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童年时对32位机游戏的错误期待

  • c
    cubesun
    同。

    论震撼程度,刀魂在32位机时代是最高的,没有之一。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 上班族
    ss的爆裂刑事真是震撼我了,96年能亲自玩虎胆龙威一样的游戏太酷了
  • d
    dazzle
    玩惯了sfc的一开始对多边形人物还是挺难以接受的,斗神传VR战士什么的一点都不想玩。3do的幽游白书片头非常震撼,但是游戏内容一坨屎。ss早期的游戏包括龙之力量梦幻模拟战3樱大战感觉也就是还行。真正第一次有被震撼的感觉还是生化危机,三上是真的了不起,做出了以前没有人做过的体验
  • 不可避免
    当年看电脑店老板玩UT2004感觉已经很强了,之后是Epic用来宣传自家虚幻三引擎的UT3画面到了什么程度呢,让我感觉游玩画面比当时好多游戏的宣传CG还强。
  • 强尼高达
    你对AVG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 千年的旅人
    PS当初最惊艳到我的是天诛,居然有这么真实的潜入游戏
    后来实际玩上并没有想象中的感觉。
  • P
    PYY
    ss给我最震撼的游戏是飞龙和飞龙rpg
    这是之前从未在sfc和md上遇到过的3d震撼压迫爽快感,
    飞龙rpg则仍然当飞行射击游戏玩,成长路线选纯攻速,战斗时那个提心吊胆。。。

    ps上那些好游戏不知为啥总觉得是理所当然,反而没有什么被震撼的感觉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 强尼高达
    第一次看FF7以为召唤兽是CG
    后来32位游戏画面看多了才发现FF7召唤兽是即时演算
  • s
    samuel-j
    不全是,如果是PC版AVG一般指美式的那种点哪儿探索哪儿的解谜冒险

    在光盘存储从LD转向CD的九十年代这种有CG的冒险游戏曾经流行一时
  • v
    valand
    电软这帮家伙到底是跟索尼有多大仇?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 k
    konev
    说起来,玩着PS的时候,看到PS2刚出的画面,觉得画面也太好了吧,无法想象未来还会怎样……感觉都摸到了精细度的天花板!

    现在想来真是,过于没见过世面的天真((
  • w
    ww-stl
    小时候是从97年《电软》开始接触32位机游戏的,因为没有PS和SS,只能靠看剧情攻略解馋(比如当时最火的最终幻想7)——————为什么这种东西现在都基本绝迹了?刚发售的游戏还好说,发售多年的游戏就没问题了吧?
  • 厨具战士
    电软第一批编辑说白了就是极度厌恶RPG和SLG,疯狂喜爱ACT、STG、FTG、RAC这类,所以世嘉和任天堂对他们来说更有亲和力一些,索尼上面那些文字多的游戏对他们来说太深奥了,RPG让人流泪更是让人理解不能的矫情。我觉得这大概是代沟,老一代玩家理解不了RPG的时代。
  • v
    valand
    现在直接去b站做云玩家就行了,谁还看文字yy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 w
    ww-stl
    好像B站之前很久就没看到过小说式剧情攻略了。
  • n
    nohope
    可能因为大部分都是街机爱好者的缘故?
  • 未熟串烧
    一直买电软的我却是喜欢索尼、RPG和SLG的
  • 厨具战士
    我赞成你后面的观点,light user在国内被广泛使用最早就是用来扣PS和PS2玩家的帽子。当时也确实将播片游戏的玩家称为LU。
    但要说电软推崇DQ和FF,我就不能同意了。当年电软我也追了很久,只缺过几期。DQ这么一个JRPG史上的重磅作品,在电软上几乎毫无存在感。印象中90年代除了一个DQ6幻之大地的流程攻略,在电软上的DQ,我真没什么印象了。DQ3、DQ5的重制,电软除了一幅彩页,也是毫无反应。
    至于FF,FF7和FF8电软还是花了点心思的,该有的攻略和研究还是有的。而FF9、FF10我就没啥印象了。尤其FF10,电软甚至都不愿意同期出个像样的攻略,撰稿人还在剧情方面闹过笑话。天师和他的推崇者也在各种栏目里对FF10各种冷嘲热讽。我现在还记得一篇吹疯狂出租车的稿子,开头就说看见几个人听FF10的主题曲,觉得一阵恶心,立即打开疯的,“这才叫音乐”。(印象太深刻了,基本是原话)
    关于DQ和FF这两个系列,还有浪漫沙加、星之海洋、沙加开拓者之类RPG,我基本都是从《家用电脑和游戏机》、《电脑游戏和电子游戏》这两本杂志上了解的。家游上面DQ的攻略非常详细,还有咒文和装备的列表。DQ4的攻略妙趣横生(我现在还记得DQ4攻略公主篇的名字叫《野丫头的冒险》)。电电FF还搞过全系列回顾,FF6的攻略虽然是莫名其妙的填空式,但不得不说做得非常细。我是通过这篇攻略才了解到FF系列精细的BOSS战设计的。相比其他杂志,你要说电软推崇RPG,我真的不能同意。
  • 石中剑二
    那一代玩家对RPG有隔阂感是可以理解的,尤其北方玩家,16位时代很少有玩超任的,都是红白机,世嘉,街机这么过来的,玩的基本都是动作游戏,RPG当时一般叫文字游戏,很另类的。到了32位时代的主机战争基本就是路线斗争,人们往往都会牢记自己的初心,所以有了当时那样极端的站队现象并不奇怪,但是当FF7,生化2出来以后,什么是主流已经很清晰了,你要想继续玩下去就必须随大势,好在当时那个年代诞生了那么多伟大的作品,即使是最坚定的动作游戏原教主义者大多也都改革了吧
  • k
    keytomylife
    我第一次玩FF7时也惊讶了
    这所谓的3D看着还没FF6的2D好看
  • 御风八极
    当年俩同学在包机房看了一个小时cg。游戏是我发现的,已经带其中一个玩了一两次。
    具体看了多久不知道,以上是据他们说的
  • 卡奥斯·克斯拉
    电软创刊就有DQ5攻略你不知道?
  • 御风八极
    政治正确版的经典直男纯爷们玩家套路应该是:fc(魂马尿)-arcade(三国街霸恐龙岛拳皇)-pc(仙剑红警星际cs)-网游(传奇山口山)-去工作。
  • 御风八极
    lu和cu都是98年电软开始翻译的日本玩家的分类。国内玩家的lu应该是跳舞机开始介入(女lu)。cs达到顶峰(男lu)。
  • 御风八极
    哈哈哈说疯的叫音乐的恐怕当时和后来都没有女朋友
  • J
    Johnie01
    卧槽这就是我的路线
  • v
    valand
    我对整个32位机时代的回忆就是和同学在包机房打实况
  • N
    NTの末裔
    自己根本就没有玩过,云杂志、云视频了就能出来指点江山了,云玩家真的也是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