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研社发文:日式大型游戏真的复兴了吗

  • n
    normalli
    总结一下就是业界药丸呗
  • L
    Lunamos
    这话说的没错。日本游戏业落后欧美5年,同时欧美游戏业落后中国5年。日本游戏在向5年前的欧美靠拢,所以质量大作变多。然而他们中走得靠前的SE却反受其害。欧美游戏在向5年前的中国靠拢,在3A泥沼中爬行的经验告诉了他们作品质量是次要的,Monetization才是游戏业的核心。
  • R
    Renkonsai
    顺水行舟,不退则进…
  • B
    Booorunestud
    留个名仔细看看

    主题不太明确的感觉,观点也有点问题
    标题是说日式复兴,主题似乎是业界药丸
    所谓日厂之光FS卡普空也是老调子了,也是现在游戏市场就那么丁点大的局面下烧钱更狠的美国人比没地烧钱的日本人完蛋的更快的论点
    感觉属于低配书记文
  • p
    pgain2004
    这结论和标题干系不大啊……不就是日式兴,但整个大型游戏领域已在黄昏么。
    前面说得还行,后面的举例是怎么回事,恶灵附身2上不去还不是换人后把质量搞砸的,生7是新技术+画风突变所致,杀出重围故事讲一半就断了谁受得了,古墓丽影不用说了,杀手素质挺不错但分章+全程联网劝退了多少人。作者是想说这种种都和业界趋势相关?
  • 任天鼠
    任天堂受欢迎就行
  • 最美人贩子
    说白了就是卡普空太牛逼,魂系列无敌。
    举个例子,中国有刘慈欣三体流球,然而中国科幻界崛起了吗?
  • n
    normalli
    游戏开发成本太高,然而受众却越来越小众特别要命
  • h
    hateall
    都是舊聞了。這文段落排版看著難受,又沒特別價值。
  • x
    xzzfft
    恩 未来在中华中华有腾讯
  • o
    oskneo
    不能这样说的,日本厂商数量并不少
  • d
    dumplingpro
    其实纯粹是天朝市场发展起来了,而不是鬼佬突然喜欢日系游戏了吧……
  • q
    qiyu1234
    作者眼见日式主机游戏情况日渐转好却又不肯承认
    对日式游戏缺少真正了解又过于傲慢,举例那么几款说烂了的还强行绑上欧美游戏说整体药丸
    愚蠢至极
  • C
    Chia
    首先对象就选得不好

  • 放大镜
    日本游戏有许多值得骄傲的优秀之处。类似师傅带徒弟的作坊模式让日本的游戏设计始终能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传承。在游戏系统和手调动画上的精雕细琢,让日本游戏的“游戏性”和“打击感”一直为人称道。

    但是欧美游戏已经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动作捕捉取代了手工动画,法线贴图和PBR这种先进的写实光影效果取代了游戏美术之间基本功的比拼。

    ————

    这种文章看多了真的容易让人产生靠稿费活下去也不是那么难的错觉,我们一定要走出错觉不能懈怠生活,比如一定不能认真的讨论这种开篇就胡说八道的东西
  • 西
    西蛋飞
    事实上现在一个工作室做一个大型游戏的周期确实太长了,一个工作室要做两到三年才能产出一个大型游戏,作为玩家花了一个月就能通关一个游戏,再等续作都不知道要多久
  • 空空空
    看了你们说的我才懂这个文章到底啥意思,看的时候就觉得文不对题
  • m
    metalwill
    游戏开发团队的员工,也不一定都愿意和公司一起为了开发游戏冒这样巨大的风险。前一阵《英雄联盟》的开发商Riot陷入了一些员工权益的风波,有一条员工的控诉,

    就是Riot“更愿意招收核心玩家,导致其他一些符合资格的求职者无法获得平等的入职机会”。


    这个理由在玩家眼里可能不太好理解:不热爱游戏的人能做好游戏吗?但这却是现在游戏行业的现实:对于许多游戏从业人员来说,开发游戏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这份工作的安全、稳定,可能比起玩家的认可要更加重要。


    拳头这么做一点没错,我经历的好多项目,程序和美术根本不玩游戏.讲案子讲半天都理解不了,更别提自我发挥了.
  • アーシェス
    高强度的脑力工作还怎么热爱
  • t
    treexper
    应该叫日本游戏。日式不是指鬼泣5/怪物猎人这些吧,这些游戏,本身就比较国际化。日本人做国际化的游戏,不可避免的要大投资,大开大合。
  • 雾雨晴岚
    标题叫“日式大型游戏真的复兴了吗”可正文的绝大部分都在评论欧美3,我只能说也许在这位作者的眼中只有3A才叫游戏吧。
    欧美3A自己把自己绑架上了高投入的道路,以至于没有高回报就等于高亏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但问题是很多人,尤其包括这位作者在内并没有意识到欧美3A的高投入方向是不对的。
    现在的欧美3A,大量时间与金钱都被浪费在空旷而无意义的开放世界地图和军备竞赛般水涨船高的广告宣传上,游戏最重要的玩法部分还依然停留在10多年前的枪车球模式上。销量出现疲软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而日式游戏的再崛起,除了日厂自身的技术进步以外,游戏的玩法才是真正的原因。
    连这点都没看出来的文章作者,怕不也是个云玩家哦。
  • R
    Renkonsai
    隔壁帖子还有给戴思刚招魂的呢,可见这个方向还很稳定有吃s……受众的。
    每次谈Ubility就一定有人要出来说他们在XXX技术上的造诣有多么高深不是你们能看懂的,提升技术就是为了更好地Ubility……?

    当年我们说FF13烂,是真的烂,但发现现在的游戏越来越像FF13那么无聊…
  • n
    nanoka111
    看来以后应该给“游研社”起个绰号叫“游书记”,现在“孟书记”终于有个伴了!
  • h
    hateall
    0
  • 彩虹肥宅
    这些举例真的不是笑话吗
  • 毛利提督
    “不是你日厂进步了我(美厂)退步了,我(美厂)表现不佳不是我的锅是业界药丸,你日厂的所谓进步也没什么卵用”
  • S
    Stellar_Frost
    基于IP的氪金手游模式可是日本发扬光大的
  • V
    VIRIDIA
    笑笑就算了,不要随便就让干编辑的觉得xjb脑补些东西出来就能领个万把块工资了毫无营养还low的不行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P
    Pettabuz
    。。。只想吐槽一下怎么9102还有人直把涩谷作涉谷的
    还是说这作者根本没玩过P5
  • h
    hshiki
    这文看完觉得怪怪的

    问题 日本游戏复兴了吗?
    事实 这两年日本游戏质量变高了,而欧美游戏大部分转型做服务型游戏
    推导 日本游戏没跟进,死守着单机游戏破釜沉舟
    结论 日本游戏依然药丸
  • L
    LoveTiger
    这种文油盐社也能发出来的,赛尔达怎么看怎么别扭
  • q
    qwased
    感觉像低端洗稿
  • 日日日日日野
    显然不是复兴了,而是欧美厂倒退了。
    隔壁帖子提了生化奇兵无限,你看这七八年过去了,又有哪个游戏能出面与其对标?恐怕只有羞辱。
    有意思的是,这几年在泥潭大火的JRPG,多多少少都有赶工的迹象,但依然无法阻挡热度,显然是靠同行的衬托。。。
  • p
    pgain2004
    呃,羞辱也不和BS对标啊……
  • 日日日日日野
    有类似气质的。。。虽然生化奇兵确实太特别了
  • 御神水
    作者是把大型和3a混淆了吧?
  • f
    fantuanxiaoyi
    其实很多人可能没发现的是,韩国游戏也逐渐挺过来了。
  • d
    docklabor
    恶灵附身2素质远不如一代,杀出重围人类分裂游戏都没做完还被逼着强上氪金内容,虽然有业界大环境的原因在但也不能忽视自己的问题卖不好
  • 慕容断月
    fs是日厂之光这种事情才是最搞笑的

    换句话说背后的意义是日厂已经沦落到需要靠fs这种三流(现在进到二流了)小厂来撑着了
  • S
    Sopp
    上面提到的古墓、恶灵这些例子,不都是因为游戏本身续作没做好吗?生化7的**不是受主播的影响吗?
  • P
    PENTAX-DA
    竟然没搬出FF15来举例,这作者显然不懂游戏。

    大家都是玩游戏的,一个游戏差不多能玩,也不要求多好玩,完成度高基本就有口碑了。
    完成度稀烂,喂玩家吃屎的游戏,换哪家换哪国挨喷都活该。
    你工资成本是高,但是我消费者买的是游戏质量,又不是给你开工资的。

    欧美游戏有工业标准化保底,还能做出76和圣歌真是奇才。
    日本游戏就是吃制作人的才华和热情,就容易好一代烂一代。
  • n
    nage560
    傻逼文章,首先日厂这10年死了无数IP和小厂了,连科乐美这种大型厂商都转行了,还说日式游戏回暖?还有拿P5 200多W的例子来吹日式游戏回暖更是SB。
  • ギナ
    这文什么玩意,东拉西扯半天强行得出日游药丸,按它这推论逻辑欧美也照样药丸啊,最后赢家只有鹅厂猪场之流了→_→
  • 求解过程
    辛辛苦苦做大型游戏收入,不然隔壁手游一个月流水,手游玩家有原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