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名著有没有应该被替代作品?

  • g
    grammyliu
    最绝的是那段鸟瞰巴黎的叙述和描写,真的绝了,让人觉得雨果真的是天才。至于故事,我觉得跟悲惨世界一样都是神神鬼鬼的像通俗小说一样。不过我喜欢巴黎圣母院里那个诗人角色,最后什么女色也不顾了,领着小山羊就远走高飞了,喜欢这个结局。把写鸟瞰巴黎那段里最精彩的写钟声的那段抄下来,大家一起欣赏:

    如果你再难从现代巴黎得出古城的印象,那就请你在一个重大的节日,复活节或者圣灵降临节的早晨,迎着日出,登上能俯瞰全京城的制高点,去领略钟乐齐鸣的美景。你看,朝日发出的信号冲天而起,成千上万的教堂同时悸动起来。首先零星地响起叮当声,从一座教堂传到另一座教堂,仿佛乐师们彼此提醒就要开始演奏了;继而,你会突然看见,要知道在某种时刻,耳朵似乎也有视觉,你会看见同时从每座钟楼升起一根声波的圆柱、一缕和声的孤烟。起初,每一口钟的震颤,都直线升上朝霞灿烂的天空,可以说彼此孤鸣,十分纯净。继而,鸣声逐渐扩展,彼此交融,相互杂混,彼此消长,终于汇成一支气势磅礴的协奏曲。现在,钟鸣已经浑然一体,不断从无数的钟楼飘逸出来,在城市上空浮荡流转,跳跃飞旋,而那最强的地震动波圈,一直蔓延到九霄云外。然而,这是一片和谐的大海,绝非一团混沌。这海洋再怎么雄浑,再怎么深邃,却毫不失其清澈与透明。你看见齐鸣中逸出每组音符单独蜿蜒前行,你可以聆听木铃和管风琴时而低沉、时而尖厉的对话,你可以看见各种八度音,从一座钟楼跳到另一座钟楼:有的是银钟发出来的,轻灵而带呼啸,振翅冲上云霄;有的是木钟发出来的,破碎而又跛行,爬不多高便跌落下来;你还可以欣赏其中的圣欧斯塔什教堂,那七口钟的丰富音阶不断起伏升降;你能看见光亮而快速的音符疾驰穿过和声,画出三四个折弯的光迹,然后像闪电一般消失了。那边,是圣马丁寺院的歌喉,听来尖厉而嘶哑;这边,是巴士底城堡的喊叫,听来瘆人而粗暴;另一端则是卢浮宫粗大钟楼的男低音。故宫的王家钟乐响亮悠扬,不断传向四面八方,而圣母院一下下沉重的钟声,有节奏地落到王家钟乐上,就像大锤击打铁砧迸出一束束火花。圣日耳曼草地飞扬的三重钟乐,那各种形状的音色,一阵阵从你的眼前掠过,还有,那响彻云霄的协奏和鸣,时而中间开启一条缝,让迸发而灿烂如星光的圣母颂穿过。在下面,在这支协奏曲的最深处,你能隐约辨识从每座教堂拱顶所有颤动的毛孔透出的肺腑之歌。自不待言,这是一出值得聆听的歌剧。通常,巴黎白天一片喧闹,那是市井的话语;夜晚,城市在轻轻呼吸;现在,城市则在唱歌。要倾耳细听钟楼乐队的全套乐曲,联想那五十万人的窃窃私语、塞纳河水的永恒哀怨、清风的无限叹息,以及天边丘峦上那四片森林的巨型管风琴遥远低沉的四重奏,从而按照中等响度,消除钟乐主调中过于嘶哑、过于尖利的音质;然后你再说一说,世间可否还有什么比这更加丰富、更加欢快、更加闪光、更加炫目,胜过这钟声的和鸣,胜过这音乐的熔炉,胜过这高达三百尺的石笛同时吹出的万缕乐音,胜过这已然化为一支乐队的城市,胜过这首狂风暴雨般的交响乐。
  • d
    ddjj7
    巴黎圣母院排第二?就我个人看法,雨果的几部长篇里,写的最好的是九三年。
  • s
    sweeneydjan
    九三年+1。

    《童年》有那么出名吗?高尔基放俄国文学史都坐不到第一排的人。

    《呼啸山庄》也进不了前十,狄更斯最好的作品也不是《大卫.科波菲尔》。

    [本帖最后由 sweeneydjan 于 2019-9-26 19:19 编辑]
  • A
    AfterWorld
    這種幾大幾大的排名大多是人家做過一次文藝評測就被內地當成聖旨來拜個三五十年,再過一段時間又會再有另外一堆作品出來,再被文化水平不高的地區再膜拜個幾年。

    在考慮替補不替補的問題前先把每年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看完一輪再說。
  • 燕游徒
    都是小说,小说是最不入流的东西,浪费感情

    有那时间不如看几本史书或科学著作!!!
  • 岩波书店
    小说不入流喷了,燕大侠您还是别掺和了。
  • y
    yiwenzi
    老人与海呢
  • g
    grammyliu
    以前在论坛里就看过你的这种言论,真的是无力反驳——全因你的知识结构失衡得太严重,完全没有勇气与你沟通
  • o
    openaq
    百度百科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