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快打/魔宫帝国在FTG界算老几?

  • 劳动改造归来
    小时候就见过真人快打的街机版,血腥暴力不忍直视,反正我那时候小学生是连走近那台机都不敢的。主机(模拟器)上的也见过,当然也不会去玩,但自从看了H泉的真人快打娱乐视频,让我对这个游戏的剧情背景产生了兴趣,而且S1貌似没见人说起过这个游戏,想了解一下这游戏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辛和在FTG的地位如何

    这是H泉做的游戏视频,充满了娱乐与哲♂学
  • 小李子大脸猫
    1.早期三部曲为最成功的真人动作捕捉类格斗游戏

    2.格斗游戏三甲销量之列

    3.最成功的美式格斗游戏

    4.促成游戏分级制度的诞生

    5.各种设计细节被其它格斗游戏借鉴

    6.纯3D视觉格斗游戏中剧情铺垫和演绎最佳作品

    7.游戏改编史上三甲素质的真人电影作品
  • 劳动改造归来
    2.三甲是哪3个游戏?

    4.真人快打之前美国的游戏分级制度居然还没完善?

    5.有什么比较有名的例子吗?

    6.1,2,3游戏里也有过场动画?还是只是战斗前的对话?
  • h
    hannibal007
    去玩模拟器ss版 开始后各代都有世界观和剧情前后呼应,每代剧情都有延续。主题就是外域领主入侵以及各个世界的人反抗入侵。以比武的方式。
  • 月华刹那
    真人快打的剧情和美漫差不多吧。。。
  • 小李子大脸猫
    成本比较低,而且特效也一般

    不过故事整体演绎得不错,改编基本符合原作,尤其是第一部,异域的氛围很到位
  • s
    shineaslin
    哦,差不多算是粉丝向的电影吧,不了解的看了可能评价不太高。
  • h
    hannibal007
    电影翻译叫 魔宫帝国 主演仇云波也算是混好莱坞的华裔老一辈打生了。
  • c
    cipher-lee
    至少比春丽传和拳皇好上千百倍……
    游戏改编电影的三甲建立在绝大多数游戏改编电影都不能看的基础上
  • k
    kresnik432
    终结技太难放了,每个人都不同又不好记
  • h
    hamartia
    后起的游戏迷在玩着P4U,BLAZEBLUE的时候可能不太理解这个系列曾经的存在感。在MD、SFC时期,除了NEOGEO以外的家用机还不能完全移植街机游戏,因此这个节目凭着强烈的感官刺激成为不少人购买格斗卡的标准,我当年一位同学兼哥们就是冲着终结技去的。而在画面表现更强的PC平台上,它的影响力更大,电软著名编辑软体动物就曾是粉丝。当时几个主要的美式格斗游戏,恐龙快打(不是CAPCOM的那个),机甲反叛,RARE的杀手学堂都受到它的影响。

    它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异次元帝国通过偶然的空间通道来到地球,它们的君主想通过“沙鲁游戏”的方式挑战地球强者,渴望在地球上获得上帝的位置。“因此上帝安排了这场决斗,它使我们的精神得以长存……”,96年的电软有按照MD版介绍过人物背景,以游戏类型来说是难得的一次。
    但是它对于“武”,特别是中华之武的理解有些类似美国的“NINJA”。刘康还算正常,但是空佬这样的角色就超现实了,反派术士山水则留着外国片中国人似的胡子。SUB-ZERO虽然是人气角色,但是他那伙忍者更像是古怪的COSPLAY社团。
  • t
    thest
    (顶楼的视频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些自以为有趣的地方很蠢吗……)
  • h
    hamartia
    “死去的人不一定是彻底死了”,这倒是共通的。

    应该说时代在进步,游戏者更加理性而成熟了。早先MT经常是作为格斗游戏美日分化的反面教材,而受到街霸迷,SNK迷的不屑。以前日攻的MT区经常有人过去踢版论战,当时小区里主持反论战的,一位ID就叫刘康的玩家给我留下挺深印象。哪个区都会有一两个这样中流砥柱的人物。
  • 宅兄
    真人快打虽然是一个以血腥猎奇作为卖点的游戏,但是游戏可不光只有这些。华丽的连招演出,丰富的小游戏,给力的剧情(个人觉得是所有格斗游戏里剧情最棒的)。ESRB就是被真人快打逼出来的。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这个游戏,玩一下就知道真心屌炸。
  • m
    mychoxa9
    有个不玩游戏的表哥来家里,我给他演示了街霸和真人快打,他觉得还是真人好玩。另外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也挺有趣的,PS2某代我记得某个人物背后插着京剧的旗子……
  • J
    Joseph.Fourier
    实际上从9代复兴开始(虽然实际上的复兴从MKvsDC就开始了),销量同期格斗游戏居顶,不义联盟也是,而且其剧情衍生漫画也在卖的狂好。MKX单从商业上看,同期已经也没有竞争者。不过目前美系格斗游戏开始全灭复兴,Killer Instinct也很屌。
  • J
    Joseph.Fourier
    好像说的是这些游戏同年限新游的销量总和,不是这些游戏系列的历史总和。
  • s
    shizumaru2009
    主要还是人设不适应。。。。西方眼中的中国装扮和武功太别扭了
  • s
    shizumaru2009
    主要还是人设不适应。。。。西方眼中的中国装扮和武功太别扭了
  • s
    shizumaru2009
    主要还是人设不适应。。。。西方眼中的中国装扮和武功太别扭了
  • s
    shizumaru2009
    主要还是人设不适应。。。。西方眼中的中国装扮和武功太别扭了
  • s
    shizumaru2009
    主要还是人设不适应。。。。西方眼中的中国装扮和武功太别扭了
  • s
    shizumaru2009
    主要还是人设不适应。。。。西方眼中的中国装扮和武功太别扭了
  • s
    shizumaru2009
    主要还是人设不适应。。。。西方眼中的中国装扮和武功太别扭了
  • s
    shizumaru2009
    主要还是人设不适应。。。。西方眼中的中国装扮和武功太别扭了
  • n
    newkyo
    老1,销量吊打日厂所有FTG。
  • i
    iamwar
    我觉得MK的优点还是可以保持主方向和风格吧。然后在技术和制作上下文章。

    日常近来的FTG越来越卖萌卖肉,玩家抱怨,制作人居然还不高兴,这是典型的市场异化吧。

    技术和表现水平上也是Top1,肢体细节破坏,骨骼击打表现,和肢体分解断面效果等等都极大的提高的体验。系统和人设上偏美系反而也算不上缺点。
  • 小李子大脸猫
    卖萌卖肉没什么不对

    要不然干嘛有很多人天天盯着老滚MOD和艾达王、还有在AB站刷AKB和舰娘

    现在这市场几乎就是买方市场,买方需求决定了一切,格斗游戏均是世俗游戏,当然免不了俗,要不然欧美也不会做出SG这种格斗游戏
  • 月华刹那
    以血腥断肢为卖点的没什么好看不起卖肉的吧
    相对来说,卖肉还比断肢拔头拔脊椎之类的猎奇容易被别人接受
  • t
    tonyunreal
    真人快打的故事剧情从一开始就很屌
    也可能是因为太黑暗了所以显得屌

    ——— 来自Stage1st Reader横屏特制版For iPhone 6 Plus
  • 茶茶丸
    看终结技必杀会恶心的只有我一个吗……
  • 劳动改造归来
    我也觉得恶心
  • m
    mychoxa9
    以前2D的时候各种终结技新鲜有趣,觉得光断个头根本没意思。现在看着越做越真了我也有点反胃。
  • y
    yyfsos1990
    手感不怎的 不过3d挺前列的
  • 雨落飘零
    那么哪里有详细的相关剧情资料可以看呢?
  • 尼奥
    这里要提一下ps2的少林武僧,非常出色的一款动作游戏,还支持双打。就是关卡设计的难度略高。但是各种中式武器的手感,画面,流程都是在同类游戏中无出其右。可惜一直没续作,估计当时卖的不好吧。
  • S
    SirDracula
    电影本身的弱智程度堪称幼儿园级别,你说能算游戏改编史上三甲素质,那估计是只能算在20世纪了
  • D
    Demi.Albertini
    hotaru背后的那是日式的靠旗……

    另外,ermac这个人物的出现也很有意思,在游戏业界也是很罕见的吧
  • h
    hamartia
    你不是一个人
    以前有同学曾经往寝室里带进美国的不入流暴力片,有些人对那些剥皮拆骨看得是津津有味,我就完全受不了。

    同样是暴力,MK的暴力不能说粗旷,只能说粗糙。尽管那种感官刺激强烈到近乎赤裸的宣泄也是它的商业卖点。
    美式游戏对暴力的表现都很直接,作为东方人还是喜欢日式那种有修饰的。战神可以说是个多数人也能接受的例子吧,但是3里揪太阳神脑袋还是显露了其本质。
  • z
    zuperer
    《少林武僧》的画面真的不行,跟同年的《战神》一比,像是PS1代的游戏。
  • z
    zuperer
    最早的2D终结技和最新的9代的终结技还都行,反倒是PS2那几作的终结技看着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