成这个词的本义)

    第一个例句:“我没听了”,否定加未完成(本意的完成),当然不能用“了”,所以是错的

    至于英语概念上的完成时态,起到这个作用的并不是“了”而是“过”“已经”,但经常被省略,例如:“我吃(过)了/我(已经)吃了


    另外有时句子里虽然表面上出现了表示否定的词,但实际上那并不是否定词而是动词或形容词,因此可以用“了”例如“你错了么?”“我错了”

    [本帖最后由 mephistofele 于 2015-1-24 22:44 编辑]
  • h
    haiwen417
    “差点没回家”怎么能理解为“没回家”呢
    我觉得答案是:在方言口语里面,可以理解为“没回家”
  • 腻水染花腥
    最近在教女朋友中文,实践证明不能按语法来教,正如英语不应该按语法来学一样,表层语言是深层思考语言进行打乱重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绝大多数依靠的是经验习惯而不是浇筑混凝土

    不过我是实在不想教,对方又非要学,准备过年回国的时候买点小学一二年级语文课本凑合了
  • S
    SebastianBach
    他对四个声调这事怎么看?
  • 睡睡平安
    马克中文
  • h
    hisokoa
    他估计想说 大胜 大败
  • m
    medea1
    不是有说法学习中文的难度仅次于阿拉伯语吗。
  • 江南映月
    中国队大败美國队
    中国队大败于美國队
    这个才是吧,你那样的谁然意思对但是太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歧义了。
  • a
    aozaki
    谁来贴个施氏食狮史
  • 江南映月
    今天要不是你提醒,我差点被车撞死。这样才符合一般人的说话吧,硬要加一个“没”实在是太别扭
  • 江南映月
    哪个方言口语可以这么理解?这个就是回家了的意思啊,就是可能在回家的路上出了一些小问题,但是我还是回家了,只是这些小问题导致我差点没回家。
  • g
    gogogo
    应该是中国大胜美国,中国大败美国

    你这句是没有歧义的
  • G
    Gillian_Chung
    中国大胜美国=中国大胜美国
    中国大败美国=中国使美国大败
  • 山楂冰
    这是因为中文缺乏时态和所有格的系动词和介词变化,所以缺乏上下文和语境很容易导致误解。而这种缺乏和象形文字的汉字本身也有一定的关系。汉字的精简,也正是汉字的坑。
    handsome版主说别的语言有,但是程度和频率和汉字根本没法比。
    全世界唯一的表意而不是表音的文字为主的国家,也就大中华了。
  • H
    HKE
    6. 然后还有个文言文……
    放弃吧。太难了。如果你以为三四年学习之后你就能轻风般浏览过孔孟的文章,就好象差不多的三年级法文学习者能够阅读狄德罗和伏尔泰,哥你就杯具了。的确有一些西方人能够顺利地阅读古代中文,不过他们大都有灰白头发,或至少有教授地位……
    不幸的是,中国古文到处出现,特别是在中国画和卷轴里。大部分人以为任何懂中文的人都能阅读它们。当你在中国餐馆,有人请你翻译一个屏风上的汉字时,那可真是让人无地自容。
    “嗨哥们,你不是懂中文么?这个卷帘上写的什么?”你抬头一看,发现写的是文言,还用的是无法理解的草书体……这样的书法就看起来濒死的心脏病人的心电图差不多。
    “呃……我想我能看懂一两个字,但我没法告诉你它什么意思。”你结结巴巴地说,“我猜是关于凤凰之类的东西……”
    “噢,我以为你懂中文。”你朋友说道,然后继续看他们的菜单。即使那些字一个如假包换的中国人也会挠头不懂,丢的还是你的脸……
    现代汉语仅仅是古怪的难,而古典中文则是刻意让人不可能学会。汉学家不会告诉你这样一个小秘密:要看懂文言文一小段话,你必须首先知道它在讲什么。因为古典中文根本是由几个世纪的典故用一种简要的编码组成,流传于一个书虫们组成的精英小团体中,他们自己都彻底了解任何一点相关的文学背景。一个没有专业知识的西方人没法理解这些,就好象如果孔子本人来到现在,也看不懂分类广告中“个人”一栏里这类的东西:“Hndsm. SWGM, 24, 160, sks BGM or WGM for gentle S&M, mod. bndg., some lthr., twosm or threesm ok, have own equip., wheels, 988-8752 lv. mssg. on ans. mach., no weirdos please.”(译者注:这个意思就不翻译了,好孩子不需要知道……)
    公平的讲,文言文你越尝试就会变得越容易。 不过高尔夫一杆进洞或者穿着束身衣横跨英吉利海峡也是如此。
  • 没头脑
    隐形闪光弹出现了,有真相吗
  • r
    relover
    笔掉地上了
    笔掉地下了
  • 大尾巴兔
    谁会说掉地下了?
  • g
    gogogo
    你搜下“掉地下了”看看有没有人这么说
  • h
    hanzo
    汉语当然是最难的语言,语境多变,修辞发达,各地方言兼容并蓄,诗词歌赋和大量成语对表达的影响都是门槛
  • h
    handsomeken
    格和变位纯属冗余信息,意义实在不大。

    乃们花时间先去看下分析语和屈折语再来讨论,效果也比空对空要好得多。

    中文难的地方是音调,其他语系大多没有这个,还有就是文字,这个象形文字在学习成本上劣势太大。

    单纯讲语言结构和语法的话,中文很容易的。

    你要非比书面或者合同里的玩法,我想请教下说英语容易的当真玩得转?

    本帖最后由 handsomeken 于 2015-1-25 09:58 通过手机版编辑
  • h
    hwj10ten
    绝对有这样的说法,我和我身边的人起码都说过
  • r
    raptor111
    听过不少人说掉地下了
  • r
    raptor111
    按老外的逻辑
    中国队大胜敌人
    中国队大败敌人
    胜和败也是相反,估计他也理解不了
  • 聋则嗅明XP
    读书有个鸟用
    读书没个鸟用
  • l
    lindley007
    之前教一个纽约人说简易汉语,遇到的问题和楼主很像,后来查过有一篇文章说"语法"本身就是西方语言的概念,东方语言以语法的概念套很难套上,我还是比较赞同的…

    但是语法含糊也有含糊的好处啦,了解大概之后随便说说意思就出来了,语序时态不对也能理解,说不定还相对好学
  • h
    handsomeken
    ……
    语法虽然都是事后总结的,但语言的逻辑都是类似的,怎么会含糊和很难套上……
  • l
    lindley007
    从某种事物总结出来的东西套不上另外一种东西很正常吧?

    有的语言根据语法书造句几乎不会有错,有的语言可能有10%的几率出错,这样称之为"特殊用法",再有的语言,一堆堆的要单独定义的用法,连"特殊"都算不上,那难道不就是"语法"概念套不上的意思么…
  • h
    handsomeken
    还没见过没有一堆“特殊用法”的语言,要不您给举例?
  • l
    lindley007
    上个网而已,才不呢。爱咋咋地
  • h
    handsomeken
    呵呵。
    之前给各种结论的时候倒是不吝啬打字啊(^_^)
    这又不是什么需要很高难度整理的东西,语言都有现成的研究,分析和分类……

    本帖最后由 handsomeken 于 2015-1-25 12:55 通过手机版编辑
  • k
    kirbyx
    你先说说多少算一堆,多少不算再说。
  • 道林格雷
    吹电扇
    吹空调
  • J
    Jonsoncao
    http://pinyin.info/readings/texts/moser.html

    上文是密大中文教授David Moser总结的
    大意:字典难用,书写系统用到的单位过多,形声字太少
  • L
    Lexi
    任何语言对以其为母语的使用者来说,逻辑上都是足够精确和清晰的。

    因为数万年来的使用过程中,任何不清晰或不严密、造成逻辑歧义的表达方式都会被使用者弥补掉。

    语言中存在歧义的情况不是没有,但通常很快以某种双关幽默的形式得到流传,强调其可能产生逻辑陷阱的地方,使大多数使用者在一般使用场合下避免有歧义的额说法,改用其他准确的表达方式。

    所以说汉语没法产生逻辑思维的人,不服就重新投胎吧,别忍。
  • h
    handsomeken
    呵呵,要不这样,您先说下您会几种语言,了解程度如何,对语言的一些基本概念大概了解多少,咱弄清楚了好好聊?
    而不是上来讨论多少算一堆这种事儿。
  • c
    cion
    基本同意,基本不同意
    可能会来,可能不会来
  • k
    kirbyx
    那到底多少算一堆?你要的答案在需要的时候一定让你满意。主要我觉得你自己提出的东西,多少算一堆这件事你自己答不上来。但是你已经有了结论。这并不科学。至于我会的语言和对语言的研究了解,那对我就是一张嘴的事情。说白了,我就瞧扁了你答不上来。要不你涨点儿出息给大家个惊喜?

    [本帖最后由 kirbyx 于 2015-1-26 07:32 编辑]
  • h
    handsomeken
    定义一堆?我说100就100还是咋的?
    还答不上来,你说许多多少算许多啊?真新鲜,这路子真让人不忍直视。
    一张嘴的事情?转100次有太阳的一张嘴吗?
  • h
    handsomeken
    语言和文字是两个东西,要分开谈。
  • d
    dragong
    感觉汉语不太讲究时态吧,“没吃”就行了,根本不用纠结什么“了”或“过”……
  • d
    dragong
    要不是昨天你告诉我还有一节课,我差点没回家。(没回家)

    这句话本来就不是正常句子,要不就是什么方言……
  • G
    Gillian_Chung
    回家了……
  • d
    dragong
    这种说法是某地方言,书面语是不会出现的……
  • G
    Gillian_Chung
    只要是全使用普通话都有的字……口语和书面语并没有严格界限。
    这话算不算书面语,无可无不可。
    而且,这句话似乎就你理解错了。
  • k
    kirbyx
    你说100算你对不就完了。你要耍赖谁玩得过你呢?但是人家所说的一堆,你怎么知道就是100呢?还跑来反驳?只要人家不承认100这个数字,还是妥妥的玩脱了啊。

    怎么破?继续瞧扁。

    [本帖最后由 kirbyx 于 2015-1-26 09:19 编辑]
  • f
    ff_cactus
    没听了 和 没听过 有巨大的差别好吗?就这水平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