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语法就像是随心所欲

  • r
    reinhaidvon
    我猜是为了押韵和对仗工整,有些词的顺序就要调整一下
  • 铁观音
    然后还有通假字,当年上学的时候同学们人人吐槽,这到底是不是给错别字贴金?
    哈哈,开个玩笑
  • -
    -_-|||
    楼主查下马建忠,我记得现代汉语是马建忠借鉴拉丁语的语法弄出来的。
  • 神秘的陌生人
    我们语文老师告诉我们通假字就是错别字。
  • a
    aceblood
    你用现代英语的语法来砍我与世隔绝5000年(一说3000年)的中文的语言逻辑。
    你这是什么意思?
  • 铁观音
    我们老师说,你要是实在不同意,你就当它是错别字吧,不过你别想着去订正它
  • s
    saintwei1979
    文言文我觉得直接把翻译印给学生,让学生知道意思、思想就行。什么实词虚词意思还要学生去背纯属脑残。
  • r
    ruler510
    几篇经典背一背就行了,古文最有价值的还是诗词。
  • C
    ChuPaChuPs
    古文写龟甲啊,刻石啊,都很吃力的,写错也不好改,就有了通假字,
    能写简单的字就写简单的字,能写短的就写短的
  • D
    Demitry
    通假词一般是当时皇上念错或者用错了,那么正确的就会被修正为皇上用的错词错字错读音。、

    其实很多通假词才是真正的本源。
  • 铁观音
    我看也不完全是
    我感觉古代文人就喜欢,甚至互相之间特别欣赏这种随心所欲、与众不同、独出心裁的词性句式和文法呢
    毕竟文言文本身就有点像是文人小圈子用来自嗨的一种特殊文体
  • n
    nikutai
    汉语是分析语,完全可以不用语法,堆字就行。
  • 莫天苍
    文言文里面倒装比较有意思
  • 铁观音
    完全不用语法,真神论
    幸好我们大多数正常人都认为一门现代语言是需要语法,而且必须遵从语法的
  • j
    jidatui
    中文的语法本来就不严谨
  • e
    emuwolf
    中文非要按西方语法排列这是不是毛病?
  • 铁观音
    那你把你刚说的这话改一改,不要用西方语法来排列
  • C
    ChuPaChuPs
    汉语是不太讲究语法的,也没有变换,词格,时态,
    词序对意思影响不大
  • e
    emuwolf
    文言文和白话不同
  • k
    kissr1981
    文言文上下几千年,各个年代都不一样,怎么可能会统一?
  • c
    csnlm
    课本里还是有标点的,真正的古文连标点都没有,光识字还看不太懂还得会断句才行
  • 真寂静岭
    三位一体与寂静岭
  • 铁观音
    词序对意思影响不大,道理是这个道理
    但是这样好么?
    一门语言,尤其是书面语,难道不应首先讲究准确、唯一、直接的表达,其次才是优美和雅致么?文言文各种语序和词性的混乱,大量的句子词语单字要靠结合上下文以及历史背景来推断,严重的甚至导致一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这样好么?
  • 久多良木健
    通假字是古人的逼格
    这就像你黑话大表哥2, 听不懂的没资格说玩家
  • S
    SeraphZtoA
    语法是规律,不是规则,不是必须遵从的

    不要代表大多数人
  • n
    nikutai
    很多语气助词就是用来断句的。
  • n
    nikutai
    文言文更多的是文学艺术,难读难懂正常,所以要搞白话文运动啊。
    汉语要浅显易懂很容易,明清就有白话文小说了。
  • 久多良木健
    你这是现代的理解, 古代不这样
    没有那么多知识要学, 没有标点符号, 所以古代字字必究, 语序通假说明我是鸿儒, 我写的要认真看才能看懂, 看不懂的, 自然证明你学问不够
  • d
    dusk
    恰恰相反,正因为缺少格、数、性这些语法系统,比起屈折语汉语更为依赖词序。调换一下He killed me的词序变成Me killed he,这句话虽然语法不通,但听者还是能推测出谁杀了谁,而“他杀了我”跟“我杀了他”完全是不一样的意思
  • l
    littlehour
    首先,你要知道,中华上下几千年历史,语言是不断改变的,就算秦汉之后的文人竭力模仿先秦文风,不可避免会掺入所处年代所处地域的用语和语法规则。
    就算是先秦古文,也分商代的,西周的,春秋战国的。千年的跨度,各地方言还不一样。能大致相仿本来就是奇迹。
  • l
    littlehour
    有部分是文章所处年代没有造出后世那个字,只能用同音字代替,甲骨文钟鼎文里五分之一都是通假字。还有就是文章年代久远,层层誊抄刻板逐渐用错了字。真正原作者用错了字很少见。

    本帖最后由 littlehour 于 2020-7-8 19:02 通过手机版编辑
  • C
    ChuPaChuPs
    词序语序不要搞错,我讲的是词序可变,不是语序可变,汉语语序不够灵活的

    语言也不好论好不好,
    要说好,我觉得计算机语言最好了,精确编译,说错了编译器直接报错
    自然语言有啥好不好的,自己的母语就是最好的
  • M
    MarvinD
    说的很有道理。都瞎jb弄的感觉。
  • i
    iantsai
    文言文语法多样,但并非随意。

    高中毕业就应该掌握的知识了,你可以看不懂,但你应该羞愧,而不是跳出来喷。
  • i
    iantsai
    通假字不能视为等价于错别字。

    古代并不像现代信息技术发达,可以搞出几万个汉字一一准确对应的编码系统,所以某个字怎么写并不具有严谨的唯一性。很多时候一个字的两种写法,可能70%的人用a写法,30%的人用b写法,也不存在非常严格的国标。这种情况下只能把较少数人用的写法称为通假字,而不能说是错别字。

    还有的情况下是为了避讳,故意换一个字,这种情况非常常见,那是为了表示尊重长辈或者君主,避免惹火上身,并不见得是写字的人不识字写错。
  • D
    Devzzy
    还有一种情况,并且这种情况才更常见:
    现代汉语中对应的正确“标准字”在某些文章成文的年代还没造出来,或者还没被借用至该意。
    当时就是用那个字。
  • h
    hper
    中文讲究的就是模棱两可,包括官方文件,方便随时甩锅。
  • 大手
    通假字是在推广白话文之前就有的,所以严格来说就是正确用法。

    当然放在现在就是别字。
  • 大手
    不能完全对应西方的语法。
  • 大手
    你当公务员申论白考的?
  • 铁观音
    我明白,老祖宗不能说,不能评,是这意思,我懂
    不过你爱羞愧你羞愧去,我没那工夫
  • c
    cdlizhong
    这么多人跟说了,不能拿现代语法对文言文,lz没搞懂就来喷是不是太狭隘了
  • 总设计师慈禧
    几千年的文言文,你在网上翻了翻,可能只有半个小时,就过来喷。

    是不是感觉,似乎有哪里不太对。
  • 坚定的左派
    在中国,文字本身就是少数上等人的游戏。大部分工商士农几乎不识字,识字才能做官才能有待遇。所以对于那些能识字断文的上等人来说,怎么玩、玩什么,当然都是他们定的,玩得越溜越有逼格,这是文言文的一个特质。
    说到文言文的花样,可以了解一下璇玑图,古代学子以发现更多读法为炫耀基础,很多诗感觉颇有拼凑之嫌,现代人看起来感觉很生硬,但在古代却是极有逼格的一件事。
    另外还有韵学,招庄中正这些调调,加上什么拆字拆音、空鼓传音的玩法,比现有的拼音深奥百倍,现代人更不容易理解了。
  • k
    kh2841
    瞎扯,今天中国小学生看2000年前的诗经,连蒙带猜能懂个五六成,欧洲大学生有几个能读拉丁文的?
  • 昵称无效
    语言这东西本来就是很多人用,存在大量随意性
    别说中国文言文了,就算是英文,近几百年的,也有语法结构很随意的现象
    从哈姆雷特、罗宾汉到福尔摩斯、哈利波特,里面不符合我们读书学的语法结构如主谓宾这样的句子多了去了
    随便举个例子:You better in.你最好进来。I, a knight.我乃骑士。
    反过来说,中国文言文里,2500年前周礼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2000多年前李斯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1800年前刘备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例子的语法结构和现在汉语几乎一模一样吧,例外的也肯定有一大筐
    古今中外,流传下来的成千上万前人写的文,同种语言体系内,也不可能完全统一一种语法结构的,看得懂就行
  • t
    tit
    举一个极端简化的例子

    主谓宾
    主宾谓

    主,谓,宾这三个元素都要有,而且要有统一的顺序,这个作为底层的语法逻辑。
    至于谓在宾前,还是宾在谓前,还是宾主谓的顺序,这个作为上层的语法逻辑。

    那么,底层的语法逻辑是内嵌在人类大脑里的,是天生的,是遗传的,是进化出来的,不需要习得。
    上层的语法逻辑是不重要的一些不同的表现形式,从逻辑上讲,是等价的,和语音语义一样,是不同的人类社会群体后天选择的,需要习得。

    这是一个大牛的一个假说。史蒂芬平克 语言的本能。
  • i
    iantsai
    诗经是诗歌,为了对仗,压缩字词;又为了排比,使用一些生疏的字眼;各国的风又是各地采集的,带各地方言;很多又是老百姓创作的,名词提及各地的动植物土名,现在已经不叫那些名字了。

    诗经到楚辞,我感觉阅读起来很难,自觉做不到看懂五六成,基本靠蒙。左传战国策以后的东西就容易不少。

    拉丁文的话,估计意大利人读起来像我们看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