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这篇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怎么看

  • 猪流感



    说实话,我有好几个字都不会念,里面提到的外国人名对我来说也只是个名字而已。
  • l
    leonli_czc
    晦涩难懂 iOS fly ~
  • g
    godzillaqqq
    不讲人话,通俗点讲 装b
  • a
    azb1262006
    看不懂到底在说什么,谁能理理这文章到底有没有逻辑,到底是说了些什么还是什么也没说。
  • c
    compressor
    感觉风格类似与培根的杂文
  • o
    oO00Oo
    看不懂
  • d
    dslove
    水平有限,欣赏不了
  • x
    xuefeiyang
    不敢苟同,我觉得39分的评卷老师很公正。
  • x
    xy455380512
    真看不懂
  • 马二甲
    这小孩文字水平不算极好,但是这篇文章的结构是很好的。给满分合理。但是有太多有水平的学生遇到第一个那种垃圾阅卷老师了。


    就因为那种垃圾水平阅卷老师的存在,很多写作水平高的孩子不得不改走歪路按套路写。


    这个考生是非常幸运的
  • 又是春天
    可能对批卷老师路子HiPDA怪兽版
  • b
    bigmine
    写的真好,作者阅读面够宽的。而且立志通俗。结尾牛逼。

    d板电工估计看不懂。
  • 舒南
    说了一大堆和没说一样。
  • z
    zhanying
    我觉得写的很好啊,但是值不值得满分,要看阅卷老师,我么不好评判。
  • s
    southface
    让我想起了狗屁不通文章生成器。
    高考作文经常出这种莫名其妙的题目也是服了,缺乏基本逻辑。
    比如这个浙江卷,人生坐标和家庭期望、社会期望的冲突,国内一个17七八岁天天在读书的小孩连社会生活都没开始,有啥人生坐标,哪来什么冲突。只能拿别人的东西来思考,于是大量这种“为赋新词强所说愁”的文章,只是看谁说的过去一点。
  • s
    sky1109
    “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 这句话里面感觉“于”和“在”重叠了。这种致命性的错误能拿到满分吗?
  • l
    linxlintt
    …宾格的对象不同。
  • 猫了个咪的
    理科生对于这种文章是天然排斥的,因为他的逻辑类似于你看一个高深的证明题,突然看到一个不明白的显然
  • 曹孟德
    掩面点了右上角的x
  • s
    sky1109
    回复18#linxlintt

    你这么一说,我明白了。果然我还是水平太次。
  • 德味儿
    要我就给0分,不好好说人话的典型
  • l
    lanwater
    十八岁,允许他装逼。
    如果是二十八三十八就要被毒打了。 iOS fly ~
  • l
    lasse
    我感觉是事先背的 强套上去的
    豆瓣有人说是抄了某个作家的文章
  • 宝贝记
    感觉像是世界名著翻译过来的文章,能大致理解,又给人晦涩难懂的感觉。
  • g
    godzillaqqq
    中国的应试教育从小就教人说谎,命题做文反应出教育部没文化,总是弄一些装逼的立意从没有考虑过学生环境
  • 猪流感
    我为什么会给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打高分|嚼白句
    原创
    08-03 07:31
    阅读 21878
    一早醒来,看一些网友留言问我对浙江满分作文看法。如厕时认真读了两遍。
    我很惭愧,这样的文章我写不来,好在我还读得懂,毕竟他文章中提到的外国人,我只有一个人的东西没读过。

    我喜欢写浅显直白朴实的文章~我早些年写江南旧闻,就是希望我父亲弟弟这样文化不高的人也能读懂,就像传说中的白居易问文于老妪。
    很多朋友对这篇文章得满分的作文有不同意见。我觉得有不同意见很正常,也说明文无第一。个人阅读偏好和知识结构在判断文章好坏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我不知道高考阅卷的评分标准,尤其不知道满分标准。但以我个人而言,如果是知道一位高中毕业生的临场考试文章,我会给一个高分的,很高的分,但不会是满分。我确实不知道满分作文应该怎样。
    高考作文考什么?我想无非就是主题,围绕主题的展开的逻辑演绎,遣词造句能力等等。桐城的标准是义理考据辞章,我至今服膺。
    这篇满分作文,在这三方面是够格的,无论是主题,逻辑和文字表达。

    至于许多朋友认为的那种晦涩不明,过多地引经据典掉书袋,甚至生造词汇,甚至指责不说人话,完全不符合高考作文应该引导的方向——怕以后的考生会产生错觉,我个人觉得,这种担心和指责,既不了解如今高中语文教学尤其作文教学的问题所在,也对这个考生极其不公平。

    如今的作文教学,都是背范文,虚情假意,基本上能看到的作文,大抵如此,因为不这样写,不合主流,就拿不到高分——当年我侄女高中时,我偶然读到她的作文,大惊,问,这是她的真实想法么?侄女说,不,但不这样写,高考就拿不到分。侄女如今大学毕业已经工作了。而我女儿在她的小学时期,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这些所谓为高考中考应试进行的作文教学,基本上就是说别人的话,不说自己的话。但是,你不这样,你就得不到高分——我姑娘小时候,她姥姥说,你爸不是写文章挺好,为什么不问问你爸?姑娘说,我要自己写,还能得个七八十分,要听了我爸的,也就能得个六七十分。

    为什么?因为作文教育不说人话啊,不能真情表露说人话,只能说规定标准的文话。就跟我们如今在媒体上看到的类似。

    而这篇应试文章,完全不合通常作文教育的要求——高中作文教育很难出现这种异类,我想要么是他遇到了好老师,更主要的是,他的家庭和他自身的要求。恰恰在跳出高考作文常规要求上,我觉得,这种破旧用自己的话来表达的反叛的勇气,首先是任何选拔人才的考官和机构都应首先考虑的。这是我会给高分的一个原因。

    我们都亲历过高考,这篇临场应试作文,引经据典,所引之哲学家、作家和他们的观点之多,除非日常烂熟于心,或者有过目不忘之能,是不可能在这样的场合写出这样的文章的——我知道有些人能。

    这种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别说高中生,连许多大学人文学科的老师也未必有,不,可以肯定地说,许多人真的没有。但中学生有——我的朋友绍兴著名蔡朝阳阿啃老师告诉我,在他还是高中语文老师时,他的学生中就有这样的人。这位学生后来成了我的同事,我服膺于她广泛和深度地阅读,以及对所读典籍的理解和化用。

    这种阅读的广度和深度,真是这个社会所罕见的,难道我们考试不应该鼓励这样的人么,尤其是他的阅读在高考作文时,表达出来的依旧合符主题逻辑词章这样的基本标准?

    说到词章,这名考生的词汇量,尤其是不常用的词汇量极其丰富,信手拈来,与文章整体风格也是很贴切。批评晦涩的人,大概是因为文章中有太多不认识的字词吧?你不努力,你不知道,却说别人晦涩,这就是你的本事你的理解力。

    当然,这考生也喜欢新造词汇,比如祛魅,已经是翻译界学术界公认且通用的词汇,他偏用祓魅;比如他文章中提到达达主义——这样的概念,确实大多数人不会知道,括号简化解释一下,应该更好。这就是我会给高分,但不会给满分的原因。

    这篇文章,某种程度上带有苏珊?桑塔格风格,包括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引用,这种风格是建立在深而广的学识基础上的。

    不是说每个人都要这样学,但是,出现了,罕见,更应该鼓励。这个意义上,给满分,我也不反对。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 ... p;from=groupmessage
  • m
    mccoy
    回复22#德味儿


    但是很多地方需要这种,特别是一些公文?我们理科生就不要评论了,哈哈哈
  • t
    timmytjh
    +10086
  • o
    owcheng
    看了几遍后感觉值满分,但我确实大多典故不懂、很多字不懂,如果我是阅卷老师,我会给更厉害的人去打分
  • a
    admin
    这篇文章小一半是人家写的。
    不知道能不能过查重
  • f
    ffdown
    好多话像是提前准备好,放什么文章都合适的。
  • g
    giggsye
    擦,第一段很多字不认识
  • f
    fangqiank
    去看看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
  • 4
    4color
    批判意识流文学?类似朱大可之类,年轻的时候也有点迷
  • t
    tonie
    看得难受,不告诉我我会以为是外国哲学的翻译。。。。教授们看译本看多了吧

  • 潘少拉
    我怎么感觉枯燥无味啊

    语文水平肯定比我强100倍 但是不能否定这个作为枯燥无味
  • l
    linxlintt
    解释起来类似于“鲁迅的蓝色窗帘”之类的玩意,这样写大多是中文近代化时引进曲折语系里不定代词的用法。一般来说,不是诗歌的话,前后者不存在美学诣趣差别。就应试作文来说,击打得分点比这类讨论更重要。
  • f
    fock
    高考作文瞎几吧写,然后撞大运。我也这么干过,还得了一个高分。
  • t
    tinbug
    功底是有的,但给满分会带坏写作的风气。
  • l
    linxlintt
    刚看了下文章,可以看出文章结构清晰,逻辑顺畅,修辞也到位,高分没有问题。个人也能理解年轻时喜欢卖弄文采的想法,我不会给满分,因为生造词偏多,文意表达过程不够流畅,说白了不像中国人讲话。
  • j
    jiandanbill
    让我改我也给个低分 最少满分高分不合适
    当然 我是文盲
  • n
    nieqbh
    茴香豆的茴有五种写法
  • j
    jiandanbill
    回复30#owcheng

    通篇都是引用
  • t
    tauercky
    59分吧,1分打击一下作者这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倾向
  • b
    badaer
    39分是对的
  • o
    okini
    真好,好八股,能把八股写好的人也是厉害的
  • m
    mywangba
    说的比较实在 iOS fly ~
  • z
    ziang
    东拼西凑的文章没有自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