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最近比较火的基因编辑的事件……

  • a
    aweiwei
    好歹我算半个业内吧,而且也算是比较清楚伦理委员会之类的流程。

    从技术角度来说:
    1. 终归要迈出这一步,但目前基因编辑的技术没那么可靠以及高效。
    2. 其实这一种技术的应用前景主要是一些已经完全搞清楚位点的单基因突变的疾病(例如:地中海贫血症、遗传性耳聋等遗传病),而且会在胚胎植入前进行。
    3. 一次敲除这么多碱基,有点冒险,但风险其实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
    4. 这次的基因编辑案例,如果要选择基因位点,完全可以选择更明确、更简单、更容易监测的位点。
    5. 上人体试验太早了。

    从伦理角度来说:
    1. 医院这次纯为了挣钱,所以也就民营医院敢这么干。公立医院打死也不敢。
    2. 而且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院方向伦理委员会施压了(哪怕此次是没有向卫计委(现在不叫卫计委了哦)备案的由研究者发起的科研伦理),伦理会的审评过程太流于形式了,主任委员这次肯定得背锅了。
    3. 不论从什么角度,这次的伦理审评都没有理由能通过。这种不以治病(尤其是非绝症)为目的、完全改变一个人一生的项目,没有过伦理的可能性。我实在是不信研究者的试验方案能完全覆盖受试者长达18年以上的随访。
    4. 伦理委员会的评审需要完全独立,不受干扰。评审的考量角度就是对受试者预期的风险和获益,判定是否有悖于社会责任和义务。这种获益大于风险的、完全悖于社会伦理的项目,完全不应该通过。这个项目肯定也违背了《世界医学大会赫尔辛基宣言》原则,此次对科学和社会获益实际上是低于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的。

    像我有一些朋友,在做癌症的靶向治疗(知道今年的不存在奖医学奖和近期的一篇Nature封面文章吧),想要过个伦理都极为困难,受试者还只能选那些放弃常规手段、仅采用姑息治疗的,还带着一些省部级的科研课题,即使这样,几个特别熟的研究者都没信心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查。

    这事,从技术上步子迈的有点大(有可能会扯到蛋哦),从伦理上完全是瞎搞。
  • h
    heven2004
    谢谢楼主理性客观的评论比那些一杆子打死的傻逼强多了。
  • y
    yfl2
    都说了纯为赚钱和眼球,科研价值为0
  • h
    hydraliskking
    伦理这个怎么过的就是个迷
  • k
    kelaredbull
    相关单位都表示没过他们手,现在一团乱呢,静观其变吧
  • k
    klites
    亩产10w,这算啥

    最可怕的不是一言堂,而是一堆奴才在没有任何外力压迫下自发的跪舔,道德伦理在这种疯癫的状态下算个屁
  • 刁德一
    没有敬畏,胆子大,随便搞,为了名利
  • a
    aweiwei
    主流科研界很统一的在谴责啊。
  • n
    nasa0083
    这种在全世界面前丢脸丢到家的行为 不站出来划清界线 以后还怎么出去见人
  • 鬼冢英吉
    最让我吃惊的是中国竟然有伦理委员会!我以为只有日本有呢
  • k
    kelaredbull
    你说的是映伦吧~~
  • a
    aweiwei
    这种做法,绝对是上不了台面的。这等于是绑架了整个中国的伦理诚信的面子,搞不好就会被全世界的主流科研圈所抵制。

    你要说全世界有没有人在做,我只能说不知道,没有报道过。
    但你们看美国队长、生化危机之类的改造人设定……
  • g
    goddest
    中国出现这种突破伦理下限的事不奇怪,但这事我觉得最傻逼的是人民网的报道,写成我国科技新突破的意思,可见现在的记者已经不会报道新闻了。连我一看到标题都觉得伦理上有问题,这记者不采访一下相关领域的就下结论,有新闻操守么。
  • b
    berserkme
    想起来自新世界里面的伦理委员会,有点问题的小孩就嫩死,也涉及了基因编辑,很讽刺啊
  • j
    jjx01
    >这种不以治病(尤其是非绝症)为目的、完全改变一个人一生的项目,没有过伦理的可能性。

    不是一个人一生这么简单,这玩意能遗传的,他的后代都将被改变
  • d
    dragong
    一般电影里不都是疯狂博士偷偷搞的吗,也就泥国大鸣大放……
  • j
    jjx01
    现在编辑过的那位已经是有缺陷的了
  • m
    ms006z
    谢爽歪歪大哥罩小弟!
  • a
    aweiwei
    就伦理方面,很多时候比科学以要更重要。

    我看别的帖子里有提到Car-T的,我在主贴里也提到过,这类的临床试验也是一直在伦理的密切关注之下的。

    正如我举的例子,有的肿瘤患者在所有的现有治疗方法之下都无效了,只能姑息治疗了,这种情况下你的方法有可能会略微延长患者寿命、略微减轻患者痛苦,那么才有可能实施。而这只是第一步而已。

    想迈出第二步,太难了。你说的治疗方法可能会奏效(例如减小肿瘤直径),但患者能直接上你的治疗方法么?常规治疗的手段还要不要上?如果上了常规治疗手段,怎么证明你的手段有效?这种情况下,想开展个一期临床都非常非常困难的。要研究者面对伦理委员会的质疑和刁难,必须特别全面的准备才行,方案可能会多次修订。



    而有些遗传性疾病的治疗,例如北医三院的不孕不育治疗,很多是确实因为遗传性疾病导致无法怀孕或者流产或者胚胎停止发育或者胚胎有缺陷的。怎么办?是否干预?

    现在有些折中的方案是,胚胎植入前可以筛选没有缺陷的胚胎。这个可以再细说。
  • 东の君
    基因这一块的东西迟早会开放吧 只是看怎么开放
  • N
    NGCHF
    我还以为变种人的时代开启了
  • 华莱士
    我个人认为伦理问题没这次大众反应的这么严重 只是太急功近利 步子走的有点太着急
    基因的编辑技术最终还是要走向大规模应用的
    回看历史
    在辅助生殖领域也是不断地对伦理的底线进行修正的
    从开始人们对试管婴儿的恐慌 到捐卵捐精的应用
    再到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这都是一步步在设计婴儿 人种改良
    人们也逐渐接受了,下一步必然是基因编辑

    而且 比基因编辑更为现实的伦理问题 试管婴儿产生的大量剩余胚胎, 这些胚胎算不算人? 怎么处理?
  • k
    kelaredbull
    一个胚胎算不算人主要还是看当地法律,这就是伦理问题上最喜感的点

    本帖最后由 kelaredbull 于 2018-11-27 17:56 通过手机版编辑
  • k
    killmesoftly
    还有什么可说的,这个伦委会估计是刚成立的草台班子。这种私立医院应该不是临床药理基地,GCP估计也没有,所以为什么这种医院有伦委会也是很奇怪的,估计是为了某项目专门成立的
  • a
    aweiwei
    这次过的应该是科研伦理,那种研究者发起的项目。但正规渠道的科研伦理应该是本院医生发起,也要走流程的。

    这次医院居然还好意思报警说那个带头人(还不是本院医生编制吧)伪造伦理批件……
  • n
    nasa0083
    这强烈的求生欲啊