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家来推荐啊。

  • c
    cyran5201314
    李白写的嘛。我喜欢离骚。
  • B
    Benthal
    看来文言在TG没有人气呀〉。。
  • 无人售票公车
    记得当年考试的时候都能背出来
  • u
    ujmko

    [posted by wap]


    李白的诗怎么成文言文了。
  • 5
    57
    朋党论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喂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立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治乱兴亡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 5
    57
    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轼(宋)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鲧也?

    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他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 P
    Penny1
    长恨歌!!!此生最爱!
  • w
    wuhanman
    文言文跟诗词是有区别的吧。。楼上的几位……

    《出师表》不错。
  • 5
    57
    楼上几位不包括在下吧?莫非策论不算文言文?:D

    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 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距 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 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什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也。

    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 5
    57
    泰州海宁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君讳平,字秉之,姓许氏。余尝谱其世家,所谓今之泰州海陵县主簿也。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荦不羁,善辩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宝元时,朝廷开方略之选,以招天下异能之士;而陕西大帅范文正公、郑文肃公,争以君所为书以荐。于是得召试,为太庙斋郎,已而选泰州海陵县主簿。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君亦常慨然自许,欲有作为;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噫!其可哀也已!

    士固有离世异俗,独行其意,骂讥笑侮,困辱而不悔;彼皆无众人之求,而有所待于后世者也,其龃龉固宜。若夫智谋功名之士,窥时俯仰,以赴势利之会,而辄不遇者,乃亦不可胜数。辩足以移万物,而穷于用说之时;谋足以夺三军,而辱于右武之国,此又何说哉? 嗟呼!彼有所待而不悔者,其知之矣。

    君年五十九,以嘉佑某年某月某甲子,葬真州之杨子县甘露乡某所之原。夫人李氏。子 男瑰,不仕;璋,真州司户参军;琦,太庙斋郎;琳,进士。女子五人,已嫁二人:进士周 奉先,泰州泰兴县令陶舜元。

    铭曰:“有拔而起之,莫挤而止之。呜呼许君!而已于斯!谁或使之?”
  • 恶魔的微笑
    王勃 《滕王阁序》 最高,没有之一
  • B
    Benthal
    我晕...我记得上学的时候排版是随便排的啊,不是诗歌那样的...算了,算了。
    57大虾的推荐保存了,回头翻着字典看
  • 5
    57
    圣人于心之有主者,而决其心德之能全焉。

    夫志士仁人皆有心定主而不惑于私者也,以是人而当死生之际,吾惟见其求无惭于心焉耳,而于吾身何恤乎?此夫子为天下之无志而不仁者慨也,故言此而示之。

    若曰:天下之事变无常,而生死之所系甚大。固有临难苟免,而求生以害仁者焉;亦有见危授命,而杀身以成仁者焉,此正是非之所由决,而恒情之所易惑者也。吾其有取于志士仁人乎?

    夫所谓志士者,以身负纲常之重,而志虑之高洁,每思有以植天下之大闹;所谓仁人者,以身会天德之全,而心体之光明,必欲有以贞天下之大节。

    是二人者,固皆事变之所不能惊,而利害之所不能夺,其死与生,有不足累者也。

    是以其祸患之方殷,固有可避难而求全者矣,然临难自免则能安其身,而不能安其心,是偷生者之为,而被有所不屑也。

    变故之偶值,固有可以侥幸而图存者矣,然存非顺事则吾生以全,而吾仁以丧,是悖德者之事,而彼有所不为也。


    彼之所为者惟以理,理欲无并立之机,而致命遂志,以安天下之贞者,虽至死而靡憾。

    心迹无两全之势,而捐躯赴难,以善天下之道者,虽灭身而无悔。

    当国家倾覆之馀,则致身以驯过涉之患者,其仁也!而彼即趋之而不避,甘之而不辞焉。盖苟可以存吾心之公,将效死以为之,而存亡由之不计矣。

    值颠沛流离之余,则舍身以贻没宁之休者,其仁也!而彼即当之而不慑,视之而如归焉,盖苟可以全吾心之仁,将委身以从之,而死生由之勿恤矣。


    是其以吾心为重,而以吾身为轻,其慷慨激烈以为成仁之计者,固志士之勇为,而亦仁人之优为也。视诸逡巡畏缩,而苟全于一时者,诚何如哉?

    以存心为生,而以存身为累,其从容就义以明分义之公者,固仁人之所安,而亦志士之所决也,视诸回护隐伏,而觊觎于不死者,又何如哉?

    是知观志士之所为,而天下之无志者可以愧矣;观仁人之所为,而天下之不仁者可以思矣。
  • 5
    57
    苏轼后面的是王安石的.最后一篇是王守仁写的八股文……
    本来还想找首青词的,不过想想青词除了难度高意外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就算了
  • r
    redemption
    有些精彩至极的文言文你们都学过,可是当初上学的时候有没有人真的好好学呢?
    举个例子,以前俗遍街的“五人墓碑记”,小时候课文上就有的,谁又能脱口而出呢?
    如果你烂熟于心的话,那么等后来详细了解到东林党还有那些清流的经历,然后回忆当初学的文章,就会心中震动,不胜唏嘘!

    真想精读文言文的话,也没必要整天找些辞藻华丽的骈文,先看古文观止吧
    慢慢的看,一个字一个字的品……还可以看看《尚书》,不光是文学性高,关键是言之有物
  • r
    redemption
    青词也不是全无意义……贴一段大改革家的骈文……

    伏以华岁几终,同云未兆。物将疵疠,咎在眇冲。敢罄斋精,上求嘉应。冀蒙贶施,孚佑含生。
    伏以密云作雨, 易不时若。蒙神赐 ,灾诊用除。奔走祓斋,以谢灵贶。祀仪有秩,不敢怠忘。


    人君和上苍的对话,天人合一嘛
    不过也只对这爷俩有意义……

    至于其地位,就把他当做“晚祷诗集”“赞美主”来看作却也无妨

    [本帖最后由 redemption 于 2008-11-7 19:38 编辑]
  • j
    jerry881220

    [posted by wap]


    先找本古文观止看吧,高中时候买的,现在每年放假回家还会找出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