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对微软转型的一些看法

  • 哈罗
    进入本世代下半场以来,微软一连串的动作让人感到意外,包括跨平台联机,第一方游戏登录steam,茶杯头登录ns,与sony云合作等等。最近一次非常明显的转变是前几天的e3 briefing,整场发布会不再提独占,所有第一方游戏全撤下了独占标签,取而代之的是大力宣传xgp的价值,几乎所有自家游戏都会首发加入xgp。毫无疑问xgp已经成为微软主推的核心业务,并且这项服务正在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
    xgp最大的特征是数字服务,这意味着它并不需要被绑死在xbox上,与xgp直接关联的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用户。自家游戏登录各种对手平台看似奇怪,其实目的只是争取更多用户而已。这种行为的直接负面影响是减弱xbox的竞争力,但究竟程度有多大呢,很多人在当时都过于悲观,现在看来这种代价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甚至可以说非常划算。一个意外的事实是,微软目前的真独占几乎削减为0,但它的主机份额并没有因此进一步减少。从财报来看,虽然索软装机量接近2:1,但两者的利润并没有那么大差距,要知道索尼在本世代的游戏业务表现可是历史巅峰级的,不光装机量,在独占销量和psn业务方面也是突飞猛进。微软在初期遭受重大翻车事故的情况下还能有这样的表现,这已经是惊人的成绩。

    微软之所以敢于转型,我觉得有下面几方面原因:
    首先是主机市场因素。这里提一下客厅娱乐,我的看法是无论市场怎样变化,客厅娱乐的需求始终是存在的,依据是pc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全方面碾压主机,但主机市场一直表现稳定,所以xbox再不济也是有基本盘保底的。不过光有稳定市场不行,其他竞争者也在抢蛋糕,为什么用户不去选择独占阵容更强的ps4呢?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因素:独占游戏的地位变化
    我个人认为,独占游戏的作用正在逐渐变弱。造成这种情况有几个原因,一是自ps360中期以来,第三方跨平台游戏越来越多,到现在已经成为主流商业模式。跨平台越多,意味着游戏库的丰富度越高,在xbox初代微软曾经下血本争取jrpg独占,ps推出杀戮地带系列补足fps阵容的缺失,现在都不需要这样做了。第二个原因是游戏同质化。独占的意义是什么?对粉丝来说一个很大的意义是别家玩不到,这种fanboy的想法在过去很流行,但现在已经没那么多人还这样想了。独占的价值其实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平台专享性,另一个是自身独特性。我的独占不仅要在别家玩不到,而且在第三方中也没有替代品,同时达成这两个条件才算是真正有分量的独占。这是任天堂牛逼的原因,也是微软独占变弱的原因。索尼的独占同样遭受了同质化的冲击,但仍在ps4时代表现亮眼,这是因为他收缩战线另辟蹊径,烧钱烧时间打造高品质的内容,在玩法上不求突破同质化束缚,而在互动,叙事和影音方面力争做到顶级表现,创造出在产品价值上的不可替代性。说到这,第三个原因也显而易见了:无论是追求玩法独特还是品质卓越,都无法不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开发周期。现在市面上的3A开发时间最低都要2-3年,慢一点的要4-5年,甚至有些作品做了6-7年才完成,这么一来独占数量肯定就变少了。跨平台游戏和独占游戏比拉得越来越大,独占作用也就越来越小。微软敢于放弃独占去跨平台,是因为他对独占的依赖性越来越低,或者说,x1时代的微软独占本来就作用有限。

    第三个因素是利润,虽然自家游戏跨平台会对xbox销售造成一定冲击,但额外卖出的游戏也是实打实的利润,说不定跨平台产生的利润还比硬件销量产生的利润大得多。另外xgp是数字服务,这意味着微软让xgp会员间接的接受了纯数字消费,这是x1最初的想要实现的目标,这种做法实质上收割了零售商和玩家二手交易的利润,让xgp的低定价提供了基础。xgp在推出初期遭到了部分零售商的强烈抗议,引起不小风波,而现在呢?gamestop贱价卖身都没人接盘,只能慢慢等死,根本没有反抗微软的资本。零售商在将来注定被淘汰,数字游戏总有一天会成为主流。总之我想说的是,这个商业模式足够支撑微软转型,比当初烧钱买日厂游戏好多了。

    从微软推行战略的速度和成绩来看,一切简直太顺利了,他几乎没花什么代价就完成了退独占,pc跨平台和xgp的建设。另外大家注意到微软大肆收购的工作室都是中小型的,这样的收购几乎没有风险性。这些工作室的作品分量并是很重要,跨平台,甚至上对手平台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微软享有控制权,能让他们的游戏在发售第一天就进xgp,丰富xgp内容库,让xgp变得更强。以后可能会发生更魔幻的事情,比如光环登录ps4,甚至更激进一点,将ps4上的微软游戏列入xgp,就像pc xgp一样。只要索尼点头(这可能是与微软云合作的代价),一切都有可能。
    这么走下去的话,微软最后会变成主打订阅内容的数字服务商,到时有没有xbox这个硬件已经无所谓了,它只是多平台中的其中一个平台而已,xgp也可以改名叫mgp,如果一切顺利,微软甚至能赶在云时代到来之前提供全平台的游戏订阅服务,然后以极大的优势毫无障碍的跨进云时代,从这个角度来看,本世代的赢家到底是索尼还是微软还真不好说。
  • N
    NF17
    问题是用户入口和渠道不在自己手里,对微软这种体量的企业而言是难以接受的
  • l
    lemon鱿鱼
    不要忘了x1x是现在主机的性能顶峰
    当独占失去作用的时候 性能强的主机在价格不过高的前提下会更受欢迎
    而且可以预计ps5的性能不会再像ps4对x1一样有相当大的优势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D
    D-JoeII
    XGP肯定不會改成MGP,因為Xbox這個品牌辨識度高
    只不過以後"Xbox"是微軟所有關於遊戲方面的代名詞,而不是只有微軟的遊戲機代名詞(其實已經是)
  • g
    gane1010
    本世代主要还是微软作死啊 不然大概率不会输
  • 袄_偶滴小乔
    所以xb架构师都跳槽了
  • d
    dropdead
    所以XBX卖了多少吗,这一年半过来,和同期的S比
  • 空罐子
    其实还是看你的游戏口味和对主机服务的需求,我觉得微软本世代吊打索尼,买了X1X之后就把ps4pro卖了。
    性能强大,服务便宜,能向下兼容,甚至还有4K强化兼容,能自由转区,能和PC联机还可以一个游戏主机pc都能玩。


    以及在S1看一群不玩欧美游戏,天天黑枪车球,连HALO都打成小众游戏的人评论Xbox真是好笑。
  • D
    D-JoeII
    跳槽就找另一個啊
    http://www.vgtime.com/topic/1057665.jhtml
    就算Scarlett後不設計傳統主機也要設計雲用主機,雖然看Phil的話微軟的傳統主機算上Scarlett至少還有兩個世代
  • r
    ricarto
    北美好像x1x销售额跟s差不多
  • y
    ybfelix
    但X1在国内联机可行吗,中国打主机联机的人太少了,很多时候需要日本人陪练吧。有次打折到30块的时候我买了个Titanfall 2的xbox版,之前在ps4上连东京服务器还是能半分钟匹配的,X1X上只能连到俄勒冈服务器才好找人,两百ping起步。。 360时代反倒是国内多人搜人还总能搜到。后来金会员试用期到了我没再续费,不知道更热门的游戏好不好匹人。
  • d
    dreamfire99
    主机的话亚洲这边微软完全比不过索尼和老任,既然主机不能做老大就软件方面想办法了
  • 空罐子
    全平台的游戏肯定没有PS4的人多。
    不过我Xbox联机都裸连延迟也低,反而是以前PS4需要加速器。
  • d
    dropdead
    软软脑补胜利的方式令人肃然起敬
  • E
    Exm842
    X1X目前卖了多少?
  • 空罐子
    还是在本世代啊,能改就是好啊。
  • D
    D-JoeII
    這方面其實微軟倒不如爭取跨平台聯機,例如今年的COD就是跨三平台聯機,有PS4玩家在那買XB1版COD也不用擔心了
  • 空罐子
    我就是首发买了X1,后来买了PS4Pro,然后再换成X1X
  • a
    ace8848
    所以光环什么时候登录ps4啊?
  • 系色可符香
    不上S1都不知道索尼输了
  • o
    oT3To
    微软当初出Xbox是为了争夺客厅作为桌面之后第二个领地,但是没想到的是运动平台才是新的战场...微软现在的想法应该是硬件使用者并不是自己的用户,绑定了信息和藏品的才是
  • 缺德猫
    也就微软吧,世代初那波操作换底子薄的早没了,希望以后少犯错。
  • L
    LOST52WF
    软软原来不只只会精神胜利啊。。。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 大哀之君
  • 魔人揪揪
    xgp和以前xpa这服务就是剑指云游戏 反正微软体量大肯定能撑到云游戏真正大面积铺开的那天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 c
    clover293
    微软又赢了,每个世代都赢,每年e3都赢
  • 雾雨晴岚
    微软就是在事实上放弃了主机,至少也是放弃了xbox硬件的未来,只是微软和软饭们都不愿意承认而已。

    自打任天堂取代雅达利以来,优秀的第一方开发团队和精品独占游戏就是主机市场的制胜法宝和游戏规则,这一规则直到今天也能在NS身上得到证明。
    而微软放弃这一规则后,再不愿意承认,短期内也必然会影响到xbox的销量。别忘了,xgp不只是登陆PC就完事,还涉及到未来在全平台上的云游戏。而这必然会导致非死忠玩家把xbox的成本节约掉。
    这对于一台游戏主机来说已经可以判死缓了。
    为什么是死缓?因为微软还有一个制胜的机会,主机市场除了独占以外另一个游戏规则——性价比,如果微软能做到下代主机比PS5性能肉眼可见的强的同时价格还肉眼可见的低(不是什么无聊的文字游戏定价和开显微镜数毛的性能差)那前边说的全都不成立。
    问题是,现代的硬件市场还能不能允许这种事发生,或者说能发生这种事的话xbx为什么还要定价499?

    至于长期上,微软和软饭口中“下代主机并非xbox的最后一代”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谁会在新主机上市前自己唱衰自己?而且xbox还确实有一大批规模上千万的死忠粉,光靠这些人都够收回xbox的研发成本了(x86以后系统拿win10改改就行,硬件看索尼改改就够)一个不亏钱,还能挤兑竞争对手的项目,完全可以继续下去。
    但xbox失去的,却是开拓进取的可能性。就像上边说的:没有xbox情怀的新玩家能在别的地方玩微软新出的游戏了,为什么还要额外花几百美刀去买一台并不能额外带来什么的硬件?
    软饭们当然可以装作一切都没发生继续抱着xbox对索粉大谈性能,对PC玩家大谈价格。反正是论坛灌水,宣传方面不能输(这点倒是深得微软真传)。
    等个十年二十年这批人玩不动了,xbox也就算体面的寿终正寝了。如果订阅制云服务那边进展顺利的话,搞不好这个打着xbox名号的服务项目已经完成了毁灭主机市场的任务,也算不辱这个品牌的历史使命吧。
  • e
    elsd
    微软游戏业务的转型其实就是微软整个业务转型的缩影。

    不同于任天堂或者索尼,游戏部门是独立运营的,微软的游戏部门为公司战略服务,从一开始的建立就是基于微软抢占家庭屏幕入口的战略。到现在微软转型服务、云优先两个大战略影响下,windows都靠边站了,xbox部门对应弱化xbox,弱化独占游戏,加快转型服务和云游戏就是目前微软大战略的体现。所以凭借着原本游戏主机场上的底蕴和经验,再加上微软目前服务优先、云优先的战略转型,以及世界第二大云提供商的经验,成功的机会还是挺大的。
  • P
    PENTAX-DA
    微软的这步棋有主动也有被动,本质还是量变

    + 微软云服务器铺开那么多,有空闲就是浪费,拿给游戏市场用也算潮流
    - NS的成功证明,任你机器性能再强,能给玩家带来眼前一亮的真正的游戏体验的是优秀和创意的游戏设计水平。我不厚道的说,软软招募那么多工作室没能力也本来不是为了能做出可以让玩家愿意为主机买账的独占游戏IP,士官长已经很老了,完全没新人可以顶上来。
    + 游戏市场大了,以微软这种体量,做到稳吃低保就是大胜(我无脑躺着几十亿,你拼命搞出爆款才挣几千万这样)。所以XGP服务,双赢。
    + 所以招募更多的工作室,保质保量的生产中高水平的游戏内容足以。
    + 以前主机战争是零和游戏,或者说争得是第一台买谁家的。但现在玩家只要想玩全制霸都是标配。那么三家在有限合作下,共通的游戏内容会很多(拿我不独占换大家都少独占)。S、N肯定还会出自己的头部独占,但是玩家就要考虑了,我买ps和ns其实也就是能多玩到1-3款独占游戏,主机的购置成本均摊下来就很高了,那么这1-3款真的就是我喜欢玩必须的吗?各自回顾自己的游戏时长,吹的最好的未必是自己游戏时长长、日常在玩的游戏。那么这时候选择日常玩游戏性价比最高服务最好的XGP就顺理成章了。
  • c
    ciokex
    微软插足主机市场本就是为了占领客厅以实现全平台基于win系统的互联互通,所以本世代XboxOne一开局就迫不及待的tv、tv、tv
    如今微软开始转向云服务,xbox部门自然要配合公司的整体战略开始转型
    纳德拉说过曾考虑砍掉xbox部门但是作罢,还给了xbox部门资源去收购工作室,估计就是菲尔给他画了个互动娱乐影响云战略的饼
  • w
    w酱
    X1X的核心优势难道不是最便宜的4k体验机?
    3000就能4k 30帧还当机顶盒,
    现在你买个丐版rx580 +垃圾cpu主板套装+16g内存 也比这玩意贵啊,4k体验还不如
  • D
    D-JoeII
    如果微軟靠所謂死忠Xbox玩家,那Xbox早死N久了
    有些人永遠以非我族類或者要我有他沒的想法看主機那也隨便囉,每次一提XPA和XGP就像是剛推出沒幾天一樣,麻煩一下兩者都兩年多近3年的東西了
    什麼XGPC才出沒幾天?拜託XGP的PC版遲遲不出是因為要拉攏第3方堆遊戲量,第一方的XGP遊戲在XGP推出第一天就能靠XPA而在PC玩了

    不過那些軟軟前軟軟後的,多數根本不會買微軟遊戲的任何版本就是,畢竟買了就破功了
  • 归蝶
    这么折腾干嘛不直接买PC…
  • 空罐子
    我又不是没有PC,主机有主机的好处。X1X有独占还能4K爽玩,同价位的PC做得到吗?
  • T
    Tackstone
    主机物美价廉就不会愁卖,xbox硬件地位就和surface硬件的地位一样,入口之一。
  • 归蝶
    你这来来回回折腾掉大几千了啊,换PC不是爽到飞起。Xbox独占有XPA啊
  • 空罐子
    我说了我有PC而且配置不低。MCC,忍龙有XPA吗,真是好笑。
  • U
    UmarIbnLaAhad
    方便吧,享受拿个手柄在沙发上瘫痪的快感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D
    D-JoeII
    其實微軟目前推雲遊戲很保守,每次都是拿手機演示,然後宣傳方向是出門時在手機繼續主機/PC上的進度,基本還是輔助家用遊戲性質
    跟谷歌那種一股要取代主機的氣勢走兩種路線
  • 节操丢失
    这surface也活的好好的怎么到xbox硬件就要死了。主机利润的大头在于卖游戏而不是卖机器,因为以前主机硬件和发型渠道一直都是绑定的,比如你买ps4买游戏只能用psn,xbox买游戏只能用xbox live,所以利用独占吸引用户买机器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但是从主机架构变成x86之后平台和硬件就开始解耦了,微软的xpa和xpgforpc都是这个思路下的产物(都需要登录xbox live),一方面通过跨平台去拓展pc用户,另一方面xbox硬件则依靠性价比去竞争,包括比ps更好的性能,比pc更低的价格以及更便宜的游戏(xgp),同时也为了未来云游戏的竞争做好准备。
    我甚至觉得未来微软直接把xbox游戏直接拿到pc上卖都有可能(望向wsl2)
  • 哈罗
    我觉得微软的布局可能从一开始就很清晰,但有时步子迈太大了容易吃亏,比如最早的推行全数字就让索尼抓住机会一顿锤。Phil上位后主要干的一件事就是讨好用户,基本只说用户想听的东西。跨平台战略一直在推,只是有时会绕个弯,比如17年到18年索尼独占表现很抢眼,搞得正在推pc的微软比较被动,所以微软在18年e3狂吹独占,但到今年又全部撤了。其实早两年微软通过试水退独占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转型代价很小,大方向已经确定,只是火力全开的推可能存在口碑风险。
  • D
    D-JoeII
    其他公司做出個像樣的開放世界賽車遊戲再來說微軟沒能力做精品吧
  • 红夜殇雨
    毕竟是天天喷使命召唤,扣蒸斯林帽子的婆罗门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