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关羽守荆州是个错误 那么应该让谁去?

  • 级替四
    诸葛亮是最佳人选,因为他是地头蛇,人事地理他最熟。

    夷陵之战后,刘备剩下的是几乎无法收拾的烂摊子,主力完蛋,国内又反叛四起,托孤给诸葛亮后,他算是交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平息叛乱,修复了孙刘同盟,避免了灭顶之灾。

    所以以他的个人能力而言,督领荆州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 水星的爱
    主要还是他哥死得早,而且死的莫名……吴国的人才都是冲他哥来的,靠他自己,有个屁本事!二世祖,缺货!!!
  • 水星的爱
    主要还是刘备得西川,名不正言不顺,川中不服,索性干脆点打服倒也好了。川中人心稳固的话,自然可以放诸葛亮东去。
  • d
    daidasday
    一直不懂为何孙权小儿能和刘备曹操齐名,就实际能力看,孙权不论带兵,权谋,用人,战略,都是负数,屁用没有,还特自负,以为自己多了不起了

    东吴不是那几个都督,真不知道死多少次了,可惜孙策死的早啊!
  • 大肉猫
    一群傻逼
  • 湿
    湿兄
    感谢47楼精彩至极的分析
  • P
    PENNYSHAW
    就算按演义
    在关羽死之前,赵云自己带兵打过什么胜仗吗?
    记不得了
  • a
    alleni3
    醇甘道吧,第五关关底,给他个马再加几个肥肥基本就无敌了
  • l
    llkuan
    也只能关羽守,主要庞统死早了,不然孔明也在守,帮忙一下可万无一失。
  • y
    yangwenli
    你这是哪个位面的三国
  • D
    DarthVadar
    mark47
  • 雷霆践踏
    也就汉水之战吧,基本其他全是单挑冲阵,唯一带兵还是汉水之战,当然还是依靠强大的个人能力。
  • 歪霸
    说诸葛亮守荆州喷了。麻烦先看一下诸葛亮和关羽差几岁和当时刘备集团中两人的地位。打个比方,曹操可能把曹仁撤了,换司马懿守荆州吗?即使说诸葛亮辅佐,关羽那性格,听不听诸葛亮谁又能知道。

    至于说关羽守的好,更是扯淡。5个郡丢了3个郡,叫守的好。
  • 白马银枪
    荆州关羽守的不好么?这背后捅刀子谁也没办法防的。
  • 歪霸
    呵呵,背后捅刀子,首先这不是刘备发明的吗。其次,鲁肃时期,吕蒙那也算不得背后捅刀子。
  • 白马银枪
    你说刘备背后捅了谁刀子?其次,吕蒙袭取三郡的时候,关羽根本没有防备吕蒙,吕蒙不是来的突然,长沙桂阳怎么会望风而降。举个最相似的例子,诸葛亮北伐,三郡望风而降是一样的道理。
  • y
    yangwenli
    取桂阳啊,看破了诈降计,将计就计,汉水之战的大胆战术也创造了一个成语典故
  • 歪霸
    刘备背叛刘璋,杀杨怀不算?

    没防和背后捅刀还不能等同,没防不怪自己怪别人?

    那为什么二郡会望风而降?诸葛亮北伐,还有游楚,马遵这种坚持抵抗的呢。

    [本帖最后由 歪霸 于 2018-10-2 21:15 编辑]
  • 白马银枪
    刘备杀杨怀也不是背后捅刀子啊

    张松书与先主及法正曰:"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释此去乎!"松兄广汉太守肃,惧祸逮己,白璋发其谋。於是璋收斩松,嫌隙始构矣。璋敕关戍诸将文书勿复关通先主。先主大怒,召璋白水军督杨怀,责以无礼,斩之。
    看看顺序,刘璋已经知道了刘备要搞事,所以才会下文书要封锁刘备。这和背后捅刀子完全是两码事。

    那你得结合地理位置和当时的情况来看问题,关羽为什么要防备吕蒙?,在北面还要和曹魏对峙的情况下,长零桂是否值得部署防守东吴的兵力。按照你这种逻辑,刘璋没防刘备不怪自己无能难道还能怪刘备背后捅刀子?

    二郡望风而降不就是因为吕蒙来的太突然了么?零陵不是还坚持了一会么?要不是吕蒙使诈,不还得武力攻城么?另一面孙权也急召吕蒙去益阳帮助鲁肃对付关羽,假使郝普不吃吕蒙那一套,这零陵归属还真不一定是谁的。
  • u
    ultra702
    荆州当然是只有关羽能守 这有什么好争的
    史实上诸葛亮在庞统死前就已经和张飞赵云入西川了 庞统背不了锅
    当然最佳组合还是关羽+诸葛亮
    诸葛亮的东吴和荆州的人脉再加上谨慎为人 至少可以让关羽在前面浪
    说诸葛亮那时候在刘备那没地位没资历的 刘备荆州派里找个比诸葛亮能干的出来?
    现在看来 诸葛亮当时入川的必要性就是帮刘备打理战后摊子 说实话刘备招诸葛亮急了
  • Y
    Yit
    当时刘家实力还没大到分兵
  • 屋顶上的人
    把魏国想像得太弱了
  • 歪霸
    张松书与先主及法正曰:"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释此去乎!"松兄广汉太守肃,惧祸逮己,白璋发其谋。於是璋收斩松,嫌隙始构矣。璋敕关戍诸将文书勿复关通先主。先主大怒,召璋白水军督杨怀,责以无礼,斩之。

    ----“先主大怒,召璋白水军督杨怀,责以无礼,斩之。” 这个召与无礼不是说得很清楚,刘备是以盟友的身份把杨高二人骗来杀掉。

    -------------


    “那你得结合地理位置和当时的情况来看问题,关羽为什么要防备吕蒙?,在北面还要和曹魏对峙的情况下,长零桂是否值得部署防守东吴的兵力。按照你这种逻辑,刘璋没防刘备不怪自己无能难道还能怪刘备背后捅刀子?”


    ----结合地理位置和当时实际情况,关羽为什么不要防吕蒙?

    江陵城出了名的易守难攻,关羽号称3万人,为什么不能分兵防守江南。

    你承认刘备背后捅刀子?刘璋的确无能,所以按你的逻辑,无能者活该被伪善者背后捅刀子?
    不用拿刘璋刘备的联盟来类比孙刘联盟了。关羽再大意,也不会比刘璋无能,这样比本来就是黑关羽。其次,刘备入蜀从头到尾都是伪善,玩阴的。孙刘第1次荆州之争,从刘备拖着不还,就已是台面上的矛盾。

    -------------

    二郡望风而降不就是因为吕蒙来的太突然了么?零陵不是还坚持了一会么?要不是吕蒙使诈,不还得武力攻城么?另一面孙权也急召吕蒙去益阳帮助鲁肃对付关羽,假使郝普不吃吕蒙那一套,这零陵归属还真不一定是谁的。

    来的太突然就可以投降,这个是什么逻辑?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约十万人,关中响震,尚有几郡不降,坚守待援。吕蒙才2万人,加上鲁肃总共才3万人,关羽顺流而下,救援速度要比张郃快很多,为什么3个郡先后投降?是刘备,还是关羽不会用人,3个郡守没1个忠义之士。
    吕蒙不能使诈诱降郝普,刘备可以使诈诱杀杨高二人,什么标准?
    假设也没多大意义,郝普吃吕蒙那套,就说明郝普算不上忠义之士。
  • 白马银枪
    ----“先主大怒,召璋白水军督杨怀,责以无礼,斩之。” 这个召与无礼不是说得很清楚,刘备是以盟友的身份把杨高二人骗来杀掉。
    这就能证明刘备是背后捅刘璋刀子了?很明显,在当时两家嫌隙已构的情况下刘璋率先翻脸,只不过刘备不过反应速度快,先下手而已。

    首先,那是你的逻辑,我可没有认同刘备打刘璋就是背后捅刀子。再说回关羽,关羽号称三万人,就得分兵驻守江南防备孙权?要知道刘备入蜀孙权也派了吕岱等人甘宁去分果子的,两家不说是在最亲密的蜜月期,也上升不到为了地盘闹到武力争夺的地步,即便刘备夺取益州后,孙权方面讨要三郡不成也只是擅自设置三郡长吏去接管三郡,只不过被关羽驱逐回来而已。两家毕竟是盟友,即便有摩擦也是以协商的方式解决(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埸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突然翻脸采取武力夺地这样的情况,别说关羽,刘备也是想不到的。

    敌人来的突然,没有防备不就是两种结果,要么守,要么降。无非是看哪一种更符合当下的利益,郝普初时选守而后选降正是在权衡利弊之后所做出的选择。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约十万人的标准是什么?陇西不降是因为地处偏僻,不在主战场,不是诸葛亮的主要目标,天水,南安二郡是诸葛亮必经之地,所以一下就降了。这和吕蒙取三郡的情形不一样,吕蒙取三郡是目标明确,直奔而去,给三郡郡守选择的时间不多。要说反应速度,刘备方面也不慢,至少郝普投降之时刘备已在公安,关羽已在益阳。也正是有了这次的教训,关羽才会在日后沿江设置屯侯,多留备兵。然而还是被从背后捅了刀子。
    兵者,诡道也,谁说不能使诈了。我的意思是,若不是使诈,零陵未必能被吕蒙拿下。
  • b
    bzyway
    刘备准备走刘邦老路准备干下关中,汉中刚刚新失利,反而别把刘备想太弱了看下刘备失心疯被人火烧连营干掉多少人,汉中进关中那怕长安打不下来也没事,益州是锁龙之地大后方,必须要有出口(后面诸葛亮你参照一下),那时候天下大势还不在老曹,所以才说是对刘备的定鼎一战

    两线一下来就是合围老曹老家,其中一方下来老曹就无险可守,影响更大

    相对而言老曹的定鼎是赤壁,一个尿性吃屎了

    [本帖最后由 bzyway 于 2018-10-3 15:15 编辑]
  • 歪霸
    刘璋知道刘备勾结内鬼图谋益州,不能闭关自守,难道还应该放刘备进成都?说刘璋先翻脸这不是强盗逻辑吗?咱没看明白这个所谓的嫌隙中,刘璋有什么错。
    刘璋对刘备还不够好,“璋然之,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先主,前后赂遗以巨亿计。”
    刘备没背后捅刀子,张飞传: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张飞不反驳?
    以盟友身份,诱杀刘璋部将,都不算背后捅刀?

    别什么都往别人身上推。你先在这贴里找出我否认刘璋无能的话来。我的观点是无能有错?
    也别给刘备洗没有背后捅刀了。自刘备入蜀时,就时时刻刻准备捅刀。庞统传就是明证。

    关羽分不分兵,不是你应该结合地图说清楚的吗?

    吕岱入蜀,是去分果子的,又不是真心助刘备取蜀,且吕岱建安十六年就回去了,吕蒙第1次夺3郡已经是4年后的事情。所以不太明白吕岱入蜀和“也上升不到为了地盘闹到武力争夺的地步”的因果关系。

    刘璋闭关自守算翻脸,关羽驱逐孙权官员就不算翻脸,这双重标准用的真好。

    “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埸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 怎么没看到关羽驱逐了孙权的官员后找安抚孙权,盟友不是应该互相示好吗?

    吕布突然翻脸,使刘备丢徐州失家眷,军队人吃人,这个教训不值得记一辈子。还是关羽以为孙权不是吕布,孙权就不会翻脸?


    你总结的太对了。刘备关羽用的这三个郡守一旦有难,先盘算的都是自己利益,没一个先考虑刘备集团利益的。所以,也难怪吕蒙3郡得的轻轻松松。
    太守临危该怎么做,也没什么好分析的,游楚传说的很清楚“太守本为国家守郡,义在必死。”。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约十万什么标准?---诸葛亮对孙权说刘备有2W人就可信,诸葛亮为后帝伐魏诏说有20W,打了折扣还不可信。这个又是什么标准?
    降不降,和地处是否偏僻有必然关系?安定不在主战场,照样望风而降。天水郡虽然投降,上邽县不是照样坚守.
    南安郡和陇西郡的治所是紧挨着,说陇西不是诸葛亮的主要目标又是怎么得出的结论?
    “举个最相似的例子,诸葛亮北伐,三郡望风而降是一样的道理。”---现在又不一样了?诸葛亮1伐时,留给陇右5郡时间多?诸葛亮连谷口都没堵,就去攻城了。
    关羽的教训不仅仅是留不留兵的问题,郝普后来不是照样投降,糜芳等也都是不战而降。

    既然吕蒙用炸不违规,假设还有什么意义?

    [本帖最后由 歪霸 于 2018-10-4 11:31 编辑]
  • c
    cloudian
    跳出这些来看,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梦想”——匡扶汉室。在这个大义之下,悲壮也是合理的。没有这个“大义”,就没有桃园结义三顾茅庐本身,也不会有白帝托孤星落五丈原,乃至九伐中原这些事……大家都是圆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