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今天发布售价的某台国产车~

  • 历是史代言人
    我觉得应该是解决了出远门充电的问题。
    如果平时纯市内通勤,那么也就不需要加油了。每天回去充电就行了。可能有其存在的价值空间。但这个产品必定是过度时期的产物
  • m
    mettea
    当前技术条件下尴尬的过渡方案。
  • 想个ID出来真难
    比亚迪好像就是这种套路?我看小区里面的比亚迪,天天插后备箱充电。
  • 一日之雅
    下一辆车,打算支持日系的混动...
  • n
    nApoleon
    兄弟啊,你是压根没关注过i3的增程版么,这种模式你当是理想发明的啊,i3增程都卖了N个年头了啊...
  • 哈迪斯的精髓
    这个车挺适合有自己固定车位和充电桩的用户。平时上下班晚上回家插上电,180公里,开个2,3天肯定没问题,难得跑个远路,直接走就行。也不会在乎那么点油钱。对于没有固定充电桩的用户。确实没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 t
    thedeepblue
    咸鱼卖号没人成交,看来还是看的多
  • 大咪咪
    汽车对于那些大佬来说,就是当下一个很好的风口,就像9年前的手机对于雷军,你看,我是高级处理器才卖xxx
  • m
    mvpcc
    蔚蓝在我们东北也就270...太难了..
  • z
    zsq332
    理解不了为什么不用1.5/2.0NA而用一个1.2涡轮
  • 等号是加号
    基友们就是这么快~
  • w
    w4546711
    为啥感觉这车还不如唐呢?唐好歹有个4.5S的百公里加速。
    插混车有充电桩的情况下续航有个100KM左右就足够了,反正也是回家顺手一冲就完事了。没有充电桩的情况下50KM和200KM没区别,都不可能当电车用,不然两天跑一趟充电站谁扛得住。
  • m
    microsc
    这车基本凉凉了,北京不给绿牌,上海今年能给,明年政策不明,但这车最快也要今年年底才能交付。。
    明年政策不出意外继续收紧,那么补贴和牌照只会越来越难,也就是这车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 r
    richardlynn
    我觉得现在除了日系那种混动的,其他都是扯淡
  • z
    zbond
    1.没有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
    2.排量税
  • N
    Nickwm
    额,i3的增程版不是发动机只给电池充电,不直接驱动电机么。。。
    本来28kw的双缸发动机,产生出来的电量还要经过一次电池充电转化,效率会更低。
    这样对比下来好像也是可以说通的。。。
  • a
    antonypapa
    如果发动机油电转换效率高,增程式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啊,即有电机的动力又不用担心续航
  • h
    hmachine
    现在新能源车技术门槛这么低的吗?感觉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造个车出来,传统车企有财力和技术储备做新能源车我能理解,现在的什么蔚来 理想,还有什么小鹏汽车,这些都是些什么东西,做出来的车还真有人敢买。
  • n
    nApoleon
    这车内燃机也不直接驱动车辆行驶啊...
  • N
    Nickwm
    这台内燃机发电,发出的电大部分不存入电池,直接用来驱动车轮电机(就跟电池驱动电机一样的)

    功率有富裕了再去充电池(因为如果全都充电池,再用电池驱动车轮电机,倒了一手效率低,但还是要保持电池的电量储备,保证下次加速的时候,电池有足够的电量补充功率)
  • x
    xpfmo
    但是像日系类似的都不能绿牌。
  • 神棍儿
    确实纯电跟不插电混动才彻底,
    即插电又加油,看似都解决了 两头占两头做不到精 还互相拖后腿
  • w
    wave87
    燃油给电池充电,在电力驱动,太智障了吧!
  • N
    Nickwm
    另外他家的 1.2T 发动机不是自己的,是买的东安动力的,现在归长安旗下
    好像以前哈飞面包车就是用的东安动力。。。所以能效肯定是被大厂吊打的水平。。

    现在都只有官方和媒体的数据,还是等等小白鼠们的反馈吧。。。离交车还有半年呢。

    话说前几天好像有人测了特斯拉Model 3后驱长续航版本,60km等速工况下,测试的续航是1000出头一点点的成绩,不知道静不精确,这个结果真是凶残。。
    60km等速 / Nedc 国内续航标准,这个国产车一般是 500/400,Model3 后驱长续航是 1000/660+ 。。。。
  • 時光流年
    emmm 用汽油发动机发的电去给电池充电,电池再去给电机供电,我怎么有一种脱裤子放屁的感觉。。。。
  • 振皓
    made in changzhou
  • 漫咖啡
    说到要点了,一针见血
  • w
    whereismyfs
    有汽油发动机?基本告别帝都了
  • i
    i_yanbo
    有点多此一举的感觉
  • a
    airleon
    凡事从需求出发,你得看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消费者到底得到了啥,什么大佬不大佬,方案是不是混动,谁驱动谁,电池瓦数那都是方式和过程和为了聊而聊,而不是一个实用的结果

    结果是:

    32w=6座大suv(大部分家庭真正刚需)+满足绝大多数从a点到b点的短/中/长途交通需求(纯电目前达不到)+油耗合理(不算极低,但绝对算不上高)+整车品质中上(尚无法验证)+终生质保(靠谱)+目前top的智能交互车机体验(以后是新车型标配了)

    现行或者短期内哪个车可以对标上述几点?
    至于在北京没法上电动牌,抱歉这个事儿我和李想聊过,其实人家也不极度需要,因为目标是那些有存量车的二胎家庭进行置换用,新能源即使出货时搞定了北京,那排队也2027年以后了,北京的顶层设计本身就是限制私家车在路上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这跟你是电车油车关系并不大。
  • L
    Liberty
    大哥,我3.5L的车子高速巡航,都用不了8个油。
    注意,那9L是“高速电池用完后”
  • h
    hmachine
    你说的这几点除了价格和是个6座大suv以外其它都和整车品质一样暂时无法验证。
  • D
    DOS
    怪不得我看到40kw的电池,续航竟然800多km,正纳闷呢。幸亏楼主解惑。
  • 刚开始CH
    为啥给电池充电要用带T的发动机?
  • a
    airleon
    哪个品牌可以做但他们做了吗?做出来的是否成功?技术壁垒是企业竞争的关键词,不是消费者需要关心的, 你这些问题恰恰echo了我想表达的意思,为了聊而聊。技术本身没错,大力发展说明人家日本人德国人有实力,挺好的,但新造车之所以新就是因为有机会从设计层面就不去硬刚所谓的技术或者逼格,而是用需求和痛点贯穿整个商业逻辑。

    汽车主机厂的心态我多多少少了解一些(和大众集团做过一个车联网合资公司),过去几十年他们重安全重营销重品牌重供应链,which is OK but time has changed,需要先用产品说话,品牌认知和那些技术玄学可以放放了,尤其是在中国市场。
    我也没说产品力一定就没问题,我只是觉得李想做这个事儿的思路方向算是没出大偏差,其他的咱们得看车
  • n
    nApoleon
    没有自己的发动机,于是只能在国产品牌里现成的挑选~
  • a
    airleon
    嗯,我也没说这车就一定成,我们可以等着看车至少他的产品力方向是在正路上
  • a
    a8855
    车托之家的前东家?哈哈,早就有所听说了,造车有这么简单的话谁都是另一个VW
  • n
    nApoleon
    他们没做啊,因为他们不觉得你说的这些需求比Golf如果缩水后悬挂有意义,不觉得比任何车型国产了L一下有意义,但这并不等于他们做不了,真等他们做了,也未必是one这样的配置,全世界除了中国需要长,大,6/7坐外,还有哪个郭嘉也有如此奇葩的需求呢?
    你理解"做消费者想要的产品",未必能给企业带来成功,因为国人的汽车消费观,是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
  • w
    weiwed
    这个车其实还是挺有市场,对于只有一台车的家庭来说。纯电180的续航无论是上下班还是接孩子日常代步都够了。如果有急事内燃机的存在也不会里程焦虑。

    最重要的绿牌对于大部分地区不限行、不限号还不用摇号。还剩了购置税,另外外观大气很有牌面。

    恩恩很中国。
  • t
    testimony
    编辑了,偏题了
  • f
    fate456
    .........
  • n
    nApoleon
    别着急下定论啊,前面有人说了,北京要用汽油额度,上海年底才出货但明年多数不会送牌了,所以说,靠政策就像靠关系,如果自身实力不强底子不够厚,政策一旦变化了,嗨,反正烧的是投资人的钱我们吃个瓜看个戏就是了~
  • 冰柜666
    有钱 就赶紧尽情享受大排量吧 。。。。。
  • w
    william38
    +1。。。。。
  • p
    px1396
    丰田的THS专利都过期了,国内厂家没有抄一下的能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