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炒房客69套房归零 从亿万富豪到民工

  • s
    sevecol2000
    2006年到2007年6月,在深圳房价节节攀升的汹涌浪潮中,他们在房子来回倒卖中与房价一起疯狂,成为房价上涨的幕后主力推手之一。而今,浪潮退去,从去年10月份以来,深圳房价整体下跌超过30%,多数炒房客也成为裸泳者。
    第一次和李金东见面,是在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南路的一家面馆里。本来记者想请他吃饭的,但他过惯了给别人买单的生活,更不愿意女孩子请他。

    “如果是以前,我一定请你去咖啡厅喝咖啡。”李金东对记者说这句话的时候,一脸的疲惫。眯着的眼睛看起来似乎睡眠不足,蜡黄的脸上透着些许疲惫,灰白色衬衣和有些皱褶的裤子,俨然像个民工。就在不久前,他还是一个有着亿万资产的炒房客。

    2006年到2007年6月,在深圳房价节节攀升的汹涌浪潮中,他们在房子来回倒卖中与房价一起疯狂,成为房价上涨的幕后主力推手之一。而今,浪潮退去,从去年10月份以来,深圳房价整体下跌超过30%,多数炒房客也成为裸泳者。

    李金东就是其中一个被深套而猝死的典型,如今他成了住每月300元农民房的清贫一族。

    零首付诱惑

    2003年初,机械制图师李金东有了40万的积蓄。这时候他注意到深圳买房子都是零首付,不用花钱就可住新房,而且月供比租金还低。

    “想买多少套都行,银行怕的是你不贷,因为深圳人就是想着创业,很少有人关注楼市。”李金东记得那时深圳关内的房价只有5000元到6000元一平方米,好的地段也不过8000元。

    利用手里的闲钱,李金东2003年开始进入了楼市,抱着尝试的心态只买了两套,一套自住,一套出租。

    买房赚租金初尝甜头,但李金东投资重心还是在实业领域,2004年初,李金东与他的4个同学合伙开了一家五金制品厂,他们发现租金和买房月供差不多,于是几个人一次性就买了十几套,用做写字楼、宿舍和仓库。

    当然,这十多套房子仍然全是零首付贷款。李金东美滋滋地告诉记者:“银行求着你贷,贷了请你吃饭。”为了招徕个贷业务,一些银行甚至将价值50万的房子评估到60万-70万。

    就在李金东他们埋头做实业的时候,全国房价上涨之风蔓延开来,先是上海、北京,到2004年底,深圳房价也开始异动。

    2005年初,炒作之风开始盛行,先是开发商提价,紧跟着房产中介也活跃起来,为了找到更多的客户,中介们花钱从开发商售楼处买来业主资料,100元一份,然后一个个地给业主打电话,愿者上钩,业内戏称为“海选”。

    “这些中介天天给我们打电话,说房子又涨了多少,一转手立马可以赚好多,于是我们这才开始关注。”李金东发现,一两年前买的房子转手少则赚几万,多则赚十几万,这钱比做实业好赚多了,不累而且还赚钱快。于是他们就把那些办厂的写字楼、宿舍全卖了,赚了近200万,而做实业一年也赚不到50万。

    中介的推波助澜,和充足的贷款资金,越来越多的李金东们开始涌现出来,而李金东则成了一个全职的炒房客。

    赌徒式疯狂

    到2005年中期,为了打击炒作之风,深圳市国土局出台了对二手房征收营业税的新政,即在5年内出售的需征收5%的营业税。这一调控信号吓退了一些人,李金东则认为这是买房的好时机,他作出大胆买进的决定。

    “如果不调控,就不会有机会。” 5个人拿出全部的自有资金约三四百万,买了近100套,到2005年底抛出去,差不多赚了一倍。

    除了月供要用现金保证,李金东说那时贷款还和以前一样容易,1万块就可以买一套房。

    2006年5月,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开始,但这次他们几个合伙人因意见不一而分道扬镳。因为有充足的现金,李金东留着20套房子没动,在收取租金中耐心等待。

    因为调控连续3个月房价微弱下降,这时候李金东一位手里有20多套房子的朋友已付不起月供,他便以协议价格全盘吃下。按照协议,这些房产证的名字不变,李金东只是替他还银行贷款,但只要房价上涨,李金东每个月就得付给这位朋友一些好处费。

    2006年9月,手里握有50多套房子的李金东登上了炒房生涯的巅峰。以协议价购进的这些房,让李金东赚了不少银两。李金东过上了贵族般的风光生活,手上随时都有上百万的现金可潇洒,每天去哪都有人开车接送,吃饭是天天进馆子过小年。

    房价的节节攀升也让李金东完全变成了一个赌徒,他完全忘记了风险与知足。

    2007年5月,因为担心调控,李金东出手卖了20多套,只剩下30套,但6月份没有调控出台。当时深圳正在炒作西部通道,李金东又大举买进,在南山区买了七八套,还有宝安区的宝中、西乡、龙华都有,加上之前买的,共有60多套。

    2006年6月,李金东在宝安区龙华金地梅龙镇买下了一套103平方米的房子,买入价是7100元/平方米,从银行贷款56万,月供3000多。到2007年4月,这套房已经涨到110万,李金东没有出手,其实最初李金东的心理价位也就在100万左右,但因为贪心不足,把价位提高到了150万,6月份有人出130万李金东还是死守着没卖。到10月还有人出120万,李金东就是舍不得卖。

    2007年8月份开始,伴随着银根紧缩等全面调控,深圳楼市成交量迅速萎缩,房价也开始走低。

    到了2007年底,开始有一些人撑不住,供不起楼了。李金东以为降到了底,于是2007年12月和2008年1月又接手了近20套。

    69套房归零

    没想到这一次抄底抄到半山腰。此后深圳房价一路下行,目前整体降幅已超过30%。

    而李金东手中的楼盘连续降价都卖不出去。其中位于南山蛇口半岛城邦楼盘就有一套典型的亏损楼,这套121平方米的房子,是2007年12月用310万买进的,李金东花了2000块好处费借用别人的身份证从银行贷款236万,从2008年4月份过户后开始还贷,每月贷款近2万元。李金东以为5月以后应该能卖到360万至400万,但放盘后一路从320万连续降到300万、280万都无人问津,最后降至250万也卖不出去。

    面对各大银行每个月30多万的还贷压力,李金东想尽了各种挽救的办法。房子出租吧,租金远远抵不上月供。

    李金东也学过一些炒房朋友,拿信用卡套现融资来还贷,他说一张信用卡最多可贷到10万,很多炒家手上大都有十多张信用卡。就在记者和李金东聊天的时候,他收到了一条 中国银行(行情 股吧)发来的短信,通知他的信用卡上已欠3872元,7月10日为还款日期。但巨额的月供,信用卡还贷难以支撑太久。

    一些炒家用左手倒右手的方式在自救,就是将房子卖给亲戚或朋友,再出点钱贿赂一下中介和银行,一套100万的房子最后可能评估成200万,炒家再拿着这200万去还其他房子的贷款,又可以撑一段时间,但李金东担心这种左手倒右手的方式会越走越远踏上不归路。

    昔日和李金东一起看房炒房的炒房团朋友,都在自扫门前雪想着自救,即使手里有充足的资金,也不会拿出来给李金东,因为谁也预料不到这场持久战还要打多久。

    今年1月以后,李金东的炒房团朋友一直都劝他撑着,房价很快到底不用怕,而后来都劝他把房子协议卖掉,按市场价计算李金东那一个多亿的房子,全卖了要亏去5000万,但他们给他算的账似乎让李金东更没有信心:假如他的资产是两个亿,一个月跌20%,那就是跌4000万,加上银行利息和交易成本,一个亿一个月就可能亏3000万。

    万般无奈之下,李金东只好把他的69套房子全部协议转让给以前的炒房团朋友,协议价格就是帮他还剩下的银行贷款。

    “以前的那个李金东已经死了,我现在只是一个民工,一个住农民房的民工,一个卖音响的民工。”李金东连说了几个民工来唤醒自己。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李金东为化名。) (华夏时报)
  • s
    syo7o8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7
    788414
    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
  • l
    lindley007
    活该 , 去死
  • S
    SHAN
    该~~~~~~~~~~~~~~
  • f
    fadeaway
    负资产没有,没有就不要来哭,
  • j
    joylin
    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
  • o
    ofanjx
    至少没亏啊,过把瘾没死,够爽了
  • a
    abe1007之马甲
    什么叫认赌服输,很多人缺的就是这种精神。
  • 6
    66
    中国百万美金富翁数量位居世界第五,看来要下滑几位了:D
  • 小天猪
    测那,这种玩法真刺激
  • d
    dio1982
    都是过眼烟云...
  • n
    nintenloli
    都是按揭炒房....跟贷款炒股一个性质呀
  • r
    realclone
    也该让这些倒爷们尝尝教训了
  • 光荣的米兰1981
    死一个少一个,TMD让你炒,死的难看,活该
  • 霏菲飞
    赌眼红了不懂见好就收。。

    话说股市楼市都有这么多人自信能摸到那传说中的峰顶。。。
  • n
    naughtyben
    看完眞覺得活該.吵啥不好,哪怕炒股,炒樓眞TM害人不淺
  • d
    ddr911
    炒房的死全家!!!!!
    炒房的死全家!!!!!
    炒房的死全家!!!!!
    炒房的死全家!!!!!
    炒房的死全家!!!!!
    炒房的死全家!!!!!
  • R
    Raven
    +1
  • s
    snake2004
    这种人就应该来一个死一个
  • O
    OpEth
    怪了,炒房的亏了大家都说活该,炒股的亏了说活该的反而被喷。。。。。
  • 动感超人
    这没死算他好运了,这种S B应该死绝。
  • 1
    102752999
    很明显假的啊
  • 二流大神
    果然瓶子是为了喷而喷。

    炒股会损害你的利益吗?
    但炒房会,至少会损害到想买房自住的人的利益。

    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利益和立场看事情,当然就会得出不同的看法。
  • 美女
    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
  • D
    DvRyu
    从民工到富豪又到民工
  • 霏菲飞
    一开始不是民工吧
  • f
    foxesis
    炒股和炒房是一回事吗,炒股是金融市场融资行为,至少绝大多股民不能违规非法操作,是在国家允许和法律支持下经行的金融投资,炒房是将民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价格推高到不能承受,不道德也是法规所不允许的
    瓶子你不炒股,股民也没得罪你,何必喷呢
  • l
    langke888
    唉,有道是来去一场空~该你的怎么都会是你的,不该你的早晚都不会是你的~
  • O
    OpEth
    俺虽然不炒股,不过俺老婆炒股?俺全部家产损失1/3了都。。。。。
  • n
    no77
    别tm扯蛋了,炒房犯法?你定的法律吧
  • N
    Nomadsoul
    房子是消费品,在一定情况下甚至可以说是必需品。炒房产生的代价在相当程度上是由最终消费者也就是购房人来承担
    的,这一点和股票性质完全不同。
  • 高城紫门
    ………………活该啊~
  • 十年后海啸
    大赞
    其实就是这么回事
    赌中了,逍遥一辈子
    赌输了,从头再来
  • 十年后海啸
    自己没钱炒房,看别人赚到了眼气,是不?

    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北京炒房的都赚死了,就算去年入市的,也说不上赔钱

    [本帖最后由 十年后海啸 于 2008-7-6 05:56 编辑]
  • 十年后海啸
    2005年8月入市(瞎蒙的,反正便宜),2007年6100点时空仓(也是瞎蒙的,因为想要提前还房贷)

    3300点的时候补了一些(2w块钱),被套中

    如果股市能跌到1800点,就把炒房收益拿出来满仓中信证券

    [本帖最后由 十年后海啸 于 2008-7-6 05:59 编辑]
  • 十年后海啸
    炒房人是价格的发现者和风险的承担者

    拥有超额收益理所应当

    亏得只剩裤衩也要认栽
  • N
    Nomadsoul
    价格发现和风险承担只是用于在证券市场上的套话,实际上由于房产的必需品属性,相当一部分的接盘
    人是由于生活需要不得不购房的消费者,他们才是承担风险的主体(实际上还包括本来就脆弱的金融体
    系和银行),这个群体承受风险并不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 十年后海啸
    人本来就生活在这个变动的世界中
    无例外的要承担风险(炒房的承担下跌的风险,不炒房的承担高位接盘的风险),没有什么不同
  • 7
    788414
    从其他角度来说无可厚非
  • d
    ddr911
    你们家就是个炒房的吧?呵呵

    赚钱没人拦着,前提是别不干人事儿.
    按你说,是炒房的该死,还是买不上房子住的该死?
  • c
    cloud21002
    世上哪有只赚不赔的事,花钱的时候风光,就该想到风险赔钱。
  • k
    ktjiii
    错,这反而就是中国人最大的努性精神

    你见过股票,搂市输钱的人和政府吵吗

    不都是服输自己吃进吗
  • k
    ktjiii
    都不该死
  • 冲锋衣
    天火燎B毛,活B该着
  • a
    abe1007之马甲
    去年半夜鸡叫之后在北京的中央财政部大楼被数万股民包围的场面可比前两天的某事件壮观多了,就是没点火。
  • 炒吧,炒死了算。
  • 十年后海啸
    你认为一定有人要死?

    其实,既不该死,也可以都不死
  • 十年后海啸
    好像饿死很多人的时代,正还没有炒房一族,正好是那个时代大家没米吃,受教育程度很差,没钱治病

    真是讽刺啊

    现实一点吧,目前的世界,总会有人吃不起大米,吃不起肉,喝不起咖啡,买不起房,买不起奔驰。难道这要买得起大米买的起肉买得起咖啡买得起房的人负责?人类投机的历史从有剩余产品的那一天就开始了!
    这个社会本身就不公平,个人无力去改变,只是在不违法的前提下让自己手里的钱不贬值或者是升值,仅此而已。

    美帝的日子过得不错,中国人民总体上也吃得起大米,是否可以说是中美炒高了米价,弄得朝鲜人民买不起大米?

    读读美帝的经济学家的教材吧(萨缪尔森和曼昆的都行),虽然冷酷,但很可惜,我们的世界就是这么冷酷

    [本帖最后由 十年后海啸 于 2008-7-6 17:3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