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题一枚.

  • x
    xklengxie
    这种题画个图就很清楚了,之前一样,然后一个少4,一个多4,差额就是8,多的是少的两倍,多的又比少的多8,多的、少的分别是多少这不就很容易了。三年级还没学方程,你用方程教孩子反而是绕弯路,就像鸡兔同笼问题用方程是很简单,但其实和不用方程的解法对比起来,你就会发现,当你一上来就想着用方程的时候,思维反而被限制死了。
  • q
    qhdxy
    就是这么个解法,又不复杂
  • 7
    7-eleven
    画线段图的才是正解
  • d
    dy4932
    2(a-4)=a+4
  • b
    bingshitian
    这个是差倍问题,典型的小学数学题,楼主不要用方程来解题。
  • m
    mo儿
    小巧给了4盒,小亚得了4盒,那么小巧跟小亚差距就是8盒,小亚是小巧的2倍,正好这8盒就是小巧现在的数量,小亚应该是16盒。2个人加起来是24盒,之前两人是一样多,就是一人12盒,这么解释能懂了吧?
  • h
    htxxvip
    这样好理解些,给小朋友很难解释清楚,还是要画图
  • j
    jinronghua85
    画个图,左边小巧减去4份的量=右边4份+4份的量,小巧现有8份,原有12份
  • q
    qingxin6174
    这种老师就是人渣,家长的作用就是解决这个老师,保护孩子
  • q
    qingxin6174
    没教那是老师失职还是无能,家长应该交涉
  • k
    kcupid
    三年级我觉得可以学方程了,学得早总比学得晚来得好,思维的方式更加系统性一点
  • R
    RazorIe
    讲故事,数豆子,让孩子理解,尽量拓展思维
  • k
    kcupid
    我忍不住要来喷你最后一句话了。
    解题的思路有很多种,但是其本质就是方程的思想。
    骑驴的嘲笑开F1的速度太快看不清路上的风景。
  • a
    az6338890
    我记得小学的时候只是一个未知数而已
    直接设两个都是X啊,然后列方程,干嘛一定要Y
  • l
    leungy1984
    我要说我不会算可以吗?
  • x
    xklengxie
    真是不好意思,鸡兔同笼的经典解法是“假鸡得兔”或者是“假兔得鸡”,不过这两种算法(本质是一种)我儿子开始都每太懂(也可能是我讲的不好),后来我用网上另一种“吹哨子抬腿”的方法,儿子很快就懂了,不管是哪种,可以说和你的“本质就是方程的思想”根本就是两条路。方程的思想说白了就是把未知当已知,然后代入原条件反推;不用方程的思路就是完全通过已知条件去推未知,从简便性上方程完胜,但这也能当成是一种思路本身就说明了你思路的狭隘。最后,讨论题目就是讨论题目,有争议很正常,但你的最后一句我就看不太懂了?不要把浅薄当个性。
  • 佚名会啥
    还没学会走路就想飞天。你知道出这类题目时学生才学到什么吗?两位数乘法。连除法都还没开始学,教方程?面向普通人的学校里这样自以为是揠苗助长的老师怕是要被投诉死。
  • q
    qingxin6174
    我也曾是讲课的,只是我讲高等数学。本身来说,这种题第一反应就是方程,你可以看看上面那些人提供的不用方程的答案,基本上都不会是正常人的第一反应,这就是说,方法本身已经脱离“解决问题要用直接有效手段”这一原则,数学不是这么教育的。
    方法的通用和简化是很重要的原则,你要觉得小孩子接受不了,两种途径,一,你别出这种题,二,出这种题那请教会方程,借这类题目向学生传授方程才是老师应该做的。

    另外你注意我是在回复什么问题:
    绝不会判一个答案是错误,只因为解答使用了超出当前教材范围的方法。当一个学生真的可以用方程来做这种题的时候,哪个老师说答案错误,这老师才该死!我知道这么说,有些人觉得我嘴黑,但是我不会让我的学生再发生我曾经受过的困苦。作为老师,有什么资格打压有长处的学生??
    对于现阶段,就是应试教育,别管喊的怎么凶要抓素质,看试卷成绩说话,试卷题目就是教学大纲,教材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落在试卷上成绩是多少。义务教育是面向普通人的教育,但教育有另外一层含义:选拔与淘汰。你想继续读书,前提得是你有能力,你若被淘汰了,还去教育你有什么用?不能用面向大众作为借口压制优秀学生。

    还说老师揠苗助长,你怎么不去责怪出题的人。谁都做得对,问题都是老师的。我只能说,爱学学,不想学趁早回家。我绝不会耽误优秀学生。你敢在小学三年级出这种题,我就敢借着这题给孩子们讲方程。我不觉得提早教育是揠苗助长,现在孩子接触电子产品都是什么年龄?有什么接受能力差理解不了的?

    若是反对,说出你的意见,按下反对按钮没卵用
  • g
    gogoggoo111
    直接 4x3 = 12 不就完了么。。。。
    因为给出4个占原本的1/3。。。。这种 原来一样,然后给几个变成两倍,是很经典的题目。。
  • 佚名会啥

    你自己看看自己说过什么话?你批评老师不该判错的回复在59楼,60楼里也许你还是这个思路,但你说的话只有针对“没教”这一点。

    先按你的思路说下。老师如果要教方程,那么必须在学生学会最最基础、不可或缺、不可逾越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之后才可以。连除法都没学,怎么移项?????归谬一下,要不直接教幼儿园小盆友用解题app然后直接发学士学位?这种跳过基础概念的教法就是一种揠苗助长。这跟你的高数完全不同,接触到高数时数学基本的概念都已学过。

    然后回到题目本身。重复一遍,三年级的这道题目是在学生学到乘法之后出的题。这道题目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对乘法、倍数、甲比乙多或少的理解能力,是一道仅用加、减、乘就可以做出来的题目,出题人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这是很基础很日常的东西,用加减乘法既符合实际逻辑,直观简明,亦可加深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但由于你思维的僵化才会局限于方程,无法给出直观的思路,依赖于不直观的代数求一个你无法理解过程的答案,才会觉得这么多人贴合实际的直观思路不是正常人的第一反应。

    最后再用一个你可能更习惯的方式复述一下题目,也许有助你脱离高等桎梏理解基础教育。
    仅用十进制加法、减法、乘法解答以下题目:小巧和小亚原来收集了……
  • 紫宵
    8*2-4 或者8+4
  • c
    cs4501599
    小时候老师教我们一种应试的“笨办法”
    就是一个一个试,就这么简单。
    如果两个人各有4个,给完以后0和8,不符合。
    如果两个人各有5个,给完以后1和9,不符合。
    如果两个人各有6个,给完以后2和10,不符合。
    .
    .
    .
    如果两个人各有12个,给完以后8和16,符合。
  • j
    johnny佬
    这是超纲题,一般来说不会占日常习题的5%,但考试最后一题基本上都会是这样超纲的,原本用来区分天才和普通人。

    然后问题来了,大家为了考试高分,部分普通小孩的父母就会让小孩去各种补习班超纲学习,什么学而思这类的补习社做得风生水起。出题者发现一般的超纲题已经不能有效识别天才,所以就逐渐加大难度,然后不去补习班超纲学习的小朋友就追不上去了补习班的,所以更多小朋友被逼去补习班,失去了宝贵的童年。

    对此,我只想对所有超纲题的出题者说一句:“我CNMGB!”
  • a
    al1116
    这种题作为家长,关键不是答案,是要把思路讲清楚,难就难在你已经走惯了方程的大路,突然让你不能走方程的路,你能不能找到合适的路走。

    以前小学六年级的时候遇到难题去找老师,老师也说过如果用方程很容易,但是你还没学,所以得换个思路,结果他也是小半天才把思路给路出来。

    ------------------
    小明跟小红原来一样多,小明给了小红4个,小明自然少了4个,而小红就多了4个,所以后来小红就比小明多了8个;小红比小明多了8个,小红就成了小明的2倍,所以小明是8个小红是16个(这里最难,可能要讲多几次,比划一下)
  • d
    drl
    三年级也没学分数的减法
  • z
    zhxb99
    4×2 ÷(2-1)=8盒 现在小巧的盒数
    8+4=12盒
  • L
    LunaSea
    画线段图 我女儿去年至慧学堂刚刚学过 去年还是一年级 不过不是老师教我 我不用方程式也不会
  • z
    za6633


    我就是三年级的,太简单了
  • 神马是猪
    2(X-4)=X+4
    2X-8=X+4
    2X-X=12
    X=12
  • L
    Leadtek
    你这个最直观靠谱
  • n
    ngsong
    三年级正解 就是画图和倍数关系
    多4盒 移动过去正好一倍 多4少4 差8 1倍就是8盒 原来就是8+4=12
  • k
    kcupid
    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学生有系统性的思维,而不是一题一思维。
    追求思维的多样性也应该在完全理解方式方法的基础之上。
    再说出题人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让你展示千奇百怪的解题思路吗?
    难道不是为了下一步的教学,让你提前认识和熟悉方程的思维方法?
    你所教授你儿子的思想方法,在小学阶段适用,但从初中以后,基本上不会再用到,你自已也上过学,你心里清楚什么是行之有效,方便快捷。考试都是有时间的!!!
  • p
    proo
    两个人一样多为什么要设XY直接都是X不就行了2(X-4)=X+4 ;X=12
    为什么要这么复杂
  • 郁闷的冬瓜
    三年级已经有xy方程了?
  • l
    leungy1984
    三年级就XY了!~有这么高深吗!~现在孩子的题都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