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个疑问:既然房价持续看涨,为何会有人卖房?

  • 1
    1945III
    那些需要急用钱,比如看病、上学、出国的不算。

    就是单纯讲投资方面。

    因为有买就有卖,买的看涨没错。

    但是卖的,一定是看跌的。

    如此看来,所有置身房市之外的人不算,即便是投资领域中的人,看涨看跌的也是各半啊。
  • r
    realsquall
    难道你的逻辑世界里只有正或反,上或下吗?
  • h
    henryzyl
    涨到一定高度就没人接盘了。
  • t
    tdk01
    如果多数人看涨,那么市场上的房子就会处于卖方市场,所以就涨了
  • 大头木
    如果房价不是炒高的
    而是刚需搞到了几万一平

    我只能说中国人真牛逼
  • h
    handsomeken
    既然作为投资,不卖怎么变成现金?
  • 二流大神
    涨停板上还有抛盘呢
  • 1
    1945III
    一个商品,如果持续看涨,那么多等一天,它的成交价格会更高。

    昨天看山东蒜商普遍惜售,很少有成交,都等着价格进一步提高。

    所以如果房市有明确利好,就应该价格飙升、成交减少、房主惜售。
  • 1
    1945III
    没错,我的意思就是,不要相信所谓房子还要继续涨,不买就要吃亏倒霉的理论。

    因为投资变现的人,他们自己都不相信。

    刚需去相信吗?:D
  • 1
    1945III
    建议大家最近关注一下大蒜市场,尽管价格已经飙升几十倍,仍然很多人囤货惜售。

    相比房市这种有买有卖的,说未来肯定会大涨的,哪里来的信心?:D
  • k
    kiwin
    参照股市

    天量之后只出不进

    股市的k线可以作为参考,股市与基本面关系重大
  • r
    rinlord
    炒到不能再高的时候只有钢需来接手所以不用急
    没看论坛里那么多非买房不可的刚需么?
  • 金碧辉煌
    我身边前几个月卖掉后悔了的好几个:D
  • i
    iorilu
    每人都有自己的心理价位啊,要不怎么天天有买有卖的
  • 1
    1945III
    节选:

    尽管医学权威们澄清说“吃大蒜可预防甲流感”的说法证据不足,但仍遏制不了民间的大蒜狂热。于是,大蒜的疯狂一发不可收。这个去年此时批发价还只有4分钱一斤的家伙,如今已贵不可言。中国大蒜网的数据显示,在国内大蒜主产区的山东金乡,有的大蒜头11月18日成交价已涨至3.75-3.8元/斤。在山东农贸市场上零售价攀升至5元/斤。在大蒜收储商们看来,他们所期待的行情高潮远远没有到来。“至少每斤涨到4元以上再出售。”大蒜商王新自信地说。

    王新原来在河北苍山经营一家图书出版机构。今年5月甲流感暴发后,7月开始,王新在山东金乡县租用冷库,在当地收购了300吨大蒜。那时,平均入库价还不到1.8元/斤。这个“建仓”价位很有代表性。中国大蒜网调查显示,今年大蒜储存商平均入库价格在1.5元-1.8元/斤。张红雨显然更先知先觉。他5月20日开始收购湿大蒜时,价位只有0.3元/斤。“年初看到一些数据,说今年全国大蒜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35%以上,就感觉行情要回升。”张红雨对记者说,5月份甲流感在全球暴发,想到大蒜有杀菌消毒、预防感冒的功效,就更坚信2009年定会有个好行情。


    杨磊是金乡一座容量1700吨的大蒜冷库的出租商。在金乡,大蒜冷库不下1000个,“今年凡是自己囤大蒜的都赚了,没有囤大蒜的冷库主只能赚中介费:领着客商到冷库里看大蒜,成交一笔,每吨有20元的中介费。”今年,在金乡冷库商中间流传一句话:代存一库蒜,不如自己收购10吨蒜。眼下,杨磊把冷库分租给包括王新在内的5个大蒜商。“按现在的价钱,他们一个个都已经获利超过200%了,但没有一个肯将大蒜出手。”

    蔓延全球的甲流感疫情,成为大蒜商们继续拉升价位的心理支撑。据中国大蒜网估计,今年圣诞节前后,将有一波国内外市场需求高峰,出库价格将再度攀升。而如元旦过后国内大蒜头存量降至40万吨以下,春节前后直到明年3月份,大蒜价格还将再度上涨。王浩认为据目前情况判断,今年春节后大蒜库存量保持在40万吨以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杨磊乐观估计,若春节过后库存量降至20万吨以下,出库价格涨到7元以上也有可能。

    而张红雨则把手里剩下的存货捏得更紧了,那都是些直径为6cm的精品大蒜。前几天有买家上门,开价7200元/吨,张红雨眼皮也不眨一下。“不涨到8000元一吨以上,我是不考虑的。”

    [本帖最后由 1945III 于 2009-11-28 10:01 编辑]
  • 1
    1945III
    发这个贴的意思,就是提醒广大住房刚需们,房市未来不是确定上涨甚至大涨的。

    如果你资金有限,请不要急于入市。:D
  • 1
    1945III
    股市比楼市健康的一点,就在于,无论股评家们怎么叫喊大牛,很多人都不相信。:D

    而楼市,只要专家们一说要涨价,买房的人就生怕自己不买要吃亏。:D
  • B
    BILYTOM
    嘴上看多实际卖空...不矛盾吧
  • 1
    1945III
    08年底,楼市低迷,价格下降,而成交量非但没有上升,反而锐减,正好说明楼市的投资气氛很浓。

    对于刚需来说,如果确实刚性,那么价格下降不是更应该买入吗,为什么反而观望?

    需求忽然变得有弹性了?:D
  • k
    kiwin
    如果房价这波下跌幅度下降,且缩量,并且稳定一段时间,可以再入
  • r
    realsquall
    这个逻辑已经无语
  • M
    Minstrelboy
    你看涨不一定别人也看涨啊
    投资人认为楼价即将下跌,就会出手,就这么简单
  • 1
    1945III
    每一个市场都是如此,都想买到最低,卖到最高,实际不可能。

    任何交易品种,某一时刻,都必须有人看涨,同时有人看跌,才能成交,而楼市恰好符合这一特征。

    而普遍看涨的市场,应该是成交稀少的,如前边我举例大蒜市场。

    所以,现在鼓吹楼市未来确定看涨的人,要么不懂市场,要么别有用心。:D
  • e
    equaliser
    对你的逻辑表示无语
  • 1
    1945III
    另外说楼市需求是刚性的,恰恰没有搞清刚需的意思。

    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绝对的刚性需求,比较接近的,是饮用水。

    饮用水价格每天都在上涨,你每天也只会喝足够维持生命的量,不会多喝。

    饮用水价格每天都在下跌,你也不会前半周不喝水,等后半周便宜了再喝。

    尽管如此,在水价持续上涨的时候,消费者普遍会存一些,而水价持续下跌时,消费者会喝多少买多少,绝不多买。

    而对比楼市,如果房市连续下跌而且形成下跌预期,多数人完全可以不买等跌。毕竟我们睡大街的人少之又少,真正睡大街的,也买不起房,再便宜一半也买不起。:D

    可见,楼市所谓的刚需,多数是吹出来的,真正的刚需,应该随时都有,而不是一会有,一会没。

    也不应该是涨价时有,价跌时没。:D

    [本帖最后由 1945III 于 2009-11-28 11:05 编辑]
  • 心中无码
    国家给我们信心.
  • 1
    1945III
    看来卖房兑现的人,普遍对国家信心不足啊。:D
  • d
    ddr911
    发现中国人真是这个地球上唯一把草蛋当智慧经营的种族
  • 1
    1945III
    中石油高管回应“捂气惜售”质疑 称没有根据

    2009年11月27日 07:45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针对近期市场上流传的“石油巨头捂气惜售以谋取更高价格”的质疑,中石油高管做出回应,称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近一段时间,中国中部和东部省份正在遭受近年来最为严重的天然气供应短缺,中石油、中石化等天然气生产企业被推到风口浪尖。“石油巨头觊觎市场供应紧张的有利时机,以获得更高市场价格”的说法在市场上广为流传。

    11月25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的涩宁兰输气管线复线工程涩北-西宁段通气点火仪式上,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副总经理常延魁、中石油青海公司总经理宗贻平回应舆论质疑,指出中石油不存在“捂气惜售”,反而是所有汽田“开足马力日夜生产”,以缓解当前的气荒。

    “说中石油‘捂气惜售’是没有根据的,”常延魁说,中石油将承担政治、社会、经济三大责任。“为应对天然气供应紧张,中石油一直在加速管道建设,就是想通过解决输气瓶颈,缓解产供矛盾。涩宁兰复线工程涩北至西宁段提前点火通气,就是中石油全力保障的结果。”


    就天然气价格问题,常延魁说:“涨不涨价要遵循国际惯例,取决于市场。”他建议,天然气价格应视季节有所区分,冬季供应紧张,价格应适当上浮;夏季供过于求,此时应降价,刺激需求,也刺激下游企业的储气。

    宗贻平分析,造成目前“气荒”的根本原因在于下游市场开发无序,导致下游用气量暴增。一是由于下游用户受利益驱动,没有严格按计划用气,需求量比计划大幅增加;二是目前国内下游天然气储备与销售不配套,夏季用气淡季与冬季用气高峰差异很大,而上游产能、输气能力是一定的,下游市场储气能力几乎为零,导致冬季用气峰值时短缺。“目前中石油已尽最大努力保障天然气供应。”宗贻平说。(陈国洲)
  • 金碧辉煌
    卖了 游山玩水去也不错
  • 1
    1945III
    从以下普洱的炒作可以看出,炒作开始前,普遍囤货惜售。

    而炒作接近结束时,往往是大笔卖出,大笔成交。

    而泡沫破灭后,往往是价格大幅下跌,成交量锐减。

    可见,交易量放大,买卖繁荣,恰恰是炒作快要结束时的现象。:D

    -------------------------------------------------------------------------------------------

    普洱茶:留给炒家的破灭神话

    The Player(ANDYMAX2003) [籍籍无名] 查看签名档 2007-10-20 14:32:30

    Money never sleep!
    从去年9月起,普洱茶的价格突然暴涨,引来数百万人争相“炒茶”,不少人甚至投入上百万资金“投资”普洱茶。然而,到今年5月,普洱茶的价格又一夜暴跌,虽还未跌到去年9月的行情,但与最高峰时相比,茶价跌去了50%到70%,众多炒家被深度套牢

    “本是一片叶,暴炒变成金”,这是深圳普洱茶爱好者们在今年上半年普洱茶最为“疯狂”时发出的感叹。

    时间的追溯应该到2006年9月,正是从那个时间起,普洱茶传奇开始渐次上演——原本还算平静的普洱茶市场突然风云聚啸,普洱茶的价格开始飙升。从一天一个价,到上午一个价下午一个价,再到几乎是一个小时一个价,仅仅一个100克的下关甲级沱茶,从出厂时的30元一公斤迅速摸高至420元一公斤,增值达十几倍且还有价无茶,一货难求!

    一时间,谁手上有茶就如同买进了天天涨停的牛股,不仅可以待价而沽,而且可以随时变现——只要听说谁放货,茶商们就如同听见发令枪般争相将现金砸出去。在巨大的创富效应的驱使下,一场最初由专业市场开始,随即蔓延到数以百万计的普洱茶爱好者和收藏者中的“普洱茶神话”也由此启幕。

    在商家和炒作者的鼓动以及暴利诱惑的双重刺激下,一些普洱茶爱好者以及相当多压根儿不知普洱茶为何物的投资客开始大量对普洱茶进行存货投资。买茶的单位由“片”、“筒”、“公斤”迅速更迭为“件”、“吨”。在深圳的茶友中,投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资金的人不在少数,许多茶友家中的存茶即使到孙子辈也不可能喝完,而“买房存茶”甚至“卖房买茶”等消息也不时见诸报端。

    如今,一些在当时狂热的氛围中大量追高买入的投资者正在品尝着家中堆积如山的茶叶带来的巨大苦涩。泡沫破灭得如此猝然,以至不少“高位套牢”的茶友蓦然发现,这场轰轰烈烈的普洱茶神话就如同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当自己接下了这一棒之后,游戏突然结束了。

    茶市骤起风云

    深圳三岛中心普洱茶专业市场的茶商傅先生至今仍清楚的记得,在这场普洱风暴开始前,深圳乃至整个广东的普洱茶市场都算是不温不火。

    一直以来,广东是云南普洱茶最大的消费地和集散市场。从2002年起,普洱茶以粗犷独特的口感和相对低廉的价格,赢得越来越多广东茶友的青睐。在市场上,最具知名度的两大茶叶品牌是“下关”和“勐海”。与勐海茶厂的“大益牌”产品的高端市场定位相比,年产量8000吨左右的下关茶厂是云南普洱茶第一大生产商,地处云南省大理州的下关茶厂出品的“松鹤牌”普洱茶产品一直以高品质和低价格成为颇有茶友口碑的高性价比“大众茶”。

    在傅先生的进货单上清楚地记录着,在2006年上半年,他从大盘商手上拿货的价格为“下关甲级沱茶”30元一公斤,也就是3块钱一个;唛号为8653的青饼是15块一片。“4月份,由于春茶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厂家上调了一次价格,甲级沱茶未变,8653也仅仅涨为20元每片。同期,一直是市场价格标杆的勐海茶厂的大益牌7542青饼的价格是45元一片。”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市场供求平稳货源充足,“想拿货基本能拿得到。”

    然而从2006年9月中下旬开始,深圳各大茶叶专业市场的氛围陡然躁动起来,原本的“大路货”下关甲级沱茶突然成为抢手货。市场上突然冒出大量的扫货者,这些扫货者基本上挨家求购,只要你有存货,几乎不问价格,全部清仓扫走。有些茶商将在手上压存了几年的沱茶悉数卖出之后,还没来得及庆幸终于卖了个好价钱,转头就突然发现,现在要去拿货价钱已经比自己卖的价格要高出许多了。

    这样的示范效应让无论是茶商还是普洱茶爱好者终于从开始时观望犹豫转变为跟风抢货。而茶市的暴富故事也层出不穷,这场风暴也终于从专业市场蔓延到数以万计的普洱茶投资者身上,其直接后果就是普洱茶在许多投资者家中堆积如山,而且“惜售”成为当时共有的心态。市场上的货源开始空前紧张。

    在茶商和投资者的合力作用下,从9月下旬开始,到2007年3月,原本出厂价30元一公斤的下关甲级沱茶被爆炒到420元一公斤,8653青饼的价格也一路窜升到150元一片。至今年4月份,2007年出产的勐海7542青饼(701)价格高达22000元一件,超过260元一片。

    下关茶厂经销部经理杜先生回忆说,从2007年2月份以后,下关厂的茶叶出厂价几乎每周上调一次,但仍然无法抵制已经狂热的市场需求,“厂门口堵得都是各地要货的茶商,厂里的仓库被扫得连茶渣都不剩,早已成了摆设。我们做销售的都不敢在办公室呆。”

    今年3月,由于长期的只见涨价不见有茶,以“中茶牌”为代表的一些普洱茶经销商已经开始以预收货款的方式对还未生产的2007年新茶进行预售,购买者预交了几十万甚至数百万货款后,得到一纸白条,而且不知何时能拿到货。黄贝岭一家做“中茶”的茶商回忆说:“到后来,根本不敢再收预订款了。因为根本交不出那么多货。”旋即,这张预定货品的“白条”也成为了茶市上可流通的“抢手货”,一张“白条”转手就能赚上万块,而那时“茶叶还在树上没采呢”。

    记者云南亲历狂潮

    4月8月,普洱茶发源地之一的云南省思茅市正式更名为普洱市,将这场风起云涌的普洱茶风暴推向了最高潮。云茶也大有要一举形成与云烟、云药鼎足而立的态势。

    普洱市更名庆典的烟花尚未落定,今年4月12日,距普洱市仅几十公里,首届中国普洱茶战略联盟论坛峰会在云南普洱茶另一重镇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召开。本报记者也受邀参加了这一由地方政府与云南省茶叶协会共同举办的峰会,得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普洱茶那灼人的温度。

    4月正是春茶出产的季节,来自全国的茶商云集西双版纳。所有的酒店都是客满为患,酒店里、饭桌上甚至是出租车里,随处都可见操着外地口音的客商们在谈论着今年的茶菁(制作普洱茶的原材料,茶树上的新鲜茶叶采摘后的初制品)的价格、数量,而通往各个茶区的黄土路更是人流如织,尘土飞扬。在记者入住的酒店里,几个来自广东的茶商无奈地表示,今年的茶菁收购根本不能说是买,而是应称为“抢”,因为今年到茶区收茶的茶商与往年比有着成数倍的增长。

    当地一位刚刚从易武茶区拿着刚做好的样品返回景洪市的茶庄老板向记者描述了茶区的空前盛况:茶商们几乎是拎着整麻布袋的现金奔赴茶区,因为由于商客云集在茶区的银行已经不可能取得到稍多一点的现金,“就连我们当地人,想取钱都得托人找关系。”一些茶商为防止别人抢走自己订下的茶菁,干脆就盯在茶树下,睡在茶园旁,全程跟踪,茶菁一旦制作完成就立即装车运走。而就在记者所在的一个星期里,就传出了布朗山茶区有两批茶商由于争抢茶菁最终发生斗殴事件。

    与需求爆发式增长相对应的,是茶菁价格也直线跳空上行。在峰会期间,记者曾就当时热炒的班章茶询问云南省老一辈茶叶专家,原大理州原农业局局长李宏国老师。已经70多岁,与茶叶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直接回答说:“从品质来说,班章是好茶叶,但再好也好不到这个价格上!”

    上游原材料的非理性上涨进一步助推了下游市场的狂热。深圳、广州等市场上茶商纷纷停止销茶,以等待今年新茶的价格出笼,因为按照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性,老茶的价格要高于当年的新茶。惜售造成的紧张氛围,令部分投资者在茶品的收购上开始“拾到篮里就是菜”,一些跟风投资者基本不懂茶,一些小厂茶,甚至劣质茶品开始大行其道。就当投资者蜂拥而来,连最后一点理智都抛在脑后时,狂热的茶市却在此时开始悄然“筑顶”。

    庄家全身而退跟风者套牢

    著名投资人巴菲特曾说过,只有当潮水退去时,才知道谁在沙滩上裸泳。今年5月开始,普洱茶泡沫开始破灭。而在热潮退却后茶市出现近年未见的惨淡,让众多在高位杀入的茶商和投资者沦为了最终的裸泳者。

    建设路茶叶大世界,茶商小杨依旧每天下午到档口转一下,最多半个小时就离开。从6月份开始,小杨经常几天都不回档口,来了也是上网打打游戏。“基本没有客人光顾,最长的时候,我有半个月没有一单成交。”小杨坦承,由于长达半年的生意惨淡,不少实力不济的同行已经关门歇业,在档口贴出了“此铺转让”的条幅。一些前期有些利润的茶商则在苦苦支撑,以期能熬过寒冬,等到茶市回暖。小杨无奈地说:“谁也不知道要撑多久,等到撑不下去的那一天,我也只能关门!”

    为何茶市几乎在一夜之间从沸点降到冰点?其实,从5月初开始,原本一路高歌猛进的茶价和紧俏的货源开始出现拐点,市场上的卖盘突然多了起来,而且价格上也出现了松动,很多出货者开始还半遮半掩地称“如果拿货量大,价格上可以商量”。后来就干脆明降,而且还争着降。而这一降就没了底,目前虽然没有回到去年9月份之前的价位上,但与最高峰时相比,各种茶叶的价格基本跌去了50%到70%。而且基本没有买盘。大量高位追入的茶叶结结实实地砸在投资者和茶商手中,“就像每天一开盘就跌停板的股票,谁也出不了货。”

    如今回头看来,这一场骤起骤落的普洱茶狂潮有着太多人为操纵的痕迹,直白地说,就是有人在普洱茶上坐了一回“庄”。从事后各个渠道反馈的信息来看,从去年9月份各个专业市场突然出现大量扫货者时起,这就是一场有计划的操盘行动。从云南省茶叶主管部门发布的数据来看,2006年云南全省普洱茶茶菁的产量约为20万吨,而下关、勐海、凤庆、海湾等各主要茶厂的产品年产量加起来尚不足5万吨。按当时下关厂年产量8000吨,每公斤产品平均价格40元计算,包下云南最大的茶厂一年的所有产品所需的资金量也就3.2亿人民币,而这个数额在股市上其实并不算个大数目。

    在巨额资金的支撑下,幕后操盘者一方面通过种种渠道截留厂家出产的新茶,一边派人在市场上大举收购茶商手中的存茶,造成茶源空前紧张的假相。随后,操盘者放出不到20%的货品到市场,然后再以高价收回,用“对敲”的方式拉抬价格,进一步制造供不应求的假相。在拉抬价格的过程中,操盘者还巧妙利用了诸如“普洱茶越陈越香”,将其包装成“存钱不如存茶”、等利好,大举造势引起投资者关注。然后在疯狂价格拉抬过程中,边拉边出货,最后将尾货不计成本抛出,致使市场价格直线跳水,将众多跟风者留在了山顶—这几乎就是股票坐庄操作手法的克隆。

    关于这次神秘的庄家到底是何方神圣,目前在深圳茶友和茶商中流传着数个不同版本,一说是广东几个茶叶界“大佬”联手坐庄,另一说是福建的炒家所为,还有人说是来自北京的神秘资金。广州芳村一位一级代理商曾承认,在去年9月前,他就收到消息,称有人要炒高下关茶价,希望他不要放货,帮助“锁仓”。

    如今大戏已然落幕,相当数量的投资者和茶商正处于“割肉”都无法出货的尴尬境地。面对着价格被“腰斩”,数量堆积如山的普洱茶,他们所能做的只能是苦涩地等待,等待茶市早日冬去春来。

    原帖来自于网易社区

    [本帖最后由 1945III 于 2009-11-28 11:56 编辑]
  • 1
    1945III
    再放一例:D

    -----------------------------------------------------------------------------

    疯狂的红木:价格暴跌慎重抄底

    http://www.sina.com.cn2009年07月24日 13:07 北京晨报

    核心提示

    “红木家具是从珍爱到收藏、从收藏变投资、从投资变投机,直至最后在疯狂炒作中红木家具的泡沫破灭,价格一落千丈”。以上的话是红木家具收藏界人士去年对国内红木家具市场的一个总结。

    从2005年至2007年年中,红木价格在短短两年内上涨近十倍,但在2008年底却又跌回原点,导致大批炒家血本无归。这种“疯狂炒作”现象,使很多人不禁联想起曾经火爆一时的君子兰、牡丹鹦鹉、邮票、兰花、普洱茶……

    红木原料坐地起价

    家具价格两年疯涨近十倍

    2005年前,红木家具的价格还仅仅以每年20%左右的涨幅温和地递增。从2005年开始,各种红木原料都出现程度不同的价格“疯涨”,其中小叶紫檀在短短两年内,就从每吨15万元暴涨到75万元,越南黄花梨每吨20万涨到120万。2007年8月间,广东市场的海南黄花梨从每吨50万元上涨到270万元,一年内价格涨了5倍多。最上等的木料被人为炒至每吨2000万元,相当于每克20元人民币。

    “2007年4到6月是红木价格最疯狂的时期,国内红木最大集散地之一——福建仙游的木材放在库房里几天原地不动,就转手了几次,同时价格也翻了好几倍,在当地制造了不少暴富神话。”中国民协文化产业委员会主任曹宝林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仙游当地人就总结了一个口诀:“十万元刚起步,百万元不算富,千万富翁好多户,亿元富翁不少数。”

    曹宝林长期在国内红木原料集散地福建仙游工作,对当地红木市场情况非常熟悉。

    “从古至今收藏红木者非富即贵。”红木专家、福星古月公司总经理胡古越告诉记者,20年前红木家具恢复生产后价格不是很贵,80年代红木家具每套不过2000到3000元,怀旧的人们开始购买红木家具,仅局限于小范围,他们对家具精挑细选而后收藏。接着一些真正的文人墨客,包括一些演艺界和文化界的人士开始喜爱上了红木家具,红木价格开始飙升,20世纪90年代达到每套1万到2万元。等到21世纪,热衷攀比的新贵们喜欢上了红木。2003年以前,一套顶级红木圈椅的价格不过6万元,现在价格近50万元。2005年,这时购买黄花梨家具已经变成一种投资行为。收藏热直接带动了投资热。其实有钱人最爱收藏的还是明清的精品红木家具,但事实上,市场中并没有那么多的古董供人们收藏,可需求又是那样强烈,所以很多人开始炒新家具。最终红木家具“翻着跟斗”向上涨,从过去的按套论价,变成现在的按斤甚至按克论价,成套的红木家具价格几乎每年以几十倍的涨势增长。

    胡古越说,曾经有某机构的中高层到他这里买红木家具,先是中层买了,后来有的高层就觉得,连自己的手下都有红木家具,自己不能没有啊,于是也来买。连家具的样式都差不多,就是件数更多。

    胡古越还发现,红木炒作得最疯狂的时候,自己的一些客户把红木家具买回去都不使用,经常是大床上落着中床、中床上落着小床,床下也摆满各种红木小件。整间40平方米的屋子里,摆放的红木家具比他在家具城200平米的店面里摆放的都要多。“红木家具的摆放是很有讲究的,摆好了才美观,而且红木需要使用,手不断抚摸家具,这样才能形成更美观的包浆。可胡古越的某些客户把买回去的红木家具用绳索圈起来,不让任何人使用。

    “我知道从古至今红木家具使用者不是大官就是大款,可是在红木价格疯涨的时候,有一些退休人员拿着退休金、郊区农民拿着土地补偿金来我这里买家具,就等着赚一把。”

    境内外炒家蜂拥而至

    装木材的集装箱一到就被分光

    “上百万的东西一件一件地走货,不愁卖不出去,不先交80%的订金都不给做。”胡古越说,“光福建仙游就有上万家红木家具厂,全国光是红木桌子就生产出上百万台,粗制滥造者比重很大,浪费了好多好木材,你说能不跌价吗?我曾经说过,红木这种贵重木材几百年才成材,可谓吸日月之精华,收山水之灵气。是大自然给人类的造化啊,可是好多人真是暴殄天物。”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说,2006年上半年,不到半年时间,许多投资者在这个市场狠狠赚了一笔。“我还是小玩,只赚了几百万,凭这个成亿万富翁的大有其人。”

    很多家具公司为了向客户证明产品的品质,开出了3年之内保证按原价回购的条件。然而这3年间,很少有人要求家具公司回购自己的家具。“别说3年,就是在1年内,也没人肯把拿到手的东西再拿出来卖。2005年上半年我卖出了一套椅子,当时价格是2.4万元,下半年我用3.1万元想买回来,对方是一百个不答应。”一位家具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市场价格已经比他给出的回购价格高出许多。

    记者了解到,炒作中赚到大钱的,还有专做红木原料生意的。两年间,成品家具价格涨了3倍,原材料价格却足足涨了5倍。红木家具热了,卖红木、做红木的队伍也开始极度膨胀,而市场炒作的热点也在转移。做家具毕竟还需要时间和精力,而炒作这些红木的木料,金钱似乎来得更加“短平快”。各路炒家从原本对红木家具的投资,开始转向投机原料木材,一时间,红木的价格蹿升到历史顶点。

    业内人士透露:“只要是一个集装箱的木材一来,什么小叶檀,什么黄花梨,什么酸枝,几乎都不落地,车上的木材就是这一组那一组,这一拨那一拨分走了,甚至都是整车就带着走的。”许多外来的木材炒家,还租了场地专门用来囤积木料,存放着上千吨的材料。

    胡古越说,除了福建等地的木材和家具商人囤积红木原料,那时甚至还有很多从事其他行业的有钱人也把钱投到这里,买了好多木材就放在北京的一些红木家具厂库房里囤积。每个月还要交很多保管费,这都愿意。可是最终这些囤积的木材根本出不了手,因为红木家具厂都从南方木材商手里进货,而且都是在价格低一些的时候大量进货备用,怎么会买他们的呢?

    除了红木市场需求增大外,还因为近两年进口红木供需紧张的传闻不绝于耳。比如有人说小叶紫檀等高档红木在国外已经濒临绝迹,东南亚国家采取的限制出口政策已让国内红木厂“无米下锅”等。在这些传闻的刺激下,大批来自浙江、福建的材料商不断囤货,猛烈追捧。

    红木圈里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热钱不仅仅来自福建。一些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木材商人,早就看好了原材料需求量。在港台市场接近饱和时,大举进入内地,形成整个红木家具产业上下游的投机,拉动价格大幅度变动。

    爆炒者连遭重创

    “紫檀绝迹”传言破灭,红木价格一落千丈

    据央视报道,2007年,紫檀价格之所以大涨,主要是小叶紫檀的主要产地印度在这一年加大了对华限制出口的力度。一些职业炒家立刻嗅到了炒作的噱头。

    “2006年这波高档红木的行情主要是从福建一带传到上海的。”一位专门从事高档红木生意的经销商告诉记者,很多时候是厂家和代理商一起合力炒作。厂家故意“捂盘”,只发很少的货,造成市场紧张。而代理商则串通亲朋好友,先投放少量的高档红木到市场,然后让亲朋好友前去购买,最后代理商重新回收。回购的价格高过售价,造成价格暴涨的假象,从而吸引投资者跟进。而炒作红木的一个最常用最有力的说法就是“红木已经快要绝迹,越来越少,将来百分百升值。”

    世事难料,两件突发事件,给红木的炒作狠狠来了两记重拳。

    首先是不到一年,2007年年底印度政府又放宽了小叶紫檀的出口。

    接着是中国文物学会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材质研究专家周默的一份报告。为了弄清楚市场上天价的紫檀木料,他5次深入印度对紫檀的数量进行了考察。周教授在印度行程了几万公里,他在印度看到的紫檀木储存量,与中国市场上一些人所说的紫檀濒临灭绝的情况完全不同。

    2007年10月31日,周默在北京公布了他的印度南部紫檀考察报告,国内炒家所宣传的紫檀在印度已经绝迹的神话在事实面前被彻底否定。周默告诉媒体,造成现在紫檀价格急剧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许多炒家集中从周边的国家大量进货,其实这种木料市场上很多。

    2007年底开始红木价格瞬间遭到腰斩。到了2008年初,每吨小叶紫檀由75万元暴跌到20万元左右。越南黄花梨每吨价格由2007年高峰期的120万元,2008年则降到60万元。

    在红木价格高涨时期,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许多人转行筹集资金杀入市场。有人透露:“这些炒家主要用的是高利贷,还有一些人是几个人合伙从银行抵押贷款。”然而,随着红木市场上一些美丽谎言的破灭,紧跟着的是银行贷款还贷和高利贷还本付息的压力如约而至。大量囤积小叶紫檀的木材商开始抛货还款,其结果就是:2007年年底,大量原材料涌向市场,降价不可避免。

    据了解,许多在高位接盘的炒家,流动资金顷刻化为乌有,手上囤积的大量木材价格却一跌再跌。“多数被套的经销商是新手”,懂行的人知道市场大是大,但做木材也要拥有比较稳定的客源,不会去做投机。”被套牢的不仅是经销商,倒霉的还有高档红木家具的生产厂家。一业内人士称,“随着高档红木的降价,这些厂家很可能亏掉血本。”

    7月21日,记者在爱家红木大观楼看到,前来看家具的顾客寥寥无几,整个上万平方米的商城顾客不超过10人。

    一家红木家具商户内,一个红酸枝木的条桌标价为13000元,销售人员表示,最低可打6折,而在去年上半年,类似产品不打折也卖得出去。在另一个古典红木家具店内,一位销售人员竟然在睡觉,另一位销售人员表示,原本售价近8万元的茶几、座椅组合,现在对折就能成交。另一家商户指着一张鸡翅木八仙桌告诉记者,原来4万元都卖过,现在仅卖2万元。在这些降价的红木家具中,新木新做的家具降幅较大,平均跌了50%,老木新做的家具也有3到4成的跌幅。

    胡古越说,北京的红木家具厂资金比较雄厚,少有破产的,可是外地就多了。最火的时候每天到店里来的客人是现在的几十倍,我雇了3名业务员都忙不过来。现在我只用一名业务员,整天还都闲着,实在是没人啊。

    “福建囤积木材的,9成都破产了”。龙顺成红木家具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红木炒作手法揭秘

    经销商联手级级抬价,吹大价格泡沫

    在采访屡被拒绝后,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了如下一些内幕。

    红木市场炒作的规律一般是这样的:首先是一小批职业炒家,他们拥有一定量的资金,悄悄地进入一个资源独占性的领域,大量地囤积其中最好的产品。随后,他们可能用一年,也可能是更长一些的时间来包装概念,热炒其稀缺性和收藏价值,掀动行业的超常发展。

    接下来,投资者向红木产地缴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就成为经销商,所在区域的红木全部通过经销商销售。产地和经销商供销体系形成后,一级经销商就会与二级、三级经销商联手,抬拉红木各类产品价格。

    一级经销商通过绝对垄断权,留下70%左右的红木囤积,拿出30%左右的份额,通过“价格联盟”进行跨区域拉抬,将价格拉升到购买价格的5到6倍抛售给二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继续联合抬拉,达到满意的价位后才抛售给三级经销商。由于一级到三级经销商层层囤积、层层抬拉价格,结果只用三成流通原料炒作,就能实现购买价格比最初购买价格高出10倍的结果。

    而后一批商人迅速加入这个战场,淘这股风潮中的第二手金。他们让这个行业呈现出遍地开花、生机勃勃的场面,人们通常称之为“一个产业诞生”。

    除了对市场流通量的控制,还需要在媒体上制造一些吸引眼球的新闻。2006年年底,“国人专购”的标签第一次出现在红木家具上。当时,北京70%的红木卖场都贴出了这样的标签,宣布黄花梨木、紫檀木、乌木和老鸡翅木类家具停止对外国人销售,此举轰动了京城。

    紧接着,更极致的炒作手法开始上演,一些红木家具商推出了直接用黄金回购红木家具的办法,有经销商称:“我们有1000克、500克、200克、100克不等的金条摆在现场来换稀缺木料。”红木和黄金之间,巧妙地被商家们画上了等号。

    事实上除了金丝楠木、海南黄花梨等极少数红木外,许多红木并没有许多商家说的那样稀缺到快绝迹了。经过上述一系列操作,价格被拉高,不少商家开始买空卖空、拉高出货,拿股票市场中的手法来炒红木,泡沫膨胀到一个高度有价无市,自然就崩盘了。

    价格暴跌慎重抄底

    崩盘的都是炒家,红木古董并未跌价

    “我收藏的明清家具可没跌价。”一位过气流行歌手告诉记者“跌价的主要都是红木新家具,可是像做工精细的明清家具就不跌,关键还得是东西好啊。”

    红木专家胡古越说,红木家具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喜欢红木家具的人现在可以适当出手买一些,因为虽然南方红木原料又开始涨价了,但是北京在红木家具市场有个相对滞后的特点,所以目前北京的红木家具价格适中。但是有些想把红木当作股票来炒作的人,则经常要面临被套牢的风险。

    胡古越先生提醒消费者,一般顾客买了红木家具后,就算升值了,也无脱手的途径。偶尔有商家为了炒作,会回购一些家具,但是回收价格都比市场升值的价格低很多,所以消费者也舍不得出手。但是当红木价格下跌的时候,就更没有脱手的渠道了,甚至连很多大款存放在家具厂的原料,都无法脱手,被彻底套牢。所以不要指望靠炒作红木发财。

    “买了红木家具是用来使用的,不是用来炒作的,你说现在市场上的红木古董,几百年前买这些家具的人想到现在这么值钱了吗?所以说红木可以传代,有保值作用,这是没错的。而且红木耐用,结实,还养人。家具需要‘养’,反过来才能‘养人’。不能买回家不用,摆着。”

    针对周默教授在印度的调查报告,胡古越先生还有一定保留意见。“红木中的小叶紫檀可能是不像有些人炒作的那样稀缺,但是这种硬木毕竟是几百年才能成材,再加上中国的经济发展,喜欢红木的人越来越多,开采量越来越大,所以还是相对稀缺,所以很多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开采和出口。而且在这次大跌中,红木中的海南黄花梨也几乎没有降价,因为确实是稀缺。中国林业科学院一位姓张的研究员曾经说过,按目前砍伐速度,20年左右的时间内,为市场提供商品用红木的树林将要绝迹。”

    新闻内存

    何为红木?

    据北京市消协有关负责人介绍,《红木》国家标准规定:红木隶属于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铁刀木属树种的心材,共分八类,即紫檀木、花梨木、香枝木、黑酸枝木、红酸枝木、乌木、条纹乌木、鸡翅木。只有上述八类木材的心材才能称为红木,边材不能称为红木,只有用上述八类木材的心材制作的家具才能称作全红木家具。

    由于市场过度炒作宣传红木原料的稀缺性,一些消费者在对红木及红木家具并不了解的情况下盲目跟风,加上少数不法商家的欺诈宣传,致使一些消费者买到假货、次货。

    [本帖最后由 1945III 于 2009-11-28 12:13 编辑]
  • w
    west2046
    LS先去了解一下05年开始到现在一些炒作的东西这几年的情况再说(不要只了解一个点,了解一下过程)

    楼市,兰花,冬菇,冬虫草,普洱,铁观音,红木等
  • 1
    1945III
    当你把楼市和其他并列时,我们其实没有分歧。:D
  • 少先队员
    比如你在A处有一套房子 100W 可能还会涨到120W
    但是B处现在开盘了,别人觉得B处更好或者潜力更高,那么就可以把A处的房子卖掉,换1-2套B处的。。

    卖房的之所以会卖,是他觉得在卖掉的这套房上已经取得了他所想达到的收益。。
    虽然下来会见涨,但是他卖掉所得到的资金再去投资的话,相同时间所得到的回报可能比涨的还要高。
  • w
    west2046
    LZ知道黄花梨现在一吨多少钱?08年跌回原点?

    LZ知道现在班章多少钱一饼?很便宜很低?

    LZ知道现在的野生兰多少钱一株?很划算?
  • 1
    1945III
    其实我发帖子,没别的意思,就是反对一种观点:房价上涨是确定的。

    因为如果上涨确定,那么房市成交量应该很小,所有房主都应该惜售待涨。

    这和08年底楼市形成下跌预期时,买房人普遍持币观望,成交量很小同理。

    如果成交量很大,说明未来涨跌不好说。
  • w
    west2046
    什么东西都一样可以炒作,没分别,只不过你把一种东西里很差的和很好的都混为一谈就大错特错而已
  • 1
    1945III
    吃饭之前最后回一贴。

    确实有卖了再买这种情况。

    但是,永远是有买就有卖,最后肯定是变现,不可能所有人都拿着房子。

    哪怕你卖了80平买100平,那100平也就变现了。

    哪怕那卖100平的再买150平,那150平也变现了。

    所以最终一定是一部分持房者卖房变现。他们肯定是看跌的。

    [本帖最后由 1945III 于 2009-11-28 12:25 编辑]
  • 聋则嗅明XP
    我也买啦
  • m
    makebote
    因为房价不会降,早买早好
  • 江西恐龙
    谁可以画一个1980年-2009年的房价曲线图就好了。
    我缺少1998年之前的资料,画不完整。

    不过根据我的记忆,这几十年来,跌是有,但跌不到哪里去……整体还是涨的曲线。
  • m
    memorywind
    现在成交量很大嘛?
    房子是不动产兼中国GDP,拿大蒜这类比?时下,同等价格下,你看是要房子的人多还是现金的多,通胀下都巴不得换些保值的东西来。
    最后,房价上涨不能100%肯定,但下跌,你问中国最大的庄家肯嘛?
  • 藕是张力
    投资房卖掉,买升值潜力更大的房子
    自住房卖掉,买居住环境更好的房子
  • 黄金之王
    说来说去..小王来神棍一把吧...

    确实放量了...加息也快了...房价明年一季度会有小幅调整...随着通胀加大...下半年房价继续飞涨....

    over....目前看来..泡沫撑2-3年没有问题....
  • r
    realsquall
    1.比较对象错误
    2.比较逻辑错误
    3.对数据基本无了解
    基本确定是定下结论再找理由,房价不是所有人都看多的,所以才会有人抛,置换人群换套更大房子那只有卖了再买,这种都是很普遍的交易需求,跟房价上涨下跌都没有任何关系的。
    按照你的逻辑可以反过来想,如果房价下跌通道中,是不是所有人都该卖了房子呢,难道下跌通道买房是不正常的想法?事实上房屋还有居住功能,下跌的时候这种需求难道就消失了么?事情不只是只有正反两面,还有很多其他选择途径,不能思想太简单了。
  • 喜欢它likeit
    发展商大量有货呢!难道楼主认为发展商卖房是看空?其实整个市场的多空,看供应量和一手价格可以有初步判断!
  • 脾气不太好
    中国股市号称政策市,其实房产才是真正的政策市...
    目前全国前50大城市中,有37个市的地产款占其地方财政的50%以上...
    这才是房价高升的主因

    所以才有了当初万科降价,被建委通报批评的新闻

    换了别的商品,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